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

進入冬季之後,南山的地上鋪着一層厚厚的樹葉,這一層乾枯的樹葉,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就像是冬天裡的天空一樣。這鉛色的天空顯得那麼蒼涼。苗山幽坐在那裡了很長一段時間,蕭玉蓉到底去了哪裡了呢?他沒有想的很遠,只以爲是蕭玉蓉外出未歸。再說皇上與魏徵數次圍繞着皇嗣的問題進行爭論,皇上說:“你說到天命,朕若是任命的話,這活兒已經被建成所殺。”魏徵說:“陛下,如果皇子們個個都不認命,請你想一想,你的身後還能太平嗎?天命高深難測,不一定皇帝生的嫡長子,就一定是將來的天子,陛下還記得武德年間兩次太白晝現嗎?”皇上說:“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貞觀朝,你會支持魏王嗎?”魏徵說:“陛下,姑且不說論嫡論長,就按照品行和才學而論,陛下真的覺得魏王適合做天子嗎?”皇上說:“朕覺得在他的身上很有太平天子的氣象。”魏徵說:“陛下看到的只是表面,並沒有看到魏王的本心。”

皇上有些不屑的說:“朕是魏王的生父,朕不能看到他的本心,你與魏王並無瓜葛你怎麼能看透他的本心呢?” 魏徵說:“陛下當局者迷,而臣是旁觀者清。”皇上說:“那朕倒要向你請教,魏王的本性到底是什麼樣的?”魏徵拱手說:“的確如陛下所言,當今的這位皇嗣確實有很多問題,在他的身上已經看到很多不好的苗頭,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後患無窮。但是魏王的身上有更嚴重的問題,第一他不尊重三品以上的公卿,這些人當中很多人都是跟着陛下一起打天下的人,還有一些人是被陛下網羅進朝廷去造福天下百姓的人,今天人們能看到貞觀治世,離不開這些人的辛勤付出,如果真的像陛下所言魏王有太平天子的氣象,怎麼會跑到陛下跟前告三品以上公卿的狀呢?”皇上說:“爲什麼你對皇嗣那麼寬容,對魏王卻如此苛刻呢?”魏徵說:“陛下,如果魏王與皇嗣的才智和人品相當,皇上爲什麼要更換呢?除非魏王比皇嗣強出去很多。”

魏徵的極力勸諫,讓皇上心裡非常的矛盾,發生在宮裡的這些情形,自然很快就流入了魏王的耳朵。他來到御前流着眼淚,一臉委屈,皇上說:“你不要怨他,魏夫子這個人就是那麼刻板。”魏王說:“我不是怨他,我只是替自己感到難過,我怎麼就沒有優秀到讓他滿意呢?”皇上說:“讓魏徵滿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魏王說:“那他爲什麼就對皇嗣滿意呢?”皇上嘆口氣說:“在很多人的眼裡承乾就是當年的楊勇,而你就是當年的楊廣。”魏王說:“陛下當年也有人是這麼形容你和建成的。”皇上搓着手說:“是啊!可當時太武皇帝的身邊有陳叔達、蕭瑀兩個人鼎力支持我,而現在的朝中有誰支持你呢?”魏王一下子愣住了,跑到朕的面前,把三公以上官員全部都給告了。你還是一個小小的親王,就開始抖威風,要是有一天你做了天子,還有這些人的活路嗎?

皇上說這一番話,其實是爲了點撥他,所以當這番話流入皇嗣的耳朵裡別提有多難過了,皇嗣說:“現如今天下人都說父親是一個明君聖主,可他對待兒子爲何如此不公呢?”杜謀士說:“殿下不用對這件事情過於擔心,陛下未必如殿下所感覺的那樣寵幸魏王,就算殿下的感覺完全屬實,皇上想要把殿下廢掉另立魏王,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的舅舅長孫太尉、魏徵等人一定會反對,這些人可都是朝中非常有分量的重臣,對於這些人的看法,皇上不能不在意。”皇嗣說:“這件事真的讓我覺得可悲,母親已經過世了,父親的心中卻只有魏王,他可以不爲兒子打算,但我不能不爲自己着想。”

