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紫宸殿,長孫無忌今日來覲見的主要目的就是改良已久的宦官制度,按照李承乾的想法,皇帝是個善於接受新鮮事務,且十分開明的人,對於這樣的兩全其美的辦法當然會欣然贊同。

至於長孫無忌所擔心的那弊端,在李承乾看來不是問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古以來,皇帝和臣子從來都是即合作又對抗的,此消彼長,那裡會因爲小小的宦官就消磨或加劇這微妙的關係呢。

只要是人治那就會有鬥爭,有矛盾,當然了,也有協作,能不能調教出合格的太子來承繼社稷是皇帝的事。看的是皇室的氣數和底蘊,沒本事這江山就是保不住,秦始皇夠雄才偉略了吧,可最後還不是被宦官給逗了。

可就在君臣二人交談了一番後,皇帝就把在麟德殿處理政務的李承乾召了過來。他的心裡當然明白長孫無忌的話其實就是李承乾想說的,這小子從小對宦官就沒有好印象,多年來東宮任用的宦官都不足正常建制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見他防宦官甚過於防文武臣工。

“高明啊,你舅舅進言改良現有宦官制度,這事你是什麼想的?”,既然明知道李承乾是本奏疏的始作俑者之一,那就直接問就好了。天家父子有時候是需要那點彎彎繞兒,可李承乾是個特例,和他動那個腦筋太費勁,還不如直接問爽快。

“回父皇,奏疏是兒臣和舅舅一同擬定的,歷朝歷代都有宦官因蒙非凡榮寵而囂張跋扈於外朝,皇家子弟是他們帶壞的,皇室的聲譽也都是他們敗壞的。以現在的諸位皇叔爲例子,御史臺彈劾他們在封地胡爲之事,多數就是宦官們挑唆的。

是以,爲李唐皇室計,爲江山社稷計,改良愈演愈烈的宦官制度刻不容緩,否則長此以往下去,難免有尾大不掉之勢,江山倒懸之危,秦漢兩朝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兒臣請父皇三思允准。”

在長安,天子腳下,這些宦官們還能恪守、謹慎爲人,因爲他們清楚皇帝和太子是不好相與的人物,他們的那點魅惑主上的手藝只能爲他們招來殺身之禍,弄不好還會禍及九族,雖然他們沒了下面那玩意,但還是挺注重親情的。

在宮裡當差不僅能解決生計的問題,還能讓攢下一些錢財傍身,將來老了不願去恩養所還可以拿着這些錢回鄉,買上幾畝地,再過繼兩個族侄養老送終,這小日子美的不像話,所以還是不要抱着出人頭地,顯貴人前的念頭爲好。

可人都是不一樣的,李淵的這些兒子都典型的紈絝子弟,喜好的就是狗馬弋獵、香車美婦,作爲整天在他們生邊轉悠的人,宦官們投其所好的成功機率大大的提升。同時他們也知道天家富貴,花點錢奢侈一下又能怎麼樣呢,反正又不用從他們腰包掏,還能混個盆滿鉢滿,何樂而不爲呢!

更爲主要的是不會出事,皇帝是個愛惜名聲的人,他已經逼父弒兄了,還能因爲幾個女人和些許錢財就把所有的兄弟都殺了,那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他們在各州可勁地鼓動主子去折騰。

“高明,你和輔機的意思,朕明白,可要是朕準了你們奏疏,那這從周朝一直傳到現在的宦官制度就算是徹底取締了。是,按照奏本上的安置條件,現在的內官們不會受到什麼損失,也不會讓皇家落下什麼過河拆橋的名聲。

輔機不是一般的臣子,朕有話就直說了,宦官制度其實也是維護皇權的一道屏障,而且是最後一道,取消容易,可這份保障怎麼辦!”

皇帝不知道宦官制度中的危害嗎?他知道,皇帝拍宦官們鬧事嗎?他不怕。就像長孫無忌昨天誤會李承乾要幹掉所有的宦官一樣,要是真惹急了皇帝他把親自掄刀親自帶人幹掉所有的宦官。有些宦官的德行是不怎麼樣,而且也招人記恨,可這項制度能流傳這麼多朝代而不被取代,那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正如皇帝所說,相比於臣子,內官更貼心也更忠誠,因爲他們的如榮富貴都來自主子,除了效忠之外,別無其他的選擇。至於說少數弄權干政、擅行廢立的內官畢竟是少數,而且說到底還是天子昏庸無能導致的,這不能把責任全推到內官身上,誰讓這些昏庸的天子有玩鷹兒的心,沒玩鷹兒的本事呢。

而朝中臣子基本上以“世、戚、勳、功”而入仕,他們都手中都握有相當大的權力,而且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都是抱團才能活下去。

他們和內官不一樣,天子嘛,誰當都是一樣的,只要能保住現在祿位,那也就行了,畢竟天下的官吏多了,有多少人能成爲天子的心腹呢!

看到兒子臉上泛起失望之色,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高明,這道奏疏朕可以照準,但每年收入皇宮的宦官仍需保持現在的一半。

原因嘛,很簡單,大唐立國的年限不久,國家在禮制等方面不能廢除太多,也不能過多薄削太多的拱衛皇室的力量。

至於什麼時候徹底廢除,那就得看你自己的能耐了,東宮馬上就添人進口了,好聖孫可使大唐再興盛三代,如果你能讓朕看到孫子也可肩託大事,朕無有不準。”

聽到皇帝話後,一旁的長孫無忌則打趣道:“太子殿下,您聽到沒有,陛下已經金口封世子爲“聖孫”了,你可得好好調教他啊!”

皇帝意思很明白了,想要讓他剝離這份保障,沒問題,那必須保證李承乾的兒子也能讓他放心,只有爲君者的質量可以一直保證下去,那有沒有宦官來作緩衝自然也就無所謂了。

這跟食物的保鮮期是一個道理,想要讓皇帝下本買,那就必須得讓他知道皇室可以保持強勢的時間到底有多久。

待李承乾離開後,挽着袖子活動的李世民淡淡地問道:“輔機,那件事你沒告訴高明吧!”

“陛下,您說笑了,老臣什麼事都能跟殿下說,但是那件事是絕對不會的,您放心好了。”......

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
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