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

(感謝靈雨軒、急公好義張拔山、憂鬱de浪漫、似水流蹍四位大大的打賞!很感謝!)

...................

原來埋伏陳天仕的那隊清軍,便是南韶連鎮右營,這麼說來,那駐紮在韶州府城的南韶連鎮直屬三營,真的跟左先生講的一樣,共是三千人。損失了右營,那如今韶州府城只有剩下的二營二千來人,再加上沒什麼戰力的汛防兵,最多不過三千餘人。

這樣的話,要引誘出城中的清妖,還真是有難度,誰叫自己這回帶的聖軍足有近二萬人,聲勢過於浩大了。羅大綱心中暗自推算着。

“將軍大人,官兵逃走的匆忙,只帶了些錢財,有許多存放的軍器和糧食,都未來得及搬走。小人正好知道,這便帶軍爺們去取,如何?”秦信會湊過來說道。

“秦老爺深明大義,聖軍十分讚賞!本檢點就替聖軍多謝秦老爺了。”羅大綱轉頭朝路順德道:“你帶些人跟隨張老爺,將清妖留下的東西,全部充入聖庫。”

說完,又對矮壯的張拔山道:“張頭領,不瞞你說,羅某也曾是天地會頭領,只不過一直在廣州府和梧州府一帶廝混。如今添爲太平聖軍殿左一檢點,說話還算有點份量,不知張頭領可有意加入我聖軍?”

“求之不得!屬下參見檢點大人!”張拔山大喜。他本就是過來套近乎找機會,看能不能帶領身邊的一幫兄弟加入聖軍,成就大事。

羅大綱又何嘗看不出他的那份小心思,故而才直接開口邀請。當然,最主要的是,他還想通過這張拔山,聯絡上韶州府乃至廣州府、惠州府、肇慶府、佛岡廳等地的天地會衆。

早在出發前一晚,聖王找他詳談過進軍兩廣之事。聖王曾言,韶州、廣州、肇慶等州府的天地會兄弟衆多,但勢力分散,若是羅大綱出面,以天地會舊部大頭領的身份,將整個廣東一帶的天地會衆聯合組織起來,對於攻佔廣東各地極有幫助。

羅大綱對於聖王的話,從來都是深信不疑。他當然不會想到,馮雲山之所以如此肯定,乃是因爲他早從後世歷史上知道,廣東的天地會大起義,陳開、李文茂、鄺能和尚、樑培友等人,率領數十萬自稱“洪兵”的義軍,佔領廣東各地三十餘座府州縣城,最後圍困廣州半年多時間,差點攻下廣州城。

想起聖王提到的那些天地會頭領名字,他便心中一亮。本來,他向聖王提出由他親自去趟廣州府,找那些天地會頭領聯絡舉兵起義事情,但被聖王阻止了。聖王說他已安排聖五軍監軍何祿,帶領一批聖軍兄弟,前往廣東,發動各地天地會衆起義,配合羅大綱攻取廣東各地。

羅大綱知道聖王擔心他去清妖腹地會有危險,他又是此次東路軍的主將,離開大軍也確實不大合適,便未前往。雖說聖王早有安排,但自己絲毫不知,難免心中忐忑。

現在,正好有樂昌的天地會頭領張拔山前來投靠,他便想讓這個張拔山去幫自己打探下消息。離開廣東多年,羅大綱已不是那麼清楚廣州府附近的天地會黨勢力分佈情況了,讓張拔山領路,自己再派陸順德等一些原來跟隨自己的天地會老兄弟,到三水縣、東莞縣等地,一方面,也同時通過張拔山的一些幫會渠道,獲取清妖的一些情報信息。