這個時候,魏徵來到了房喬的府上,房喬親自迎接,並且把他接到了客廳。雙方入座之後,傭人立刻把茶水和點心端了上來。房喬陪着笑臉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魏夫子此番來必有要事相商。”魏徵說:“你感覺到皇上的一些苗頭沒有?他已經立了城前爲皇嗣,卻更鐘情於魏王,這不是爲皇室內部埋下了禍患的種子嗎?”房喬說:“此乃皇帝家事,我們作爲臣子的不好議論吧!”魏徵說:“天子無私,家事就是天下事。”房喬說:“你說的一點沒錯,但這件事情還是由天子親自決斷吧!”魏徵一臉擔憂的說:“記得在隋朝開皇年間,房先生就曾經預言隋朝有可能出現混亂,果然因爲天子家中不和,而釀成了驚天巨禍。今天同樣的情形又出現了,難道你一點都不擔心嗎?”房喬說:“武德年間我建議秦王應該行周公之事,我並沒有親自去跟秦王說,而是先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長孫無忌,最後由他出面促成這件事。如今無需我多言,朝中很多人已經看出了問題所在,想必長孫太尉年已經爲這件憂思良久,無需你我出面,長孫太尉自然會想陛下說明這件事。”

魏徵仔細的端詳着房喬,果然這個人思慮事情比自己更加縝密,拱手說:“還是房先生想得周全。”房喬說:“你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可以去跟長孫太尉說。”魏徵有些難爲情的說:“你也知道我與長孫太尉素來不和,跑到他的府上未必能有什麼好結果。”房喬說:“如果談論別的事情,肯定不會有好結果,可一旦涉及到嗣君,他一定會非常的精神,此人有周公霍光之志,你只管放心的去。”魏徵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說:“既然如此房先生爲什麼不去呢?”房喬說:“在我的一生當中,促成玄武門之役已經足夠了。”魏徵說:“你現在及時出手,正是爲了避免骨肉相殘,除非你覺得根本避免不了。”房喬笑着說:“有些話還是不宜說破。”

房喬的話,讓魏徵心裡覺得發毛,不過他還是覺得事在人爲。只要未雨綢繆,就能夠防患於未然。於是按照房喬所建議的那樣,來到了長孫無忌的府上。不出所料,長孫無忌果然禮遇了他。到了客廳雙方落座,長孫無忌說:“魏夫子此番來,不知道有何指教?”魏徵捋着鬍鬚說:“此番來只是爲了一件事,皇上更中意魏王,太尉覺得魏王如何?”長孫無忌看着魏徵表情非常的複雜,過了一會兒才說:“皇嗣爲人忠厚仁義,對父母非常的孝順,而且皇嗣的名分早已確定,除非萬不得已,不宜變動。”魏徵說:“好吧!那撇開這個不談只說魏王,你覺得魏王這個人如何相信太尉一定能夠公正的評價他,畢竟他也是皇后所生的嫡子。”長孫無忌說:“魏王頗有才具,只是德行有虧,小小年紀就敢慢待三品以上公卿,以後不知道他會如何?”

魏徵說:“我完全贊同太尉的看法希望這件事情上你我能夠彼此支持。”長孫無忌非常的高興,用極爲豐盛的酒宴款待了魏徵。朝臣對皇嗣的支持,讓魏王非常的焦慮。他對手底下的人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我的智饢,現如今有人成心跟我過不去你們難道沒有什麼應對之策嗎?”其中一位謀士說:“殿下,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需要從長計議、仔細謀劃。”魏王說:“我要聽的不是這類場面話,我希望你們能夠提供給我實實在在的計謀。”魏王府的人如何謀劃姑且不表,只說皇上在宮裡思緒不寧。這個時候陪在他身邊的是馬周,皇上說:“馬周,你有兒子了嗎?”馬周說:“回陛下的話,臣有兒子了,只是還沒有長大。”皇上嘆口氣說:“沒長大好,長大了淨給父母添麻煩。”馬周說:“所以過去的人設立了宗法制,就是讓父母看上去沒有那麼麻煩。”

此言一出,皇上大吃一驚說:“原來你也支持承乾?”馬周說:“陛下,很多人支持承乾,並不是看不見他的很多缺點,大家支持的是自己多年以來所信奉的宗法制。”皇上說:“武德年間支持朕的人,現如今卻沒有跑去支持魏王而是支持承乾,你說這到底是爲什麼呢?”馬周說:“陛下常常把魏王比作自己,其實這二者有明顯的不同,當年太武皇帝更喜歡建成,而今天陛下更喜歡魏王,當年建成靠的是嫡長子的身份和皇帝的寵幸,而今天魏王靠的也是皇帝的寵幸。陛下當年征戰四方爲大唐立下了不世奇功!魏王做了什麼不得了的事嗎?不過是修了一套書而已,就算修書也是三心二意,鑽研學問的心遠小於取悅陛下的心。”皇上說:“馬周,你就那麼瞧不起魏王嗎?”馬周笑着說:“臣沒有瞧不起魏王,只是覺得陛下不應該自比魏王,因爲這二者相去甚遠。”

