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帝璽

第217章

帝璽 趙修能專精瓷器,郝鈞專精雜項。書畫他們只是不精,而非不懂。

包括這個“不精”,也只是相對於林思成而言。

之所以走了眼,主要還是受了林思成的影響:從前到後,林思成就掃了幾眼,都沒用到一分鐘。

所以兩人走馬觀花,只是匆匆一掃。就感覺畫的很普通,裝裱材料也是普通的松木和民間常見的宣紙,而且薰的已經開始褪色,就以爲這畫只是一般。

而且說實話,哪怕現在再看,拋開紙、墨、顏料,這畫依舊一般。

但問題是,這難道是仿的好不好,藝術水準有多高的問題嗎?

一幅不知底細,不知作者來歷的畫作,卻仿自皇宮大內,那其它的那些呢?

一羣人默不作聲,看着林思成打開囊匣,一件一件的往外拿。

三幅畫,三方印,一本相書,並一樽香爐。林林總總共八件,稀稀落落的擺在辦公桌上。

而後,他展開那幅長春真人,又在電腦上一頓敲。

一羣人圍了過來,仔仔細細的看。

依舊還是仿作,落款還是樊正,整體而言,藝術水準比那幅礪劍圖要高一些,保存的也比較好。

仔細再看,這次的裝裱材料好了很多:裱背爲羅文生宣,天地爲蘇造湖色綾,軸頭則爲紫檀木。雖達不到宮廷大內級別,但至少也是官賈一級。

再看畫心,郝鈞和趙修能面面相覷:又是貢紙、貢墨、貢色(顏料)? 說明什麼,說明這幅畫也是在皇宮中仿的。

但這幅又沒被煙薰,當時怎麼就沒看出來? 正不知該說點什麼,葉安寧“咦”的一聲:“賀長春真人……長春真人?”

“還有這個道號,有點耳熟?”

趙修能怔了一下:“景道士說過,這上面畫的是全真掌教丘處機!”

肯定不是丘處機。

葉安寧沒回應,揚起頭努力回憶:“還有這畫,好像在哪裡見過?”

見過就對了:仿畫的原作,如今就藏在故宮。

葉安寧覺得道號耳熟,是因爲雍正賜給乾隆的道號是“長春居士”,樊道人以示崇敬,稱爲“真人”。

至於覺得畫眼熟:故宮藏畫數萬幅,葉安寧不可能每一幅都記得。能隱約有點印象,感覺見過,都得誇一聲她記性好。

林思成笑了一下,轉過了電腦屏幕。

一羣人往前一湊,但只是看了一眼,就跟蛇吐信子似的,響起一連串的吸氣聲:“嘶”、“嘶”、“嘶”、“嘶”、“嘶”……

頭戴冬朝冠,勁圍黑龍披領,身穿明皇龍袍……這誰? 旁邊就有題:乾隆元年八月吉日。

這是乾隆登基畫像……都不用猜,絕對是郎世寧執筆的寫實像。

再看另一幅,七八個人齊齊的睜大眼睛。

倚樹斜靠的那個男道士,和乾隆畫像上的,難道不是一個人?

仔細再看,越看越像,越看越像……

正愕然不已,林思成一點鼠標,屏幕上的畫面一變,又換成幾乎一模一樣的一幅。

一模一樣的服飾,一模一樣的構圖,一模一樣的景物,乃至於線條、渲染、設色都別無二致。

唯有一點:畫中的男道士稍有差別。

再看電腦上那幅的題詞:胤禛行樂圖·乘槎成仙! 即便叫個小學生過來也能看的出來:桌上這一幅,就是照着電腦上這一幅仿的。唯一的區別,不過是把青年時期的雍正換成了青年時期的乾隆。

所以,這難道不是乾隆的肖像畫? 有多稀有? 可以這麼說:有據可考存世的乾隆肖像畫攏共七十二幅,其中的六十九幅珍藏在故宮、雍和宮、布達拉宮。

剩下的三幅在國外:大英博物館兩幅,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一幅。

民間珍藏,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是名家還是佚名所作,一幅都沒有。

關鍵的是,這一類作品壓根就不用看什麼藝術水準,意境神韻,就看像不像。

再看,像不像?

