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

按照內閣大學士李明睿與南宗孔門事先達成的約定,當然實際上就是當今皇帝朱由校和南宗孔門的約定,不過是因爲朱由校畢竟是一國之君,不可能自降身份去和一個宗族商量。

依據約定,只要南宗孔門承認孔志奇在南宗孔門的地位,朝廷即當今陛下朱由校就會同意南宗孔門的地位,承認真正的聖人傳承正統是南宗,而非胡漢雜糅的北宗。

同時,南宗的孔門長孫可直接過繼給孔志奇,認孔志奇爲祖父,這樣就能使得聖人嫡系後裔傳承不斷,同時也使得衍聖公的爵位落在南宗孔門長房手中,畢竟孔志奇現在只是一個鰥夫,因而在南宗看來承認孔志奇的地位也無甚要緊。

南宗嫡系長房長孫親自趕赴曲o阜拜見孔志奇,並明文宣佈承認孔志奇乃其過繼之祖後,南宗的各族長輩也立即開祠堂着即宣佈正式承認孔志奇乃真正的聖人嫡系後裔。

而與此同時,南宗也正式開始於《大明日報》上宣佈拒絕承認北宗孔門的聖人血統,並有措辭嚴厲者直接罵北宗孔門實乃雜種之後,即便是姓孔也是白白玷污了聖人之德,因立即改名爲孛兒只斤,有人戲言,若改爲孛兒只斤,只怕蒙古的黃金家族們並不會同意。

孔胤植此時也得知了南宗派人與閣老李明睿且最終與陛下朱由校秘密接觸且承認孔志奇乃真正聖人嫡系後裔的消息,剛剛開完宗族會議並得到數百畝良田的他聽到消息當即就氣得連嘗孔聞詩兩妾室的心情也沒有,而是立即召集了左布政使顧庭焯等人。

“你們聽說了嗎,南宗的人居然秘密來了我曲o阜,還將孔志奇那個螻蟻一般的傢伙扶爲了聖人嫡系,還說本公是什麼胡漢雜種,他南宗的人到底想幹什麼!”孔胤植有些惱怒地說道。

曲o阜知縣同時又是北宗孔門長輩的孔貞堪也從孔聞詩一脈中吞了幾十畝好地和幾房家生奴,本來同樣是春風得意的他此刻也是面色凝重的道:“南宗的人一直垂涎我們的衍聖公爵位,可謂是賊心不死,當年若不是太祖爲安撫北方士子,且倚仗我等北宗孔門,纔沒有將衍聖公爵位給南宗,但南宗的人素來以嫡系自居且又以心向大明而並未真正的打心眼裡承認我北宗孔門在聖人後裔中的地位,如今更是如此!”

“兩位且消消氣,依我看,這裡面最關鍵的還是當今陛下並沒有放棄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一事所致,若不然南宗怎麼會突然知道有個孔志奇,還突然之間就面見了陛下,且直接就明文辱罵北宗,要知道北宗可是當年太祖欽封的衍聖公,若沒有陛下的授意,這南宗的人未必敢這麼大膽。”

山o東左布政使顧庭焯的一番話讓孔胤植聽後,孔胤植也瞬間明白了過來,便順手就將一茶盞摔在地上:“朱由校!難不成他真的要逼我對他做出不忠不義之事不成,別以爲他能剷除東林黨就能將我百年的北宗孔門輕易剷除!”

“父親慎言,小心隔牆有耳,這樣直呼陛下名諱到底不好,若是讓東廠的人知道了,只怕我們的罪責就不只是違抗聖命那麼簡單了”,孔興燮這時候不由得勸了一句,而已然盛怒不已的孔胤植卻是氣惱地坐回在椅子上道:

“去他個違抗聖命,既然他非要逼得我孔胤植無法苟活,那我孔某索性也不讓他好過,大家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來場大的,到時候若果真輸了,橫豎反正也是個死,若是贏了,我要讓他朱由校爲今日之事後悔不已!”

孔胤植說着就立即將孔興燮叫了過來,且貼在他耳邊低聲吩咐道:“立即派可靠的人趕赴德州告知巡按御史張東恩和駐紮在濟o寧的山東都司兼參將劉澤清,讓二人帶兵來曲o阜,到時候我們直接包圍朱由校的駐蹕之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採取果斷措施,然後直接扶信王殿下即位。”

孔興燮聽後不由得大驚,但想着顧庭焯和孔貞堪還在旁邊,便也只得強作鎮定地點了點頭,然後低聲問道:“父親,這樣是不是太冒失了,先不說此舉兇險萬分,即便支持我們的這些地方官員只怕也沒幾個願意我們這樣做,畢竟當今陛下麾下還有上萬精銳的禁衛軍和控制着朝堂的保皇黨。”

“哼,不這樣做還能怎麼辦,總不能束手就擒,任由他朱由校拿你父親的人頭去祭旗吧,對於這些當官的,到時候等大軍一到,不由得他們不聽”,孔胤植說後,孔興燮又問道:“可是,劉澤清和張東南能靠得住嗎?”

孔胤植冷冷地瞪了孔興燮了一眼:“叫你做你就去做就是了,問那麼多幹嘛,他劉澤清本就是我府上一家奴,若不是我他,他能有今天,還有張東恩也是如此,這兩人都曾在在遼東與吳襄部有所勾連,他們有把柄在我手上,就不信他們二人不聽從我!”

孔興燮見此也只得離開,而顧庭焯和孔貞堪也不知道孔胤植和孔興燮在裡面嘀嘀咕咕說些什麼,與孔胤植說了些如何應對袁可立逼迫越來越緊的官紳一體納糧事後就告辭而去。

朱由校在面見南宗代表孔尚乾後就沒再出門,近來也因天氣漸熱而導致有些暑熱感冒的他也沒再出去而是呆在屋裡歇息。

不過,王承恩卻是被他派了出去。

派王承恩出去辦事並不是爲了別的什麼,而是朱由校在從吳進口中得知孔胤植已經將孔聞詩一脈剔除家譜且謀奪其田畝家產致使孔聞詩的老妻弱子從此不得不靠乞討度日後就讓王承恩去將孔聞詩帶出來,並讓他孔聞詩卻瞧瞧那個被他所保護的宗族族長即衍聖公孔胤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無所知的孔聞詩現在並不知道這些,他現在則是安然地坐在幽閉的大牢裡,看着透過小孔的幾束光線,他不由得苦笑起來,而在他面前擺着的則是一紙一筆,是袁可立刻意給他準備讓他好寫遺書的。

他現在唯一放心不小的確是自己那還不過幾歲的孩子和與自己舉案齊眉幾十年未曾有過一句怨言的糟糠之妻,他現在有一種強烈的愧疚感,不過一想到孔胤植答應過自己要替自己好好照顧自己的妻兒,且還要送自己孩子讀書走科舉之路,他便也放心不少,想着自己是不是把自己平生閱歷所得都寫出來將來好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少走彎路。

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十七章 結黨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封推感言第十七章 結黨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閣老納小妾(三)第五更!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
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十七章 結黨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封推感言第十七章 結黨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閣老納小妾(三)第五更!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