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無奈女知青的草原愛情故事
“那你們路上小心點。”老爹對着方言和方晨說道。
方言點點頭,對着他們也提醒道:
“嗯,你們也注意車上的小偷。”
說罷,他發動摩托,緩緩進入馬路上的車流中,然後朝着四合院方向而去。
剛開沒多遠,方言就聞到老四身上的一股味兒,他抽了抽鼻子,對着身後的老四說道:
“嚯,你這身上味兒夠大的啊。”
方晨也嗅了嗅自己身上,發現味兒確實有點大,他解釋道:
“沒辦法,來回兩趟火車,身上的汗都幹了好幾遍了,光記着給他們帶東西,自己一件換洗的衣服都沒帶。”
“而且他們牧區生活條件艱苦,不止衛生條件差,而且還很缺水!”
“雖然夏營地離水源較近,但也需隔幾天用牛車拉回來。”
“他們存放在缸裡面的水,首先要保證燒茶、做飯,然後才能拿來做其他的事兒。”
“在那邊每天早晨起牀,大姐會分配給家裡每個人一碗水,他們家裡每個人刷牙、洗臉都要靠這一碗水。”
“我這個弟弟享受“特供”,可以用兩碗水。”
“正義和明珠兩個小傢伙,每人早晨洗漱都是一碗水,我這個當舅舅的得了特殊照顧,還哪好意思多要啊!”
方言點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
“這條件是夠艱苦的。”
方晨說道:
“那可不,牧區沒有廁所,他們當地牧民穿的大袍子就當廁所用,我住姐夫他們家,最惱火的就是上廁所。”
“而且他們當地家養的狗非常兇狠,生人走出蒙古包門必須由主人看着狗,男的都出門幹活去了,如果孩子幫着看狗還好,有時候竟是女的站在身邊給看狗,這時候就很尷尬!”
說完又感慨:
“哎,我這去了幾天都遭不住,大姐在那邊可真受了不少苦。”
方言對着他說道:
“對了,你不是要和我說那邊的事兒嘛?”
方晨點點頭說道:
“嗯,這事兒就說來話長了,這次能回來,那可真是廢了牛鼻子勁了。”
接着老四就打開了話匣子,開始對着方言說了起來。
原來當年大姐他們剛下鄉插隊的時候,和八個京城去的知青,被安排在當地的一個公社。
當年清明節過後,牧區迎來的接羔季節,也就是生完羊羔的母羊需要單獨成羣,當地把這稱爲“薩和”。
由於原來的一個羊羣要被分成了兩個,所以當地本來就少的勞動力,出現了嚴重的緊缺。
於是當時公社的領導就安排,讓大姐她們這幫知青,中止公社的集體活動,分配到了牧區幫助各牧民家裡放“薩和”,也算是插隊鍛鍊了。
當時公社領導管這個叫“下包”,說是屬於是季節性的“臨時工”,等到放完過後就能回公社。
結果沒想到,後面大姐他們下鄉後,又說政策改變了,要讓她們留在牧區鍛鍊。
當地的條件很艱苦,一個人從城裡來的知青沒有那麼多生存技能,根本就沒辦法生存。
後來大姐去了後沒多久,就被當地牧民的一條狗咬了,受傷很嚴重,導致一段時間根本沒辦法勞動。
當時姐夫的媽媽,主動擔當起了照顧大姐的任務。
姐夫更是跑前跑後,每天都騎馬帶着公社的醫生來給大姐換藥,讓當時的大姐很感動,加上姐夫一家還是當地的漢人,雙方溝通起來沒有問題,一來二去就熟悉了起來。
姐夫一家人很喜歡大姐,希望她可以嫁入他們家裡成爲一家人。
大姐想着自己一個人也在那裡活不下去,對方家裡也是漢人,姐夫對他又真心實意的好,於是就答應下來,嫁給了姐夫。
婚後姐夫和家裡人,對大姐也確實很好。
雖然牧區生活依舊還是不習慣,但是卻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好太多了。
後面幾年的時間,大姐陸續和姐夫生了兩個孩子。
也就是趙正義和趙明珠。
本來大姐已經認定,自己會在牧區一輩子的時候。
老爹方振華重新回到了學校的消息,從京城通過電報,傳到了大姐這裡。
這條消息猶如一道天光,照亮了大姐的未來,讓她看到了回城的希望。
理所當然的,大姐把這件事分享給了姐夫和公婆。
結果沒想到姐夫雖然挺高興的。
但是公婆卻一下轉變了態度。
對大姐就沒有以前那麼好了。
大姐也猜到了原因,知道他們肯定是害怕自己丟下姐夫回城,於是大姐對他們保證,自己肯定不會忘恩負義,就算是要回城,也一定會帶着姐夫和孩子一起回城的。
誰知道這話一出,公婆那邊自己就炸鍋了。
說是家裡勞動力本來就不夠,現在大姐還想帶着姐夫回城,那不是要他們家命嘛?
