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

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直白的不能再直白。

但鄭銘覺得,還是得勸一下。

他點了桌子,稍一沉吟:“王教授,你知道的:實驗樣本太少,復原卵白玉工藝的難度非常大……”

“鄭局長,我知道,林思成也知道!”王齊志用力點頭,“但問題是,程序要不要走,決策要不要調整?”

一句話懟的鄭銘沒脾氣。

什麼叫做集體審議,表決通過?

想改?可以,把所有參會人員全部召集起來,重新提交,再次討論。

問題是,這玩意是要負行政責任的:到這會兒,你纔想起來要改,是不是說明從一開始,方向就是錯的?

這麼多人浪費這麼多的時間,這算不算損失? 既然前一次的決議有問題,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那決策人員要不要擔責? 舉個不太好的例子:爲什麼所有環節的負責人都知道有些是冤案,卻非要把它辦成鐵案? 調整就意味着否定,關鍵在於這個決議是外省的部門做的,而且不止一個部門。

等於會讓好多位領導擔責,所以,你做什麼美夢呢?

王齊志放下筆,往後一靠:“原計劃肯定要執行,再者這麼多人出來將近四個月,原單位的好多工作都受到了影響。所以不但要執行,還要儘快執行。”

“如果各位放棄卵白玉工藝復原,那分中心只能獨立研究。當然,不會佔各單位的物料配額,就我們已徵集到,併發掘計劃中的這些,研究完就算完!”

姚建新舉了一下手:“王教授,那後續的研究計劃呢?”

後續?

王齊志眯了一下眼睛:“姚主任,你不妨說清楚點!”

“我的意思是,後續研究,是分中心獨立研究,還是和我們共同研究?”

姚建新干笑了一聲,“畢竟資源有限,最好還是集中力量,協作研究的好!”

這是你說的嗎?這是會議剛開始,鄭副局長就定的方針……

呵呵……加強協作,共同研究?明白了,這是怕林思成研究的太快,把當地的研究機構全甩到後面? “當然是分中心獨立研究,不過姚主任放心,我們的研究方向不會和你們發生衝突!因爲分中心成立時,協議裡寫的清清楚楚:遺址發掘完畢後,分中心只負責卵白玉工藝復原! 如果沒聽明白,那我再說直白點:不管是分中心,還是林思成,只研究卵白玉,不會參與發掘後的其餘研究……”

王齊志面無表情,環視了一圈,“要還是不放心,要不要我給你寫個保證書?”

姚建新喜上眉梢:“王教授,你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

王齊志哼了一聲:放屁,你他媽都寫臉上了……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滿臉的不可思議:沒錯,協議裡確實是這麼寫的,但他們沒想到,林思成會真的這麼幹?

考古發掘,難的不是後續的研究,而是能不能發現關鍵性遺存,能不能找到代表性遺址。

打個比方,就像找寶藏,難的是怎麼找出來。至於怎麼挖,給個傻子都會。

王齊志現在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他們辛辛苦苦找到了寶藏,甚至已經打開了寶庫,接下來只管往外搬。

但臨到分贓的時候,找到寶藏並打開寶庫的這夥人突然說,他們不參與了?

這種反常的舉動,着實讓人想不通。

“其實不難理解!”

看到一羣人看他像看怪物一樣,王齊志點了點桌子,“對於修復中心而言,我們的目的是學習工藝,保證修復技藝的多元性,提升申遺的成功率。

按照約定,運城部門和水總工已經將澄泥硯、平定黑花、砂器的技術資料交給了我們,等於完美達成目標,並超出預期。”

“對於田野所、考古隊,以及黃智峰教授而言,他們的任務就一個:協助林思成找到宋代遺址,徵集到足夠多的實驗樣本,復原卵白玉燒製工藝。

到現在,遺址找到了,卵白玉也找到了,該做的實驗也做了。至於樣本太少,這屬於外在且不可抗因素,誰都沒辦法苛責。領導們再是不通情達理,也不可能讓我們憑空變出幾噸的卵白玉吧?”

會場上響起一陣鬨笑。

等聲音小了些,王齊志繼續:“如此一來,等於各組都完成了任務,沒完成任務的只有林思成。他復原不出工藝,那是他的事,這麼多人不可能陪着他一起耗。

即便領導願意讓所有人陪着他耗,我們也只會善始善終:只以復原工藝爲目的,不可能去做什麼後續的考古研究,不然就是騎驢找馬,南轅北轍……我這麼說,各位能理解吧?”

