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

朱由校也沒有因爲擊退了代善所部而有所鬆懈,在得知代善退卻且皇太極等八旗主力已到達後,他便又立即召集了各營指揮使對剛剛的遭遇戰進行總結,而各營指揮使如今也是信心大增,談起下面如何應對更多的韃子來更是說的眉飛色舞。

“炮火延伸的時候,完全可以把韃子拉近點再打,另外,不必把火炮都放在一條陣線上,最好是弧線設置,形成交叉火力網,步兵營第二營和第三營記住在第一營射擊完畢後也次遞進行射擊,形成對韃子的連續打擊,騎兵營不必一定要與韃子硬戰,學會把韃子引誘到我們的火力範圍來,然後讓步兵營予以殲滅!”

朱由校很細緻的吩咐着諸指揮使的同時還問向負責情報收集和軍紀執法的湯復生:“各地勤王之師是何動態,兵部左侍郎兼薊遼總督盧象升在什麼位置。”

湯復生善於從零碎的情報消息中總結出一段連續且重要的簡短話來,如今一等朱由校問起,他便忙鋪開一張地圖,就地拾起一塊略尖銳的石頭,往通州所在位置一點:

“盧侍郎命黃得功留守薊州後已經趕赴通州,且在趕赴通州後就直接宣佈了戒嚴令,通州城內無數以達官貴人爲依仗的大商船被他直接截留,且許多糧食也以兵部可以戰時無條件徵用的理由直接調運爲軍糧。”

“除此之外,盧侍郎一到通州就連斬殺達十餘名因棄城而逃的文武官員,其中還有參將劉良臣和他的同年好友知州崔宗寶,連帶總兵官侯世祿也因擾民被盧侍郎抓捕進通州城打了五十大板,到現在還爬不起牀來,也因此,使得京畿遭遇韃子破城劫掠的消息少了許多,當然官兵擾民的消息也少了許多。”

“但通州城內的官僚士紳對盧侍郎卻是怨聲載道,有威脅說要寫狀子告御狀的,不料陛下您讓他總理諸省軍政的聖旨在這個時候到了,這下子盧侍郎也就更有了理由徵用商人糧食貨物用作軍用,而且恰巧在這時,阿敏部也突然出現在了通州城下,但因盧侍郎防衛及時,阿敏部毫無收穫。”

“而現在盧侍郎已命大同總兵曹文詔一萬人行進至昌平,太原總兵周遇吉親率八千人已經到達保安,趙率教和姜瓖部已各領五千精騎到達百望山一帶,滿桂也已帶走三千以蒙人爲主的精騎趕赴京城,現在估計快進入薊州地界。”

“總計過三萬的大明軍隊,你說皇太極要是會逃出去他該如何逃出去。”

朱由校笑說着就吩咐道:“派人傳命給盧象升,讓他放心大膽的去調兵遣將,若有人自恃有幾分功勞身份就敢違命不遵就直接拿下,不必上報,到時候若是真有人追究,自有朕來扛着,另外,告訴內閣,無論言官們如何談何盧象升,都留中不。”

說着,外面已傳來號角聲,渾厚且透着森然寒意的號聲讓人心裡不由得一涼。

這是韃子要進攻的聲音,按照皇太極的戰術構思,先讓漢人騎兵打頭陣,即李永芳部騎兵先行攻擊以吸引明軍火力,不過在此之前率先攻擊的卻是佟養性的炮營。

佟養性歸順努爾哈赤後就做了後金的額駙,並掌管着後金的炮營,而此時皇太極在開戰之初也學着朱由校一樣先用火炮攻擊,不過,皇太極的目的卻是用火炮先摧毀朱由校在林中的基地。

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富大海已經迅的命令禁衛軍炮營迅疾運動到了前方數百步處,且很快就開始射擊,強大的火力讓佟養性的炮營在還沒施展開才華,其炮大多炮手已做了鬼魂。

“韃子騎兵只怕要攻了,二號跑後退,一號炮繼續向前推進。”

“富指揮使,爲何還要讓一號炮向前推進,到時候若是撤退不及可就晚了。”

“怕什麼,你沒看見這股騎兵同起初一樣傲慢無禮嗎,既然如此,本官就要讓他們嚐嚐教訓,讓他們知道在炮營面前該如何保持正確的攻擊隊形”,富大海說着就又喊道:“再向前三十步!”

此時,一些臂力強硬的韃子漢奸騎兵已能射箭射到一號炮的炮營炮手,可以說雙方的距離已經拉得很近,但富大海卻是無動於衷,依舊命一號炮位繼續向前推進。

還好,炮兵們紀律性嚴明,再加上大明炮本就加了擋板和因炮兵們個個都是寶貝而加了護身軟甲因而倒也沒有奔潰,更何況還有指揮使富大海這個不怕死的傢伙,一直頂在最前面,直到他亮出大拇指比劃了一陣後才笑道:

“讓陛下看我們炮營的好戲吧。”

說着,富大海就立即吩咐道:“炮口調低三十度,保持仰角十五分,第一隊扇面排列在前,第二隊後撤十五步,炮口調高十二度,第三隊護住左右兩翼,裝藥,點火!”

富大海一聲令下,二十一門大明一號炮開始徹底威,無數鐵彈組成密集的彈雨朝李永芳部傾覆而來,且頃刻間李永芳部就折損無數人馬,李永芳忙帶着精銳家丁冒死衝鋒,卻不想越往裡衝交叉火力網更猛烈。

許多漢奸騎兵被逼得不得不調轉馬頭回奔,卻正好與急殺來的蒙古兩旗騎兵撞了個正着,猶如兩高行駛的跑車突然相撞一般,蒙古騎兵的陣營也徹底被打亂。

朱由校見此不由得笑道:“好個富大海,這傢伙是把朕的大炮當槍使啊,鰲拜,你先衝上去,趁着敵軍不穩,殺他一陣,讓皇太極看看,別以爲派兩漢蒙騎兵就能衝破朕的防線,簡直是癡人說夢。”

“是!”

鰲拜的騎兵衝了上來,不過,此時一馬當先的卻是朱由檢,他大喝一聲就朝一槍直戳一漢奸騎兵的胸膛,且硬是讓那騎兵胸前破洞而死。

其他禁衛軍騎兵也不敢落後,已同代善的八旗精銳白甲兵對戰過的他們在對付起漢蒙騎兵而來信心很足,不到半刻種,李永芳就先鳴金收了兵,皇太極沒有怪李永芳,他也沒想到明軍的火炮會突然變得這麼猛,不但射程更遠,還能連。

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九章 早朝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封推感言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零七章 面對祖墳被挖的孔聞詩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
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九章 早朝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封推感言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零七章 面對祖墳被挖的孔聞詩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