不敢說百分百,至少七八成。

但並非樊道人沒畫好,而是前者爲寫實肖像,要求就一點:有多像要多像。

後者爲道教修仙題材的工筆設色敘事畫,必須保留一定的藝術加工成分。

反而言之,故宮藏的再多,也不可能拿出來拍賣,國外的那三幅更是想都別想。這樣一來,這一幅,豈不就是民間唯一流通的乾隆肖像圖? 郝鈞雙眼泛光:如果把這幅畫給他,他能開一個“御容”拍賣專場。以後他這個榮寶齋的經理,天王老子來也換不掉……

頓然,呼吸就粗重起來,郝鈞剛囁動嘴脣,林思成擺擺手:“郝師兄你先別急……”

說着,他打開最後一幅,也就是那幅乘槎成仙,然後在鍵盤上一敲。

幾個人齊唰唰的一瞅,不知道說點什麼的好。

桌上:胤禛行樂圖·乘槎成仙! 電腦屏幕上:故宮珍藏,雍正肖像圖。

甚至於,比乾隆那兩幅還要像。唯一的區別:畫上,道裝的雍正五十歲。電腦上,戴花翎,執金林芝的雍正四十歲。

這個更少,不論國內國外,攏共只有十七幅。同樣的,民間一幅沒有。

等於,這就是雍正的第十八幅肖像圖?

至於價格……壓根就沒有在市面上流通過,誰他媽敢估?

霎時間,郝鈞嘴脣一哆嗦,剛要說什麼,林思成笑了笑:“郝師兄,最後肯定會允一件給你,不過你先等我說完!”

而後,他又拿出那樽香爐: “清實錄載:尚(雍正)爲雍親王,廣尋高士,自號“圓明居士”……清史稿又載:(康熙四十年)(雍正)予潛邸服餌、燒丹……”

“包括藩邸集(雍正皇子時期文集)、圓明居士語錄(雍正自纂修道心得)中都有詳細記載:大致從二十二三歲開始,雍正皇帝已開始修道,一直修到駕崩去世……”

“但前期因爲康熙皇帝對道教不是很感冒,稱其‘幻妄無實’、‘多爲無衣無食遊手好閒之人’,所以雍正修的很收斂。”

“之後登基,因爲政務系忙,時斷時停。直到雍正八年大病一場,舉大內上百御醫束手無策,卻被李衛尋來的道士賈士芳治好後,雍正便一發不可收拾……”

“活計檔(造辦處檔案)記載:自雍正八年,雍正在幹清宮、養心殿、澄瑞亭、欽安殿、雍和宮等處立鬥壇(祈福、齋醮、告天),並公開諭令各省總督,‘訪醫術精湛、精通丹藥之人進京’,之後集中安排住在後花園千秋亭……”

“包括內務府採購的木炭、礦銀、硫磺、黑鉛等煉丹材料,都有詳細記載……而煉丹的地方,則設在圓明園的廓然大公……

這裡是圓明園的二十四景之一,傳說建成時有雙鶴棲於此,又稱雙鶴齋。所以凡供奉、煉丹、陳設等器,皆銘雙鶴……”

林思成指了指爐腹,又把香爐翻了過來:“也是那一年,雍正改道號‘圓明居士’爲‘破塵居士’,意爲‘脫胎換骨’‘涅槃破塵’……”

幾人愕然無言,緊緊的盯着爐腹上兩隻飛鶴,並爐底的底款:破塵居士。

都知道雍正崇道、煉丹,甚至於史學家對於雍正暴斃,十有八九是服丹過量導致鉛汞中毒的推斷,知道的也不少,包括王齊志、商妍、郝鈞、趙修能。

但前後攏共不到六年,之後又被乾隆下了封口令,文獻燒的燒,東西砸的砸。所以知道起因、詳細經過,乃至於在哪裡祈福,哪裡煉丹,道士住在哪裡,各處修道和陳設器具各有什麼特徵等等等等,能有幾個?

葉安寧應該知道一些,但她跟着單望舒在故宮混了整整十年。至於林思成,迄今爲止,他連紫禁城的門朝哪開都沒見過。

所以,活該他撿漏……

辦公室裡出奇的安靜,幾個人盯着香爐和兩幅畫,心中複雜莫名。

好久,王齊志呼了一口氣:“剩下的呢?”

林思成拿起那方和田玉的清和散人:“這就是景道長的開山祖師樊清和,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代傳人。原名樊正,字正則,蘭州府志稱其:家累萬金,棄而學道……且精內丹、易學、相術、醫學、書畫……”

“怎麼到的京城不知道,何時入的宮也不知道,但想必深受雍正、乾隆寵信……看這幾幅的筆力、畫功,也就中上水平。最後卻能帶出這麼多東西出來,所以我估計,樊清和醫術應該很高……”

這還用得着估計?

清代宮廷畫家何其多,那時的郎世寧、焦秉貞、冷枚等宗師正值盛年,哪輪的着一個道士給兩位皇帝畫像?