確實能理解。但理解是一回事,能不能想通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場的領導再是不要臉,也無法抹殺林思成的付出和功勞。五處遺址,五個大方向,肯定會讓王齊志先挑。

以林思成的指導和研究能力,以及與黃智峰團隊的配合默契,再加本身起步的就早,分中心的研究進度已經甩了其它十家單位八條街。

其它不說,就說期刊論文,不得發到手軟?

等於馬上就能到手的成果和榮譽,林思成說放棄就放棄,說不要就不要? 水即生想了想,嘆了口氣:“王教授,要不要先擱置,徵求一下小林的意見?”

“不用!”王齊志斷然搖頭,“我是他老師,更是修復中心的外聯負責人,我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衆人愕然:真不要了? 不是,這得多浪費?

其它不說,就黃智峰手裡的實驗數據和階段性的成果,豈不是統統沒用了? 哦不……只是對林思成而言沒用了。對其它幾個中心,那些資料不要太有用:至少能讓他們省好幾個月的時間。

頓然,好幾個人的眼睛“噌”的一亮。

下意識的,姚建新的心臟止不住的跳,他忍了又忍,想了又想。

他也知道如果提的話,吃相有些太難看,事後肯定會被人戳脊梁骨。但如果現在不提,後面肯定就沒機會了。

哪怕提了,王齊志也很有可能拒絕,甚至是罵他一頓,但萬一呢? 放着也是浪費,給誰不是給?

轉念間,他咬了咬牙,臉上堆滿笑:“王教授,我有個提議:既然分中心不參與後續研究,那黃教授實驗室的研究數據,能不能共享一下?”

不是,你說啥玩意?

共享?

王齊志都愣住了。

他猜到這些人可能會不要臉,但沒想到,會這麼不要臉?

下意識的,他想起林思成臨走時說的那句話:這次的這個會,估計挺考驗人耐心的,老師你要忍不了,就吵一架吧。沒關係的……

看來那時候他就已經料到,這些人想幹什麼了。

說實話,何止是忍不了,王齊志感覺心臟都要爆炸了……他很想指着姚建新鼻子,問候問候他的祖宗十八代。

但一想到林思成後續的計劃,他硬是把一口氣憋了回去。

老子忍。但有你哭的時候……

王齊志猛呼了一口氣,又“呵”的一聲:“姚主任,不如這樣:我通知黃教授,讓他立馬撤人,把實驗室給你騰出來。包括實驗數據、化驗物料,以及前期林思成花了幾百萬,收集到的所有的樣本和文物,一併留給你?”

“也別執行什麼計劃了,林思成也別復原什麼卵白玉了,趁早滾回西京,該擔責擔責,該檢討檢討!”

姚建新的臉“騰”的一紅:“王教授,我不是這個意思……”

王齊志冷笑了一聲:“那你是什麼意?我說了那麼多,全聽到驢耳朵裡去了是吧?好,我再說一遍:林思成的任務就一個:復原卵白玉工藝!”

“物料和樣本不夠,最終無法復原,這是客觀因素造成的,領導再不滿意,頂多說他一句能力不行。結果他都還沒來及幹,你就讓他共享數據?他要共享了,剩下的活還幹不幹了? 他要不幹,他這就是態度問題。姚主任,你好歹幹了十多二十年的老研究員,混了半輩子機關,哪個輕哪個重,要不要我教你?

王齊志頓了一下,環視了一圈:“你們就算要卸磨殺驢,是不是也得等驢把磨推完?唏,等等……對你們而言,林思成這磨,好像還真就推完了?”

話還沒說完,姚建波的臉上就像是開了顏料鋪子:一陣青,一陣黑,一陣紅,又一陣白。

不止是他,所有人的臉全變了:王教授啊王教授,這是在開會,這些話是能在這兒說的嗎? 書記員拿着筆,眼睛直戳戳的往外突:這他媽讓我怎麼記? 鄭銘和蔣承應的臉黑成了鍋底:他們爲什麼挑林思成不在的時候開會? 就是怕林思成年輕氣盛,控住不住情緒,當場鬧僵。但沒想到,最後還是鬧成了這樣?

都怪姚建新這個蠢貨:蹬鼻子上臉就算了,你還當着這麼多人的面?

好了,搞炸毛了吧?

