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蘊純和常妃再怎麼不願意再怎麼擔心, 康熙還是留下太子監國, 他帶着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及兩個兄弟裕親王和恭親王出征了。
史上此次康熙親征噶爾丹只帶了大阿哥去,實在是因爲其他阿哥還太小。可這一世不一樣, 胤祾和胤祈一個十六週歲一個十五週歲都是大人了,康熙自然也就將兩個兒子給稍上了。
康熙是任性想出徵就出徵,留下皇太后和滿宮的嬪妃牽腸掛肚,憂心不已,就怕康熙在外出個什麼意外讓她們成了寡婦。
蘊純也一樣,不僅擔心兒子也擔心康熙, 雖然知道史上康熙活了近七十歲,但這一世許多事情都變了,蘊純實在擔心意外。太子已長成如今已經監國處理國家大事, 可她的兒子還小, 若是康熙沒了太子登基,那她們母子下場將如何,蘊純不敢想像。
此時蘊純擔心的心思和後宮其他有子嗣的嬪妃心思一樣的。
後宮的女人即盼着皇帝活又盼着皇帝死。
剛進宮的嬪妃是盼着皇帝的活的,因爲只有皇帝活着她們纔會爭寵得寵才生懷上龍胎生下皇子。嬪妃們所出的皇子還小時也是盼着皇帝活的,因爲只有皇帝活着是給她們的皇子平安長大的時間。有太子在而太子不是自己的兒子時嬪妃也是盼着皇帝活的, 因爲皇帝一死太子登基,不是太子生母的她們就成了寡婦。
皇帝一死太子登基, 便也到了新帝清算恩怨情仇的時候,皇帝在時越是風光的嬪妃下場可能越慘;如此嬪妃們才越是盼着皇帝活着。
當然有盼着皇帝活的時候自然也就有盼着皇帝死時。
若是自己的兒子是太子,而太子已經成年已經有執掌天下的能力,那自然就是盼着皇帝死的時候了。當然, 就算自己的兒子不是太子,自己的兒子最有機會而且有能力登基爲帝,那也一樣是盼着皇帝的死的。
畢竟自己的丈夫是皇帝和自己的兒子是皇帝那是兩回事。若是自己的皇帝丈夫還活着,不僅要跟別的嬪妃爭寵保住自己不失寵,不被厭棄,不會被廢;自己的兒子也跟別的嬪妃的兒子爭鬥,使自己不被別的皇子鬥敗擊倒。
若是自己的兒子成了皇帝,那自己就是太后。聽說過有被廢的妃子有被廢除的皇后,但絕對沒聽過有被親生兒子廢掉的太后。
若自己的兒子能成爲新帝,若能成太后,又豈不盼着皇帝死。
或許到那天,她或許也會盼着康熙死。
不要說她冷漠無情,她也是人,也是女人,近二十年夫妻情份又怎麼會沒有感情呢;只是這感情早在失寵復寵爭寵之中,在後宮陰謀算計之中,在後宮不斷增加的新嬪妃之時已經被慢慢的磋磨掉了。感情有淺到深,再由深到淺,然後也就沒了。
若康熙和她的兒子之間沒有矛盾與爭鬥,她自然是康熙也好好活着的,可若是要在父子之間擇其一的話,蘊純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己的兒子。
“綠珠啊,皇上和胤祾都走了幾天了?”
處理完宮務,這一閒下來心裡就想起出徵在外的兒子。
“娘娘,皇上和三阿哥出征已經有半個月了,七月初二走的,今兒已經七月十八了。”
綠珠掰着手指算了算才說。
“這都走了半個月了啊。都半個月了,胤祾這孩子連個信兒也沒傳回來,可真叫人擔心啊。”
有道是兒行千里母擔憂,自胤祾出征之日起,蘊純是日夜擔憂掛念。
“娘娘,方長貴已經去打探了,一有消息就會立即回來稟報。”
主榮奴貴,三阿哥出征不僅是娘娘擔心,他們這些奴才也擔心不已。他們是娘娘和主子們的奴才,和娘娘及小主子們是一體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他們又怎麼可能不擔心。
“讓方長貴小心些,前朝的事莫要打探,特別是太子那,萬不可讓太子拿着把柄。”
不說在後宮她曾與仁孝皇后明裡暗裡爭鬥過,不說她與仁孝皇后之間的殺子之仇,單說她是貴妃,胤祾和胤祦是貴妃之子,在衆皇子中身份尊貴僅次於太子,這早就註定了他們母子與太子是站在對立面,知道太子看他們母子不順眼,知道太子在康熙心中的分量,所以更不能讓太子抓着把柄。
шωш✿тTk Λn✿¢O
“娘娘放心,方長貴向來謹慎,他省得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記得提醒他。”
