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

我說:“這有什麼關係呢?我寧願用100年的逆來順受,換作30年的隨心所欲。”采薇說:“如果你是這樣的想法,100年恐怕換不來,30年也許只能換三年。要是你覺得這樣的交易也很划算,那就三年也換不到了,也許只能是三天。”我說:“這樣的交易太不公平了,交易最主要的是兩廂情願。”采薇說:“你都已經到了這裡了,你覺得對你來說還有可能發生公平的交易嗎?”我瞪圓了雙眼,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答對,就在這個時候,兩根巨大的手指突然捏住了我的脖子。之後我的倆腳懸空,我很想把自己的腦袋縮回去,卻因爲那兩根手指捏的太緊無論如何也說不回去。而此時此刻我又說不出話來,視線也變得有些模糊了。就在此時那兩根手指突然鬆了勁,就在我用力縮頭的同時,我重重的摔到了地上。那個時候我感覺自己的後背就要開裂了。沒一會兒一隻巨手突然又把我捏了起來,很快我又看到兩隻巨大的眼睛。

這眼睛很像是我之前看過的驢眼,但是要比驢眼大很多。在眼睛下面有一個巨大的鼻子,鼻子下面又有一張血盆大口。這情形看起來非常的恐怖,這個時候我分明的能夠感覺到雅正和采薇在向我暗示着什麼。但是我沒有辦法判斷它們暗示我的內容,之後我就被丟進了一個紅色的大缸裡。裡面有清水和五顏六色的石子兒,之後采薇和雅正也被放了進去。這個時候我感到有些不妙,雅正說:“也許你會感到奇怪,爲什麼烏龜會說人話?其實並不是我們在使用人員,而是你在說龜語。”采薇說:“難道你還沒有瞧出來,現在你跟我們沒什麼區別嗎?如果你願意做一隻烏龜的話,我們很樂意與你長期相處。”我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你不是說100年只能換三天嗎?這麼不公平的交易,你以爲我會做嗎?”雅正說:“已經到了這裡,做與不做不是你說了算。”

當時我真是有苦說不出,日子就這樣一點點過去,每天都在粉色的大缸裡與另外兩隻烏龜搶食吃。這樣的日子對我來說簡直生不如死,但它似乎望不到頭。後來我想如果有機會讓我出去的話,我一定會想辦法了結自己。好在這樣的機會並不是沒有,幾乎每天我都要被拽出去把玩一番。每次那兩根手指捏住我脖子的時候,我都拼命的蹬着雙腿。希望可以用這種方式擺脫他的兩根手指,能讓我從高處墜落,這樣可以在一個瞬間就讓自己與眼前的這個世界揮手告別。對於我的這種想法,那個傢伙當然是不知道的,只要我惹它不高興了,他就一腳將我踢出去好遠,即便如此,我雖談不上完好無損,但也不至於危及性命。每次被重新丟進缸裡,另外兩隻烏龜就會上前苦勸一番,雅正說:“這又是何苦呢?”我說:“如果讓我繼續過這樣的生活,我寧願離開。”采薇說:“如果可以選擇,我們兩個也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問題是我沒得選。”

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晝夜交替,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寒暑變化。總而言之,隨着日子一點點拉長,我變得越來越麻木了。突然有一天意外發生了,粉色的大缸被什麼東西擊碎了,緊接着我就從高處墜落。而底下卻有一片碎石在等着我,當我的腦袋接觸地面的時候,一片碎瓷已經刺進了我的脖子,血流不止。這個時候我隱約的聽到一個人的哭聲,這哭聲震耳欲聾。但是沒過多久,哭聲就變得模糊和遙遠。等到我再次睜開眼睛,卻發現自己躺在一片草地上,旁邊趴着一隻巨大的烏龜。我立刻坐起來,神情緊張的望着它,說:“閣下是何方神聖?請報上名來。”對方說:“我是上古的靈龜,見到你很高興。”我說:“我非上古之人,如何能見到上古之物呢?”

