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

朱由校最終答應了皇家織造局暫時只招十萬織工進行再就業培訓的要求,並讓皇家銀行的楊壽春無條件給皇家織造局一筆貸款,以解決皇家織造局布匹貨物積壓的危機和承擔這批織工的先前培訓成本和皇家織造局進軍除江南外全國其他各布政使司市場的運營成本。

皇帝陛下的旨意,楊壽春不敢不從,有時候就是這樣,皇家銀行與其他皇家資本可謂是息息相關,一旦皇家工業公司或皇家織造局經營不善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虧損也會波及到皇家銀行,使皇家銀行背鍋。

軍械司的商業化程度趕不上皇家工業公司和皇家織造局,他目前的訂單全部是禁衛軍的戰備所需,甚至許多軍械司的軍械武器還屬於保密階段,不對民間開放,也不對大明之外的軍事力量出售。

不過,朱由校打算等到大明的科技工業展到一個階段,至少禁衛軍的主力裝備已經更新了一代後,就可以開放對外的武器封鎖,允許軍械司將禁衛軍淘汰掉的但仍屬於當前時代較爲先進的武器販賣給外邦,哪怕是滿清也行。

讓敵人依賴於自己製造的武器,就可以因此間接控制敵人的武器裝備。

如果有一天能讓滿清忘記自己的騎射本領,而也習慣於用自己造的燧槍去打戰,那絕對是朱由校願意看見,騎兵縱橫捭闔,朱由校很難保證能以此將滿清殺絕,但如果大家都是用火器的話,朱由校覺得有信心讓大明在最短時間內擊潰滿清。

“如今禁衛軍的訂單還有十個營的裝備沒有完成,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技藝嫺熟的工匠很少,微臣可以接收五萬人,然後加以培訓,爭取在今年重陽節之前禁衛軍的訂單,但還請陛下能讓皇家銀行再給軍械司撥一筆款項,不然這五萬人的安置很難完成。”

畢懋康一臉苦澀的說道。

幾個皇家資本產業中,就軍械司是虧錢的,甚至虧的不少,從成立以來,一直是皇家銀行倒貼,儘管軍械司是現今大明乃至全世界最先進軍事武器的生產地,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它現在還欠着皇家銀行的幾千萬債務。

如今又要找皇家銀行要錢,朱由校不能不給,便讓楊壽春再給軍械司一筆無償貸款。

楊壽春直喊肉疼,但也無可奈何,畢竟軍械司可是皇家禁衛軍能控制大明時局的罪強有力後盾,也是產學研最典型的代表,皇帝陛下朱由校曾經說過,寧願少養幾個藩王,也不能讓軍械垮。

工部尚書霍維華提出的大工程可以滿足五十萬百姓的就業,皇家工業公司可接收五萬百姓的就業,皇家織造局可接收十萬百姓的就業,另外,皇家銀行也願意接收一批學童和熟稔賬務的做學徒外,大部分的百姓就只有交給皇莊來解決。

如今的皇莊不僅僅是朱由校的私人土地那麼簡單,實際上他的本質就是一個以皇帝的名義佔有所有權,將奪得的大部分土地和皇帝原有的土地分給百姓們耕種,且無償允許百姓們具有數十年承包使用權的一種變相土改。

最大的地主是皇帝陛下朱由校,但對於承包皇莊的農戶,朱由校並不限制他們的其他權益,按照朱由校的最新旨意,皇莊的佃農同自耕農一樣,享有參加科舉、其生命和私人財產被朝廷保護的待遇。

且早在天啓七年,朱由校就讓工部左侍郎徐光啓和司禮監王承恩負責將皇莊土地以正式文案的方式承包給各個百姓,但前提是無地百姓和往年納稅信用度不錯的百姓,每個承包皇莊的個體戶的使用權是五十年。

在這五十年來,朝廷不會干預你種什麼,你收穫多少,只是每到夏秋兩季,會按時收取比朝廷當年賦稅標準更低的租子。

自己有五十年的使用權益,不用擔心五十年來不給種,而且朝廷還不干涉你種什麼,且比種自己地時承擔的賦稅更低,再加上地又是朝廷的不會擔心被搶走,所以很多百姓都願意投獻土地到皇莊,自願到皇莊承包土地。

不過,皇莊對每個家庭個體承包的土地做了限定,還特地分爲耕種和其他兩種,耕種自然是單純的種植生產糧食,而其他則包括建房、建造作坊和窯子等商業用途用地,前面所說的租子低於朝廷賦稅是指的前者,而商業用途的用地其賦稅並不低,甚至遠遠過所謂的三十取一的商稅。

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爲了保障皇莊能成爲提供糧食這一重要戰略物資的基地,不讓他過度商業化,同樣通過對承包者的土地承包規模限制而達到抑制土地兼併現象的目的。

誰再大膽,也不敢兼併皇帝陛下的土地。

但這樣的舉措,自然是違背了文人士大夫們的利益,畢竟這已經阻礙了他們對土地的吞併。

然而,現在大部分江南文人名士不是被抓進大牢就是被流放到大明朝的大西部下鄉助學助教,再加上連續幾次對文人的大清洗,使得現在沒人敢明着反對陛下朱由校的決策,但私下牢騷的還是不少的,最直接的莫過於說當今陛下橫徵暴斂,兼併土地,使得百姓無地可種,庶民無衣可穿。

可事實上,因爲皇莊等的出現,流民特別是北方的流民已經大幅度減少,甚至很多南方的百姓更是直接冒險走出縣城、走出南方、不遠千里的來到京城,找到皇莊的負責人,要求能承包給十幾畝地。

士大夫們對此是恨之入骨,卻也是無可奈何,只能在背地裡罵幾句。

好在現在的皇莊通過歷次抄家和主動購買以及百姓主動投獻,導致現在皇莊手裡的田地已經遍佈兩京一十三布政使司,再加上孔氏、董氏等幾個大地主的土地歸於皇莊,因而,皇莊現在也完全有能力吸納如此多的百姓。

朱由校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現在的江南百姓的就業問題就算順利解決,但不得不承認,就是因爲這數百萬百姓的生計和大明王朝的根基,也使得幾個皇家資本都達到了飽和,如果不擴張海外市場,那一旦等到國內需求達到飽和,那到時候幾個皇家資本就會面臨利潤縮水甚至倒閉的可能。

“必須要有自己的海上力量!”這是朱由校此時最強烈的感受。

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章 情報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
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章 情報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