一問,卻驚喜地發現這張拔山原來卻是廣州府三水縣人士,因前些年因遭奸人陷害,被官府追捕,才北上逃竄至韶州,就此安定下來,籠絡一幫會衆,竟慢慢發展起來。這回,他投靠太平聖軍,也是打着想借聖軍力量回鄉報仇的目的。只是,他這些年一直在韶州,對三水縣和廣州府一帶的會衆不大熟悉了,不過他有一幫發小,還在三水境內的天地會堂中活動,想必,通過這些人,能聯絡上當地的會黨頭領。

當下,羅大綱任命張拔山爲旅帥,從手下挑選十餘名兄弟,劃歸陸順德統轄,陸順德等數十名名粵籍聖軍將士,分散出發,潛行至廣州府附近打探消息,策劃反清勢力。

大軍在樂昌休整一日,招收了千餘民壯加入聖軍,又留二百聖軍和三百牌尾駐守樂昌城,便繼續出征。

好在武江過了樂昌便是一路平坦,河水緩緩而留,河水也深了不少,倒是可以行船了。

左宗棠組織五千牌尾,和樂昌城中的一些民壯,將各類輜重搬上搜集來的二十餘艘木船,由將各類竹排捆紮一起,組成一艘艘簡易竹管船。羅大綱繼續派陳天仕率領千餘聖軍,順武江兩岸,作爲先鋒,率先出發,一路偵查清掃障礙。

大軍隨後,便順武江水流而下,朝韶州府城進發。

爲了示敵以弱,吸引其他州縣前來救援韶州,羅大綱和左宗棠商議,從途中分頭出兵。陳玉成率四千聖四軍將士,在途中下船,攻向西邊的乳源縣。而羅大綱則也親率六千聖軍精銳,途中偷偷下船,向東折轉,抄陸路埋伏在武江與湞江之間的山林之中。

而後,在左宗棠的建議下,大軍有意行軍緩慢了幾分,配合羅大綱他們到位。

途中,左宗棠命五千牌尾製作了千餘隻木架,上批雜草,裹上些許軍服,形如太平聖兵模樣,放在船上。隨其左右的聖軍將士問其作用,左宗棠卻高深莫測地微笑不語。

樂昌至韶州府城,才一百餘里,又是順江而下,卻也足足第三日纔到韶州城上游二十里的藝洲。

藝洲是武江中間一座泥沙衝擊形成的島洲。距離府城水路約二十餘里,陸路只十五里,中間乃是深山老林。

大軍停止前行。原來是岸上的陳天仕派人來報,藝洲河段的轉角處,發現大量腳印和木樁碎屑痕跡,懷疑清妖在此河段做了手腳。

左宗棠聽了不但不憂慮,反而大喜,道:“這清軍總算有知兵之人了,要不然全是窩囊飯桶,一味膽小固守,左某還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他命衆聖軍及牌尾下船,又將竹筏上物資都運上東岸,然後讓人故意弄斷拴住船的繩子,載有木架假兵的船隻和竹筏便衝向下游。果然,在藝洲河段的轉角處,船底被埋設水中的暗樁撞破漏水,幾艘船隻半斜着側翻了,帶着假兵沉入水中,軍服裹着木頭往下游飄去。竹筏因沒入水中較多,被擋在水面。

而後,左宗棠讓衆聖兵又扔些廢舊軍服至河中,自己和陳天仕率領衆聖兵、牌尾都隱蔽起來,靜候歇息。

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916章 憋屈的何伯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860章 滅浩罕汗國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728 章 英法插手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1234章 女王咳血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606章 答應稱帝811章 坤甸海戰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968章 移民情況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856章 援兵趕到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765章 出兵朝鮮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1190章 縱兵三日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455章 清兵入城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802章 佔領古晉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943章 轟動英國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
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916章 憋屈的何伯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860章 滅浩罕汗國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728 章 英法插手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1234章 女王咳血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606章 答應稱帝811章 坤甸海戰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968章 移民情況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856章 援兵趕到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765章 出兵朝鮮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1190章 縱兵三日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455章 清兵入城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802章 佔領古晉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943章 轟動英國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