對方說:“現在你已經見到了。”我坐在原地半天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眼前的這種情形?就在此時我的頭頂烏雲不斷的堆積,不斷的有閃電劈下來。當時我想如果被閃電擊中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回到現實世界呢?於是盤腿做好,一道閃電不偏不倚擊中了我的頭頂。我感覺自己的眼前一片白色,很快就失去了知覺,等到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坐在一隻朵大的荷花上面。我不禁感到驚奇,進而把這種驚奇從嘴裡說了出來,我說:“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我成佛了嗎?”話音未落,那朵荷花就變作了黑色的蛤蟆。水中一下子躥出一條大蛇,眼神如同刀子一樣銳利,張開血盆大口露出4枚鋒利無比的牙齒,進而又伸出一條黑色的長舌頭。這樣的畫面比世上任何一種鬼魅還要恐怖,我忍不住大吼一聲。那條蛇毫不畏懼,一股毒液擊中了我的臉。很快我就被融化成了一種黑色的液體,之後在流水的衝擊之下,漸漸沒有了蹤影。

雖然影子不見了,但我的意識還在,沒過多久,我聽到了一個人唸咒語的聲音。之後又聽見有人打開了葫蘆蓋兒,然後我就從葫蘆裡竄了出去。這個時候我看到一個人躺在那裡,這人看上去似曾相識。原來他不是別人,正是我自己。之後,我附了上去,然後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睜開雙眼看到那是一位白鬍子老道,一會手裡的拂塵,說:“無量天尊。”我說:“老道,能告訴我這是怎麼一回事嗎?”老道說:“我很樂意把這一切告訴你,但是你不是修行之人,無論我怎麼解釋你都是聽不明白的。”我說:“所以我是沒有機會知道這一切了嗎?”老道笑着說:“人生在世,不知道的事情總比知道的事情多,你又何必那麼在意呢?”我說:“如果我跟着你修行,是不是就可以知道這一切呢?”老道說:“如果你跟着我修行,你就不會有這樣的好奇心了。”

不等我再說話,老道又說:“此乃方外之地,沒有一定的修爲,不建議來這裡,但你既然已經來了,說明你與這個地方有一定的淵源,現在是你離開的時候了。”我說:“離開這裡,我能去哪裡呢?”老大說:“你可以棲身的地方,說明你與這個地方有緣,如果一個地方你不能在那裡棲身,就說明你與它無緣,人生在世禍福都與一個緣字有關。”我還想要跟那位老道繼續探討下去,對方卻顯得有些不耐煩。說:“你不是修行之人,知道這麼多又有什麼意思呢?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就去好好鑽研如何謀求富貴,這樣既能夠光宗耀祖,又能夠讓自己不必受辱。”於是我站起來一拱手拜別了老道,又按照老道指定的方向走出了山區。回到錦官城對我來說那裡已經變得恍如隔世,原來人在變化之中的時候,往往感覺不到變化,當你隔開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去就發現自己已經變得格格不入了。

我在街上慢慢的走着,沐浴在陽光之下,任憑清風吹打。心中感到無比的冰冷和寂寞,寂寞其實沒有什麼不好,關鍵是能不能安於寂寞。人總是喜歡熱鬧的,可真正處於熱鬧之中的時候,又覺得周邊喧囂太甚,想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回到寂寞的狀態。這世界先有混沌,後分陰陽,混沌一片寂靜,分了陰陽之後,整個世界就變得熱鬧起來。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清暉書院的門口,劉管事見了我拱手說:“苗先生,好久不見,不知道最近閣下在何處高就?”我拱手還禮說:“我並沒有高就遊走江湖而已。”對方說:“遊走江湖說明閣下最近活得非常的灑脫,我很羨慕你,不像我一直被一些俗事牽累。”我不喜歡聽他說這樣的話,於是聊不了幾句便揮手告別,不知不覺我已經走到了郊區。

天色已晚,在夜色之中掛着幾顆昏暗的殘星,顯得無比的寂寥。就在此時,我聽到遠處響起了笛聲。我有心拿出什麼樂器加以附和,只可惜我不通音律,實在沒有辦法在此附庸風雅。當笛聲漸漸臨近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是一個騎在牛背上的牧童在吹笛子。遠遠的瞧見我就在牛身上衝我行禮,我趕緊還禮說:“請問你吹的是什麼曲子?我聽着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曲名。”牧童說:“這首曲子叫做《梅花三弄》。”我一邊聽着,一邊沉吟說:“這首曲子似乎有什麼典故。”牧童說:“有一個人路過一個地方,聽到遠處有人在吹笛子,於是就請手底下的傭人叫他請來,那個人坐在船艙裡吹了一手之後就離開了,兩個人從始至終沒說一句話,而那個吹笛子的人就是當時的大官王徽之。”我說:“牧童好記性,將來一定有大官可以做。”

