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

雖然李霖肉身沒有回到蘭縣李家莊過年節,但是神魂卻在這一年裡,經常性的溜回李家莊之中,到祖祠和老祖宗見上一面,弄點酒菜和老祖宗對飲一番,以解老祖宗的寂寞之情。

自從和李霖正式見面之後,李家老祖便愛死了李霖這個傢伙,也沒了以前的那種寂寞,隔三差五的李霖便會來和他喝點酒,順便把山海縣那邊的情況對他說上一番,老祖聽了之後是老懷大暢,也偶爾會給李霖出謀劃策一番,一老一少相處的倒是相當不錯。

而李家莊發生的事情,李霖也都一清二楚,李敬這一年來,似乎精神好了許多,三叔公也似乎越活越年輕了,李家的各種生意都開展的不錯。

現如今蘭縣李家莊因爲明裡有神仙醉和鐵場兩項搶手的買賣支撐,生意上一天比一天紅火,李敬也放開了手腳,把賺來的錢立即投入擴大生產,酒坊的規模擴充了兩倍,即便如此,所產神仙醉依舊是供不應求。

而鐵場那邊,按照李霖的安排,礦點上的僱工數量不斷遞增,產量自然也大幅提升,鐵場之中的鍊鐵爐更是又增建了不少,工匠們日夜不停的鍊鐵,並且不斷的將其中部分好鐵用炒鋼法煉成精鐵,也就是鋼材,除了發賣之外,也按照李霖的吩咐,不斷的將精鐵運至山海縣儲備起來。

至於暗地裡,李家不斷的按照李霖的辦法,將粗鹽提純成爲精鹽,然後輸入到各地以青鹽的名義進行販賣,幾乎壟斷了徐州的青鹽市場,甚至遠銷到了中原腹地和北方的魯地之中,同樣也是賺取了巨大的利潤。

最讓李霖感到欣慰的是李業這邊所主持的海運事務,李業到底是擁有紅色本命之氣的人物,幹這樣的事情完全鎮得住場面,在極短的時間裡,便打通了從山海縣前往揚州甚至江寧的海路,走海上直接將大批李霖用鹽田法所產的海鹽,運抵揚州和江寧發賣,依舊是供不應求。

現在這個時代,出了糧食之外,鹽鐵都是絕對的硬通貨,內地之中如同一個無底洞一般,有多少都能消化多少,從來不存在供大於求的情況,只有不夠之說,所以只要有供貨,總會有人找上門吃掉這些貨物,李業做這樣的事情,可謂是順風順水,毫無阻礙。

最讓李霖驚喜的是李業居然在極短的時間裡,不但打通了進入長江逆流而上的水路,甚至帶着彭明等一干船伕,硬是冒險直接打通了從山海縣前往海州的水路,將海船直接繞過長江口,駛抵了海州靠上了海州的碼頭。

這件事意義極其重大,這就等於是在海上爲李家南北打通了一條極其便捷的通道,以前李家將貨物運往江南,都要先走旱路抵達揚州,在揚州裝船然後走長江入水道,近大湖,一路運往餘杭,再重新走旱路,才能把貨物運抵山海縣,全程需要不斷的來回倒騰,還要繞很遠的路,一路上對人力物力的消耗很大,也大大提高了貨物的運輸成本。

但是李業冒險打通了海路之後,這個難題就迎刃而解,李家所在的蘭縣距離海州很近,只有區區不足百里,而且海州到蘭縣的路況比蘭縣到揚州的道路好上許多,就算是用牛車最多三天便能抵達海州。

蘭縣李家的貨物運抵海州之後,直接裝船,如果是要運往餘杭等地的貨物,直接可在明州下貨,甚至不用李家將貨物轉運到餘杭,便可在明州交付給範家或者司徒家。

如果是運往山海縣李家堡的話,那就更方便了,在海州裝船之後,一路南下便直抵山海縣李家堡,這運輸貨物的成本,一下就節省下來八成以上,速度也提高了三倍以上,其中蘊藏的利益自不用多說。

爲此李霖大喜過望,當即便賞了李業五十貫,另外還賞了彭明等船伕二十貫,如此重賞在李家之前,是從未有過的事情,自然讓李業和彭明等人樂不可支。

彭明此人經過李霖的觀察,確確實實也是個可用之才,天生就是一個當船老大的料,極其善於操船,而且對於海上的風向以及天氣極爲敏感,最可貴的是此人繼承從祖上傳下的牽星術,這乃是目前跑海最厲害的本事,船行海上,夜間全靠牽星術來爲船隻指引方向,不懂這個,根本不能夜間在海上航行。

這樣的本事,在跑海的船工之中,絕對是目前來說,最厲害的本事,再輔以目前已經出現的粗陋的指南針,才使得目前中土的航海業得以將船隻遠航至南洋。

對於這樣的人才,李霖是從不嫌多的,所以對待彭明,李霖也是該賞的就賞,絕不吝嗇,這也徹徹底底的把彭家族人,死死的綁在了他李霖的戰車之上。

彭明在山海縣沿海一帶的漁民之中,是頗具聲望之人,因爲他爲人豪爽,而且還善於判斷海上的天氣,總能提早發現海上天氣的變化,給周邊漁民示警,讓漁民提早返回岸邊,避開大風浪,單此一項就活人無數,使得彭明在沿海一帶漁民之中,聲望頗高。

