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嶽州屠

當李霖率軍抵達嶽州城外三十里的時候,嶽州刺史還有駐守在這裡的荊州軍大將,才驚慌失措了起來。

原本他們認爲,這樣的天氣下,李霖的軍隊肯定會寸步難行,而且到處都是一片汪洋,湖澤水道之中,更是蛟龍遍佈,還有大蟒出沒,李霖軍想要通過這種地方,攻至嶽州城下,沒有一兩個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對於李霖軍的監視便放鬆了許多,萬萬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雨纔剛停下來了幾天,李霖大軍便殺至了嶽州城外,讓他們一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不知道李霖軍是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越過那些湖澤河道,殺至這裡的。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纔想起來,近期有人說原來泊在湖澤河道岸邊的許多船隻,在下雨的時候,都失去了蹤跡,起初他們以爲只是洪水沖走了這些船隻,但是現在看來,事情沒他們想的那麼簡單,這些船隻肯定是被李霖軍偷偷冒雨弄走了,才能用這些船隻迅速在河道上搭建起浮橋,令大軍通過。

這時候軍將忽然想起來,近期派出去的斥候,不知爲何回來的很少,即便是回來的斥候,也各個失魂落魄,受到了極大的驚嚇。

生還的斥候回稟說近期嶽州的蛟龍還有大蟒發了瘋,攻擊一切可以看到的人類,斥候出去探查李霖軍的動向,就必須要通過很多湖澤河道,往往都遭到了巨蟒和大蛟的襲擊,大部分斥候葬身了蛟腹或者大蟒的五臟廟,只有少數運氣好的斥候,才能僥倖逃回來,至於李霖軍的動向,他們根本探查不到。

前些日子聽聞這個消息,嶽州的文武官員,還覺得這是件好事,既然大蛟和大蟒都發了瘋,會到處攻擊人類,那麼李霖軍這些吳地的兵將,對此地情況並不熟悉,肯定也會損失慘重,這些遍佈嶽州各處的大蛟還有巨蟒,便會成爲嶽州的天然防線。

李霖軍如果膽敢冒險通過湖澤河道的話,肯定會招致攻擊,令他們寸步難行,而且還會造成他們重大的損失,士氣衰落是最起碼的事情,恐怕他們走不到嶽州城下,就該崩潰了。

所以這段日子雖然探查不到李霖軍的動向,但是他們主觀上卻很樂觀的認爲,短時間之內李霖軍是到不了嶽州城下的。

可是當聽聞到李霖軍已經距離嶽州城僅剩下三十里的時候,這幫人頓時都慌了神,雞飛狗跳的開始佈置御守之事。

當李霖督軍抵達嶽州城下的時候,嶽州城中還是一片慌亂,望着如同烏雲一般出現在嶽州城東部的李霖大軍,望着軍容鼎盛的李霖的大軍,城上的荊州軍各個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關上城門!滾木礌石準備……牀弩準備……火油……”城上響起了一片嘈雜的大呼小叫之聲。

嶽州城外的喊殺聲足足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城上城下兩軍將士的屍體堆積如山,人血匯聚成了小溪,幾乎是血流漂杵。

雖然嶽州城的兵將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在李霖軍瘋狂的進攻之下,嶽州城在半個月之後,還是宣佈告破。

怒火中燒的吳候軍從被轟塌的城牆缺口處如同黑色的洪流一般灌入到城中的時候,嶽州郡守仰天大哭了一番,在城中的郡守府大堂上懸樑自盡,郡守一家縱火自焚在了府中。

守將在吳候軍攻入城中以後,戰死在了城牆上,守城的一萬多荊州兵將,被殺過半,只有三千多人最後放下了武器投降了吳候軍。

而這一戰李霖麾下的兵將損失也相當慘重,逼得李霖險一些就動用了霹靂雷和火藥攻城,但是最後還是忍了下來。

李霖率軍攻破嶽州城之後,下令屠城三日,將城中的豪門大戶幾乎一掃而空,三日時間到了之後,李霖下達封刀令,而這時候城中僅剩下了不足一萬平民百姓。

雖然李霖下令屠城,但是經過這麼多年來,軍中兵將也已經摸透了李霖的脾氣,所爲的屠城,其實主要是針對城中的豪門大戶,還有部分頑抗之人,並非是針對普通百姓,所以屠城之事真正的受害者,是城中協助官府拼命抵抗的豪門大戶,兵將們入城之後,倒不會對城中普通百姓濫殺。

