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

大內皇宮內,文德殿中。

馮雲山看着面前的五位內閣大臣,都是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有些感嘆。

李鴻章雖然與之見過的次數不多,但因爲此人在歷史上的名聲太盛,馮雲山對其很是瞭解,不過更多的卻是那日後的李中堂,而對眼下的李鴻章,還只能通過特務司收集的信息來判斷。不過,從出任江蘇巡撫的這些年來看,其執政已然是一把老手,且思路開闊,手段老辣,也正因爲如此,馮雲山纔將其提爲內閣排名第一的委員。

而對於羅澤南,其實也與李鴻章差不多,馮雲山也是先聞其歷史名聲,而後才用他。不過從浙江省的發展來看,羅澤南治理得也還不錯,尤其是教育和農業方面,竟然讓人口不多的浙江變成了科舉大省,不但在浙江建起了十餘個高等學堂,還讓浙江的衆多學子紛紛考上帝國各地的知名高等學堂。除此之外,羅澤南治理浙江的農業也是很有一套,他不但招募鄉民興修溝渠水利,圍堰造田,開辦聖肥等工廠在浙江大量擴展運用聖肥,讓農業連年豐收;還在嘉興、寧波、溫州等沿海一帶建設海塘,既防治了颱風和海潮等災害的同時,又在海塘處開起了海產養殖,甚至承包了大內皇宮的海鮮供應,每天一早通過火車運送至聖京.......

至於另外三人,伍崇耀、劉長佑、周勝坤,這些可謂是馮雲山的嫡系了,更是一個比一個更爲熟悉,而對方也是一個比一個對馮雲山忠心。

伍崇耀本是廣州十三行的領頭人,但馮雲山率領太平聖軍攻克廣州城之後,他便識時務歸順了馮雲山,還將家中的所有財產全部獻出,雖然是算買命錢爲了自保,但無論如何,也算是忠心了。而後,伍崇耀成爲聖國的外務部負責人,負責整個聖國的商務和外交等事宜,在馮雲山最初的發展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伍崇耀還兼南洋公司的總經理,幫助太平聖國經歷了最初的發展和壯大,特別是從西洋國家購買各種新式火器,購買各種機器設備,幾乎都是依靠伍崇耀從中牽橋搭線,功勞巨大。

而劉長佑,更是比伍崇耀更早地便歸順馮雲山。他還是早在馮雲山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不久,率領太平天國的後軍隊伍剛剛攻下道州城的時候,便使計讓劉長佑歸順於他。從那時起,便成爲主要的幕僚,一路追隨,攻克整個湘南、兩廣,直至滅亡整個滿清,建立中華帝國,劉長佑一直在馮雲山旁邊鞍前馬後地參謀,功勞不小。而後,劉長佑又出任內閣農業部長,幫助帝國分田地進行土地改革,又推廣聖肥,將帝國的農場進一步發展,勞苦功高。

至於周勝坤,則是兄弟二人都是馮雲山的廣西老兄弟了,早在金田團營前便是馮雲山的忠實信徒,一路追隨,忠心程度,更是毋庸置疑。周勝坤作爲原本的太平聖軍的總聖庫,而後又稱爲太平聖國和中華帝國的財稅部部長,乃是馮雲山的錢糧總管,這樣的人,更是心腹中的心腹。

因此,馮雲山對於這五人搭配組成的內閣,還是極爲樂意的。

李鴻章他是作爲新內閣的首輔大臣的,這是馮雲山早就定好的,其他人雖然比他更忠心,比他資歷更老,甚至羅澤南比他學問更高,但卻沒人比他更懂得處理繁雜的政務和對外國務的處理,尤其是大規模發展工業和交通經濟方面,沒人比李鴻章更爲大膽。劉長佑本來是個很好的人選,但還是有些眼界不夠開闊,受儒學太深,對洋人有些成見。

羅澤南則是馮雲山看重的用來側重教育的,畢竟此人在歷史上能創立自己的學說,如今在中西混雜的巨大社會變革時代,就算不能創立新的學說,至少也可以總結提煉適應這社會變革的理論,形成一套系統的理論,對於正在摸索中強大的中華帝國來說,十分的重要。而羅澤南在內閣的地位,便如同理論智囊一般,更何況,這羅澤南便猶如明代的王陽明一樣,知行合一,完美地將自己的理氣之學用於施政之中,而他治理的軍隊,更是嚴於律己,軍紀嚴明,各部下猶如打了雞血一般每日勤練不休,令行禁止全軍如一,以至於馮雲山曾有將他調往總參謀部或國防部的想法,後來想想有些浪費才作罷。

伍崇耀和劉長佑、周勝坤不必說,乃是馮雲山的三頭六臂。整個內閣的重心雖然放在李鴻章身上,由其發動,大肆發展殖產興業,開辦工廠生產貨品,而這出售的重任,則交給伍崇耀來把關。劉長佑是穩定農業大局的角度,這是帝國的根基,不必多言,而周勝坤則是帝國的錢袋子。這些總的便構成馮雲山心目中的五人內閣。

“五位愛卿,今日朕召見,無他,也非正式朝會,只是閒聊,與衆愛卿交交心。”馮雲山打開話匣子:“前任內閣總理曾觀瀾前日已經離開聖京,前往加爾各答。李愛卿,都交接好了麼?”

李鴻章連忙回稟道:“回稟陛下,曾總理都細心給微臣講解過了,所有內閣批文、賬目都已移交。”

馮雲山點點頭道:“那就好!衆卿可知,朕爲何同意曾愛卿辭去內閣總理一職,改由愛卿5人組成內閣?須知曾愛卿也算勤政勞勉之人,從未懈怠?”

皇帝的這句問話,5人均不好回答,都不肯做聲,無奈之下,李鴻章自知自己是爲首之人,只得出頭回答道:“陛下,微臣大膽猜測,是爲帝國的進一步發展壯大計!”

“不錯!”馮雲山雙手一拍,站了起來,走到大殿的一側將一面牆上的幕布一揭開,露出後面的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來,指着上面的中華帝國龐大的疆域,道:“衆愛卿請看,如今帝國的疆域何等龐大,而人口更是整個世界人數最多,佔到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因此,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機,是我們中華帝國站在世界最頂峰、華族百姓過上最好的日子,讓後世子孫徹底擁有最好的生存繁衍之地的好時機。而這一切,都是帝國的進一步強大!

唯一的途徑,便是帝國再度革新!而這帝國的革新,從帝國建立開始,雖然便已經開始並一直推進,但經歷了數年之後,朕發現,力度便慢了,懈怠了,推不動了。因此,必須重新進一步推動起來,而這最根本的,便是朝廷的內閣。必須重新啓用新內閣,進行大改制!”

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1214章 鍊鋼新技術(感謝燈泡老大的打賞!)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567章 攻陷炮臺789章 浦東自貿特區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788章 廣州會館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815章 損失巨大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1094章 決定和談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883章 學堂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925章 激戰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785章 移民安排第430章 幕府紛爭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592章 談判(上)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784章 移民政策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573章 一路西進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680章 排洪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153章 招標(上)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625 章 捻衆歸順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
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1214章 鍊鋼新技術(感謝燈泡老大的打賞!)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567章 攻陷炮臺789章 浦東自貿特區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788章 廣州會館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815章 損失巨大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1094章 決定和談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883章 學堂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925章 激戰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785章 移民安排第430章 幕府紛爭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592章 談判(上)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784章 移民政策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573章 一路西進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680章 排洪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153章 招標(上)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625 章 捻衆歸順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