第698 章 五年計劃(下下)

熟知後世歷史的馮雲山清楚,華夏一旦放開閉關鎖國的狀態,融入世界經貿活動中,原本以制錢爲主的貨幣支付手段,便會轉移到以銀兩爲支付手段,而此時的西洋主要國家均採用或即將採用金本位制,這邊導致這些國家全部以黃金爲結算手段,進而慢慢拋棄了以白銀作爲結算貨幣。各國都在拋棄白銀,而這短時期以及將來的幾十年時間,美洲等地的白銀主產區的產量還在不斷增加,導致白銀淪爲一般的金屬,價格越來越低。

馮雲山知道,未來的幾十年內,世界的金價一直暴漲,而銀價一直下跌。世界上哪個國家最後還堅持採用銀本位制,便相當於最後的接盤手,承擔銀甲下跌降帶來的損失。因此,馮雲山有個念頭,便是即便不能以金本位制,也要慢慢靠近金幣本位制的變種——金塊本位制。

對外,他需要的就是不斷花銷白銀,將通過外貿不斷流入的白銀全部花出去,讓中華帝國國內的流通貨幣,儘快都變成與黃金掛鉤的紙幣,將聖幣最快速度推廣到國內流通領域。如果有可能,他會讓對方以英鎊——這種金本位的硬通貨幣結算,或者直接以黃金結算,不斷積攢黃金,流入帝國,等積攢道一定程度,他便會也啓動金本位制,將貶值的白銀都花銷出去。

這些,都是因爲如今的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第一經濟體造成的。若是中華帝國能將英國經濟擊垮,強勢地奪取世界經濟話語權,自然可以不跟隨他採用金本位制,而是仍舊採用銀本位制,但馮雲山清楚,這些暫時還不大可能。英國畢竟是老牌強國,工業革命已經多年,中華帝國就算因爲自己的原因,提前進行近代工業化改良運動,也差距太大。因此,還是提前佈局,跟着英國採用金本位制,這也是日後的發展趨勢。哪怕是一百年後,整個社會經濟急劇發展了,取消金本位制了,黃金始終也是最值錢的金融儲蓄品和戰略物資。

想到這裡,馮雲山回憶起歷史上的這個時候,幾年前的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地區,發現金礦,而不久前的澳大利亞也相繼發現多處金礦,隨着黃金的的產量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會採用金本位,黃金將會越來越值錢。想到廈門一帶每年都有大量勞工被運往美國和澳大利亞充當苦力,馮雲山就是一陣心痛,得儘早派人聯絡上這些勞工,解救他們,順便,碰上這個時代,自己也要在這波淘金熱中分一杯羹才行。

再過十多年,南非的金伯利和德蘭士瓦等處的鑽石和黃金便要被發現,引發一股瘋狂的開礦熱。自己得提前佈局,將之先搶佔了再說。然而這一切,都要有軍事實力,特別是海軍實力才行。

八,實施文明開化,建立教育體系。

最後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也是最爲重要的,便是發展教育,尤其是效仿西方,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的教育模式。

關於這個教育的五年發展計劃,馮雲山非常重視,完全是由他親手製訂的。他效仿的是後世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結合國情改良的效仿西學教育發展。

不過,因爲中華帝國國民基數太大,人口衆多,幅地遼闊,無法一下子做到全民教育,因此,只能採取有針對性的精英教育和下一代教育模式。

五年計劃中,以教育部爲主體,各地方官府爲承載點,內閣朝廷以資金和政策支持,提高勞力國民素質爲根本目標,設立和發展基礎教育,鼓勵各類教育機構、設施和社會教育團體、活動在民間開展,再以學校教育爲基礎,構成整個國家的教育事業。

而要發展教育,便要對基層百姓進行文明開化,同樣的,要鄉野民夫文明開化,就要大力發展教育才行。

幸而,在原本的聖國時期,各縣各鄉鎮,在官府的督促下,都設立了農民教習所,雖然沒有達到將所有百姓都開化的目的,但經過這二年的實施,還是取得了不小成績。特別是最早被聖國佔領的兩廣、糊南等地鄉村,數十萬百姓開始識字,更關鍵的是有種意識和觀念,知道鄉村只有通過讀書參軍才能出人頭地,加上聖國開展的免費義務教育活動,不少百姓都將自己的兒女送往農民教習所讀書認字。

