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

“打!”

楊嗣昌突然就脫出這麼一個字,着實讓在場的朱由校和一干大員驚掉了眼。

孫承宗、盧象升、王在晉、孫傳庭等都是戍守邊關數年的封疆大吏,素來是馬上治軍,馬下治民的典範,如今尚且沒有輕易說出一個“打”字。

但偏偏這位最沒有實戰經驗的兵部左侍郎,也就替陛下管管軍餉的楊嗣昌做了第一個主戰派!

禁衛軍的常延齡和邊鎮總兵官毛文龍等人都擡起頭來,看向這個體格稍胖,身材略矮,與硬漢半點搭不上邊的兵部堂官楊嗣昌楊侍郎。

但在此刻,他們倒覺得眼前這位楊侍郎似乎纔是真正跟他們武人性格相似的好漢,自己的子民被殺,何必考慮那麼多,就一個字,打就是了。

若不是考慮到,在場的都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甚至還有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他們真想給楊嗣昌拱手行禮。

王在晉臉上略顯怒色,他素來主張與蒙古聯合,在山海關一帶堅壁清野,以抗建奴。

也正因爲此,朱由校才堅持讓他做了遼東經略,沒有讓袁崇煥去代替他,並讓他全權負責山海關一帶的防務。

但那是在天啓七年,朝廷沒錢,只能採用王在晉以守爲主的戰略,如果換在此時,自己國庫有錢,兵備充足,國內矛盾緩解的情況下,朱由校覺得自己不一定會啓用王在晉。

孫承宗面子上也有些掛不足,他算是遼東諸臣中資格最老的官員,眼前這些督撫和總兵官幾乎都是他一手提拔和重用的,而自己又是皇帝陛下的老師,即便是當年魏忠賢執掌朝綱時,也沒敢置他於死地。

如今這個叫楊嗣昌的兵部左侍郎卻當着陛下的面給自己唱反調,倒也有點輕狂。

當然,孫承宗能有今日的聲望,自然是一個有雅量的人,也沒有因此憎惡楊嗣昌,只是略微捋了捋鬍鬚,靜待陛下的反應,如果陛下要懲罰楊嗣昌的狂言,他或許可以求求情,以免這麼個敢出不同聲音的直言之臣被棄用。

但讓所有在場的人沒想到的是,朱由校只是微微一笑,略顯驚訝地哦了一聲:“你倒是說說,爲何要打!”

“是!回陛下,大明自立國以來,以剛強稱於世,昔日太祖奪蒙元天下使得北方故土重歸漢人,成祖七徵漠北,揚大明國威於萬里之外,英宗北狩,但大明仍不因此而學兩宋屈服於敵;

建奴雖強,但我大明仍有平叛之心,如今不過宵小蠻夷犯我邊境,殺我子民,我大明若因此忍辱負重,將如何面對天下百姓;

再者,他蒙古諸部早已衰落成一盤散沙,以我大明現今之國力,何懼他與建奴聯合!

我大明不是偏安一隅的劉備孫權,既然要收服關外之地,重振國威,遲早都要打這兩股勢力,分開打也是打,一起打也是打,我大明耗得起,他們可耗不起!”

楊嗣昌的一番言論倒是讓朱由校很是觸動,不但是朱由校,即便是在場的禁衛軍各軍總兵官和各邊鎮總兵官都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而孫承宗等文臣也不好再說什麼,陛下既然沒有直接下令懲罰楊嗣昌,就說明陛下是贊同了楊嗣昌的意思。

即便是要打,他們也並不是真的要反對,而且他們也覺得楊嗣昌說的也有些道理,大明即便現在同時與這三股勢力同時爲敵,也沒什麼大的問題,最多就是複雜點。

“建鬥,你說說看,如果我們要打科爾沁部,如何打爲好”,朱由校突然站起身走到地圖前面來,剛纔盧象升的目光一直在地圖移動,對於其他人包括楊嗣昌的話是充耳不聞,朱由校就猜到盧象升估計也打定了跟楊嗣昌一樣的決定,但依照盧象升謀而後動的性格,卻是要拿出一套說服人的戰略後纔會表自己的看法。

而也正因爲此,朱由校選擇問楊嗣昌而沒有先打擾盧象升,這時候,才直接問盧象升如何打。

盧象升作爲兵部尚書,對於調兵遣將如何開戰倒也能迅整理出自己的一套作戰方案,見陛下突然問起,便立即拿着一根粉筆走到地圖前面,以京城爲原點畫了兩個箭頭,一個箭頭由宣化直接彎向喀爾喀部然後箭頭直插科爾沁右翼,一個箭頭則直指山海關。

“陛下,如果要打救得徹底打服科爾沁部,以一路直接從宣化出去,從察哈爾和喀爾喀部借道,繞到漠北,堵住科爾沁西逃,一路從山海關出去,以遼陽爲據點朝科爾沁左翼進攻,並因此防止科爾沁部狗急跳牆投了黃臺吉;對於從察哈爾部和喀爾喀部借道,可讓遼東經略王在晉去聯絡,據臣所知,王經略這些年與這兩部關係維持得很好,如果再派一名要員帶着禮物出使,再以貿易要挾,這兩部不會不答應;

一路走山海關,可以下旨吳襄部和建奴兒皇帝(按照協定,皇太極可以稱帝,但只能是兒皇帝)勿必堅壁清野,不準勾結叛賊,這樣明着是警告實則是告訴他們,我大明所要針對的是科爾沁部,以這吳三桂和黃臺吉的狡猾必然不會輕易選擇支持誰,因而會故作不知的讓我大明去打科爾沁部。”

盧象升剛這麼一說,就被楊嗣昌搶白,楊嗣昌突然站到了前面來,朝朱由校拱手道:“陛下,盧閣老這個還有可商榷之處,以臣看這一路不必出山海關,一出山海關無論是否打科爾沁,吳襄部必會阻攔,因爲他們知道我一旦在遼東加兵對他的威脅肯定會更大,是故,他們肯定會從中作梗!

以臣看,不如直接走海路,然後以淬不及防的方式進攻科爾沁左翼,到時候這吳襄部建奴是支持蒙古也好還是我大明也好對此也是無可奈何的,爲不得罪我大明,甚至只能繼續保持沉默。”

“傳朕旨意,授予兵部添左侍郎、遼東經略王在晉爲正使、禮部左侍郎溫體仁爲副使,出使察哈爾和喀爾喀部,談論借道一事,立即調水軍北上,準備於津門運輸我大軍去遼東半島,同時宣旨給吳襄與皇太極,着他們協助攻打科爾沁部,否則必施以重懲!”

朱由校的旨意一下達,羣臣都表示很詫異,他們第一次現當今陛下如此膽大,竟然要讓吳襄部和黃臺吉也協助進攻科爾沁部。

如果不是因爲朱由校是皇帝,很多大臣都想罵一句:“傻!”因爲讓吳襄和黃臺極對科爾沁部動手,這根本就不可能!

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上架感言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一百章 情報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
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上架感言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一百章 情報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