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

陳名夏不愧是年輕人,眼睛很賊,一見有東廠的人來,便趁着外面大亂之時跑了出來。

隨同他一起跑出來的還有應天巡撫王文奎的幕僚文舉人。

兩人一老一少的硬是抄近路跑到了巡撫衙門。

應天巡撫王文奎此時正在巡撫衙門的內堂生着悶氣,除了執掌南京防務軍權的四位大佬,整個江南幾乎就是他的天下,即便是巡按御史也因與他是同年且性格懦弱而對他言聽計從,而其他各地州府衙門的官員也自然是以他馬是瞻。

且他王文奎與江南名紳董其昌、王思任、張溥、祁彪佳等相交甚厚,因而也得到了江南士紳的支持,所以在此次逼迫陛下取締皇家織造局的密謀中,他能夠調動起大部分的江南官員遵從自己的意志辦事。

王文奎也因此有些捨我其誰的傲氣,本想着來籬水閣藉着與董其昌等江南名紳和一干文人雅士談話時,藉機接近一下自己垂涎已久的敏兒姑娘,這位曾經是內閣輔家千金的女子對他王文奎有一種致命的誘惑,他王文奎覺得以自己應天巡撫的權勢應該能抱得美人歸,誰料中途殺出個程咬金,一個閹宦竟然入得了魏敏兒的閨房,而那魏敏兒卻對自己毫不理睬。

一想起這個,王文奎心裡就不服,一時也失去了理智,因此在見到朱由校等殺人後才悍然命令巡撫衙門的兵丁去捉拿,且也沒去多想他到底是魏忠賢的什麼人,畢竟在他看來,魏忠賢也的確不比當初,只要自己到時候明說不是自己主動挑起的,魏忠賢也不會真的與自己撕破臉皮,而當今也不會真的就一味偏袒魏忠賢。

“魏敏兒,本官還就不信不能收了你”,王文奎有些厲色的自言自語了一句,正要起身準備找個俊俏的丫鬟去去火時,卻見自己的僕人進來奏報,文舉人和陳相公來訪。

王文奎略感到驚訝,按道理,這兩人現在應該在籬水閣,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難不成已經將那殺人之徒抓了回來了?

“讓他們在前廳等候,本官這就來”,王文奎吩咐了一句,就正了正烏紗帽,踱步朝前廳走來。

等到王文奎一到,文舉人就先哭喪着臉着急地給王文奎說道:“老爺,大事不好,那殺人的傢伙來歷不簡單啊,居然有東廠和官兵來解圍,而且看那架勢,這些官兵似乎不簡單,沒準是禁衛軍啊。”

“是啊,恩師,他們一闖進來見人就殺,且毫不手軟,幸虧學生跑得快,不然早做了刀下亡魂,而且學生聽說那人好像是什麼閣老”,陳名夏也忙添油加醋地說起那些官兵和東廠的人的厲害來。

王文奎倒是頗爲驚訝地拈鬚沉思起來,他作爲一省督撫,倒也不怎麼懼怕東廠,更何況在聽到陳名夏的話後,他就越的有些懷疑起來,問道:“你等會,你剛纔提到閣老,什麼閣老?”

“學生在跑出來時偶爾聽見是因爲我們要緝拿的那人是什麼閣老,對是叫李閣老,那些士兵說不能讓裡面的人傷到李閣老分豪,否則他們也是死罪!”