儘管西學還沒開展起來,農民教習所上的課,也大多是請附近的私塾夫子念念三字經和四書五經之類的,但至少有了個開端,識字了。

兩廣和湘南一帶,西學已經推廣起來,《博物新篇》等翻譯的西學已經投用在課堂。

因此,有了這個基礎,將之推廣到後來新佔的省份即可。

教育部以朝廷名義下發了《振興基礎教育章程》,要求在這五年計劃中進行推廣實施。

這五年中,準備從上而下地發展基礎教育。

一是在從國家層面,五年內,在東南西北聖京這五處地方建立近十所高等學校以及各行業的專科學校。

二是在每個省要也建立至少一所綜合性的高等學校和一所教育師範類的專科學校;每個州府都要設立一所以上的中等學校和一所以上技師培訓學校;每個縣則設立一所以上的初級綜合性學校以及若干個普及識字班;每個鄉鎮在原本的農民教習所的基礎上,進行推廣,一方面繼續加大農民教習所,進行掃盲活動,另一方面,新設立基礎小學,保證每個人口上千的鄉鎮都有一所基礎小學堂,以供兒童上學接受教育。

並且,通過《振興基礎教育章程》的立法規定,凡是八歲以上的兒童,均免費入學,條件好的還提供食宿,但若是不送入學堂就學,官府則要懲罰措施,不但當事人要被關押和罰款,鄉鄰也要被連帶罰款,甚至連本村的村長、鄉鎮官吏也要被警告處分,這樣整個聖國的基礎教育便強制性地開展起來。

當然,這樣一來,自然需要大量的教育資金。這方面,朝廷在這五年內,攻設立了一千萬兩銀子作爲基礎資金,基本上達到了每年二百萬兩的程度,這樣的鉅額財富,幾乎是滿清在教育十幾年的投入了。並且,這還不算,朝廷又鼓勵地方鄉紳官員進行捐獻,扶住百姓教育。

同時,五年計劃中,計劃在每個州城以上的地方,設立一處中型圖書館和博物館,當然,書籍仍舊是以中華五千年的人文歷史地方誌等,但免不了塞入西洋諸學進入,只要能識字,便能進入參觀與借閱書籍,這樣便將整個社會教育開創起來。

爲了鼓勵民間百姓送子孫後代入學,內務部規定,除繼續開展科舉取仕外,也進行批量的學校取仕:凡進入州府的中等學校以上者,便有機會成爲鄉鎮官吏,而技師培訓學校畢業的,有機會至地方官府創辦的工廠內做頭目,教育師範類學校畢業的,更是享受全家直系親屬免糧稅,進農民教習所任教員。

這樣實行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兩樣發展,尤其在重點發展學校教育的同時,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社會教育。特別是地方有識之士的鄉紳,將原本的私塾、書院和學堂,面對社會開放,則可享受官府的補貼,其主人也會受到官府的獎勵。

對於這教育,整個朝廷不可謂不重視了。

其他的,醫療方面,也有提及,跟學校一樣,帝國準備在五年內,各大型鄉鎮開辦一處醫務所,各州縣以上的治所處,設立一家醫院。還城裡傳染病防治所,要將以前經常肆掠的瘟疫等嚴格控制下來。

關係到百姓的舉措便是各省的主要州府,都成立中藥廠和醫藥局,降低藥材價格。

最後一個,五年計劃中,還確定了民夫徵募計劃。爲配套工業化進程,各種工廠建設和作坊的開工,朝廷列支了每年徵調不少於五百萬民夫的徵調資金,在全國各地興修水利,修築鐵路,廣建工廠。

馮雲山對於國家的這第一個五年計劃,充滿期待。接下來,帝國內閣只要做好監督,督促地方官員嚴密落實這項計劃,使之嚴格實施下去,相信五年之後,整個華夏,將會煥然一新。當初滿清只是上層和局部地方開展的洋務運動,就取得極大的成就,何況如今的帝國,就像後世的日本工業化變革一樣,將會迅速崛起。

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678章 洪災來臨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877章 鐵路建設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165章 布拉格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854章 宣戰第658章 封爵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105章 破南寧(上)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909章 條件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910章 密約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1214章 鍊鋼新技術(感謝燈泡老大的打賞!)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920章 設什麼局?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822章 和談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
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678章 洪災來臨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877章 鐵路建設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165章 布拉格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854章 宣戰第658章 封爵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105章 破南寧(上)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909章 條件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910章 密約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1214章 鍊鋼新技術(感謝燈泡老大的打賞!)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920章 設什麼局?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822章 和談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