鄭銘忙打圓場:“王教授,你誤會了,你先消消氣……”

“鄭局長,我沒氣。我要氣,我就掀桌子了!”王齊志慢條斯理,點了一下會議桌,“真掀的那種!”

一羣人齊齊的愣了一下

孫嘉木嘆了口氣:你們當他不敢掀?

他又不是沒掀過,還是當着副部級領導的面掀。

這些人也確實太過份:此次勘察發掘的重點是卵白玉,這是成立分中心之初,雙方提前說好並寫進協議當中的,這總沒錯吧?

只是當地沒想到林思成能找到這麼多的遺址,更沒想過全是顛覆性的重大歷史發現。換位思考,站在當地部門的立場上,權急應變,調整一下工作重點,這無可厚非。

但你不能既要還要?

讓地級市的分中心主導後續的發掘和研究,而且這個中心還帶着外省前綴,確實有點太打臉。所以你們理所應當的搶走後續的主導權,王齊志並沒有吱聲。

之後你們得寸進尺,把僅有的那點卵白玉的樣本也一併分了。說直白點,這就是在卸磨殺驢:因爲林思成的主要任務就是這個,把樣本全分了,他後面拿毛線研究? 當然,可能是出於即便不分,即便所有的樣本全部給林思成,也不足以支持復原工藝的研究,王齊志依舊沒反對。

然後,這個“共同研發小組”就堂而皇之的成立了,聽起來挺不錯,讓林思成負責。但傻子也知道,爲什麼讓他負責:就他手裡的樣本最多,就他下手的最早,研究進度最快。

算計的倒是挺好,但壓根就沒替林思成考慮:他手下還有好大一幫人,他進了這個組,當了這個組長,手下的人怎麼辦? 所以,王齊志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然後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手底下的人不好安排是吧,那一塊來,咱們一起研究不就行了? 口口聲聲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卻絕口不提林思成花了數百萬才集齊的物料,更不提比他們快好幾個月的進度,主打一個道德綁架。

沒出意外,王齊志又拒絕了。怕這些人糾纏不休,王齊志甚至直接表明:林思成退出後續的所有研究。

這等於什麼? 等於將軍先登破了城,大勝特勝,又把奄奄一息的敵將逼到了角度裡,只需輕輕一揮刀,便功德圓滿。

但爲了內部穩定,他將功勞拱手讓人。夠大度,夠大公無私,夠捨己爲公了吧?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退讓到這種地步,這些人竟然都不滿足,竟然再一次的蹬鼻子上臉? 讓林思成共享數據?

把階階性數據共享了,林思成還研究個毛線的卵白玉,這不就等於斷他的路,砸他的鍋? 按王齊志以往的性子,早掀桌子了。他沒有站起來指着鼻子罵娘,已經是他夠能忍,夠能讓……

鄭銘和蔣承應後知後覺,也反應了過來:事情超出了掌控,乾的有些過火了。

兩人不由的有些後悔:其實姚建新第一次舉手,問分中心會不會參與後續研究的時候,他們就猜到,姚建新想幹什麼。

兩人也確實想試探一下,林思成的底線在哪裡。只是沒有想到,姚建波的野心這麼大,大到徹底不要臉的程度?

更沒有想到,王齊志的反應這麼大,直接把話戳破,亮到了檯面上? 要只是內部會議,問題倒也不大,無非就是先安撫,再商量。但好死不死的,會場還有一位來自部委的孫嘉木。

卸磨殺驢,恩將仇報……這是直接把人丟到京城去了? 越想越是難堪,鄭銘和蔣承應恨不得抽姚建波兩耳光。但事情已經發生了,把他殺了又有什麼用?

兩人對視一眼,正琢磨着怎麼緩和一下氣氛,王齊志直起了腰:“既然是座談、探討,那我也說兩句:復原卵白玉工藝難度大,這個我和林思成都認同。

如果最後決定停止卵白玉工藝復原的研究,轉而研究附屬工藝,我們也沒有意見。但由此,等於我們與市政府、省文物局簽訂的協議將終止履行。

不過要說清楚:不是退出,而是與運城和省文物局的合作任務結束。接下來,西大文物中心肯定會繼續研究,而且是獨立研究,這一點,各位應該能理解吧?”