陳名夏這麼說,讓王文奎越的難以相信起來,猛的一拍桌子:“什麼閣老,這滿南o京城就一個隨陛下南巡的李閣老,本官又不是沒見過,哪裡又冒出個李閣老來,只怕是這些亂黨賊寇們假扮哄騙人的,這年頭白蓮教等邪教慣會假扮官兵到處殺人放火也不是沒有的事,依本官看,這隻怕又是亂黨鬧事。”

說着,王文奎就命文舉人立即去將巡撫標兵全部點齊,並行文南o京衛戍部隊目前執掌者即僉書右府劉孔昭領三千人來援助。

頓時,便就有五千兵馬浩浩蕩蕩地往秦淮河畔開來。

秦淮河畔的男男女女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如此多的兵勇闖入,且一支來了又來另外一支,人數規模一次比一次大。

誰也不敢再吟風弄月了,關着門,趴在窗戶上好奇地看着外面生了什麼事。

而此時的籬水閣,場面這略顯尷尬。

一百多名東廠番子幾乎佔領了整個二樓,且個個拔出刀來,殺氣騰騰的環視着四周。

而禁衛軍的步兵營則一直舉着火銃,分成兩隊,一隊對着閣內的文人士子包括董其昌和張溥,一隊則對着外面,特別是左右兩翼。

朱由檢則帶着禁衛軍騎兵巡視在外圍,一個個握着血淋淋的彎刀,也不收入刀鞘之中,這些已經習慣了屠戮的騎兵們在殺掉上百個巡撫衙門的兵丁後似乎並沒有滿足他們殺戮的本性。

“李閣老,這裡面多有誤會,老夫也是不知道是您來了這裡,纔有些莽撞,還請您大人不計小人過。”

董其昌看見這架勢也有些怕啊,畢竟現在躺在地上的屍體都是上百具,他一個文人早已是嚇得雙腿打顫,深怕眼前這個李閣老真的會仗着自己是皇帝寵臣而大開殺戒。

倒是魏敏兒這時候不由得有些隱隱笑,她也算是見過這種場面的,所以也沒感到害怕,她倒是覺得這位皇帝陛下也真會演習,而那位叫李閣老的只怕要被他坑的夠慘。

“李閣老,雖然我等的確有不敬之處,但你作爲堂堂閣老,卻是殺人行兇,未免也過了點,既然如此,我們互不追究,學生自會勸中丞不上奏此事,而請閣老也不要記恨我們這些文人士子,如何?畢竟大家都是孔孟子弟。”

張溥現在也不得不朝冒充李明睿的朱由校求起情來,雖然說法的方式還帶着文人的傲氣,但與語氣卻是有懇求的意味。

這也沒辦法,他張溥現在還是個舉人,而他復社的很多士子也亟需在科場揚名,但偏偏他現在得罪的這位李閣老就是禮部右侍郎主要負責的就是文化和科舉這塊,文化自然是報務,而科舉則是關係很多士子的仕途命運。

所以張溥現在是不得不求李明睿能寬宏大量,要不然真的讓李明睿記恨了,那他和他的復社只怕很難有人中第了。

“張溥,可別亂說,人不是本官殺的,是東廠的人殺的,是吧,吳大檔頭”,朱由校問向吳進,吳進忙配合着回道:“回李閣老,的確都是小的殺的,但我們東廠殺人是從來不問王法的,按照陛下的旨意,此次跟隨閣老出來暗訪民情,只要遇見不測,無論是官紳士子還是販夫走卒,下官都可以先斬後奏。”

吳進這麼一說,張溥一時也啞了口。

倒是魏敏兒不由得噗呲一聲,笑了起來,朱由校忙瞪了她一眼,嚇得她忙閉住了嘴。

但這時候,外面突然傳來劉孔昭和巡撫標兵參將師開宇的訓令聲:“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本官乃提督南京衛戍的誠意伯劉孔昭,特受王中丞之託來圍剿爾等邪教反賊,勸爾等最好束手就擒,不然本官定不輕饒爾等!”

朱由檢等騎兵忙調轉馬頭舉起彎刀面向這羣迎面而來五千兵馬。

劉孔昭帶來的五千兵馬一見這架勢就不由得退後了三步,劉孔昭更是結結巴巴的說道:“你們是禁衛軍,你,你是信王殿下,難道里面的是?”

還沒說完,劉孔昭就從馬上栽倒了下來。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上架感言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八十章 上當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上架感言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八十章 上當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