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聖旨

夕陽西下,天色慾晚。

葉傾懷與顧世海劍拔弩張地對視着。

“好。朕答應你。待司天臺選定了良辰吉日,朕便着內廷納吉,月內完婚。”良久,葉傾懷對顧世海道。

顧世海眼中亮了亮,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來人!拿書案和紙筆來!”顧世海回頭高喝道。

禁軍不知從何處擡來了一張簡易的書桌,幾個士兵將書桌橫置在了葉傾懷和顧世海之間,然後在桌上鋪開了一疊長長的宣紙,又將一個筆架和一方朱泥放在了桌角。

葉傾懷看着這些雷厲風行的禁軍,又看看面前攤開的白紙,覺得自己簡直像是大牢裡被逼着畫押的犯人。

她擡起頭看着顧世海,皺了皺眉。

“陛下不必推脫了。臣知道玉璽在您身上。”顧世海對他微笑道。

葉傾懷看他半晌,終是卸下了周身銳氣,提起筆擬了旨。

擬完一道,她略一頓筆,將擬好的旨推到一邊,又寫起了第二道。

兩道都寫好,她從袖中取出了玉璽,鄭重地在第一道聖旨上落了印,遞給顧世海。

“李保全不在,就麻煩顧閣老替朕宣讀聖旨了。”

顧世海接過聖旨,臉色立即沉了下來。

“陛下這是何意?”

那道聖旨上寫着春闈重試、調查三司、王立鬆案重審一應事宜,沒有一字是顧世海想要看到的。

“顧閣老當衆宣了這道旨,朕便在另一道聖旨上蓋印。”

顧世海看着桌案上工工整整寫好的另一份草擬,那道纔是冊立顧氏女爲後、並允諾太子立嫡的聖旨。

顧世海神色沉了沉,道:“臣一生光明磊落,陛下不必如此謹慎提防。”

“顧閣老出身行伍,不會不知道兵不厭詐的道理,更不會不知道小心駛得萬年船。”葉傾懷謹慎地看着顧世海,道,“顧閣老,請吧。”

顧世海又看了一遍那道聖旨,勉強擠出一個笑來,轉身走向了人羣。

春闈榜單是他授意,三司會審是他安排,王立鬆也是他點名要打壓除去的人,如今讓他當衆宣讀這道聖旨,無異於要他自扇耳光。

但若能給顧家換來一個皇后之位,這些都不算什麼。

顧世海走到人羣前,展開那張看起來有些簡陋的聖旨,放平了呼吸和語調,緩緩讀到:“奉天承運皇帝,詔告天下:今科春闈因有泄題舞弊之嫌,登科廢止,着令重試。文校祭酒會審案,此案另有隱情,詔王立鬆回京上殿陳情。科考乃我朝取士之源,立朝之本,有擾亂科考秩序者,其罪竊國,朕絕不姑息。朕今初臨朝,每嘆乏人,求賢若渴,望天下有志者,不吝其才,匡時濟世。欽此。”

讀到“匡時濟世”四字,顧世海眼中浮現出了一種複雜的神色。

似是懷念,似是仇恨,還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惋惜。

而他的面前,是山呼萬歲叩首謝恩的百姓。

顧世海卻沒有心思消受學子們的感恩戴德。他宣完了旨,立即走回了書案邊,與葉傾懷隔案而望。

“陛下,臣的誠意已經到了,該陛下履行諾言了。”

葉傾懷低頭又讀了一遍擬好的旨,這道聖旨只有短短兩行字,卻有千斤重。

她突然覺得她和顧世海並不是站在一張書案前,而是站在一張賭桌前。

賭的是天下,以及彼此的身家性命。

葉傾懷在那張聖旨上加蓋了璽印。

至此,這個賭約便算是立下,再也沒有回頭路。

葉傾懷看着蓋好璽印的聖旨笑了笑,對顧世海輕鬆道:“這道聖旨恐怕就不宜由顧閣老來宣了。”

畢竟,宣旨人和接旨人總不能是同一人。

顧世海正想着該去哪裡尋個人來宣旨時,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出現了。

承天門裡騷動了起來。

一個熟悉而尖細的聲音從承天門裡傳了出來。

“都閃開!我乃內廷御前大總管李保全兼領左衙衛都統,我要去見陛下,我看你們誰敢攔我!”

