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洪災來臨

中華帝國太聖二年四月初,陝西的渭水、山西的汾水和河南洛水等一帶便連降滂沱大雨,河水暴漲,中原大地的山川之間皆成河溝,水漫四流,而渭水、汾水、洛水更是河堤漫潰,河岸兩旁的田地都有不少被淹。

到四月下旬,持續的大雨降了半個多月仍舊未停,而匯流而下的持續排水進入中原大地的母親河——黃河後,夾雜着大量的泥沙,更是導致黃河水位暴漲。

先是潼關的風陵渡被淹,緊接着,平陸和陝州城被暴漲的黃河水倒灌,而孟津、滎澤等黃河邊上的州縣更是慘遭洪水之害,水漫距離河岸二三裡的城牆,年久失修的城牆被洪水沖刷侵襲,承受不住,各縣城基坐陷膨脹而倒塌者數十處,河水倒灌入城內,單是這幾座縣城,便有民房倒塌上萬間,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最嚴重的是洛水入黃河口出的鞏縣和汜水入黃河口的滎陽兩城,城內土丘山崗也泡在水中,水侵城牆數尺之深,衙署廟宇民房倒塌殆盡,城外和河灘兩邊的上萬畝麥田也盡被淹沒。

四月下旬,陝西和山西一帶的大雨慢慢變小,卻仍未停止。

剛剛抵達蘭陽縣城的馮雲山,接報黃河上游連日大雨的消息後,便率領乙七師、乙八師和乙九師和太平軍水師等五萬討虜軍將士沿河上行,押解大批糧食等物資趕往水災之地救災,但到了開封府城,便再也無法行走。

在進一步接報黃河流域各地的詳細災情後,饒是馮雲山早有心理準備,仍是大吃一驚。他還是沒能完全預料到這次洪災的會如此嚴重,到了他也預計不到的地步。

近十餘處州縣城被洪水灌入,洛水、渭水、汾水一帶的大小村集更是被淹沒上百個,災民具體多少,如今馮雲山也搞不清楚了,幸好,他趕在暴雨和漲水之前的二月三月份便通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無數的糧食等物資,放在高地囤積起來,同時,還有炒熟的炒米、粘粑等,用沸水一泡便能食用。

因河水暴漲,無法行船,馮雲山只得命乙七師和乙八師二萬人,率領就地招募的三萬民夫,押解原本的水師用船隻運送過來的數十萬石糧食,沿岸邊官道,前往鞏縣、孟津以及更上游的陝州等地,賑濟災民。

不過,官道也大多被洪水摧毀,道路斷絕,泥濘不堪,糧車難以通行,賑災的乙七師和乙八師以及民夫等都陷入困境,一整天下來,難以挪動二十里。

無奈之下,馮雲山只得親自下令,命已經歸降的山西蒲州府、解州府、平陽府,還有河南的陝州府、河南府洛陽城等地,開倉放糧,賑濟災民,而後由帝國買下或是歸還。不過這樣一來,自然賬目難以清晰,各地方官員虛報誤報的情況時有發生,不過馮雲山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先救災民再說。後世的以人爲本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將他影響到,在他看來,只要人還在,一切都能重建。

同時,他又對乙七師和乙八師兩萬將士下了死命令,只帶自備的少量軍糧,克服所有困難,拋棄牛車馬車,急行軍趕往黃河流域的沿岸受災州縣,逼迫受災附近的地方官員和鄉紳開倉放糧,以帝國名義打上欠條,等日後歸還或是出錢購買。

在二萬討虜軍將士的武力威嚇下,受災各地開始紛紛賑災放糧,不過,仍是效率低下,無奈之下,乙七師師長蔣天益下令,直接由討虜軍將士接管各官倉和城內大戶的米鋪糧店,就地招募民夫和災民,煮粥賑濟災民。以各連爲基礎單位,分散開來,進入各鄉村曠野,安排受災的百姓前往集市和縣城關卡等設立賑災粥鋪處就食。