當然理解,白紙黑字寫進條款裡的:遺址發掘完畢後,分中心負責卵白玉工藝復原,如果文物局決定放棄研究,那協議自然終止。

如果林思成堅持,那不管是過程還是結果,都和這邊沒關係。

但沒有人說話。

王齊志又點了一下桌子:“早散夥是散夥,晚散夥也是散夥,即然如此,那還不如早散夥,也能給政府省點工資。哦對了……”

彷彿剛想了起來,王齊志又笑了笑,“看來是等不到北澗疙瘩遺址的徹底發掘了,還能給各位多省點標本,這是好事!”

好個寄吧。

話沒說完,鄭銘和蔣承應的臉都綠了。十幾個中心的負責人,一個賽一個的尷尬。

把王齊志的話翻譯一下:你們想卸磨殺驢是吧?可以,我自個來,都不需要你們動手。看,夠貼心吧? 問題是,旁邊還坐着一位旁聽的孫嘉木。

鄭銘吐了一口氣,又擠出了一絲笑:“王教授,你先別衝動,等林老師回來,你們再商量商量?

另外,我和蔣市長研究一下,不行這個共同研發小組就不設立了,等北澗疙瘩發掘後,將所有的卵白玉樣本全部勻給分中心,你看這樣行不行?”

我他媽又不是要飯的? “謝謝鄭局長,不用了。所謂破鏡難圓,覆水難收,話說到這個份上,等於僅有的那點臉面全撕破了。如果還繼續合作,以後還怎麼相處?”

“我現在就回去寫報告,爭取下午交上來。最遲明天,黃教授就能把實驗室騰出來……”

王齊志直接站了起來,“抱歉,先走一步!”

說走就走,不帶半點兒猶豫的。

看着王齊志收拾資料,又離開座位,鄭銘和蔣承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是真的要散夥? 事情又是怎麼發展到這一步的?

賴姚建新?

但如果不是鄭銘定好了調子,姚建新哪敢這麼放肆?只是他心思敏捷一些,當即就領會到了那八個字的潛意:加強協作,共同研究。

問題是,現在攔還是不攔,勸還是不勸? 如果勸,你拿什麼勸?

是後續發掘研究的主導權,還是獨立研究的自主權?

說一千道一萬,林思成的這個分中心的前綴是“西大”,而非山西……

暗暗轉念,一羣人眼睜睜的看着王齊志離開了會議室。

會議室裡極是安靜,安靜到詭異的程度。

沉寂了好一陣,鄭銘嘆了一口氣:“孫處長,讓你看笑話了!”

孫嘉木一本正經:“幹工作,怎麼可能沒有分歧?很正常!”

就當你是這麼理解的吧。

鄭銘點點頭:“後續發掘指導,還要請孫處長幫忙!”

孫嘉木眼底泛過一絲古怪:“職責所在!”

“謝謝孫處長!”

到這種程度,今天這會自然是開不下去了。又聊了兩句,鄭銘通知散會。

孫嘉木先行起身,各部門負責人陸續出了會議室。依舊如開會前一樣,鄭銘、蔣承應、水即生留到了最後。

讓秘書重新換了茶,又關上了門,鄭銘長長的一嘆:“沒想到王齊志這麼剛?”

蔣承應沒說話,他甚至在想:換成林思成,會不會稍好一點? 可能會好一點,但頂多不會鬧這麼僵,結果肯定是一樣的:既然一致認定,復原卵白玉工藝的可能性等於零,那還有什麼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

項目一終止,也就等於和林思成的合作到此結束。

接下來,如果是林思成個人加入,參與後續研究,不論是運城還是文物局,從上到下絕對全部舉雙手雙腳歡迎。

甚至直接讓林思成總負責,繼續任總指揮都沒問題。

如果依舊是整個團隊參與,依舊以西大修復中心的名義,那只有一個結果:加強協作,共同研究。

說直白點:要服從,要聽指揮。

但結果已經看到了:林思成沒義務,也沒時間給他們做貢獻。

所以,散夥只是必然。正如王齊志說的:遲散不如早散。

唯有一點:沒有料到姚建新這個變數,更沒料到會把場面弄到這麼難看?

