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

隨着電磁學的發展,電報這種東西也就在大明應運而生,不過此時將電信號轉爲文字信號的編碼並不叫莫爾斯編碼而叫做焦氏編碼,故而言之,就是一名姓焦的大明科研工作者所創。

也幸虧有電報的出現,才使得大明現在能夠高效的管理這個超級大帝國,若不然,單靠傳統的驛卒與馬實在支撐起整個帝國大小信息的流通。

不過,大明現在的電報技術也還未成熟,所傳輸距離還比較短,應用範圍也不是不廣,也沒什麼密保技術和高級密碼本。

好在,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國家連電是什麼都還沒有搞清楚,所以也不就沒必要擔心會不會泄密等事。

朱由校身邊現在已經設立了一個侍從室,乃柳如是負總責,專門負責的就是給朝廷內閣以及各部門之間收發電報,同時也會下達朱由校的指令。

雖說侍從室名義上下屬於大明二十四衙門中的內官監,但並不歸內官監管,柳如是直接向朱由校負責,所以職權倒也頗重。

在朱由校下達命令後,柳如是挺直其飽滿的胸膛走進了侍從室,隨手點了一名從八品的發報員:“北京,兵部!”

說後,柳如是便開始念起話來,表達內容並不長,必須儘量簡潔,甚至有時候並沒有連貫成句,更不可能是有什麼修飾詞,只有幾個關鍵詞堆砌起來,能讓收報者明白意思即可。

沒多久,兵部便回了電報信息,信息只是:“兵部楊嗣昌看,兩月後廬山面聖”。

雖然電報上傳輸的只是寥寥幾字,但底下卻是忙得不可開交。

當今大明皇帝陛下突然要商討征討歐羅巴的事,並不是一件小事,在得知消息後,兵部又要知會內閣,還得立即做好準備。

負責參謀的職方司得儘快根據各種征討歐羅巴的目的制定各種方案,武選司則要根據大明各軍目前情況確定好最好的將領人選,武庫司則也立即調配戰時裝備和後方錢糧,不能等開戰了纔開始籌集,那樣就會拖延戰事。

而在兵部各堂官准備妥當且都坐着新開通的京保鐵路蒸汽火車,準備先到保定在坐船去廬山時,朱由校這時候已經進入江西境內,準備去廬山避暑。

每到夏天,長江中下游便若火爐一般悶熱,因而在南京與杭州一帶的權貴便大都會在這個時節進山避暑,氣候溫潤,四季清涼的廬山便是一個最佳選擇。

眉生公司的老總顧眉生在這裡也有自己的別院,朱由校此次去也自然是住她的別苑。

但對於外界而言,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當今陛下的行蹤。

朱由校現在也許年齡大了,也畢竟喜歡安寧的環境,不願意在出現在大衆的視野面前,此時的他也只是穿着不過一件尋常薄紗衣,拄着柺杖一步步登着石階,往上走。

一身戎裝的柳如是和顧眉生後面陪着,已經調回朱由校身邊擔任近衛官的朱由榔則警惕地看着四周,手中的槍一直沒離開過身旁。

在後世,廬山實在清末後才成爲達官顯貴的聚集地,在民國時期更是出名,而如今也只是纔剛剛被大明的權貴們盯上,所以倒也比較清靜。

但即便如此,在廬山上面的廬城已經漸具規模,朝廷內閣閣臣與各部尚書侍郎各地方督撫官以及各大皇家資本公司的頭頭都在這裡有自己的別苑。

所以,等兵部的一幫人來了,倒也不必擔心沒住的地方。

顧眉生在廬山上的別苑用的是清一色的水磨磚砌的房子,與四周山石融爲一體,內部也不過是時令花草,但卻極爲清靜典雅,也算得上是天然去雕飾。

在顧氏別苑裡有一較大的禮堂,禮堂就是朱由校常在此會見各級官員的所在。

不過,朱由校在這裡召集官員也沒超過三次,所以知道的也不多。

在兵部官員來之前,顧眉生已經着人將這裡佈置了一番,在禮堂四周多配置了些盆栽,在禮堂內掛了一幅歐洲形勢圖,以及眉生公司內部用的歐羅巴貿易概況和資源勘探圖,甚至還爲每人提前準備了一份資料,一份關於眉生公司對歐羅巴貿易往來的資料,以供兵部各位大佬參考。

楊嗣昌現在已經是七十九歲,雖說是精神抖擻,但到底有些年邁,在登廬山時三四個人扶才走得上來。

而盧象升雖雖也年近古稀,倒卻比楊嗣昌厲害,直接走在前面笑話道:“我說子弱,你看看你都老成什麼樣了,不過幾百級臺階,你就要好幾個人服侍,虧你還是兵部的,豈不讓學部那幫孫子笑話死。”

盧象升與楊嗣昌同掌兵部不知不覺也有二十來年,也算得上頗有默契,關係也非同一般,與前世互不相容不同,這一世,正因爲兩人的搭檔,使得大明在兩人的策劃一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擴張到了裡海附近,都算得上大明功勳卓著的老臣。

其中,盧象升出身地方,經歷過實戰,且善於決斷,而楊嗣昌熟讀兵書,精於算計,看問題往往能大處着想,謀略百出,朱由校讓這兩人一人做首輔兼尚書,一人做次輔兼侍郎,爲的就是讓這兩人能儘可能的發揮出自己的才幹。

楊嗣昌並沒有因盧象升的嘲笑而生氣,現在滿朝中,特別是在內閣中,就他兩個還是天啓十年以前的老臣,也算是唯一能和他楊嗣昌說上話而且如今還是他的上司,他自然不敢生氣,只是嘆氣道:“也不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偏偏要在這上面來開會,可是累壞了我這把老骨頭!”

“來來,本官扶着你,瞧你嬌貴的樣兒,還埋怨起陛下來了,當初遠涉重洋去歐羅巴簽訂倫敦條約那股子勁去哪裡了,如今不過上個廬山就叫苦連天,到底是沒有去部隊裡訓練訓練,也跟你自己不惜身有關,聽人說,你從歐羅巴帶回了好幾個胡姬,夜夜笙歌,你說你能不虛?”

盧象升笑道。

“胡說!我就是因爲這些胡姬服侍的好才能苟活的現在,你明不明白,再說了,我把最絕色的幾個都給了陛下,你看陛下現在依舊是生龍活虎,這說明了什麼”。

楊嗣昌說着就對盧象升笑道:“首輔大人,這次打完歐羅巴要不要下官授意下面的人給你抓幾個歐羅巴的貴族女子,聽說這些歐羅巴的貴族女子都是很盪漾的。”

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一百章 情報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
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一百章 情報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