“奴才記下了。”
“這會還是,伺候本宮去佛堂禮佛吧。”
各宮主位宮裡都設有佛堂,蘊純這也不例外。
這天下的女人進了後宮都禮佛,不管是喜歡不喜歡都禮佛,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嬪妃。
孝敬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后妃們要禮佛跪經,祈福也要禮佛跪經……總之宮中需要禮像跪經的事太多了。
而且後宮嬪妃被困在後宮,除了爭鬥之外,佛禮似乎已經成了她們精神寄託的一種方式,心中不能說出口的話禮佛時說於佛像聽,禮佛求心安,禮佛贖罪,禮佛求平安,用禮佛來寄託心願。
此時蘊純也是如此,三阿哥胤祾出征在外,她被困宮中鞭長莫及,只能禮佛以求保佑自己的兒子平安。自胤祾出征後蘊純日日禮佛跪經。
不僅是蘊純,後宮嬪妃皆如此,連皇太后也是日日禮佛跪經;和蘊純一樣,她們禮佛跪經都是爲康熙祈福,祈求康熙平安歸來的,不同的是,蘊純惠妃常妃還爲出征的兒子祈福。
只是皇太后和後宮嬪妃們日日禮佛跪經祈福卻沒求來好消息反而從前線傳回了壞消,出征在外的康熙病了。
一得到康熙病了的消息,蘊純立即前往慈寧宮求見皇太后,不是蘊純,後宮嬪妃這會都往慈寧宮去。
等通報蘊純才進殿,進去便見太子也在。
蘊純擡頭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正端着茶喝着,似乎不知道她來似的。太子這是對她不滿,不過人家是太子是儲君,如此也不算失禮。蘊純心裡雖然不滿太子行爲,不過也不甚在意。
蘊純徑直上前給皇太后行禮。
“臣妾給太后娘娘請安。”
“貴妃來啦,免禮,坐吧。”
“謝太后娘娘。”
蘊純起身坐下看了太子一眼說道。
“太子殿下也在啊。”
“貴妃娘娘。”
太子喚了蘊純一聲,不是喚貴母妃而是喚蘊純的位份貴妃娘娘,而且連問安也沒有。太子的地位是高,但太子終究不是皇帝,不管如何她都是太子的庶母,按說依宮裡的規矩四妃及以上嬪妃,即便是太子見了也該叫一聲母妃,如此方算是不失禮。
當然若只喚嬪妃位份也不算錯,可太子如此態度到底是太過桀驁了。
太子直接喚她位分,這顯然是不像她這貴母妃放在眼裡。
蘊純驚訝沒想到太子如此桀驁目中無人連表面功夫都不做,更沒想到太子對她怨氣如此之在,若是真讓太子登基這大清豈不是就沒了他們母子五人的容身之處了。
蘊純心裡諷刺冷嘲,如今康熙只是病了,還沒病死,還沒到太子登基的時候,太子就敢如此,還真當他是勝定要當皇帝了。
對於太子無禮的舉行,蘊純沒有表現出半點在意,倒是太后眼中閃過什麼。蘊純臉上帶着焦急的神情。
“太后娘娘,臣妾聽得消息說是皇上病了,不知消息是不是真的?不知皇上的病情如何?是不是趕緊派御醫前去給皇上醫治?”
蘊純焦急的說到。
“皇上的確是病了,哀家正的太子商議這事,太子欲親去侍疾……”
皇太后說着猶豫起來了,蘊純趕緊接話說道:
“皇上不是讓太子殿下監國,太子殿下如何能離宮。再則皇上不在宮中,前朝宮裡也要太子殿下坐鎮纔是。娘娘,不如讓胤祦去侍疾……”
“孤是太子,更是皇阿瑪的兒子,如此皇父疾病,孤身爲太子豈能不親去侍疾。七弟到底還小,還是留在宮裡更安全,貴妃娘娘該爲多七弟安全考慮纔是。”
沒等蘊純說完太子就打斷了蘊純的話,如此行爲當真無禮,尤其是後面的話更是放肆了,就差指着蘊純的臉面說蘊純不慈了。
蘊純被太子的話給氣惱了。
她提議讓胤祦去侍疾是有私心,她是想讓胤祦在康熙那表現表現,不過除此之外也是因爲她相信胤祦的武力,能保自己周全。
胤祦雖更喜文,不過胤祦的武功卻是一衆阿哥中除了他親哥哥胤祾之外最好,便英武勇猛的大阿哥也不及胤祦呢。
太子竟說她不考慮兒子的安全,這是在指責她。
幸虧其他嬪妃還沒到,否則她這貴妃的臉就被太子給踩到地上去了。
“太子此話差矣。與太子殿下一樣,胤祦也是皇上的親子,而且皇上已經給胤祦指婚了,胤祦也算是個大人了,都是皇上的親子,去給皇侍疾這也是胤祦做爲兒子的本分和孝心。”
蘊純溫和的反駁了太子的話,扭頭請示太后:“娘娘,就讓您就讓胤祦去吧。”