要說不尷尬,心裡沒點歉疚,那不可能。

因爲說一千道一萬,誰都抹殺不了林思成的付出和功勞:五處窯址,五個山西首次發現。

五個首次,就代表五個唯一,且如此集中:發現時間集中,遺址地域集中,這本身就打破了省內的歷史。

正如孫處長所說的,申請今年或明年的考古新發現,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所以,無論是意義,還是代表性,都無人可比。但最後,身爲功臣的林思成,卻落了個卸磨殺驢? 但反而言之,屁股決定腦袋,站在鄭銘和蔣承應的立場上,他們首先要爲地方和集體負責。

至於個人感情,那是什麼東西? 暗暗轉念,蔣承應突發奇想:“協議一旦終止,等於林思成和他的這個中心再不受約束。會不會有這種可能:他突然就復原了卵白玉的燒造工藝?”

“可能性不大!”

鄭銘斷然搖頭,“我請教過孫嘉木,他說不太可能。但我不太放心,所以又託人諮詢,包括上海硅鹽所(中科院陶瓷研究中心)、故宮古陶瓷研究中心,以及清華北大陶瓷重點實驗室……

這幾家意見出奇的一致:沒有任何文獻記載,沒有任何工藝與配方的史料留存,僅憑有限的遺址發掘和百多公斤的實驗樣本,復原已失傳千年的瓷器燒造工藝,和手搓原子彈的難度沒什麼區別……”

所以,鄭局長你纔有恃無恐,怎麼勸都不聽。然後,就鬧成了這個樣子?

水即生暗暗嘆了一口氣。

他也覺得不大可能,但總感覺不太對勁:沒有找到北澗疙瘩之前,林思成肯定不知道下一個遺址有多大,更不知道能出土的文物有多少,其中有沒有細白釉瓷,既便有,又有多少。

那爲什麼他當時就敢把上下八畝遺址中,爲數不多的那點細白瓷平均分配?

憑林思成當時的威信,他即便全讓黃智峰帶走,也絕對沒人敢說什麼。

所以,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那個時候林思成已經斷定,復原卵白玉工藝已不可能?

既然沒希望了,當然也就不在乎了。

再結合今天的王齊志:頗有點兒爲了給林思成減輕責任,故意鬧了這麼一場? 領導你們看:不是林思成不研究,更不是他沒能力,而是山西這邊卸磨殺驢。就那麼一點實驗樣本,竟然分成了六份,這還怎麼復原工藝?

水即生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也不止他一個人這麼想,還包括孫嘉木。

但他剛一問,王齊志就冷笑了一聲:推卸責任,委責於人,他王齊志丟不起這個人,林思成更丟不起這個人。

真要有什麼責任,他這個老師一個人就擔了,哪能輪得到林思成?

不過今天他確實是順水推舟,因爲林思成早料到,當地會來這麼一出:明知道不可爲,爲什麼還要鑽牛角尖,白白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復原卵白玉工藝的項目,自然也就終止了。

既然遲早要散夥,那還不如干脆點,切割的乾淨一點。也省得以後林思成研究出點眉目來,這些人又反悔,糾纏不休? 像今天這樣就剛剛好:上了會,表了態,形成了決議。明天再打一份申請,只要相關領導一簽字,以後就是大道朝天,各走一邊……

孫嘉木想了想:好像挺有道理? 但王齊志剛說的,萬一林思成以後研究出點什麼,孫嘉木表示很懷疑。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林思成想研究,也得有東西可研究!”

“對!”王齊志用力點頭,“所以,林思成去找研究樣本了。”

孫嘉木愣了一下:“除了河津,哪裡還有卵白玉?”

王齊志搖頭:“我不知道。”

他確實不知道,但林思成說有,那就肯定有!

(本章完)

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4章 孫承祖業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19章 報警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72章 我要了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249章 強迫症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2章 聽不懂?第24章 鳴遠壺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55章 胡鬧第18章 核輻射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72章 聽不懂?第264章 陽謀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27章 說個理由第259章 算計了個寂寞第87章 都剛樓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21章 充數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66章 孽徒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49章 玉豬龍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202章 我讓你玩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9章 賣撣子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9章 報警第172章 聽不懂?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211章 燈會第264章 陽謀
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4章 孫承祖業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19章 報警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72章 我要了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249章 強迫症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2章 聽不懂?第24章 鳴遠壺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55章 胡鬧第18章 核輻射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72章 聽不懂?第264章 陽謀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27章 說個理由第259章 算計了個寂寞第87章 都剛樓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21章 充數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66章 孽徒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49章 玉豬龍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202章 我讓你玩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9章 賣撣子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9章 報警第172章 聽不懂?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211章 燈會第264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