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章 鐵路建設

“根據要求,全國的原內地18省的一半以上的州府,都設立水泥廠、五金廠、磷肥廠、麪粉廠、印刷廠、中藥廠、火柴廠、肥皂廠、製糖廠、油料廠、服裝廠、酒廠、造紙廠、木柴傢俱廠、煤磚廠等關係生產和生活的民生工廠,這還只是財稅部撥款讓地方官府設立的,經過審批有些地方鄉紳和商賈也開始效仿,紛紛興辦工廠,有些州府甚至還不止一兩家。尤其是服裝廠,火柴廠,五金廠之類的日常用量大的廠子,比如蘇州府就有十餘家。而沿海一帶興起了數十上百家茶磚廠、繅絲廠,還有一些雜貨行、貿易行等,興廠經商的氛圍已經濃厚了起來。同時,各地省、府乃至縣的醫藥局、郵政局和供銷社都建立了起來,而發展最早的湖廣、兩廣和江南等地,甚至連電報局也基本都興建了起來。”

曾觀瀾一邊稟報,一邊翻起了手中的資料來,各部報的數據太多,他哪裡還記得住,只能挑些重點稟報。

馮雲山對此也有了解,他前次出行,在廣州府和福州府各處已經看到了各地情形,的確大變了樣。對於這些關係民生的工廠,他倒不怕發展不起來,只要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政策推動,加上百姓有這方面的需求,自然會順其自然發展下去。這中間,第一點是百姓能有餘錢,在吃飽飯的同時纔能有其他的消遣,有這個能力花錢去嘗試其他的生活需求,否則,像前些年一年,大部分的百姓都是窮哈哈的,總不可能餓着肚子去添置好衣服、買報紙、買酒喝吧?而這第二點,便是有資本去投資這個工廠,並能盈利。

朝廷已經連續出臺了幾年的政策,比如興辦實業工廠的,就以廠房和機器作爲抵押,官辦的那幾家銀行提供低息貸款,官府爲了鼓勵衆商賈開辦工廠,還鋪路搭橋幫助聯繫貨源和出貨銷路,甚至直接提供補貼來支持。因此,沒幾年功夫,各地開始大規模出現興辦工廠的熱潮,尤其是南方一帶,因爲財富較多,從土地開始轉化爲資本。尤其是中華帝國原先出臺的土地政策,讓很多大戶地主鄉紳紛紛拋售土地,交給地方官府收納,再由地方官府出租給無地少地的百姓,不但讓部分無地的百姓都有土地種,還讓一些人從鄉下的大戶地主變成城鎮裡的商賈和工廠主。經過幾個典型的樹立,其他的地主們看見開工廠比種地更能賺錢,而且更能討好地方官府,獲得名聲和榮譽,便紛紛有樣學樣,開設工廠,於是乎,地方的一些小廠紛紛建立起來。甚至在某些地方,如蘇州府,絲絹廠、紡織廠、肥皂廠、大米廠等這些初級加工小廠和作坊數不勝數,竟然有點氾濫成災的趨勢。幸好江蘇巡撫李鴻章及時動用官府的力量干預,將三分之一的工廠遷移到鄰近的常州府、鎮江府等地,又開始從嚴審批,才遏制工廠氾濫的勢頭。

曾觀瀾繼續介紹:“陛下,鐵路和官道的交通方面,微臣恐怕講得不清楚,還請讓程大人來稟報。”

馮雲山知道這是曾觀瀾讓新任交通部副部長的程恆生有機會站出來,便欣然點頭同意下來。他也知道曾觀瀾倒不是說假話,新成立的交通部下轄鐵道司、官道司、水運司和電報郵驛司,遠比後世的交通部管得更多,不是專業人士,還真的難以講解。何況馮雲山對交通也高度重視,很想知道如今發展得如何了。