皇上說:“你們爲什麼都瞧不起魏王呢?”馬周說:“陛下之所以喜歡爲王是因爲那是陛下的兒子,如果他只是個普通人,陛下絕不會如此的高看他。”話說蕭玉蓉到底去了哪裡?原來孫思邈故意讓人放出消息,說自己已經染上重病命不久矣,希望能夠在臨死之際見蕭玉蓉最後一面。蕭玉蓉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想到的不是孫思邈讓她去尋死,而是而是之前孫思邈照顧她的點點滴滴。於是放下了警惕,憑着自己對孫思邈的瞭解,找到了他暫住的地方。當蕭玉蓉出現在孫思邈面前的時候,他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只見孫思邈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的坐在那裡,手裡攥着一把寶劍,兩隻眼睛瞪得溜圓,當蕭玉蓉走進去的一瞬間,盧照鄰立刻擋住了她的去路。

蕭玉蓉說:“師父,你怎麼了?”孫思邈陰沉着臉說:“你一天不死,我寢食難安,如果你還有一點孝心,那就麻煩你自盡吧!”蕭玉蓉也沒有多想,流着眼淚說:“我以爲我能給你養老送終,沒想到我要先你而去了,你放心,我絕不苟且偷生。”孫思邈不耐煩的說:“你不要只是幹嘴溜,我希望你能夠用行動兌現諾言。”蕭玉蓉笑着說:“不知道師父希望我怎麼死?”孫思邈說:“我不在乎你怎麼死了,我要看着你死。”蕭玉蓉說:“既然如此,那就請師父賜我一碗毒酒吧!”孫思邈不耐煩的說:“我是出家人,怎麼會有毒酒給你呢?”蕭玉蓉說:“師父精通藥理,那就賜我一粒毒藥吧!”孫思邈不耐煩的說:“我是郎中,是受人尊敬的名醫,在我的身上怎麼會有毒藥呢?”蕭玉蓉說:“這麼說我只能懸樑自盡了?”孫思邈說:“盧照鄰,送她上路。”一聽這話盧照鄰瞬間坐到了地上,說:“師父,殺人這種事我不敢做,還是讓她自己來吧!”

蕭玉蓉一看這情形也有些不耐煩了,說:“看來我想留一個全屍是不太可能了。”說着突然衝過去抓住孫思邈的手,把寶劍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橫,然後用力的一抹,她的喉嚨裡不斷的往出噴血。蕭玉蓉兩眼一翻倒在血泊之中,盧照鄰被嚇得變了臉色,孫思邈臉色慘白,發出一陣冷笑,說:“這回我終於安心了。”緊接着他蹲在地上放聲大哭,蕭玉蓉是她一手撫養大,如今這樣死在他的手裡,他怎麼能不難過呢?盧照鄰看見師父在那裡痛哭,並沒有上來勸解,而是在那裡仔細的打量着他,不能相信與之前苦苦相逼的那個人是同一個人。孫思邈哭完了之後說:“找個地方把她的遺體掩埋了吧!”盧照鄰說:“在這深山之中,豺狼虎豹很快就會聞着肉味,把她從土裡刨出來,不如用一把火把她燒了,憑藉她的修爲,說不定可以燒出舍利。”

孫思邈白了他一眼說:“你說的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她能燒出舍利來嗎?再說舍利不是沙門的東西嗎?我們倒是從來不講這個,我們講的是經過多年的修煉,變成金剛不壞之身。”其實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處理遺體的工藝,通過這一套工藝的處理之後,遺體非但不會腐爛變臭,反而經年不腐散發着清香。之所以有這套工藝,完全是爲了騙人,說什麼千年不腐、金剛不壞,只不過是爲了告訴世人,這些道士修行是多麼的高明。真正能夠看出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有修爲,那就用火燒,只要能燒出舍利就是得道高僧。要是燒不出來,那就對不起了,你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儘管孫思邈1萬個不同意,還是用一把火把蕭玉蓉的遺體焚化了。

