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

翌日承慶殿

李世民:“致治之本,惟在於審。量才授職,務省官員。若得其善者,雖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縱多亦奚爲?孔子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此皆載在經典,不能具道。

這些天朕一直在想一些事情,大唐三省七部九寺各司,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朝廷的詔令竟然還會有人推遲執行。

就拿這次的蝗災來說吧,盡然有那麼多的官員對賑災事宜玩忽職守,要不是太子以雷霆手段處置了他們,那關中必然大亂。

如果是打仗的時候,如此的拖沓,就是你有再多的兵馬,也會被打得一敗塗地,所以,朕決定立即並省官吏。

那些佔着官位無所事事的官吏們,靡費朝廷的俸祿不說,廢弛朝政,無事生非,互相掣肘,這是要誤國誤民的。”

殿內的衆人都知道,這次關中蝗災讓朝廷冗員的問題徹底的暴露了出來。

讓太子不得不用強硬的手段來處理這次的災荒,這也讓不少官員都上書彈劾太子,嚴重的甚至說太子有謀逆之心,洛陽的事他們多少都是知道的。

在加上鄭善果這個奇葩,也讓猶豫了很久的皇帝終於下決心並省官吏。

讓李世民意外的是魏徵這個平時眼睛不揉沙子的老傢伙一樣不發,低着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但是一向沉穩的岑文本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爲並省官吏一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關中蝗災剛過,百廢俱興,如果現在就並省官吏,恐怕會出亂子的。”

李世民:“正是因爲百廢待興,朝廷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要儘速解決這件事,”

岑文本見皇帝如此的執拗感到十分的頭疼,只能再詳細跟皇帝闡明並省官員的利弊,希望能改變李世民的看法,畢竟因爲幾頂烏紗帽去得罪那麼多人是不值得。

“既然陛下執意要並省官吏,那麼必須要追本溯源,弄清楚這麼多官吏究竟是從那來的,官吏冗雜之害始自武德初,至今已有十餘載了。

武德皇帝晉陽起兵後,爲了籠絡前朝的官員和當地的鄉紳,不得不大量的封官。

據吏部存檔記載,在進軍關中的途中,就曾經有一天,有錄用上近千名官員的記錄啊。

因爲如此之多的人出來做官,原本一個人能幹的事情,現在就不得不委給三個人、五個人、乃至更多的人去做。

岑文本說的是實話,李淵爲了儘快的佔領關中,以謀求爭霸天下,對來投的官紳一律錄用,也顧不得考慮官員的才能及品格,更不要提冗員的問題了。

要知道那時候李家也不過是羣雄中的一員,並沒有把握能夠擊敗他們一統天下。

不過這麼不能說李淵做出錯了,但當時的各路諸侯都是這麼幹的,很多地方頭一天還是夏王手下的官吏,第二天鄭王的軍隊來了,搖身一變立馬就變成了鄭王的忠臣,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也是亂世中官場的形態,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就官員忠誠的問題,李承乾曾經問過李剛,忠臣是因爲數量上少才被歷史所記住的嗎,李剛的回答說不可因水清而獨用,水濁而偏用。

是啊,官員們也是人,是人就都有私心,這也是爲什麼大多數的官員都選擇隨波逐流的原因。

房玄齡:“是啊,據說武德皇帝也曾深察其害,曾經動過並省官吏的念頭。”

還沒等房玄齡說完,岑文本立刻就把話接了過去:“但武德皇帝並沒有辦這件事情,爲什麼呢,因爲武德皇帝非常的清楚,封官是收攏人心鞏固皇權的一種手段。而摘掉別人的烏紗帽是要得罪人的啊。

陛下,武德皇帝開創大唐基業,除了他英明神武之外,在授官這件事上也是受益匪淺啊。

陛下收攏這點人心着時實屬不易,但要失去它,卻不費吹灰之力啊。”

岑文本的話李世民陷入深深的沉思,朝中官員盤根錯節,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朝局的動盪。

如果沒有妥善的辦法,那按岑文本說的那樣作就是唯一的選擇,但這讓一向好強的李世民又怎麼能安心呢。

散議後,李世民讓李承乾去向告病在家的杜如晦討注意,而他自己則溜達到燈火通明的弘文殿,因爲今夜弘文殿值事大臣是長孫無忌。

李世民:“輔機這幾年你是熬得夠狠的,朕數過,你上傳下達的文牘,一天最多有七百二十五份。”

長孫無忌:“陛下你還記得這麼清楚啊,臣也不想這個樣子,可是沒有辦法。

您看現在官衙這麼雜,官員這麼多,很多事情都需要協調。每日上來的呈文公牘到弘文殿,臣都要儘量把它辦完。

如果辦不完壓到明日,還不知要出什麼亂子了呢。”

“朕知道,這裡頭十之六七都是些無用的東西,下面的官員用它們來應付朝廷。

可這樣一來不僅耽誤了你的時間,也虛耗了朕不少的精神。

你說這並省官吏的事,不施行能成嗎。”,李世民看着案子上奏本,一邊問長孫無忌。

“今日在承慶殿,朕提出要並省官吏,他們都不贊同,現在這裡沒有外人,你跟朕說句實話,朕想這麼做,難道真的錯了嗎”

長孫無忌笑了隨即道:“陛下沒錯,不但是臣知道陛下沒錯,就連他們三個也一定知道陛下沒錯。”

他相信這幾位重臣對他絕對是忠心的,他們也不是不知道冗員的危害,但到底是什麼爲了什麼呢,

李世民想不明白於是開口問道:“既然如此,那他們爲什麼要麼反對,要麼三緘其口呢”。

“陛下,臣以爲這三個人都有私心,這岑文本說的是武德皇帝的事,其實是在影射陛下。

武德皇帝是任用了不少前隋官吏爲己用,可是陛下在登基之初,任用的建成、元吉的故舊遺臣也不少啊。

就比如說馮立,張道遵,還有薛萬徹等等

至於房玄齡,多年來一直在贊畫兵機,如果他力主裁撤文臣,那朝中大臣難免就會說他,做事有失公允,爲人不厚道。”

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三百二十四章 寶誌,又見寶誌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八百七十七章 別特麼給臉不要臉!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三百二十四章 寶誌,又見寶誌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八百七十七章 別特麼給臉不要臉!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