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

楚王朱華奎的確在明面上就有女人數十位,當今皇帝朱由校的後宮也不及他九牛之一毛,這一點,他的確難以反駁。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愧疚。

在他看來,朱由校這簡直就是在無端的責罵!

因爲這大明立國百年,還沒有那代帝王規定藩王只能有多少女人的。

偏偏這個朱由校當了皇帝,變着法的奪藩王之利,管藩王之權,如今連帶着應該有多少個女人都要管。

楚王朱華奎心頭一股無名火起,他覺得自己纔算看明白朱由校的專橫與蠻不講理,強忍着胸中怒火就朝朱由校拱手道:“既然如此,那臣告退!”

朱由校現在對這個敢垂涎自己女人的藩王也是頗爲不滿,見他也沒之前態度好,也不滿地揮手道:“滾吧,滾回你的武o昌去!”

朱由校這一句倒正中他楚王朱華奎的心思,朱華奎不由得再次朝朱由校拱手道:“如此,就多謝陛下!”

朱由校一時也有些煩悶,也沒想那麼多,而且讓這些藩王一直留在金陵城也的確是個麻煩。

這些天潢貴胄近日給金陵城的商業秩序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若不是朱由校當衆斬殺了桂王朱常瀛只怕一些大膽的宗親直接公開搶劫了。

南o京城的百姓們對此是怨聲載道,而朱由校又不能無理由的將這些藩王全都軟禁起來,因而倒不如都讓他們先回到封地去,日後再慢慢的收拾。

而且,現在朱由校在祭祀完孝陵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空閒,更何況,他來南方也不是來逍遙的。

雖然朱由校通過強力手段與文官作對,並基本擺脫了文官的控制,但文官在這個統治體系中還是佔據着優勢地位的,而與文官本來相制衡的武官卻依舊與文官是隸屬關係,大明絕大多數的武官依舊被文官壓制着,也導致武人缺乏鬥志,奴性太重。

而要改變這種幾百年來形成的習慣,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朱由校要做的就是一步步的重塑武官的地位,對於武官與文官並駕齊驅後是否會導致軍閥出現的問題,朱由校並不擔心,因爲代表新興武官階層的禁衛軍都是跟國家利益掛鉤的。

而這些在國家資本中佔有份額的武官們只要不斷對外擴張才能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推翻皇帝搞亂天下只會讓他們得不償失。

朱由校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以帝王之尊祭拜中山王徐達!

這個決定,朱由校最初只是朝魏國公徐弘基提及過,但羣臣真沒想到當今皇帝陛下會真的要親自祭拜徐達。

徐達在大明功勳卓著,堪稱第一武功臣,且還與皇室有點親戚關係,所以朱由校祭拜徐達倒也無可厚非,文臣也沒反對。

雖然有人已經意識到朱由校這是在有意拔高武官地位而提出中山王徐達雖與國有功,但遣派重臣代祭即可,何必由陛下親勞。

但朱由校自然是不同意的,雖然祭祀這樣的事不算大,但如果是自己這個帝王親自祭祀這不僅僅昭示着自己在有意重塑武臣的地位,同時也讓勳貴們也同樣意識到自己這個集團也正在慢慢的被皇帝陛下重視。

更何況,自己只是瞻仰,主祭者是徐弘基。

徐達被朱元璋賜葬於鐘山,與孝陵同屬於紫金山下,倒也不遠,朱由校還着內閣大學士李明睿親自撰文爲在祭祀當日爲徐達再立了一道神道碑。

同時,傳命翰林院組織專人編寫徐達傳記,且要求以白話文,章回體形式是最好的,這樣也纔好天下百姓能看懂,看明白,熟稔國朝的英雄好漢也是加強思想教育的一個措施之一。

以翰林院這樣的官方機構來組織力量編寫名人傳記(小說體裁)算是迄今爲止以來,朱由校開的先河,也不僅僅是爲了宣傳英雄式人物也有要賺錢的意思。

翰林院這種屬於社會科學研究性質的機構不能只靠朝廷的補貼活着,翰林院那些博學多才但又不通俗務的學究們也不能讓他們老這麼一直窮着,所以弄個出版性質的文化產品賺點錢也是好的。

《大明開國元勳:徐達傳》翰林院版在半年以後面世,當月印三萬冊,卻只銷售出去兩千冊,但後因人們現這《大明開國元勳:徐達傳》不是陽春白雪般的文言文,而是誰都能聽得懂看懂的白話文,而且故事寫的也有趣,本就擅長寫生太祖滿屋紅光這類想象力豐富情節的翰林院們寫起小說來其情節精彩度也不亞於民間那些說書的,甚至手法更爲誇張。

如此一來,這類傳記在第二個月時突然銷量就大增。

第三個月,預先刊印的三萬冊全部脫銷。

翰林院不得不擴大印刷規模,甚至不再靠內部官員吏役而不得不對外招募工匠,以滿足百姓們對這類讀物的需求。

不過也由此可見,大明百姓的精神世界是有多麼空虛,水滸這些完全不能滿足他們的娛樂需求,當代的英雄人物故事無論是代入感還是熟悉感以及親切度都要強得多,因而也就更受歡迎。

翰林院掌院學士徐光啓見此乾脆上疏請旨將大明其他善終沒有被朱元璋後來否定的開國元勳也拿出來做傳記寫評語。因爲這個賺的錢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所以這些翰林官員不但不反對,反而大加贊成。

只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從一刻起他們這些老學究們開始由一個純粹者的研究者而轉變爲爲大衆文化消費服務的文化產品輸出者。

甚至後來,其中個別翰林學士爲了賺錢開始明星化,通過各個渠道給大衆們講解唐詩宋詞和歷史軍事故事等而成爲老百姓所熟知的人物,而且這些人物還被大明日報直接稱爲“專家”,專家一詞也因此而生。

閒話少敘,在朱由校親自來徐達陵墓瞻仰時,楚王朱華奎也下定了決心,要做一番大事業。

當晚,他就去了魏敏兒的民宅,而魏敏兒只當他又是來拜訪自己表兄的,便沒有懷疑他什麼。

“王爺,真的想好了嗎?”阮大鋮很嚴肅的問着楚王朱華奎。

朱華奎沒有立即回答,良久後才道:“他拒絕了孤的請求,也不單單是因爲這件事,孤也的確不想就這樣被他玩弄於鼓掌,但我在答應你之前,你得准予我兩件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一百章 情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九十章 火炮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
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一百章 情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九十章 火炮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