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

廖勁鬆的問題很直接,也很尖銳。≥≥,

大唐的君臣都屬於比較務實的,只着眼於問題的緊要處,很少放什麼空話虛話,就連太極宮開朝會,君臣也是有事說事,就事論事,很少討論那些形而上的虛無的東西。

然而,廖勁鬆的問題卻把李素難住了。

朝廷給受災各地撥付錢糧是肯定的,只不過具體有多少,李素卻不清楚,直到離開長安前,三省會同戶部的各位大臣也沒拿出具體的章程。

這幾年朝政清明,官吏賢達,民間的風氣也愈發純樸本分,所以勤勞已成了民間的主流風氣,大家都老老實實守着自家的田地,該乾的農活一樣不少,商賈們憑着誠信經營買賣,工坊的匠人也是本本分分地做工,實可謂各守本業,各安其所,已漸漸看得出“貞觀盛世”的欣欣光景,所以這幾年下來,國庫裡倒是頗爲豐裕。

只不過兩年前李世民征伐薛延陀,那一戰打了一整年,雖然如願滅掉了薛延陀汗國這個北方的大患,但無可避免的是,積攢好些年的國庫也因這一戰而耗得差不多快乾淨了,國庫從去年開始才進入重新積攢的階段,而今年,貞觀十五年,不巧便遇到了百年罕見的雪災,各個受災的地方都等着朝廷撥付錢糧救急,爲了百姓,也爲了統治的穩定,李世民當然不吝於掏空國庫,可是……若將國庫的錢糧分攤到每個受災的地方,還剩下多少?

廖勁鬆關心的是夠不夠的問題,說實話,李素也關心,而且很不樂觀。

看着李素那爲難的臉色,廖勁鬆懂了。呵呵慘笑幾聲,身軀有些搖晃。

“天絕我蒲州百姓,下官有何面目見轄內父老?不,再這樣下去,下官的轄內哪還有什麼父老,全都遷離逃難去了。下官這個刺史,有何面目立於天地間!”廖勁鬆仰天長嘆,淚流滿面。

李素也嘆了口氣,天災面前,人類的力量總是渺小的,國庫的錢糧看似堆成山,可是分到每個地方,分到每張嘴裡,能分多少?終歸還是要靠自救。

“廖刺史勿憂。百姓人心亂了,咱們做臣子的不能亂,過幾日朝廷會有專使押送錢糧,先撥付一部分救急,廖刺史不妨發動本地鄉紳地主開倉,以官府的名義向他們買也好,借也好,甚至打欠條也好。先把難關度過去,待到明後年再論歸還之事。鄉紳地主皆是通曉大義之輩,必能慷慨相助。”

廖勁鬆頹然點頭:“下官試試,只怕鄉紳也是有心無力……”

李素心中無奈,卻一時也想不到好辦法,只好換了個話題道:“晉王殿下此行要去晉陽,請教廖刺史。晉地情勢如何?”

廖勁鬆搖頭嘆道:“蒲州離長安不遠,也算是富庶之地了,可碰到災年,仍是百姓分崩逃難的下場,再往北入晉。李侯爺覺得情勢能好到哪裡去?晉州晉陽等地的情勢只會更差,下官還聽說……”

李素皺起眉:“還聽說什麼?”

廖勁鬆遲疑了一下,道:“下官還聽說,因爲大雪凍土,而致春播無望,晉陽本地已生民亂,蒲州境內這幾日也接連見到不少從晉地逃過來的難民,這些難民在蒲州生事,搶掠了幾家富戶,下官派差役拿問,據說……是因有人煽動,晉王殿下和李侯爺若欲入晉,當須做好準備纔是,逃到蒲州的難民都敢行搶掠之事,晉陽本地可就不知是怎生亂象了。”

李素與李治對視一眼,頓覺肩頭的壓力更重了。

每朝每代,但遇天災,導致的最直接後果便是生亂,輕則破門入室殺人搶掠,重則索性揭竿造反,對於一羣活不下去,沒有希望沒有明天的難民來說,反正已沒了活路,世上沒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幹的,平日裡的純樸和善良,在飢餓面前無比脆弱,一觸即潰。天災最容易釋放出人性中的邪惡和歹毒,爲了活着,任何人可以用任何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所謂道德,所謂律法,對他們而言已完全失去了效用。

…………

告別了廖勁鬆和一干官吏,李素一行並未選擇入城歇息,仍舊下令城外紮營,大清早便拔營離去。

從離開蒲州開始,李治便一直很沉默,沉默得令李素有些擔心。

“殿下,你在想什麼?”李素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擺出聊人生的架勢。

李治嘆道:“我本倉促受命,奉父皇旨意離開長安赴晉陽,說實話,直到昨日,我都沒把這樁差事放在心上,我以爲到了晉陽後跟官員們說說話,再以皇家名義出面安撫一下受災的百姓,再把朝廷撥付的錢糧交給當地官府,順便再捉幾個胡亂造謠的禍首出來,這樁差事就算完成了,可是昨日見到蒲州刺史,還有這一路上攜家拖口的逃難百姓,我才發覺,這趟差事似乎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李素笑了:“如果真這麼簡單,我們可就謝天謝地了,按廖刺史所言,晉陽不知亂成什麼樣子,殿下要做好準備纔是。”

李治擡頭,求助地望着他:“子正兄,我年歲尚幼,不通世事,這趟差事還要靠你多點撥,此行雖說以我爲首,可我知道父皇的意思其實是要靠你多拿主意的,不知子正兄可願賜教?”

李素笑容愈發深了,真是個好孩子,態度謙遜,言辭懇切,比他那些兄長強了許多,難怪奪儲之爭笑到最後的人是他,這可不僅僅是運氣,前世有句話很有道理,“性格決定命運”,人世間積攢了足夠的閱歷後,才能發覺這句話到底有多正確。

李素沉吟片刻,緩緩道:“殿下,說到晉陽之亂,其實我也不大清楚具體事態,但是我等到了晉陽後行事,終歸免不了四個字。”

李治直起身子,在顛簸搖晃的馬車裡行了一禮,誠懇地道:“還請子正兄教我,是哪四個字?”

李素一字一字地道:“‘恩’與‘威’,‘撫’與‘剿’。”

“恩威……撫剿……”李治喃喃重複,然而畢竟年歲尚幼,這四個字反覆咀嚼多次,仍不得其解,只好無助地繼續望向李素,一臉的頹喪氣餒。

李素沒有具體解釋,有些事光靠嘴說是沒用的,實際施行之後比解釋一萬句更管用。

於是李素轉開了話題,道:“殿下,我想問一句不該問的事……”

“你儘管問,我知無不言。”

“不知殿下出京時,陛下可有授你調動兵馬之權?”李素盯着他的眼睛緩緩問道。

李治猶豫了一下,道:“父皇確實授了我調動兵馬之權,言稱可調動晉陽左近三州兵馬,只不過父皇說了,凡兵馬調動,首須呈報長安,其次要與你商議,不可一意孤行,否則必生大禍……”(未完待續。)u

</br>

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夕陽下奔跑!!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
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夕陽下奔跑!!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