牧童卻笑着說:“知道一個關於笛子的典故就能做大官,說話如此浮誇,難怪你做不了大官。”望着牧童遠去,我愣在那裡半天說不出話來,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回長安。長安是世界上很多人嚮往的地方,似乎那裡有無窮的機會。啓程之後一路上也沒有費多大的勁兒就回到了長安,這裡一切都似曾相識,然而又與過去有了鮮明的不同。因爲沒有在外面開拓出一片天地,所以沒有臉回家。先來到高表仁的府上表達了歉意,之後又去拜會了王員外,這個時候他正遭遇生意上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沒有聊太多,寒暄了幾句也就離開了。之後我去了南山,按照之前的經驗,每一次去南山總能夠碰見蕭玉蓉,偏偏這一次發生了意外。在山中盤桓了7日返回長安,正不知道眼下的一步該如何走。

這一天正在街上走着,突然看到了朝廷的告示,說朝廷要組織一個商隊去林邑訪問。我沒有想太多,就直接跑去報名,一位穿着綠袍的官員說:“既然是商隊我們當然要的是商人,你像商人嗎?”一聽這話我趕緊說:“我有一個朋友常年經商,最近栽了跟頭,如果得到這一次機會,是不是有可能鹹魚翻身呢?”當天我把消息告訴了王員外,雖然他當時很忙,卻也答應跟我一起來看看。一說他的處境很快就被相中了,而我也得以隨從的身份隨行。一段時間之後,一個百人商隊就這樣形成了。出發的這一天,顧不上說戴胄親自送行,他說:“如果朝廷只是接受對方進貢,同時又給予對方更大規模的賞賜,如此虧本的做法不可持久。只有彼此之間有了貿易,這樣有來有往,纔可以讓這種關係持續下去。”雖然大家聽得雲裡霧裡,卻仍舊錶現得極爲熱烈。

在一路向南的過程當中,相對的人吃了很多苦。儘管如此,大家仍舊錶現的非常高興,特別是王員外,說:“如果這一次可以讓我們很賺一筆的話,我就會安排人做持續貿易,這樣既可以讓彼此之間互通有無,又可以讓我度過難關。”我說:“你一定能夠渡過難關。”因爲是商隊攜帶着大量的貨物,隨着距離中原越來越遠,治安情況也變得複雜起來。平安到達林邑的時候,大家發出了陣陣歡呼。很快我們攜帶的貨物就被搶購一空,當時大家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帶着現金回去,而另外一種也就是王員外的主張,認爲應該帶一點當地盛產的貨物帶回去。這樣兩地之間都會歡迎商隊,生意就可以做得更加持久。與之對立的想法卻認爲,這裡盛產的東西,到了內地未必能夠賣得出去。因爲沒有談攏,最後各行其是。因爲這個緣故,王員外受到當地人更加熱烈的歡迎,也因爲這個緣故,他得罪了不少同行的人。

特別是在林邑王破例接見了他之後,我說:“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表現出對貨物銷售情況的擔憂,這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可以壓低價格,二是可以緩和另外一些人不滿的情緒。”王員外照辦之後,當地人果然降了價格,而同行的人卻紛紛跑來安慰他。我說:“這一行下來之後,如果掙了錢,他們就會紛紛效仿,而你應該想辦法去另外一個地方購買不同的貨物,正所謂物以稀爲貴,太顯眼的生意,沒有辦法做的持久。”王員外笑着說:“沒想到你對生意還有如此多的見解。”我說:“我有一個想法,這一趟回去之後,咱們直接去新羅。”王員外說:“那個地方有什麼好的貨物值得咱們跑一趟呢?”我說:“做一般百姓的生意是很積德的,但是沒有暴利。做達官顯貴的生意,並不記載德行,但是會有暴力,因爲這樣的人不會跟你討價還價,只要貨物的成色夠好就行。”

王員外說:“我聽說遼東的人蔘非常好,但是新羅並不產人蔘。”我說:“去新羅一定會路過高麗,當然也要購買一些人蔘……”總而言之,我們兩個越聊越興奮,我說:“這一趟回去之後林邑就先放一放,等到我們都跑去高麗新羅收購貨物的時候,咱們就再去林邑。”王員外說:“如此一來,我們始終有熟悉的生意夥伴,跟一羣我們不瞭解的人做生意,一定會虧本的。”到了長安之後,很快所攜帶的貨物就被銷售一空。王員外由此鹹魚翻身,因此他對我充滿了感激之情,不久之後,不久之後皇上要接見王員外。對於他來說,這是一種巨大的榮譽,他顯得非常的緊張。我說:“見誰你都應該緊張,唯獨見皇上沒有這個必要,因爲見皇上之前,你會被帶到禮部演禮,會考慮到每一個細節,你只要記得皇上問你什麼,你回答他就是了。”

