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

茅元儀應了一聲就忙吩咐人往看上去有些笨重的大鍋爐裡繼續添加煤。

沒多久,朱由校就聽見嘎吱嘎吱的轉動聲,緊接着就見那臺大明版珍妮紡紗機上豎着排列的幾十個紗錠在紡輪的帶動下飛運轉起來。

朱由校不由得朝茅元儀豎起大拇指來,皇家科學院的研究雖然不追究經濟效益,但只要有一個劃時代的成果拿出來特別是這種能解放人類雙手的明足以讓皇家科學院給他朱由校帶來數不盡的財富。

對於珍妮紡紗機,由於製造難度不大,只是增加了紡輪和改進紗錠的裝置從而使得梭子由人力變成了間接機械力帶動,因而在此之前,就已經被尤老三製造了出來。

不過,還沒來得及推廣應用,茅元儀這邊就給它添加了更爲便捷的機械動力,這樣一來,大明版的珍妮紡紗機無論效率還是紡紗質量將遠遠過一個多世紀後的英國。

朱由校不敢想象這是什麼概念的越,他甚至能想象到當這種紡紗機一旦應用起來,帶來的紡織業革命絕對是空前的。

朱由校猶記得他在天啓八年新年時於各大報刊上刊載的新年賀詞上的話,其中有條內容就是要在五年之內保證每一個大明百姓能有衣穿有飯吃。

“如今看來,讓天下老百姓人人有衣穿這一個目標至少是能實現了”,朱由校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後,茅元儀也隨聲附和道:“是啊,以往一個織工要十來個紡紗工幫忙,但即便這樣,忙活一整天也織不出多少,而現在,只要有這個機械,就能省出更多的人力,反而織出更多的布,更多人力都老老實實的回家種田,更多布拿來做衣服,有吃有穿就都能實現了。”

聽茅元儀這麼一說,朱由校不由得笑了笑,心想這不會就是茅元儀苦心孤詣研製這蒸汽動力的紡紗機的目的吧,爲的就是讓人更多市井百姓回家種地當農民。

雖然想法有些天真,但也算是殊途同歸,畢竟大家都是爲了讓老百姓有衣穿有飯吃,朱由校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吩咐工部左侍郎徐光啓立即爲茅元儀等團隊註冊專利,既然人家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朱由校自然不能虧待,除了賞錢賞官爵外自然還是要讓其享受到明的好處的,這個好處自然就是專利。

在此之前,朱由校就將什麼是專利,爲何要有專利都給徐光啓說過,其早在天啓八年前,軍械司的畢懋康和李老頭就成了第一個專利的受用者,就因爲他們製造了燧槍而現在每個月都能從軍械司多領上千兩的專利福利。

見陛下已讓徐光啓爲自己申請專利,茅元儀也不由得大喜,他自然明白這專利一旦註冊成功,自己日後即便是坐在家裡也能收不少銀子。

而對於自己這個專利能不能帶來這麼多銀子,他是毫不懷疑的,因爲他自己家就有紡織作坊,他很清楚這個機械給紡織業帶來的效益。

徐光啓也跟着笑說道:“如此說來,三年之內無饑饉也。”然後,徐光啓又對朱由校說道:“陛下何不親自給這新織機賜名?”

“止生是歸安人,而這新織機又是你明的,就取名爲歸安織機吧,寓意天下歸安”,朱由校說着就又對茅元儀道:

“既然這歸安機造出來,就得趕快用出去,朕命人擬封密旨,你到時候就帶着所有的技術資料去找鞏永固,他現在皇家工業公司的總負責人,他現在正好要去南o京談一筆玻璃訂單的生意,你和他一起走,到時候把密旨給魏忠賢,你們二人立即在江浙把紡織廠給朕開起來,朕要從鄭芝龍這些海盜手裡再賺一大筆銀子,這些日子爲了賑濟北方百姓從他們手裡購買了不少高價糧,讓他們賺了不少錢,現在也該是我們賺回來的時候了。”

朱由校說畢,徐光啓不由得提醒道:“陛下只怕忘了人家茅兄家本就是開織絲作坊的。”

“既然如此,茅元儀你就同鞏永固一樣,以你自己的產業爲基礎成立皇家織造廠,你們茅家佔有十取一,你自己佔二十取一,其餘皆歸朝廷,同時你直接擔任江寧織造負責此事,你意下如何?”

聽朱由校這麼說,茅元儀不由得大喜,他自然知道這表面上看是無條件把自己家族的產業獻給陛下,但實則是陛下賜給自己茅家的千秋富貴,換一種話說,自己茅家從今日起將成爲皇商了。

“微臣謝陛下隆恩!”茅元儀深深下拜後,朱由校就讓他立即下去準備。

看着茅元儀滿面春光的樣子,朱由校也不覺得驚訝,人本來就是自私的,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也是正常,只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值得鼓勵。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由於各項改革的進行,百官們的合法收入也已經大幅度提高。

技術性官員可以靠專利賺取無數錢財,而對於那些學者型或者對自然科學不感冒的官員也可以通過在各大報刊媒體上表文章賺取稿費。

報紙這個新興事物的出現幾乎完全契合了大明本來就好爭辯的社會風氣,且頓時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遣娛樂方式和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即便是大多數黎民百姓也喜歡用閒錢買張報紙回去讓附近識字的人念念,畢竟上面皇帝陛下幹了什麼,對他們而言都是很新鮮的事。

甚至已經開始出現了廣告,還有的人會請一些官員在報紙上面留言推薦誰家的文房四寶好,誰家的姑娘色藝俱全等等。

之所以是請官員,因爲這個時代知名人物幾乎都是什麼才子,而衡量才子自然是功名,有功名者自然大都是官員,因而這樣一來,官員們又多了一項收入即代言費。

當然,不止官員,一些才華橫溢的秀才或舉人,以及一些有幾分才學的清倌或者ji女也因爲報紙的出現而更加紅火。

當然,最賺錢的還是要數報社,現在無論是禮部的京城快報和南o京鎮守太監府大明日報都爲朱由校的國庫添加了不少進項,而一些地方官員也開始逐漸辦起地方報社來,甚至一些本就賣書和做印刷的商人也開起了私人報社。

地方財政也因此得到了改善,而一些新的媒體運營商業開始出現。

朱由校對此並不阻止,能讓大明文化產業也跟着活躍起來並不是什麼壞事,等到有朝一日開始明文規定收商稅時還能收更多的稅收。

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七章 結黨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封推感言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章 情報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
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七章 結黨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封推感言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章 情報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