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

大明朝廷的船隻技術先進,航快,火炮射程遠且準確性高。

而鄭氏海盜集團的船隻規模大,船隻多,火炮也多,熟稔海戰的經驗性海盜成員更多。

可以說,兩邊各有優劣,總體而言,沒有誰比誰更厲害。

“鄭和”號和“于謙”號還有新服役的“徐達”號三艘蒸汽動力船隻在大船雲集的海面上並不起眼,雖然他們都是鐵皮裹身,在兩次海戰中已經表現出了卓越的成績。

但對於海戰經驗豐富的鄭芝龍而言,如果在規模不大的海戰中,這種航快火炮射程遠反應敏捷的船隻或許能揮出關鍵性作用,但現在這種大規模海戰中,單憑几艘厲害的艦船是不能決定戰局勝負的。

這就如同在6地戰爭中,涉及到十萬以上的大規模作戰,單個將領的勇猛很難左右到戰局一般。

所以,鄭芝龍並沒有因此過於忌憚這些蒸汽動力船,他甚至已經爲此準備敢死船,即以不怕死的中小型船隻組成敢死隊在作戰上以同歸於盡的方式纏住這三艘特別的船隻。

但事實上,鄭芝龍忽略了一個事實,或許他現在對海戰的作戰方式還侷限在觀察風向上卻忽略了現在大明朝廷的艦隊早就是一個系統式的編成。

即每一個艦隊(現在只有三個艦隊)以蒸汽動力船爲核心編組成戰鬥單元,其配備的各種功能性船隻是綜合考慮了進攻、防守、掩護、補給、護衛等各種功能才配備的,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一個戰鬥單元能隨時應變各種戰局變化。

鄭芝龍或許認爲前兩次海戰之所以失敗只是因爲自己出動的船隻太少,沒有形成對朝廷這邊的絕對優勢而導致朝廷的蒸汽動力船隻得以揮出所有的戰力的緣故,而忽略了大明朝廷之所以能贏不僅僅是因爲船隻和火炮的先進也跟戰鬥理念和戰鬥編組更爲先進有關。

鄭芝龍的二弟鄭芝虎此時也正站在“鄭和”號上,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名負責搬運彈藥的普通雜役,但唯一不同的是,就是他身上還戴有鐐銬。

與鄭芝龍不同,鄭芝虎在北海艦隊上待了一年半載之後對大明朝廷的海軍實力算是有了個詳細瞭解,他也不敢再輕蔑的認爲朝廷的海軍就是那麼的無知與盲目,至少通過觀察,鄭芝虎就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大明艦隊在很多方面已經不是自己這個經驗豐富的海盜所能想到的,但細細一想明白後,卻又不得不驚訝於這些戰鬥理念的強大。

鄭芝虎很想給自己兄長寫一封信,勸說鄭芝龍不要再與朝廷頑抗到底,他甚至把這個想法給覃博桐也有所表達。

朱由校也同意了他可以跟鄭芝龍進行書信來往,當然書信內容必須經過錦衣衛和兵部審覈。

可是,鄭芝龍並沒有被鄭芝虎通過書信的方式說服,他甚至開始表達出對自己這個二弟的不滿,在他看來,自己這個二弟明顯已經開始投向了朝廷,爲此,鄭芝龍還在回信中嚴斥鄭芝虎不可輕信昏君之言,若再替朱由校遊說,他鄭芝龍甚至會直接斷絕兄弟關係。

鄭芝虎不好再勸,但到了此時,當他看見自己兄長鄭芝龍同自己當初一樣傲然的出動了所有的船隻與朝廷決戰時,心情也很是複雜。

雙方都在搶佔上風口,因而也都沒有開炮,兩方的船隊猶如一條巨龍一般在海面上有規律地遊動者,在各種旗語和指揮下拼命的轉換着方向。

鄭芝龍很想打破這個僵局,他的船隻都是靠人力掉轉方向和改變航,一旦這樣長期僵持下去,他的船隻將會變得更加遲鈍。

爲此,鄭芝龍命令鄭芝豹率先帶一隊敢死船隊朝“鄭和”號動進攻,以逼迫“鄭和”號掉轉方向,然後這時候,自己這邊的主力船隊將會立即掉轉過來,搶佔上風口,以密集的炮火打亂明軍陣勢。

顧三麻子見此不由得將望遠鏡調的更遠了些,並笑道:“鄭氏的船開始按耐不住了,急着想要開第一炮。”

“傳我命令,鄭和號將計就計,迅後撤,于謙號和徐達號在敵艦開始對鄭和號炮時立即迅切入其鄭氏集團之腰部,然後對準一邊狠狠的打,這邊鄭和號則迅朝東南三十度方向行進,在於謙號和徐達號對較爲有利的一邊進行炮擊時,鄭和號立即擋住鄭氏集團的另一側,防止其對我于謙號和徐達號進行兩面夾擊!”

顧三麻子與鄭芝龍的指揮方式不同,鄭芝龍是以身邊親信部將爲單位安排他們去完成戰鬥任務,而顧三麻子則直接以核心艦船爲單位去佈置作戰戰術,一般提到某個旗艦,便是以這個旗艦爲核心的整個戰鬥單位都得跟着運轉,而具體如何運轉,則是該旗艦的指揮者直接負責的,顧三麻子不用去管,他只在乎結果。

鄭和號是現在今大明朝廷的蒸汽動力船中服役最久的,在這艘艦船上的技術人員和海軍戰士也最熟稔這種新型動力艦船操控的,因而讓他們獨自去抵擋鄭氏海盜集團一般的力量,顧三麻子是放心的。

而現在,鄭和號正加的後撤者,在大量蒸汽動力的帶動下,船體後方螺旋槳的運動,使得鄭和號很輕鬆的後撤到了指定位置。

而冒死而來的鄭氏敢死船則依舊是直接貼了上來,企圖與鄭和號同歸於盡,同時鄭芝豹也帶着數十艘大船從上方朝鄭和號壓了過來。

鄭芝豹此時憋着一口氣,他很想狠狠的教訓一下大明朝廷的海軍一次,方能出這口惡氣,所以他在朝鄭和號壓來時,度還是特別快,並沒有因爲之前敗給顧三麻子引誘的他太深而長點記性。

或者說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這鄭芝豹剛要進入自己和鄭和號的射程且鄭芝豹已經命己方船隻立即用上風口對鄭和號進行攻擊時,鄭和號突然就遁離了這裡,猶如一陣風一般選擇了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度,就消弭於海際。

鄭芝豹見此忙命自己的船隻去追,卻也沒想到鄭和號身後的十艘福船立即改變方向,且迅的打開炮門,對準這些急着追來的鄭氏小船一陣炮轟。

而且,鄭和號的度太快沒一會兒就沒了身影,但就在鄭芝龍愕然之時,他的右翼就突然遭受到了猛烈的炮火襲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一百章 情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封推感言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一百章 情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封推感言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