當初劉家逼迫彭家逃離故居,躲到海上的小島上,周邊漁民都主動隱瞞他們的行蹤,使得劉家始終抓不住他們,並且漁民們還時不時的暗中接濟他們一些,才使得他們躲在海島上不至於缺衣少食。

彭明帶彭家投靠了李霖之後,李霖開拓海路,自少不了用船工,彭明隨便招呼一下,便立即替李家招募來了不少善於操船的船工,這才使得李家的幾條船,沒出現缺乏人手的情況,而且這些船工們,都很善於在海上跑船,這才使得李業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打通了這幾條海路,使得李霖鹽田所產的大量海鹽,得以輕鬆的運出了山海縣,轉賣到了很遠的地方。

只是目前走海路,出了要承擔天氣的風險之外,沿海一帶的海賊也有不少,這些海賊大多都規模不大,但是對於海上來往的貨船,卻威脅很大。

所以跑海路就少不了要經常面對海賊的襲擊,故此船上大多時候要配上一些善於水戰的護衛力量,但是對此李霖並不發愁,這一年來,有傲海這個傢伙的幫忙,李家在海邊單是“撿”人,就“撿”了着實不少。

這些傢伙都是海賊出身,很善於在海上水戰,被撿回了李家莊之後,往往都被李霖收服,轉爲了李家的家奴,淘汰掉其中老弱,精挑處一批青壯,加以一番嚴苛的訓練之後,便很快能用,所以並不缺乏船上的護衛,而且這些人本身也善於使船,平時沒事可當船工,一旦遇到海賊的襲擾,抄傢伙就能殺能打。

所以李家的船這段時間來往於南北之間,雖然多次遭到海賊的襲擾,但是在這些船工面前,卻從未討到一點便宜,每每都碰的頭破血流,灰溜溜的逃走,所以李家這段時間,只因爲在海上遭遇大風浪,損失了一條船,其餘的船隻,基本上都順利的抵達了目的地。

這纔是讓李霖感到近期最欣慰的事情,有了這樣一支船隊,那麼以後李家的商船縱橫海上,還有什麼可怕的?

於是在李業的住持之下,李家海上的商船隊便很快初具規模,建立起了一條來往於南北海上的通道,使得李家擁有了一個令其它商賈難以企及的優勢。

年節之後,歇了一個年節的李家堡各項工程再次開始動工,在充足的資金供應之下,各項工程進展都相當快,而且李霖親自主持,在李家堡西側動工建造起一座船寮,這時代的船寮其實很簡單,只要選一塊靠水的地方,有足夠的木料,便可以很快開工建造。

李霖花高價從明州和餘杭僱請了幾個造船工匠,這幾個造船工匠都屬於經驗豐富之人,而且都是平民的自由身份,在李霖暗中開出的高價誘惑之下,紛紛轉投到了李家來做工。

其中明州一個張姓工匠,對於建造海船經驗最爲豐富,據他所說,他幾年前曾經主持建造過一條千料大船,這條船乃是蘇州的郡望世家所訂造,專門用來跑南洋之用,一年往返南洋一趟,將大陳所產的絲綢錦緞、瓷器、茶葉鐵器等物,運往南洋,從南洋土人手中收購各種香料、珍珠、珊瑚、還有各種寶石等物運回蘇州,一個往返,便可以賺回幾條大船,很是來錢。

但是前年這條船南下之後,卻沒有再回來,也不知道是遇上大風浪翻沉了還是被海賊劫了去,總之再也沒有見那條船從南洋回來,但是即便如此,蘇州那個大戶人家也不心疼,前幾次買賣,他們已經賺得盆滿鉢滿,即便是損失了這條船,他們也不會爲此傷筋動骨,於是去年又訂造了兩條大船,建造的更結實,用的木料更好,只等下水之後,便招募人手,繼續南下南洋做買賣。

李霖對這個張姓工匠很是看重,他也暫時不要求這些造船工匠給他造出千料大船,畢竟目前僅靠着這幾個工匠,在沒有其他熟手配合之下,根本不太現實,只能先從小一些的海船造起,逐步培養一批新的工匠,之後再逐漸放大船型,造出更大的船隻,走循序漸進的路子,這樣更加穩妥一些。

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十一章 坑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二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十八章 逍遙第六章 願賭服輸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十章 遊神相救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七章 七步詩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方韓的主意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五章 族堂第七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十六章 揚州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二十八章 誰是兔子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六十六章 招討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五十六章 幾鬥水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二十六章 嫌疑者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八章 控訴
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十一章 坑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二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十八章 逍遙第六章 願賭服輸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十章 遊神相救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七章 七步詩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方韓的主意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五章 族堂第七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十六章 揚州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二十八章 誰是兔子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六十六章 招討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五十六章 幾鬥水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二十六章 嫌疑者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八章 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