清實錄記載的更清楚,乾隆剛即位就下了封口令,又把給雍正煉丹的那夥道士趕出了宮:

皇考(雍正)萬幾餘暇,聞外間有爐火修煉之說,聖心深知其非,聊欲試觀其術……因將張太虛、王定乾等置於西苑空閒之地。聖心視之,如俳優人等耳,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今朕將伊等驅出,各回本籍。”

“伊等平時不安本分,狂妄乖張,惑世欺民,有幹法紀……若捏稱在大行皇帝(雍正)御前一言一字,一經訪聞,定嚴行拏究,立即正法……”

清史學家就是依此推斷,雍正是服丹過量,鉛汞中毒導致暴斃。但樊清和能把皇帝的畫像帶出宮,還能被雍正御賜香爐,可見聖眷之重?

算來算去,也就剩醫術了。

所以,就憑那樽香爐,就憑兩幅畫,哪怕樊清和在史志上一個字都沒留,這方印也稱得上珍寶。

林思成又拿起田黃石的一明山人:“劉一明,本名劉萬州,山西平陽人,號一明,自號素樸散人……祖上爲晉商,劉氏世代都是平陽豪強……十七歲時身患重病,前後五年,訪遍晉、陝、甘三省名醫,百藥不醫……”

“後來到榆中棲雲山,遇樊道人,一個月就給治好了。之後,劉一明拜樊清和爲師,盡承衣鉢,後創自在門,號自在道人……所以嚴格來說,劉一明纔是景道士的開山祖師……”

“相對而言,劉一明比樊清和更有名:蘭州府志、皋蘭縣誌,龍門派還丹要旨中均有記載:丹、易、佔、相、醫、書、畫、文等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留下的著作也極多:道書十二種(丹道要義)、素樸遊記(地理學)、青囊秘纂(佔經),周易闡真、陰符經注(醫學)、仙傳濟世方(醫書),素樸相經(相術)等等等等……堪稱是奇才中的全才……”

說自在真人、素樸散人,肯定沒人知道,說一明山人,估計知道的也沒幾個。

但一說“劉一明”,趙修能恍然大悟:早些年,老太太身體還硬朗,還幫蘭州博物館補過劉一明的兩幅畫。

再看這一方印,光是兩寸見方的田黃石,也值個五六萬。再加上劉一明三個字,少說也翻兩倍。

暗暗思忖,趙修能打定主意,稍後問問林思成,如果出手,立馬就往蘭州打電話。

最多不出三天,買家就會上門。

“這個呢,也是景道士的祖師道印?但怎麼這麼小……”

王齊志唸叨着,把最後那一方拿了起來。

林思成正準備解釋,話都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一點兒都不誇張,拿起印的一剎那,王齊志猛的一怔。隨後,兩顆眼珠子一點一點的往外突,恨不得釘到印上。

這什麼……圓明居士? 剛纔林思成說什麼來着?

雍正八年,雍正改道號“圓明居士”爲“破塵居士”……話說完有沒有三分鐘?

再看印,材質只是壽山石,關鍵是印文和刻工:標準的玉箸篆,肥瘦均勻,藏鋒不露,圓潤如玉筷一般。

線條挺勁厚重,章法協調均衡,佈局疏密得當,甚至連筆畫深淺都一般無二……這分明就是宮廷造辦處玉作坊的刻工風格。

所以這印,還能是誰?

看他怔愣不動,商妍偏着頭瞅了一眼。先是一怔愣,而後,就像見了鬼一樣,猛的往後一仰。

郝鈞和趙修能一頭霧水,心想這東西再好,還能好得過兩幅帝王肖像? 狐疑間,也往上一湊,然後,眼睛就跟瞎了一樣。

這是什麼? 這他媽是帝璽……

(本章完)

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89章 大清內廷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55章 胡鬧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189章 假在哪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93章 道賀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2章 聽不懂?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171章 又撒謊?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63章 買不起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7章 佛像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29章 八萬!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21章 充數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請假一天第271章 我見過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18章 核輻射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05章 徹談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63章 買不起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3章 免死鐵券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189章 假在哪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171章 又撒謊?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調整一下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1章 太好用了調整一下第49章 請客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76章 又得翻案?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解釋一下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25章 扯什麼淡?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19章 貴姓?第193章 道賀第229章 慢慢來
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89章 大清內廷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55章 胡鬧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189章 假在哪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93章 道賀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2章 聽不懂?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171章 又撒謊?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63章 買不起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7章 佛像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29章 八萬!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21章 充數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請假一天第271章 我見過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18章 核輻射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05章 徹談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63章 買不起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3章 免死鐵券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189章 假在哪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171章 又撒謊?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調整一下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1章 太好用了調整一下第49章 請客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76章 又得翻案?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解釋一下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25章 扯什麼淡?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19章 貴姓?第193章 道賀第229章 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