果然第2天禮部就派人請他,演禮持續了7天。儘管如此,見到皇上之後仍然禮儀方面出了很多瑕疵,但皇上不予計較,說:“朕有一個想法,有你做商隊的負責人,希望你能夠代表大唐與林邑當地建立固定的貿易往來。”王員外說:“皇上如此瞧得起草民,草民自然責無旁貸,一定幫助皇上完成心願,只是臣最近打算去新羅一趟,臣有一位朋友說過,之前去東瀛,因爲與倭王爭禮,導致與對方關係破裂。東瀛很可能對大唐的屬國新羅不利,加強與新羅之間的貿易往來,可以讓彼此之間的消息更加的暢通,萬一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支援新羅。”皇上說:“高表仁耽誤了朝廷大事,都怪朕遇人不明。”王員外說:“東瀛人向來桀驁不馴,不會無緣無故的想大唐稱臣,我聽說有高人曾經占卜過,大唐與東瀛將來會在白江口一帶發生戰事。”

於是皇上問起了他的那位朋友,王員外提到了我的名字。皇上雖然心裡覺得不以爲然,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淡淡的說:“我剛纔說的是旨意,你照搬就是了。至於新羅的事情,朕會幫你安排。”不久之後帶着奉旨見我,雖然他已經貴爲尚書,他居住的房屋顯得很矮小,裡邊的陳設也顯得有些簡陋。我說:“戴尚書,如今也是朝廷大員,至於生活的如此簡陋嗎?”戴胄說:“我不是因爲沒錢,而是不想改變習慣。”之後他把皇上的旨意說了,我說:“是口諭嗎?”戴胄點點頭說:“沒錯,皇上對你的想法不以爲然,但他卻給了你證明自己的機會。”我說:“既然皇上覺得我是胡說八道,那就請皇上收回成命,我願意跟着王員外再去林邑。”戴胄說:“就算是口諭,也是不能抗旨的。”

我只好拜受了聖旨,第2天就啓程,一路上非常的順利,但是進入高麗境內之後,發現裡面的情況非常的複雜。治安狀況非常的糟糕,但是百姓卻受到非常嚴格的管制。一年到頭辛勤勞作,所得的大部分糧食都被當做軍糧收走了。因爲之前隋朝屢次討伐,他們對大唐也非常的不放心。因爲我來自唐朝,很快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被帶到官府之後,我說:“我雖然是唐朝人,但是我經過此地並沒有惡意,我只是想做生意,聽說貴寶地生產一種野山參,長安的達官顯貴甚是喜歡,而這種野山參在貴寶地卻並不顯得珍貴……”那位官員說:“你少在這裡騙人了,我知道你的目的地是新羅。”我說:“這一點我沒有隱瞞,我的確想去新羅,做生意嘛!就不能把自己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要讓不同的地方之間互通有無。”那位官員就問了我很多關於唐朝的情況,我說:“我只是一個生意人,沒讀過很多書。除了做生意,其他的一概不知。”

原來這些官員也是希望賺錢的,他們不但願意告訴我售買野山參的地方,還放我去了新羅。聽說有唐朝人來到了新羅,國王立刻派人來請我。見人家把這件事看得如此重大,我當然也不敢有任何怠慢。國王以賓客之禮待我,我說:“我的手裡沒有節杖,所以並不是真正的使節,殿下就算是到了唐朝也屬於親王一級。”於是面對國王我大禮參拜,這個舉動讓新羅王非常的感動。他把我扶起來說:“我會讓我的官員帶着你到處看一看,希望能夠看到你需要的貨物。”我說:“大唐天子非常愛惜他的百姓,對於民脂民膏不敢揮霍,我能夠看得出來殿下也非常愛自己的百姓,所以彼此往來禮物宜輕不宜重,禮物如果非常的貴重,情意就非常的寡薄。禮物非常的廉價,情意則非常的厚重。貿易可以讓雙方互通有無,百姓各得其利。”

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
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