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

懲罰一個巡城御史對於朱由校來說不算什麼,但他卻不得不承認,自己治下的大明官員像葉御史這樣的恐怕不少。

至少從眼前那些閣樓上的滿窗紅袖與峨冠博帶,就知道我大明朝的官老爺的日子過得有多奢靡了。

而這奢靡的背後自然是**的吏治與墮落的世風。

朱由校並非是嚴格的衛道士,並不要求大明朝的官員有多麼清廉,也不會像朱元璋一樣嚴酷。

但他不喜歡這些僞君子們在嚴格要求自己這個君王的同時,卻都在幹些男盜女娼的事,把國家與民族拋棄到一邊。

或許這些官員們根本就沒有國家與民族的意識,雖然嘴裡常常說爲了大明,但也許在他們的認知裡,大明不過同大唐大宋一樣而已。

哪怕新換了一個王朝,他們依舊能做官,換個皇帝,他們也是照樣拜。

“忠”這個字,不過是掛在嘴邊的說辭而已。

“得釐清一下吏治,遏制一下這些官紳的貪慾,做一個鐵血冷酷的帝王!

朱由校暗暗說後就帶着張嫣朝一處賣糖葫蘆的攤位走去。

按照王承恩的意思,既然皇后娘娘想吃這玩意兒,直接讓東廠的人幫忙買了就是。

但朱由校不肯,這位帝王總想着去和這些身份低賤的百姓聊上幾句,問的卻都是些你吃得飽飯嗎,一年能吃上幾次肉的廢話。

而皇后娘娘好像也想重溫一下年少時的快樂,也沒了往日的端莊,時不時的帶着皇帝陛下去看看這兒,去看看那兒。

但這樣卻苦了王承恩這些隨身護駕的人,深怕帝國最頂端的兩人有半點閃失。

一見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要去買糖葫蘆,王承恩一遞眼色,兩人高馬大的東廠便衣番子就直接先擠了過去,許多百姓就這樣被他們硬生生的擋在了背後。

朱由校走來時倒也很容易就走到前面來,指着綴滿稻草杆的糖葫蘆,問着張嫣:“想要吃那串。”

張嫣沒說話,自己踮起腳尖取了三串,並朝朱由校笑了笑。

朱由校微微一點頭,問了那賣糖葫蘆的老頭幾句話,見那老頭也答不上來,就不耐煩地走了:“給錢!”

王承恩忙丟下一錠銀錁子,朝左右吩咐道:“把這個都拿走,以後省得陛下皇后又出宮來買。”

……

起先在大街上求人收留自己孫女的那老嫗和她孫女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豪華的馬車。

她們甚至怕弄髒了坐墊,而沒有坐上去,只是手足無措的坐在角落裡,看着中間的那一盆燒得通紅的炭火,有些情不自禁地的把手伸了過去。

手烤上去很溫暖,好像整個世界突然就進入了春天一般。

她們不知道這是大明皇帝陛下的馬車,但她們並沒因此而減少對這輛馬車主人的感激,看着車簾外那些衣着華貴平素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的老爺們此刻只能站在馬車外面挨凍,她們忽然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直到朱由校和張嫣走了進來,她們才知道不到半個時辰的溫暖是眼前的這位善良公子提供的。

老嫗和她的小女孩自覺的朝朱由校磕起頭來,朱由校見此忙親自把那老嫗扶了起來:“老人家不必多禮,王承恩,卻拿些吃的來,估計她們還餓着肚子。”

朱由校的馬車很大,擱在現代就是豪華版房車,因而司禮監掌印王承恩也能隨時在車裡服侍朱由校和皇后張嫣。

“遵旨!”

王承恩應了一聲,就親自將一盒宮用的糕點遞到了那老嫗面前:“陛下賞你們的,還不謝恩。”

既然是在車內,王承恩也就沒必要要刻意隱瞞朱由校的真實身份。

倒是那老嫗在聽到這一句話後,整個人頓時就呆住了,嘴張得能塞下一顆雞蛋,一時間竟又老淚縱橫起來。

接着,這老嫗忙拉着自己孫女給朱由校磕頭,在這老嫗看來,居然能遇見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這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由不得她不激動。

“好了,老人家別再磕了,您可是老壽星,我跟陛下都想從您這裡借點壽呢”。

張嫣說着就把那老嫗親自扶坐在了一旁的榻上,然後又勸慰道:”我們陛下啊是個關心百姓疾苦的好皇帝,看見你們這些百姓們受苦受累,他呀就心裡過不去。“

“是,是,皇上真是好皇上啊!”那老嫗連連附和道。

倒是那小女孩淡定得很,看見自己祖母坐好後,就親自端着糕點走過來,將一小塊糕點捏成碎末喂進了那老嫗口中:“祖母,您吃。”

朱由校此時早已半躺在了軟榻上,一邊由王承恩給自己錘着腳,一邊看着最新的《大明日報》,聽到那小女孩說話後,就不注意瞥了那小女孩一眼,卻正好看見那小女孩赤着一雙小腳丫,就吩咐道:“王承恩你去將那女孩抱到朕的被褥裡來握一握,然後再去盛一碗粥來給那老人家,人家孫女都想到了自己祖母牙齒不好,怎麼你就不提醒朕。”

“陛下,微臣沒伺候過老人!”

王承恩解釋了一句就忙去照辦。

一旁的張嫣見王承恩被朱由校支走,就親自過來給朱由校按摩。

朱由校不由得一笑,心想自己到底是皇上啊,即便是出了宮,這待遇也要比一般人好。

那小女孩自然不知道自己和皇帝陛下同蓋一張被褥是犯了多大的僭越之罪,實在是太餓的她再一股腦的吃下好幾塊糕點後就鼓着腮幫子,盯着朱由校。

對於她來講,皇上就跟神仙菩薩一樣高高在上,但她沒想到此時此刻自己和皇上竟然捱得這麼近,而且皇上好像沒有他們說的那麼老,那麼兇。

朱由校見這小蘿莉一直盯着自己,便問了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回皇上的話,奴家叫楊愛”,這小女孩的父親是童生,倒也懂些禮儀,見朱由校問她,她也不由得欠了欠身。

朱由校點了點頭,也沒再說話,但突然,他想起來好像柳如是的原名就叫楊愛,再一看這小女孩,雖然年紀尚小,卻也看得出來長大後必定是一美人胚子,又見她從容有度,心想這奇女子就是奇女子,即便是小時候也與衆不同。

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九章 早朝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八十章 上當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
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九章 早朝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八十章 上當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