同時,又組織兵力四處巡邏,發現有趁洪災打劫作亂的,就地處決,將災區的治安穩定下來。

而且,有了討虜軍將士的介入,救災有了主心骨,加上地方的一些開明鄉紳,不管是真心救災也好,故意示好帝國也好,他們主動開倉放糧,協助討虜軍安排災民食宿,提供藥材,撒放石灰消毒,賑災的各項工作都漸漸進入正軌,隨着洪水的慢慢褪去,一些州縣開始重建家園,黃河兩岸又開始恢復往日的繁華。

不過,還是有不少百姓因房屋被毀,家財一空,不少災民攜家帶口地並沒進城,而是自顧自地四散逃難,直接北上或是南下,男女老幼,漂泊他鄉乞討度日,還是有不少人餓死病死,不少人間慘劇仍舊上演,難以避免。

幸好,這些慘劇並不很多。蔣天益接報後,立即派出僅剩的師部直屬兩個營,組織一批鄉紳率領的地方民團,在各處攔截堵塞,又讓地方官員組織衙役、鄉官四處宣傳,引導災民前往州縣城外就食。

的確,原本要是在滿清,因財政關係,加上地方官員恨不得多貪腐些賑災錢糧,賑災不力。受了如此大的洪災,必定是民生凋零,餓殍遍野。如今因帝國新成立,更是因皇帝馮雲山的重視,直接仿照後世派出軍隊救災,在兩萬討虜軍將士的威懾下,新近歸附的地方官員不敢不從,反而可能的確想在新主子面前博個好印象,將原本就不是自己的歷年積存下來的陳年老糧,開倉放糧不亦樂乎。

一時間,黃河沿岸方圓幾百裡,賑災之事隨處可見,賑災也轟轟烈烈,讓受災的百姓伸手感激。不少災民甚至將馮雲山奉爲天上的玉皇大帝,前來拯救百姓於苦難之中。

同時,爲了防範洪災之後的瘟疫,討虜軍早有準備,運來石灰和米醋,在災民集中的臨時居住的災棚四周,撒放石灰和米醋,防範病害滋生,又組織災民不得飲用生水,定點如廁,將次生的災害降到最低。

這個時代的百姓便是如此,只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都老老實實地聽從,哪怕他們不明白爲何要如此做,反會自己解釋爲這是當初大禹治水時便使用的方法。

陝西河南一帶的水位慢慢褪去,賑災搞得如火如荼,但下游的河南、直隸與山東三地交界處的蘭陽、考城一帶,卻是另一幅景象。

上游暴雨堆積的洪水,匯成第一波巨大的洪峰,此刻已經抵達開封府城。

馮雲山站在開封北面的黃河堤壩上,望着滾滾河水,又轉頭回望幾乎已經在腳下的開封城,心中感慨萬千。

這世界上沒有哪個古城能象開封一樣多災多難,屢遭水患,但每次洪災之後又一次次崛起。黃河孕育了開封,但洪水又帶給了開封無窮無盡的災難,把這千年古都的往日榮耀都掩沒於地下,無數繁華終歸被塵封下來,這便是所謂的滄海桑田麼?

馮雲山想到明末的那場巨大災難,黃河被人自私地在開封決口,濤濤黃水猶如巨雷奔騰而至,將整個原本繁華的開封城淹沒於水下,三十萬人,僅二三萬人逃生。這座繁華的汴梁從此一蹶不振,一直到清代二百年後,也再沒恢復往日的繁華。

想到這,馮雲山暗自決心,等日後有機會,一定要治理好黃河。而這次,也要儘自己最大能力,不惜代價地挽救天下蒼生。

ps:感謝fenix_shen、大耳朵圖、此問欲問仙、無盡的滄桑歲月、大漢籠騰、愛玩屁股六位大大的打賞!謝謝!

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941章? 印度轟動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358章 意見分歧784章 移民政策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840章 購買的軍艦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785章 移民安排第659章 魏源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1241章 俄國形勢第676章 招募民夫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856章 援兵趕到743章 聲東擊西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792章 炮臺羣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三十五章 江華王氏兄弟(下)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
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941章? 印度轟動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358章 意見分歧784章 移民政策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840章 購買的軍艦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785章 移民安排第659章 魏源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1241章 俄國形勢第676章 招募民夫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856章 援兵趕到743章 聲東擊西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792章 炮臺羣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三十五章 江華王氏兄弟(下)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