這個時候苗山幽正在睡覺,忽然夢見蕭玉蓉向他走來。她的樣子與往常大不相同,穿的非常的華麗,背後還有一個很大的光圈。乍一看她距離苗山又幽很近,但聽聲音又好像非常的遙遠。彷彿中間隔了好幾個世界,蕭玉蓉說:“今生今世能夠與君相遇,實在是因緣殊勝,現在我不能陪你了,我要去另外一個世界了,把你丟在這個世界,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多年以後,我們會再一次相會。”說完她就消失了,這個夢讓苗山幽百思不得其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夢的寓意又是什麼呢?而這裡孫思邈說:“光死一個蕭玉蓉遠遠不夠,他很可能已經把這件事告訴了苗山幽,所以他也要被幹掉。”盧照鄰說:“苗山幽這個人的確非常的可惡,但我們既然已經殺掉了蕭玉蓉何必再添一條人命呢?這是極損陰德的事,我們還是不要做得好一旦做了我們兩個得道了。”孫思邈的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說:“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你成不了事,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當今萬歲要不是在玄武門斬殺了建成和元吉兄弟,哪裡會有今天的貞觀治世呢?”

對於師父舉的這個例子,盧照鄰不敢反駁,但是他真的不想再殺一個人。不久之後,就有人帶消息來見苗山幽,說:“蕭玉蓉請你過去。”之後說了具體的地點,苗山幽說:“勞駕你告訴蕭玉蓉,我會在這裡等她回來,我現在右眼皮跳的非常厲害,出門肯定不吉利。”一聽這話對方說:“你這個人怎麼如此的荒唐呢?竟然相信這麼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苗山幽說:“對不住了,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的智力,如果蕭玉蓉能瞧得起,那就讓他回來見我,如果瞧不起就讓他留在師父的身邊盡孝心吧!”對方就這樣走了,知道消息之後,孫思邈勃然大怒,說:“苗佔幽是那麼笨的一個人,他有什麼理由不上我的當?真是氣煞我也!”

不知道爲什麼,苗山幽總是覺得蕭玉蓉凶多吉少,同時又爲自己極度的擔心。苗山幽閉着眼睛盤腿坐在山洞裡,努力讓自己儘可能的放空。就像是一段枯木放在那裡,自己的注意力已經從肉身上移開,卻並不能走得太遠。當一個人的注意力從肉身離開的很遠之後,就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一旦你的注意力回不到肉身,你可能就永遠的過去了。肉身像是乾柴,注意力好比火焰。火焰無論怎麼跳躍怎麼翻騰,只要是離乾柴太遠就會換面。當時苗山幽還在不停的祈禱,一方面希望蕭玉蓉那個平安歸來,另一方面也爲自己感到極度的擔心,所以也爲自己祈禱,希望可以平穩的度過這一場劫難。孫思邈說:“也許我們應該去找他,不把他做掉,我心裡實在是不踏實。”盧照鄰說:“既然如此了,我們出發吧!”

師徒兩個出發了,一路之上馬不停蹄,憑藉孫思邈能掐會算的本事,很快就找到了苗山幽的下落。忽然苗山幽感覺自己的面前站了一個人,微微的睜開雙眼,看到的不是別人,正是孫思邈。於是淡淡的說:“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是來打算殺人滅口的嗎?”孫思邈惡狠狠的說:“在你臨死之際,我告訴你一個道理,這世上最黑的東西是人心,這算是我對你做的最後的開始,希望你能夠大徹大悟,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你大概對我沒有什麼怨言吧!”苗山幽說:“我知道蕭玉蓉已經已經富有在了你們的手上,事到如今你們不肯懸崖勒馬,還想一條道走到黑,正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一旦有一天你們做的事情泄露出去了,我看你還怎麼繼續保有自己作爲名醫的名聲呢?”孫思邈一回手裡的拂塵說:“無量天尊,你想的太多了,我只要把你宰了,就沒有人知道我幹過什麼,我還可以把殺害蕭玉蓉的罪名栽到你的頭上,只要這件事傳出去,我保證你名譽掃地,不僅如此,苗山風還有你的阿爺苗懷仁都會受到連累,你說你阿爺怎麼會生出你這麼一個不着調的兒子呢?我要是有你這麼個兒子早就掐死了。”

苗山幽低着頭說:“孫師父的口才比醫術好太多了,殺人的本事比救人的本事要高超,以後你還是做個殺手吧!這樣你就可以幹出更多傷天害理的事,這樣天下人就能夠更加認識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孫思邈揮了揮手裡的拂塵,笑着說:“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你還是不知道人情世故,你以爲人與人之間只有人情嗎?更多的情況下是世故。”盧照鄰說:“師父,不要說那麼多了,夜長夢多,應該儘快把它結果了纔是正經。”孫思邈說:“既然如此你還等什麼呢?趕快動手啊!”盧照鄰說:“又要我下手。”一聽這話我不由得怒火萬丈,瞪着盧照鄰說:“是你殺的蕭玉蓉?”

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
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