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二、中俄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二、中俄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中國也同樣重視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把發展中俄關係作爲中國外交的重要方向。中國外交佈局強調“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俄羅斯既是大國,又是中國最大的鄰國,同樣面臨着現代化的任務,中俄戰略協作和睦鄰友好關係的發展,對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十分重要。2013年3月22—23日,習近平主席精心安排,把俄羅斯作爲履新後出訪的第一站,顯示兩國關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俄兩國元首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合作共贏、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宣佈:“中俄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爲大國間和諧共處樹立了典範,爲促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安全發揮着重要的穩定作用。進一步發展中俄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雙方將恪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原則和精神,把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至新階段,將此作爲本國外交的優先方向。雙方支持對方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社會政治制度的權利,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習近平主席訪俄不僅擴大了兩國在能源、科技、軍技、人文等領域的合作,還進一步增強了雙方的政治互信,全面提升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以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爲契機,中俄關系再創新高,2013年是中俄關系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

第一,中俄兩國的戰略協作增強,共同推進國際關係的民主化。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年齡相近,都是務實的領導人,兩人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在10月7日巴厘島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爲普京慶祝61歲生日,給普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12月19日一年一度的大型記者招待會上,普京在回答中國央視記者提問時還專門補充說,“我與你們的主席一起慶祝了自己的生日。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和另一個國家的元首一起慶祝自己的生日,而且這個人還是中國國家主席!”領導人之間良好的個人關係顯然有利於兩國關係的發展。

在世界上存在的各種夥伴關係中,中俄是最切實的夥伴;在世界大國關係中,中俄關系是大國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的典範。中俄兩國強調,應通過和平手段和政治對話解決包括敘利亞、朝鮮半島核問題、伊朗核問題在內的熱點難點問題,反對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動輒對別國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顛覆別國合法政權。雙方支持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機制發揮積極作用,擴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鞏固《聯合國憲章》等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加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國際和地區爭端。“遵循平等互信、包容互鑑、合作共贏的原則,攜手促進和平與穩定,推動共同發展與繁榮,建設公正、民主、和諧的世界秩序。”一年來,中俄兩國在國際舞臺上密切合作,中方支持俄方提出的將敘利亞化學武器交由國際社會監管並銷燬的建議,推動了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的解決;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中俄兩國也密切合作,促進了這一問題的解決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中俄兩國還爲撤出敘利亞化學武器的艦隻護航。

中俄的政治互信體現在密切的軍事合作上。習近平主席史無前例地成爲參觀俄軍指揮中心的首位外國元首。中俄軍技合作在增強,俄羅斯是中國獲取現代化軍事裝備的重要國家,在習主席訪俄期間,雙方就加強軍事技術合作簽署一系列協議,根據這些協議,俄羅斯將向中國出售24架蘇-35戰機、4艘“阿穆爾級”潛艇等武器裝備。中俄除了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舉行的反恐軍事演習外,還單獨舉行軍事演習。2012年4月中俄兩國海軍在中國海域舉行了軍事演習。2013年7月5—12日,中俄兩國海軍又在日本海彼得大帝灣舉行了“海上聯合—2013”中俄聯合軍演,參演的部隊包括:中國海軍北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包括4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和1艘綜合補給艦,隨艦直升機3架、1個特戰分隊;俄海軍太平洋艦隊,俄方出動了包括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巡洋艦在內的各型水面艦艇11艘、潛艇1艘、固定翼飛機3架、艦載直升機2架和1個特戰分隊。從政治層面講,演習促進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務實性發展;從軍事層面講,既提高了雙方的實戰能力,又提高了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按照兩國海軍領導人達成的共識,聯演將步入常態化、機制化的軌道。隨着兩國海軍務實合作的進一步發展,未來雙方將從戰略、戰役、戰術、技術各個層面拓展深化演練內容,全面提升兩國海軍海上聯合行動的能力。2013年7月27—8月15日,中俄兩軍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切巴爾庫爾訓練場舉行了“和平使

命—2013”聯合反恐軍事演習。聯合軍演是衡量中俄政治關係的重要標誌,是兩國政治關係的最高表現形式,這些軍事演習取得圓滿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國領導人達成高度戰略互信。加強軍事合作將進一步增強中俄政治互信,增強中俄應對共同威脅的能力。在東海局勢緊張、美國高調重返亞太的背景下,中俄間的軍事合作有利於平衡亞太地區的戰略力量。

