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鏡子

葉傾懷看着林聿修,沒有說話。

過了很久,她突然展顏笑了,笑得很釋然。

這一笑,那座壓在她肩上無形的山彷彿也消失了。

“朝貢是內廷的主要收入之一,林卿你這是要掏朕的腰包啊。”她看着林聿修,神色愈發深邃,“林卿,換做你是朕,你能將這些送上門的銀子拒之門外嗎?”

林聿修答得很快:“微臣不能。”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道:“因爲微臣是一個普通人,而陛下是天子,是萬民的君父。”

對於他這個一反常態突如其來的馬匹,葉傾懷先是愣了一下,隨後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

林聿修把她捧到一個高高的位置,是爲了讓她沒法拒絕。

葉傾懷苦笑道:“林卿,朕不是聖人,朕也是一個人。朕和你一樣,會有自己的喜好和厭惡,會有貪瞋癡怨,會犯錯也會迷茫。”

林聿修沉默以對。

葉傾懷繼續問道:“你爲什麼覺得朕就能做到呢?”

這次林聿修沒有沉默,他微微蹙了蹙眉,垂着眼,並不看葉傾懷。

“因爲如果陛下也做不到,那那些在飢寒交迫中無辜死去的百姓,他們該怎麼辦呢?”

他說得平靜,葉傾懷卻從他的話中聽出了一股莫名的絕望來。

她突然想起了秦寶珠,還有那些流落街頭的難民。

是啊,他們還有誰可以倚仗呢?還有誰能爲這些人做主呢?

她重重地嘆了口氣,然後提筆擬下了一道聖旨,取銷了萬壽節的納貢環節。

不僅是今年的,而是從今以後每一年。

擬完旨,葉傾懷看着手裡的聖旨,頭也不擡地問林聿修:“林卿,新編的《順平奏疏集》朕看過了,沒有問題,下個月初就刊發吧。”

林聿修怔了一下才遲疑着領了旨,他不知葉傾懷爲何突然提起此事來。

“取消納貢的事,是朕自己的主意。若有人問起今日朕要你覲見所爲何事,你就說是《順平奏疏集》的事情。”

葉傾懷的目光仍然落在手裡那道即將發告的聖旨上,這張輕薄的絹紙像是有千斤重。

“這不僅是朕的腰包,還是很多人的財路。斷人財路,是要招人恨的。”葉傾懷終於擡起了頭來,看向了林聿修。

林聿修眼中難掩詫異,他張了張口似乎想說什麼,卻被葉傾懷搶先道:“林聿修,現在的你還擔不住這樣的恨。”

葉傾懷的話讓林聿修的眸色變了變,他神色複雜地看着葉傾懷,似乎想用眼神逼她改變主意。

但皇帝顯然已經下定了決斷,並沒有更改的意思。

林聿修很清楚,葉傾懷說的沒錯。

而他也早就準備好了面對這一天。

從他入朝爲官的那一天起,就做好了成爲衆矢之的的準備。

然而,葉傾懷卻將他庇護在了身後。

就像那天在承天門外一樣,皇帝將準備好殉道的他拉了回來,將他擋在了身後,替他捱了一刀。

驀地,葉傾懷神色冷了下來,她看着林聿修道:“林聿修,你把朕說的話拋到腦後去了。”

林聿修有些驚詫。他在腦中飛快地過了一遍和皇帝的對話記錄,並沒有發現自己遺漏了什麼命令。

看到林聿修有些不解的神色,葉傾懷繼續道:“朕曾經對你說過,朕很珍惜你,所以你要珍惜自己一點。你把朕的話給忘了。”

話畢,葉傾懷的神色緩和了下來。

林聿修這才醒悟過來。他只以爲那是葉傾懷一句籠絡朝臣的客套話,沒想到此刻被她上綱上線地拿出來說。

“陛下……”

他剛要辯解,葉傾懷卻又打斷了他。她很認真地對林聿修道:“因爲你是整個朝廷裡,唯一一個敢用冷嘲熱諷的語氣質問朕的人。連朕的先生陸宴臣,他都不敢和朕這樣說話。”

林聿修立即跪了下來,道:“微臣惶恐,請陛下恕罪。”

葉傾懷看着他,並沒有讓他起身,而是饒有興趣地笑了笑,道:“你有什麼惶恐的?朕看你並不惶恐。”

這倒確實。林聿修雖然跪着,卻沒有半分害怕之色,可以說得上是跪得鎮定自若。

葉傾懷也不多調侃他,很快便正色道:“起來吧,朕並不是責備你。朕第一次在文心堂中見到你時就知道你是什麼性子,朕欽點你爲狀元,便是不介意你這樣的性子。相反,正是因爲有你在,朕心中才覺得踏實。這個朝中若是沒有了你,朕害怕自己會在滿朝文武的好聽話中迷失了自己。你對朕而言,是能讓朕看清自己的一面鏡子。”

林聿修聽完葉傾懷這一大段肺腑之言,起身對她行了個大禮,由衷道:“陛下聖明。”

好不容易聽到他說一句好聽話,葉傾懷心中鬆快了許多,她不禁又調侃他道:“林卿,朕其實有些好奇,你強求朕自斷財路,還對朕嚴詞質問,你當真不怕死嗎?”

