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

清晨,初冬的濃霧剛漫上紅牆,將整個紫禁城襯托的如天宮一般時,朱由校就不得不從惠嬪徐佛的暖窩裡爬起。

如今的惠嬪徐佛分娩後便越肌膚瑩潤,儼然如五月熟透的了櫻桃一般,勾魂攝魄之功越進益,直撩得大明皇帝朱由校好幾度學唐明皇來個“從此君王不早朝”。

惠嬪徐佛自知自己出身卑賤,雖說是被朱由校奪走了完好女兒身,但到底以前在風月場所待過,因而她也就更加在朱由校御前盡心盡力,生怕引起朱由校半點不悅,大清早被朱由校按在香椿榻上胡來,她也只得順從。

直到朱由校累的是大汗淋漓,一江春水東流去後,她才強忍着腿間和股間的不適感,給朱由校穿衣繫帶。

“明日是盧閣老會離開京城回錦州,你跟他一起去,到時候錦衣衛指揮使許顯純你告訴你任務,你現在最關鍵的是要和幾個鋤奸隊的人潛入廣寧城,明白嗎?”

朱由校說後,徐佛不由得點了點頭,眼眸不由得溼潤起來,哽咽着點頭應了一聲:“遵旨!”

徐佛作爲皇家軍事學堂和錦衣衛聯合培訓的鋤奸隊成員之一,朱由校並沒有想過讓她一直待在後宮消耗自己的精細胞,而從一開始就原本打算讓利用她善於交際和審時度勢的能力與精通琴棋書畫的能力去做朱由校的一柄暗殺利器。

當然,也不僅僅是徐佛,還有其他成員,要不然當年的范文程也不會那麼輕易的被抓住。

而之前徐佛是因爲意外懷孕而不得不暫且擱置了其在錦衣衛下屬的鋤奸隊的任務,但如今已經過了一年多,而徐佛又進行了訓練一段時間,朱由校便不得不讓她出來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

“你和炯兒好好過一日,朕今晚也會來陪你,另外,自己也多加小心”。

本來,朱由校強要了徐佛的身子最初的目的就是要藉此控制徐佛,並讓她爲自己服務,但偏偏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徐佛居然懷上了自己的孩子,結果還是個皇子。

這麼一來,朱由校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對這徐佛也有了感情,要不然也不會選擇再來徐佛這裡。

而朱由校這句情不自禁的關心之語倒讓徐佛心中一暖:“謝陛下,奴家想在走之前看望看望皇后娘娘。”

“這是應該的”,朱由校說後就踏步走了出去,王承恩總是會在這個時候恰巧的出現在朱由校跟前,並很迅的將一遞一般需要緊急處理的奏疏遞了上來:“陛下,福建左布政使熊文燦稟報說,他已於鄭芝龍達成基本和議,已擬了一份鄭芝龍及其子嗣兄弟和部下的官職授予草案,請陛下過目。”

朱由校接過奏疏來一邊朝文華殿走去。

之所以去文華殿而不是去乾清宮,則是因爲今日乃逢二之日,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尤其是正統以後,皇帝得在這日開經筵。

對於這種不過是文官統治集團時期重要的儀式,朱由校其實是不太願意參加的,畢竟對於這種儒家經文的枯燥講解他並不感冒。

然而,其實對於參加經筵的文官們而言,真實目的也不是要去給皇帝陛下講什麼大道理,大家也只是爲了在陛下面前露了個臉,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並藉此表達一下的政治意見,甚至很多政治小山頭還會藉此機會展開鬥爭。

如此一來,朱由校倒對這個感興趣了,他作爲皇帝,自然得知道自己這些大臣們整天都在怎麼鬥,誰和誰又是一派。

雖說由東廠這個機構充當着當今皇帝陛下的眼線監視着文武百官,但到底是眼見爲實耳聽爲虛,而且東廠也不能完全看出這些表面上一團和氣的官員們在話裡話語間的真正信息。

而經筵也算是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不過朱由校自己是個穿越者,對什麼四書五經的掌握程度甚至還不如現在的童生,甚至連論語也背不全,因而他便改變了經筵的方式,每次都由自己主動提問,提的問還都不是什麼儒家經學上的什麼之乎者也之類的聖人問題,而是實實在在的社會和政治問題。

這些文官們用經學答也好還是用自己能聽得懂的白話答也好,朱由校覺得這樣做至少達到了一個目的,至少讓這些動不動想給自己講經說法表達自己政治觀點的官員們着眼於實務上。

……

這裡,朱由校展開了福建左布政使熊文燦的奏疏。

對於熊文燦,雖然他現在還沒見過此人,但他是熟悉這個人的,在他看來,熊文燦應該屬於那種很善於做招撫工作的同志,譬如現在的鄭芝龍和原本歷史上的張獻忠都是其招安成功的。

在朱由校看來,或許這傢伙是一個情商高,親和力也不錯的人,儘管是進士出身的文官,卻能和任何人結交,包括三教九流,比如像鄭芝龍這樣的海盜和張獻忠這樣的流賊。

除此之外,熊文燦能在原本的明末歷史上總理軍務,成爲封疆大吏,也跟楊嗣昌很看重他關係,說明這傢伙和閣老的關係也處理得很好。

熊文燦或許不是一個的軍事指揮者也不是一個有魄力的政治家,但在招安和談判這樣的工作卻和溫體仁一樣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這不,朱由校一展開熊文燦的奏疏,就見熊文燦在一套官方正式語言後面寫道:“陛下恩澤四海,微臣雖於嶺南之地仍能得感陛下之庇佑,竟使得數年舊疾得以痊癒……”

總之,這熊文燦在奉承一大堆朱由校的話後纔開始說正事,惹得朱由校不得不笑罵起來:“這個熊文燦,你病好了應該感謝治你病的郎中,謝朕幹嘛!”

說着,朱由校則直接開始看熊文燦草擬的關於鄭芝龍等人的官職授予和其海盜軍隊安排,以及鄭芝龍的招撫條件。

看見鄭芝龍要求以廈門、金門和澎湖巡檢司(包括現在的臺灣島)爲其駐地時,朱由校不由得啞然失笑,他招撫鄭芝龍可不願再像以前歷史上只是讓鄭芝龍名義上歸附大明,但還控制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與其這樣倒不如不招撫,因爲這樣只會養虎爲患。

在朱由校看來,鄭芝龍要想歸附大明,必須接受其軍隊全部交由朝廷打亂混編,且鄭芝龍也別想再有任何的根據地。

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九章 早朝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
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九章 早朝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