程恆生連忙出列,略有激動地奏報:“啓奏陛下,還有衆位大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的交通發展日新月異,尤爲壯觀。最重要的自然是鐵路。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陛下敲定鐵道司出面修建四條鐵路,截止本月爲止,情況如下:第一條的南北大動脈粵直鐵路,原本在五年計劃提出前的廣東段便已修建大半,到太聖五年初,長江以北的北京至開封、開封至漢口,長江以南的韶州至桂陽、桂陽至武昌這四段鐵路全部修建完成。當初像湘江、漢江這些大江無法架設橋樑的難題,經過兩年多的嘗試,難關終於攻克了,我們鐵路司聯合美國洋專家,採用尼亞加拉大瀑布的馬路和鐵路兩用橋方案,採用鍛鐵索和加筋樑的吊橋,以及水泥鋼筋拱跨橋混合式樣的方式,用躉船和千斤頂提升就位,終於建成了上百座大小橋樑。唯一的難點在於橫跨長江的漢口至武昌段,因爲長江江面太寬,加上水量很大,一時間難以合攏。還是多虧陛下提醒,去年我們在長江上設置了由三艘巨型平底木船拼成的浮船,船上鋪設了近百米的鐵軌,讓火車能從岸上開到浮船上,將火車運過長江。如今一切試驗都已完成,正準備下個月便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整個粵直鐵路便可全部貫通通車,從此以後,大江變爲通途。”

“而作爲第二條鐵路的蘇直鐵路,也如同粵直鐵路一樣,南部的聖京到上海段已經通車,北部的江浦到北京也已經在太聖五年也已經通車,只剩下聖京長江大橋還在修建,導致整條蘇直鐵路南北兩段無法貫通。因爲江面過於寬闊,江水也很深,加上起重機械無法托起數千噸的橋樑,幾年內我們還真沒有好的辦法,無法建起如此跨度的橋樑。如今我們鐵道司已經放棄了建造橋樑的想法,跟武昌一樣,修建一艘巨型浮船,讓火車駛上浮船,再用船將火車運過長江。”

“第三條鐵路是上海至寧波的蘇浙鐵路,早在太聖五年下半年便已通車。第四條作爲東西方向的大動脈的贛閩鐵路以及延長段,已經完成所有鐵路的施工。並且,因爲提早完成,進一步擴建,將贛閩鐵路擴充爲鄂贛閩鐵路,如今從德興銅礦區經景德鎮,經過饒州府到南昌,可以直接抵達福州。而從南昌又延長至九江府,並且目前抓緊在修九江至武昌段鐵路,等今年底,應該可以建成,到時從武昌,不但可以通過長江水運抵達福州,還可以直接通過鐵路抵達福州城了。”

“除此四條由鐵路司直接承擔修建的主要鐵路之外,從太聖五年開始,還有多條鐵路也陸續開建。比如雲南境內的東川銅礦區至永定營、昭通銅礦區至金沙江等多條運礦鐵路已經修建完成,開始部分通車。北京至張家口、北京至天津、桂林至永州等鐵路也開始修建。另外各省今年陸續提報的一些修建鐵路計劃,這個月鐵道司便準備進行批覆。”

聽到這裡,馮雲山臉色充滿喜色。鐵路是近代工業革命的推進器,除了蒸汽機帶動紡織工業之外,鐵路便是最爲顯著的推動近代工業發展的命脈了。大力發展鐵路,對整個國家促進良多。馮雲山早就想好了,就算借債,也要優先大力建造鐵路,這也是他爲何不惜耗費巨資,多條鐵路同時開建的原因。如今看來,成績喜人,將後世滿清末期十多年都未建成的鐵路里程,在短短四五年就全部建設了。

PS:感謝一葉知秋111大大打賞!

第1299章 兇猛的僱傭兵團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829章 聚謀墨西哥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296章 進攻南昌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878章 馬路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948章 俄軍大敗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1244章 沙俄的恐慌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1211章 馮雲山退讓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452章 天京城內風雲涌動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438章 海灣激戰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802章 佔領古晉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703 章 陝西形勢
第1299章 兇猛的僱傭兵團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829章 聚謀墨西哥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296章 進攻南昌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878章 馬路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948章 俄軍大敗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1244章 沙俄的恐慌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1211章 馮雲山退讓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452章 天京城內風雲涌動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438章 海灣激戰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802章 佔領古晉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703 章 陝西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