當然也肯定會有一些兇性大的兵將,做出一些出格之事,但是既然這些城中的百姓也參與了守城,那麼被秋後算賬付出代價,也是他們該得的結果,此時軍紀並不約束兵將,事後自然不會進行追究,充其量也就是被人鄙視一下,成爲他們的污點罷了。

李霖這個時候,已經將所有善良都拋置了腦後,深深的壓制了下去,對待敵人的時候,任何軟弱和善良,都是對自己手下的兵將最大的不負責任,既然敵人選擇了拼死抵抗,那麼就該有事後被清算的準備。

嶽州城被攻破之後,城中道門的道人有人得以遁走,但是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嶽州一帶的大蛟和巨蟒異常的表現。

這些猛獸蛟蟒不知因何原因,似乎受到暗中操控,給李霖幫了很大的忙,它們突然間暴動,大肆攻擊人類,但是卻偏偏沒有阻擋李霖麾下的吳候軍,經過道門弟子藉助道術探查,發現這些蛟蟒極有可能是被某些支持李霖的修道之人藉助法術控制住了。

所以它們纔會受到指使,幫着李霖對付荊州軍,甚至在洞庭湖之中興風作浪,弄翻了不少湖中的荊州水軍的船隻。

當嶽州被李霖率軍攻破之後,洞庭湖之中的蛟蟒居然主動的將湖中大批被遺棄的船隻拖到了嶽州碼頭一帶,駐防在嶽州的荊州水師,遭到了大量蛟蟒莫名其妙的攻擊,損失十分慘重,根本無法給嶽州城提供任何幫助,反倒是迫於無奈,只得倉皇遁走,逃離了洞庭湖,一路順江逃回了荊州。

李霖在攻下了嶽州城之後,毫不費力的便撿到了大量的被蛟蟒送來的船隻,短時間便從軍中抽選出來了一批兵將,組成了一支臨時的水軍,控制住了洞庭湖。

而吳地之中水系也相當發達,許多吳軍兵將原本就是在水上討生活的,所以操持舟船乃是本行,故此臨時組織一隻水師,對於李霖的吳軍來說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不過臨時拼湊的這支水師,想要趕上荊州水軍那樣精銳,就不用想了,他們現在最多也僅僅是能夠控制住洞庭湖就不錯了,想要靠着這支水師去和荊州水軍交戰,很顯然還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當然李霖還沒狂妄到僅靠着這支臨時拼湊的水軍,就立即揮師殺奔荊州,想要攻下荊州,他就必須要等待他自己的水師過來之後,纔有能力和荊州水師一較高下。

就在李霖率軍攻下嶽州城的時候,南北兩路大軍也同時在周成和呂成樑的統御之下,攻入到了荊州地域之內。

周成領兵出吉州之後,便一路攻向了長沙郡,荊州軍一路阻截,但是卻始終無法擋住周成一步步的率軍逼近長沙郡。

周成用兵不喜歡用奇,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中規中矩的戰法,十分穩健的同時,缺乏一些機變,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爲名將,因爲他手中的吳候軍乃是真正的精兵,經過這麼多年李霖的錘鍊之下,現如今的吳候軍兵將進可攻退可守,將士陣前敢於用命,遇逆境卻不驚惶失措。

最重要的是吳候軍上下,經過這些年來連年征戰,幾乎罕遇敗績,骨子裡已經養成了一種驕傲和自信,那就是他們吳候軍從不知道失敗是什麼,失敗就等於死,與其丟人還不如戰死在沙場上。