不愧是每日通報上朝退朝練出來的嗓子,李保全的聲音不僅穿透力極強,而且就算是如此盛怒之下也是吐字清晰,讓門外的人聽得一清二楚。

葉傾懷聽慣了他“奴才”“老奴”的自稱,如今聽他這樣自報家門,竟全無閹人的味道,反倒有幾分武人遊俠的氣勢,不禁先是鬆了口氣,然後頗覺有趣地笑了一下。

還好,李保全沒事。

東臨門中被徐亮追上時,葉傾懷曾經擔憂過他的安危。

如今聽到他這中氣十足的一聲,葉傾懷徹底放下了心來。

顧世海並沒有葉傾懷那樣多的念頭,只覺得李保全此時來得甚好,他揮了揮手,禁軍中讓出了一條路。

一身狼狽的李保全看到葉傾懷登時神色激動,眼中涌上了熱淚,但一轉眼又看到顧世海站在葉傾懷身邊,他立刻便將一腔熱淚憋了回去,隨即惡狠狠地瞪了顧世海一眼。

顧世海不以爲意,主動與他打招呼道:“李公公,勞煩了。”

“咱家可當不起顧閣老這一聲勞煩。”李保全陰陽怪氣地道。

葉傾懷將那張聖旨推到李保全面前,正色道:“李保全,去宣旨吧。”

李保全看了一眼那張詔書,立即滿面驚色,他的目光在聖旨和葉傾懷之間來來回回跑了幾圈,似乎想從葉傾懷的臉上看出些什麼暗示。

“是朕親筆所擬。”葉傾懷道。

“陛下……”

李保全剛開口要說什麼,葉傾懷立即打斷了他,道:“朕心意已決,宣旨吧。”

見葉傾懷如此,李保全正了正衣冠,拿起那旨詔書,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清閣內閣次輔大臣顧世海接旨。”

顧世海跪了下來。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諮爾顧氏之女柔嘉成性、貞靜持躬,宜昭女教於六宮,正母儀於萬國。因冊寶立顧氏之女爲皇后,立其嫡子爲太子。欽此。”

這可是大景歷史上第一個還沒有影子就被立爲太子的皇子。

顧世海叩首謝恩,高舉雙手,道:“臣謝陛下隆恩。”

第五十章 喜服227.第227章 選擇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76章 陸宅第182章 夢魘第172章 意象第134章 爲難第101章 出殯第七章 童話第五十二章 困局228.第228章 賀禮第172章 意象第93章 開支第122章 真假第二章 重生第123章 杜正恩第254章 戰略第75章 月夜第127章 貢士第199章 困惑第127章 貢士第139章 政務第130章 洞房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81章 勸言第76章 陸宅第81章 勸言第176章 敗仗第235章 急報190.第190章 難民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126章 狂言第十章 文校第173章 杜荊第204章 嬉春第五十章 喜服219.第219章 改變第123章 杜正恩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121章 現形第194章 過招第102章 冤情第86章 演戲第75章 月夜第239章 判斷214.第214章 戰略第134章 爲難第79章 靈堂210.第210章 返京第204章 嬉春第75章 月夜第123章 杜正恩第137章 極刑第201章 網第243章 衝突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十九章 回宮第239章 判斷第75章 月夜第180章 不仁第四章 衷心第203章 蝶舞第166章 辭呈225.第225章 武將第132章 殿試第四章 衷心第237章 古怪第165章 珍惜第147章 請命231.第231章 賀庭泉第137章 極刑第108章 遺詔第90章 恐懼第六十二章 談判第180章 不仁第196章 平等第四十九章 還畫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60章 無眠第240章 冰棺第七章 童話第135章 狀元第246章 難題第249章 爭吵第198章 貪墨第237章 古怪第132章 殿試第180章 不仁第194章 過招第249章 爭吵第130章 洞房219.第219章 改變第95章 進退第110章 王立鬆218.第218章 阻力第235章 急報第197章 萬壽節
第五十章 喜服227.第227章 選擇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76章 陸宅第182章 夢魘第172章 意象第134章 爲難第101章 出殯第七章 童話第五十二章 困局228.第228章 賀禮第172章 意象第93章 開支第122章 真假第二章 重生第123章 杜正恩第254章 戰略第75章 月夜第127章 貢士第199章 困惑第127章 貢士第139章 政務第130章 洞房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81章 勸言第76章 陸宅第81章 勸言第176章 敗仗第235章 急報190.第190章 難民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126章 狂言第十章 文校第173章 杜荊第204章 嬉春第五十章 喜服219.第219章 改變第123章 杜正恩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121章 現形第194章 過招第102章 冤情第86章 演戲第75章 月夜第239章 判斷214.第214章 戰略第134章 爲難第79章 靈堂210.第210章 返京第204章 嬉春第75章 月夜第123章 杜正恩第137章 極刑第201章 網第243章 衝突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十九章 回宮第239章 判斷第75章 月夜第180章 不仁第四章 衷心第203章 蝶舞第166章 辭呈225.第225章 武將第132章 殿試第四章 衷心第237章 古怪第165章 珍惜第147章 請命231.第231章 賀庭泉第137章 極刑第108章 遺詔第90章 恐懼第六十二章 談判第180章 不仁第196章 平等第四十九章 還畫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60章 無眠第240章 冰棺第七章 童話第135章 狀元第246章 難題第249章 爭吵第198章 貪墨第237章 古怪第132章 殿試第180章 不仁第194章 過招第249章 爭吵第130章 洞房219.第219章 改變第95章 進退第110章 王立鬆218.第218章 阻力第235章 急報第197章 萬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