第二,莫斯科及全俄東正教大牧首訪華,中俄文化交流深入發展。近年來,俄羅斯東正教在俄羅斯社會和外交中的地位與作用增強,俄羅斯政府一直推動中國政府給予東正教相應的地位。2013年5月俄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首次訪華,5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與基里爾宗主教會晤時稱,“您是第一位作爲莫斯科和全俄宗主教以及俄羅斯的最高宗教領袖訪問我們國家的人。這是中俄關系高水平和高質量的突出表現。”基里爾同中國境內東正教徒與教會代表會面,14日在哈爾濱聖母守護大教堂舉行了禱告禮拜,15日在上海聖母大堂舉行了聖禮儀,這也是該東正教教堂1965年以來首次舉行東正教祭祀禮拜活動。基里爾認爲,“我們有着共同的精神文明基礎—俄羅斯東正教和中國文明,因爲俄羅斯、中國和其他東正教國家不破壞生存的道德基礎,相反努力培養自己人民的崇高道德理想。我認爲,這將成爲我們與你們在雙邊及國際領域合作的一個非常重要基礎”。2013年俄羅斯聯邦總理梅德韋傑夫訪華,兩國總理對《中俄人文合作行動計劃》的落實情況表示滿意,強調人文交流是中俄關系發展的戰略領域,支持進一步深化兩國人文交流。2012和2013年兩國互辦了旅遊年,2013年前9個月有30餘萬中國遊客訪問莫斯科,較2012年同期增長37%~40%。2014和2015年兩國將互辦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兩國政府鼓勵高校間開展直接合作,建立同類高校聯盟,支持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不斷擴大兩國教育領域人員往來規模,計劃到2020年前實現中俄10萬人留學計劃。

第三,中俄經貿合作深化,提出構建牢固的中俄能源戰略合作關係。2012年中俄貿易額達到881.6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11.2%。但受俄羅斯2013年經濟不景氣和國際市場能源資源類產品價格下降的影響,“2013年1—9月,中俄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爲499.3億美元,下降13.3%。其中,俄羅斯對中國出口121.7億美元,下降40.3%,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5.8%,降低1.5個百分點;俄羅斯自中國進口377.6億美元,增長1.4%,佔俄羅斯進口總額的18.0%,提高0.2個百分點。”中俄貿易受制於俄羅斯整體經濟狀況,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13年1—9月,俄羅斯貨物進出口額爲4199.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13.9%。其中,出口2106.0億美元,下降24.4%;進口2093.7億美元,增加0.1%。貿易順差12.3億美元,下降98.2%。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爲俄羅斯第六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俄羅斯深受蘇聯時期所留下的經濟結構不合理之苦,儘管俄羅斯早就提出改變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現狀,結果不盡如人意。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主要靠出口能源和資源類產品所獲得,對華貿易也不例外,能源領域的合作是中俄經貿關係的重點。受國際金融危機和頁岩氣革命的影響,普京藉助能源戰略實現強國目標的前景不樂觀,在西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中國需求的上升爲俄羅斯提供了新機遇。2012年6月在普京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有關核能和俄羅斯對華電力出口等多項協議,其中包括中俄兩國政府《關於在中國合作建設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的議定書》(草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關於加強工業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關於加強工業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以及中國國家電網同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國際公司擴大電力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俄羅斯對外經濟與開發銀行關於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泰舍特鋁廠項目14.3億美元貸款協議、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與俄羅斯聯邦非營利組織新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發展基金會合作的框架協議等。兩國的產業合作將擴大到民用航空製造業、原料深加工、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中俄兩國有望聯手生產大飛機。普京表示,“我們願意在民用航空製造業、航天業和其他高技術行業積極推動大型的合作項目,同時在俄中工業園、工業集中區和經濟特區等領域開展合作。我認爲,我們還要討論兩國成立真正的科技聯盟,包括建立連接兩國企業、科學、設計和工程中心的生產與創新鏈,共同開發其他國家的市場等等。”