公婆就說大姐完全不爲他們老人考慮,只知道考慮自己。
大姐當時看他們很氣憤,於是就只好不說回城的事情。
結果沒想到過了沒多久,方言回城後,就讓老爹給家裡其他兄弟姊妹,都寄了一套高考複習資料過去。
就連其他嫁給當地人的女知青,聽到大姐這裡的消息後,都起了高考回城的念頭。
大姐幾乎就一夜間,成了當地的全民公敵。
還好姐夫當時站了出來,主動攬下了這份罪證。
說是自己打算讓大姐回城,覺得大姐不應該在牧區呆一輩子,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這話一出,衆人的火力立馬轉移到了姐夫身上。
當時罵姐夫什麼的都有。
說他是傻子,把自己老婆送走,老婆回了城肯定就不會回來了。
罵他腦子不正常,自己送自己老婆回城,還影響其他人。
還有說他就是故意的,就是一顆老鼠屎。
一個比一個罵的難聽。
罵人這都還算是好的。
還有人知道自己媳婦兒也動了回城的念頭,就把這事兒怪罪到了姐夫頭上,然後故意找事兒要揍他。
還好姐夫雖然人老實,但是體格體力還在,幾次找事兒的人都被他揍了之後,大家也就光動嘴皮子,不敢和他動手了。
外邊的人給壓力就算了,家裡也說他就是娶了媳婦忘了娘。
這件事情還沒結束,京城這邊又發了新電報過去。
幾乎是催着大姐和姐夫回城。
他們兩口子當時就陷入了兩難。
不知道最後到底該如何抉擇。
最後他們打算把事情瞞着,然後一點點去做家裡人的工作。
面對着這個問題,他們想了很多辦法。
但是無一例外的都沒辦法說服家裡人。
最後方晨到了後,更是加劇了這場矛盾。
方言看了一眼後視鏡裡的小老弟,對着他問道:
“所以你臉上的傷是因爲這事兒打的?”
方晨說道:
“差不多吧,不過不是和他們家的人,是當時又其他嫁人的女知青來我這裡打聽情況,被他們家裡的人知道了。”
“然後當天晚上就有人喝醉酒藉機上門要找我麻煩,沒辦法我就和他們打了一架。”
“打贏了?”方言問道。
方晨推了推自己臉上的眼鏡:
“最開始的時候,確實不是人家的對手,不過還好我當時手裡有你給的辣椒麪,要不然還得要吃大虧。”
“後來姐夫也過來幫我,才把人給趕走的。”
方言點點頭,說道:
“聽你這麼說起來,姐夫倒是還挺不錯。”
方晨非常認同的說道:
“那可不,要不然大姐也不會非要帶着他回京了。”
方言好奇的問道:
“那阻力這麼大,你們又是怎麼走掉的?”
方晨嘿嘿一笑,賣了個關子說道:
“你聽我慢慢說嘛……”
然後有聽他說道:
“當時我去給姐夫家裡父母做工作,對他們說,這牧區的苦日子不能讓孩子也過,回城纔有更多的機會,等到安定下來一定接他們去城裡享福,回城不是爲了拋下他們,是爲了謀求個更遠大的前程,城市裡有醫院,有學校啥都方便,而且能有更多的收入,可以更好的孝敬他們……”
“人家表現的很客氣,表示這些話當時大姐已經說過了,但是他們不想那麼遠的事兒,他們家文化程度低,也不願意去城裡生活,反正就是一個態度,死活不答應。”
“甚至最後說,大姐就算是要走,那也要離了婚再走,反正姐夫這個人是必須留下來的。”
方言聽到這裡也是無語了。
這油鹽不進啊!
方言回答道:
“其實就是吃準了大姐捨得和姐夫離婚,然後才說出這話的。”
方晨點點頭,迴應到:
“對啊,我當時也猜到了,這家人你說精吧,他們也挺精的,你說短視把他也挺短視的,他們留下姐夫一個人在草原上,一年也就多個幾十元收入,這要是換做城裡,那也就一兩個月工資的事兒。”
“當他們爲啥就不答應呢?”
方言接過話茬說道:
“其實也可以理解,他們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他們是不相信這種好事兒能輪到他們身上。”
“他們覺得大姐只要回城,肯定就會變的,跟着回城的姐夫只會草原上的本事,很大概率不能找到能夠做的工作,又或者就算是找到工作了,錢也不會落到他們手裡,所以還不如留他們身邊,穩妥保險,至少每年的錢都能到他們口袋裡。”
方晨點點頭說道:
“對,您說的太對了,後來我也想通了這點。”
“我是好話說盡,口水說幹,他們愣是不買賬,我也實在是想不出辦法了。”
“甚至我都想好讓大姐一哭二鬧三上吊了,但是姐夫說他們肯定是不能同意的。”
“當時我就想,我能怎麼辦?在當地也人生地不熟的,總不能我偷偷帶着人就跑了吧?那估計還沒出牧區就被人追上了。”
“爲什麼他們死活不放人呢?”
“後來我思考後,纔想明白這個問題,歸根結底就和您剛纔說的一樣,他們沒看到能到手的好處。”
“所以,我就對症下藥,想了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