林聿修嘴角浮起一個若有若無的笑,答道:“就如陛下所說,陛下從一開始就知道臣是什麼樣的人。既然如此,陛下在猶豫不決想找人商議時召見了微臣,就說明陛下心裡其實已有決斷了。陛下只是需要一個人來幫您堅定這個決斷罷了。”

葉傾懷怔了一下,隨即大笑出聲。

她本是覺得林聿修這人性子太過耿直,雖則有才,但在官場中如此不懂察言觀色要吃大虧的,因此纔想提點他一下。

林聿修的回答卻讓她深覺自己多慮了。

是啊,他是歲和一朝第一科狀元,能寫出那樣鞭辟入裡的策論,必是對世道人心都頗有見地的人。

這樣的人,又怎麼會是不懂察言觀色的愣頭青傻小子?

在這個朝廷裡,或許有奸惡之人、有耿直之人、有中庸之人,卻絕不會有愚笨之人。

歲和三年十月初三,上諭發告天下,取消萬壽節納貢,禮部和內廷若以萬壽節爲由收受朝臣賀禮,一概以矯詔之罪論處。

聖旨頒佈的那天,舉朝譁然,連李保全都來向葉傾懷吐了苦水。

葉傾懷則是給了他一份削減後宮衣食住行規制的草案,裡面連皇帝自己的日常膳食和常服都削減了。

“李保全,朕不尚奢靡,讓你跟着朕,辛苦你了。”

皇帝說得十分誠懇,李保全不得不將一肚子的苦水嚥了下去。

第二章 重生第二章 重生第76章 陸宅第三章 畫像第177章 掛帥第142章 得意第134章 爲難222.第222章 喜脈第87章 甦醒213.第213章 大局第239章 判斷229.第229章 地圖第207章 長夜第173章 杜荊第十七章 買賣第182章 夢魘第98章 何青長第158章 隱情第145章 軍情第174章 戰況第235章 急報第193章 顧海望第142章 得意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198章 貪墨217.第217章 盛怒第189章 突襲第103章 出師第161章 碩鼠第174章 戰況第151章 兵糧第251章 初衷第十六章 鬼市第248章 取捨第187章 生死第十五章 明路第102章 冤情第163章 攀咬第137章 極刑第171章 醉酒第156章 薛鬆213.第213章 大局第124章 掙扎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69章 生辰第178章 圖格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82章 天意第238章 懷疑第十一章 秦陽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一章 落幕第120章 刑場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217.第217章 盛怒第102章 冤情第四十四章 往事225.第225章 武將第241章 夢魘第102章 冤情第187章 生死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31章 陳菊連第150章 鉗制第167章 病情第118章 案卷第167章 病情第124章 掙扎第三十二章 坦誠第198章 貪墨第三十章 尋人第六十章 對質第二十五章 除夕226.第226章 寒暄第二十章 早朝230.第230章 人選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202章 月季第177章 掛帥第150章 鉗制第241章 夢魘第110章 王立鬆第125章 落定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24章 掙扎第207章 長夜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18章 案卷第185章 高熱第123章 杜正恩第173章 杜荊229.第229章 地圖第111章 陳情第91章 因緣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五章 稱病第二十三章 陳府
第二章 重生第二章 重生第76章 陸宅第三章 畫像第177章 掛帥第142章 得意第134章 爲難222.第222章 喜脈第87章 甦醒213.第213章 大局第239章 判斷229.第229章 地圖第207章 長夜第173章 杜荊第十七章 買賣第182章 夢魘第98章 何青長第158章 隱情第145章 軍情第174章 戰況第235章 急報第193章 顧海望第142章 得意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198章 貪墨217.第217章 盛怒第189章 突襲第103章 出師第161章 碩鼠第174章 戰況第151章 兵糧第251章 初衷第十六章 鬼市第248章 取捨第187章 生死第十五章 明路第102章 冤情第163章 攀咬第137章 極刑第171章 醉酒第156章 薛鬆213.第213章 大局第124章 掙扎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69章 生辰第178章 圖格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82章 天意第238章 懷疑第十一章 秦陽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一章 落幕第120章 刑場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217.第217章 盛怒第102章 冤情第四十四章 往事225.第225章 武將第241章 夢魘第102章 冤情第187章 生死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31章 陳菊連第150章 鉗制第167章 病情第118章 案卷第167章 病情第124章 掙扎第三十二章 坦誠第198章 貪墨第三十章 尋人第六十章 對質第二十五章 除夕226.第226章 寒暄第二十章 早朝230.第230章 人選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202章 月季第177章 掛帥第150章 鉗制第241章 夢魘第110章 王立鬆第125章 落定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24章 掙扎第207章 長夜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18章 案卷第185章 高熱第123章 杜正恩第173章 杜荊229.第229章 地圖第111章 陳情第91章 因緣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五章 稱病第二十三章 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