以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爲契機,中俄兩國領導人確定要構建牢固的中俄

能源戰略合作關係,中俄能源合作取得重大進展。俄羅斯頭號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3月22日與中石油簽署了一項協議,未來將把對中國的石油出口量提升至三倍,中國將因此成爲俄羅斯原油最大進口國。而俄羅斯石油公司將獲得來自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一筆20億美元的25年期貸款。根據2009年中俄雙方簽訂協議,俄羅斯石油公司目前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石油,約佔中國年度原油進口總量的8%。根據最新協議,2013年俄羅斯石油公司將增加約80萬噸石油供應,以後逐年增加。3月22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也與中石油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將從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氣田向中國提供天然氣。根據備忘錄的設想,從2018年開始,俄羅斯將通過管線每年向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天然氣。俄羅斯對中國提供的天然氣最終將達每年600億立方米。此外,中石油將會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合作開發八個陸上區塊和三個離岸項目。6月21日,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共同出席的第十七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能源圓桌會議上,周吉平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簽署俄向中國增供原油長期貿易合同,與俄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簽署收購亞馬爾LNG項目20%股份框架協議。中俄在上游油氣開發、工程技術、貿易與金融等領域開展的全方位合作,對密切兩國在能源與經濟領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是兩國建立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體現。

2013年12月11日,俄羅斯國家杜馬批准了俄中擴大原油貿易領域合作協議,12月18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批准了俄中擴大原油貿易領域合作協議,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律,批准對華供油的政府間協議。這份合同是獨立無二的,俄羅斯石油公司計劃對華供應約3.6億噸石油,總價值約達2700億美元。根據增供合同,俄羅斯將在目前中俄原油管道(東線)1500萬噸/年輸油量的基礎上逐年對華增供原油,到2018年達到3000萬噸/年,增供合同期25年,可延長5年;通過中哈原油管道(西線)於2014年1月1日開始增供原油700萬噸/年,合同期5年,可延長5年(2013年12月24日,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在兩國總統普京和納扎爾巴耶夫簽署了關於過境哈薩克斯坦對華輸油領域合作的政府間協議。根據俄哈簽署的協議,俄羅斯過境哈薩克斯坦對華供油規模將達700萬噸,將來還可增至1000萬噸)。俄方還承諾在中俄合資天津煉油廠建成投產後,每年向其供應910萬噸原油。未來中國石油進口俄羅斯原油量將達到每年4610萬噸。這份增供合同是中國對外原油貿易中最大單筆合同,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2013年11月,俄聯邦政府監督外國投資委員會批准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購買亞馬爾液化天然氣公司20%股份。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的主要股東是俄羅斯最大的私人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目前諾瓦泰克公司擁有80%股份,還有20%屬於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亞馬爾LNG項目位於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已探明天然氣儲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擬建設LNG產能1650萬噸/年。協議簽署後,中國石油將與合作伙伴開展上下游一體化合作,此外,中國石油參與該項目對進入北極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開闢北極航道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受益於俄中500千伏輸電線路投入使用,兩國電力貿易量極大提高。2011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電力12.4億千瓦時,到2012年時電力供應量翻了一番,增加到26.3億千瓦時。2013年,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國際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東方能源公司”宣佈2013年將對華電力出口量增至33.5億千瓦時。此外,統一電力系統公司還計劃在阿穆爾州建設燃煤電站,用以對華電力出口。此前,俄總統普京還責成政府在2013年12月30日前制定在阿穆爾河(黑龍江)支流建設新的水電站計劃。俄政府將向俄羅斯水電公司劃撥500億盧布用於在哈巴羅夫斯克邊區、阿穆爾州和薩哈林州建設新的電站。

兩國煤炭貿易量也顯著增加。2010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1080萬噸,並在政府層面達成以下共識:即在未來五年內將供應量增加到每年1500萬噸。到2012年,供應量就達到了1920萬噸。2013年上半年俄羅斯已向中國出口1300萬噸,初期目標是全年1500萬噸。中國的良好合作意願以及中方對俄礦產開採和配套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雙方有條件在不久的將來把俄羅斯對中國的煤炭年出口量提升到3000萬噸。

2013年中俄關系發展的現實表明,中俄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這一夥伴關係對於兩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本章完)

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四、結語:對中歐關係未來的展望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二、低碳能源: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四、當前中非關係的特點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一、2013年全球科技投入及發展趨勢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二、持續增長的中非經濟合作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四、中俄關系中尚待解決的矛盾與問題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四、結語:對中歐關係未來的展望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三、中國需要重構對歐政策的目標和內涵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二、中俄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三、國際能源格局變動對中國的影響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一、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論與現實背景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
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四、結語:對中歐關係未來的展望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二、低碳能源: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四、當前中非關係的特點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一、2013年全球科技投入及發展趨勢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二、持續增長的中非經濟合作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四、中俄關系中尚待解決的矛盾與問題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四、結語:對中歐關係未來的展望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三、中國需要重構對歐政策的目標和內涵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二、中俄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三、國際能源格局變動對中國的影響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三、十八大後的中國科技戰略和發展建議一、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論與現實背景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