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

朱由校已經頒佈聖旨,着即調劉宗周爲漠南布政使,史可法爲漠南按察使兼巡按御史提督學政。

讓這兩個本是東林黨卻又算是忠貞的臣僚主政漠南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朱由校看來,如今的漠南最需要的儒家教化與建立禮制秩序。

而這兩個理學名臣卻是再適合不過的,更何況他們在建奴盛京做使臣這麼久,對關外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瞭解。

當然,朱由校沒讓他們再在建奴繼續當使臣,還有另外一層目的,那就是標誌着,大明對建奴的態度將會生改變,而撤離使者只是開啓戰端的第一步。

如今大明已經完全佔據整個漠南蒙古,只要等到統治體系完全在漠南鞏固下來,建奴將會難以上演從漠南蒙古入關劫掠的戲碼。

而大明卻能夠以漠南與遼東基地,隨時能動對建奴盛京城的攻擊,不但如此,朱由校已讓禁衛軍第三軍第二旅騎兵立即趕赴遠東,恢復奴兒干都司當年在現外興安嶺一帶恢復大明建制,同時也令毛文龍率其東江兵一部由海路趕赴廟屯(庫頁島)和蝦夷島,恢復這些地方的流官,並鼓勵在其區域開墾田地。

這樣做既是爲了完成對建奴所控制的區域的包圍,同時也是要今早確立華夏在這裡的統治體系與文化體系,以避免在後來被沙俄所佔據。

在得知毛文龍與第三軍第二旅參將龍騰文已到達廟屯和蝦夷島後,朱由校便乾脆直接成立遠東承宣布政使司,以代替其原來的奴兒干都司的行政功能。

且讓毛文龍直接擔任遠東總督,而龍騰文則擔任遠東巡撫,鼓勵兩股勢力一個向西邊即羅剎國方向擴展領地,一個向北邊擴展領地。

當然,這些還只是設想,兩人現在的關鍵任務還是要在遠東建立起統治體系。

朱由校在漠南、遼東和遠東的行動自然也引起了皇太極的注意,而讓劉宗周和史可法不再擔任使臣,也更讓他認識到大明這是在針對自己和自己的大清。

皇太極也知道,一旦大明在這三處地方站穩了腳跟,那自己將會徹底被困死。

本來,自己的大清以前還可以聯合蒙古諸部,並通過威懾朝鮮來達到欺凌大明的目的,但現在蒙古諸部也沒有了,朝鮮更是沒有因爲自己打服過他而甘願俯稱臣。

連帶着自己大清北邊也開始出現一支明軍。

皇太極覺得自己有必要採取行動,來遏制朱由校的這種蠶食的戰略,並打破大明的包圍圈。

所以,他一邊故作淡然的領着他的一干親王貝勒和其他王公歡送劉宗周和史可法兩使臣回到大明,一邊則暗暗聚集八旗勁旅,以隨時準備朝大明的某個薄弱處動攻擊。

皇太極以及他所代表的滿洲軍事貴族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知道一旦遇到這種靠步步爲營來圍困自己時,最好的解決方式是什麼。

在他們看來,這種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攻擊並一一擊破,而且這種方式以前也出現過,大明每屯兵一處,建立一處城堡,建奴必會在其爲完全鞏固前摧毀並劫掠你的戰略資源以補充自己。

如此,周而復始之下,大明爲修建城堡和邊牆所花的錢養活了建奴,而建奴卻因此一步步壯大。

爲避免出現這種狀況,朱由校並未完全撤回禁衛軍各軍,讓其控制各處要隘,同時還讓牧民們參軍組成大明蒙古騎兵,讓他們自己來守衛自己的家園。

但誰也沒辦法確定皇太極會在什麼時候動突然的襲擊,也沒辦法預料這些地方將會有哪處會遭受到劫掠。

爲了提前做好準備,朱由校也讓軍械司在遼東山海關設立分局,爲減少因爲空間運輸而帶來的後勤問題,便乾脆將一部分生產線搬遷到山海關來,以達到隨時生產隨時裝備。

同時,朱由校還令錦衣衛繼續擴大規模,進一步完善情報體系。

而在關內,則繼續擴大對禁衛軍的招收規模,皇家軍事學堂的第四期軍官生的預計名額比第三期增加了三倍,徵兵數量也由十萬增加至三十萬。

科爾沁部和喀爾喀部的封建領主們所積累的財富大部分已經被66續續運進關內,而漠南與遼東以及遠東等地的牧民與移民剛剛開始生產,也還沒有什麼糧食的收穫,皇太極還不能靠搶劫爲自己的部族獲得足夠的生存資源,目前還依舊只能靠着與大明的貿易和協定所明確的接濟度日。

所以,這也是皇太極還沒有立即跟大明翻臉的原因,並也不得不在盧象升的再三催促下交出吳襄與吳三桂父子。

自從皇太極爲恢復與大明的友好關係而進攻科爾沁部,並殺害科爾沁部可汗土謝圖汗之子巴達禮後,建奴內部的蒙古八旗便已產生了些對皇太極的不滿情緒,而作爲科爾沁部人的布木布泰也同樣對皇太極暗生恨意。

在布木布泰看來,自己科爾沁部爲大清可以說是毫無保留的支持,要不然也不會將自己嫁過來,甚至爲了進一步加強兩者之間的關係,還準備將如今已被明軍劫走的海蘭珠也嫁過來,但誰知,自己的夫君,這個有奪天下之志的帝王卻轉眼間就幫助明廷滅了自己的科爾沁部,還殺害自己無數的科爾沁部民,甚至表現的比明軍還狠,目的僅僅是不讓明廷得到更多的人口。

因此上,布木布泰便以生病爲由對皇太極是避而不見。

而皇太極自己這時候也是萬分的爲難,爲了避免現在就與大明出現大的衝突而犧牲掉自己的盟友——科爾沁部,甚至還讓自己的愛妃也對自己起了芥蒂,影響了蒙古部民對自己的服從。

不但如此,自己還不得不眼睜睜看着那個讓自己早已心花怒放的草原明珠——海蘭珠就這樣被送進城,甚至還爲了讓明廷滿意,不得不將吳氏父子交出,以表明自己恪守協定的誠意。

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兩百零七章 面對祖墳被挖的孔聞詩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封推感言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
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兩百零七章 面對祖墳被挖的孔聞詩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封推感言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