這種驕傲纔是李霖麾下的大軍真正的脊樑,任何養成這樣驕傲的大軍,都會是一支強悍的兵馬,軍心如鐵任何人都難以撼動。

這樣的軍隊,即便是手無寸鐵,也不容輕視,更何況是現如今李霖爲自己的兵將,幾乎快武裝到牙齒上了。

自從建州郡被李霖奪佔之後,很快就在建州南部發現了一座大型鐵礦,當年就徵發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始開採。

ωωω●тt kan●c○

這也就徹底解決了江南缺鐵的問題,經過幾年時間下來,那裡現如今已經是煉爐林立,到處都聳立着高大的煙囪,每年都源源不斷的產出大量的鐵料,供給了李霖支配。

李霖麾下的大軍,現在鐵甲的裝備已經相當普及,幾乎所有戰兵全部都配發了鐵甲,就連屬於輔助兵力的弓弩手,現如今也裝備上了在皮甲上綴滿了鐵片的甲冑,人人都有鐵盔,而且炒鋼法和灌鋼法的大量應用,使得李霖可以更容易獲得精鐵,也就是剛纔,這些甲冑基本上都是用鋼材打造而成的,而不是用普通的熟鐵,不但省工還省力,所製成的甲冑防禦力很強,輕鬆可以擋住普通的弓弩發射的箭矢。

相對荊州軍來說,李霖軍的裝備質量足足可以甩他們好幾條大街,讓他們拍馬也無法趕上,更何況在經歷兩次入侵吳地的慘敗之後,荊州軍損失慘重,同時損失的還有大量的器甲,現如今雖然楚王不遺餘力的整兵備戰,可是短時間之內卻根本無法籌措到足夠的甲冑裝備給他的荊州軍兵將。

所以周成雖然率領的吳候軍兵力不算多,所使用的戰術也中規中矩,但是靠着精悍的兵將,還有精良的裝備以及高昂的士氣,往往對上荊州軍的時候,都可以輕鬆將其碾壓。

對於這些被包裹在鐵殼子裡面的吳候軍兵將,荊州軍之中雖然也有悍勇之士,可是裝備不如人家,砍人家一刀,吳候軍兵將屁事沒有,而吳候軍的兵將要是砍荊州軍兵將一刀,那就要了他們的老命了。

同樣兩軍用-弓弩進行對射,因爲嚴重缺乏甲冑的保護,往往荊州軍會損失慘重,而吳候軍卻傷亡十分輕微,即便是受傷,也多是輕傷,隨便讓軍中的醫官處理一下,馬上就又活蹦亂跳的歸隊。

這樣的仗讓荊州軍的軍將們打的萬分憋屈,明明雙方兵力相差不多,可是在吳候軍的攻勢面前,他們往往只有被打的集體崩潰一個結果。

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五章 折其鋒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三十章 買船第十四章 憐人(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十六章 破城第九章 攝魂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九十九章 黃符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十二章 利誘(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二十三章 露營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四十章 貴人相助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一章 試劍石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十五章 圈殺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六十章 栽贓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十五章 臨陣叛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十八章 逍遙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九十九章 馮春投效第十一章 坑殺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五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十三章 懈怠第五十二章 窮途末路的江楓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二十章 水妖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六十二章 授職(求票)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三章 前嫌盡釋第八十四章 禁鬼司曹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十五章 圈殺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二十六章 嫌疑者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
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五章 折其鋒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三十章 買船第十四章 憐人(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十六章 破城第九章 攝魂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九十九章 黃符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十二章 利誘(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二十三章 露營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四十章 貴人相助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一章 試劍石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十五章 圈殺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六十章 栽贓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十五章 臨陣叛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十八章 逍遙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九十九章 馮春投效第十一章 坑殺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五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十三章 懈怠第五十二章 窮途末路的江楓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二十章 水妖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六十二章 授職(求票)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三章 前嫌盡釋第八十四章 禁鬼司曹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十五章 圈殺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二十六章 嫌疑者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