還沒等太后回答,外頭通報常妃瑾妃等人趕來了。這趕來的嬪妃每個人臉上都是一臉焦慮,都是眼睛紅紅的又不也敢,人人都關心康熙的病情。
知道要去侍疾,有兒子的嬪妃都想讓兒子去侍寢,不爲別的,都想讓自己的兒子在康熙面前露露臉。
由於太子執意要去侍疾,最後還是皇太后拍板決定,由太子領着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四位皇子帶着御醫前去行宮侍疾。
至於後宮嬪妃,由上到下全都回去給康熙跪經祈福。
嬪妃們每日在自己宮裡或是去寶華殿跪經禮佛祈福,後宮乃至整個皇宮都沉寂上來,氣氛低沉且壓抑。
原以爲太子等人去侍疾會等康熙痊癒纔回來,卻沒想到還沒幾天太子就一個人回宮了,胤祦三兄弟卻留在行宮。
具體怎麼回事,太子是不會說,蘊純等人在後宮更是不容易探到前朝和太子消息,短時間內也沒辦法知道是怎麼回事。
太子沒帶回來好消息,或者說是沒讓蘊純等人知道任何消息。
太子突然回來讓後宮嬪妃更加擔心。
然,沒過幾天蘊純就得到前線傳回來的消息,康熙要回京了。很快後宮嬪妃們也得知了消息,一時間後宮陰鬱的氣氛立掃,後宮嬪妃們開始積極的準備起來,衣物首飾都換上前的,只盼着康熙快點回來了,好爭得聖寵。
行宮離京並不算遠,康熙很快就回京了,康熙也將胤祦三兄弟帶了回來了。
得知康熙安然無恙,嬪妃們總算是鬆了口氣,各個興奮起來。
很快嬪妃就換下了之前穿的素衣,各個認真打扮,濃妝豔抹,花枝招殿,一時間後宮百花競放,後宮又恢復了熱鬧。
蘊純在永壽宮等到了和康熙一起回宮的七阿哥胤祦。
“兒子給額娘請安……”
“快,快起來。”
還沒等胤祦行禮,蘊純就一把扶住了兒子。
“快讓額娘娘瞧瞧,哎喲,這都曬黑了,還也瘦了。額孃的胤祦辛苦了。”
蘊純上下打量着胤祦,又仔細檢查,發現兒子不僅黑了還瘦了,心疼不已。
“額娘放心,兒子很好。兒子沒瘦,兒這是精壯了!”
胤祦咧着嘴笑,還舉起手比給蘊純看。
“哪裡沒瘦,看這臉都變小了。你這是第一回這麼着急趕路,肯定是受了罪了。”
這些年蘊純也不是沒跟康熙出宮巡幸塞外過,自二十四年,胤祾和胤祦兩兄弟也沒少隨康熙出巡,只是像這回這樣趕去侍疾還是頭一回,蘊純擔心兒子路上受苦。
“兒子真沒受什麼苦,除了去的時候日夜路之外受了點罪,其他的都好。額娘,兒子已經長大了,受這麼點苦不算什麼。額娘,兒子可是男子漢,將來可是大清巴圖魯這點苦算什麼,額娘您就別擔心了。再說兒子去給皇阿瑪侍疾那是應該的。”
見額娘爲自己擔心不已的樣子,胤祦心裡是即高興又無奈。
不過又想到其他兄弟那也和他差不多,心想大抵天底下的額娘都是這樣愛操心吧。
“額娘知道,你長大了。”
蘊純拍了一下胤祦的臂膀。
“額娘讓小廚房那準備了不少你喜歡吃的,一會你就留下陪額娘用膳。”
胤祦一聽蘊純準備了他喜歡膳食果然高興。
“兒子就知道還是額娘心疼兒子,額娘您最好了。”
這些天不是趕路就是侍疾,都沒能好好吃飯,額娘宮裡的廚子手藝好,他早就想得緊了。
在皇家,主子們喜歡吃什麼是不能輕易讓別人知道的。
阿哥們在阿哥所雖設有小廚房,但卻也不能隨心所欲。胤祦兄弟三個也只有在蘊純這才這般放鬆,蘊純治宮嚴謹,他們到了蘊純這擔心不用擔心。
“額娘,您讓人去叫十三弟也過來用膳吧,還有八妹。幾日不見八妹和十三弟,兒子都想他們了。”
聽胤祦惦記弟弟妹妹,蘊純心裡也高興。
“額娘早就派人去叫他們了,等一會就該來了。昨日他們姐弟倆還問你了,知道你回來必定高興。”
“兒子也高興。”
蘊純打發伺候的宮人這才問胤祦去侍疾時發生的事。
“你們侍疾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怎麼太子殿下倒是先回來了?”
雖然太子回來之後侍疾的事是半點也沒透露,不過正是這樣蘊純才覺得事情不正常。
“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子也知道,當日皇阿瑪只召見了太子,後來兒子聽說當天皇阿瑪斥責了太子,太子還被皇阿瑪攆了出來。兒子和五哥六哥去求情也被皇阿瑪給攆了。等到第二天聽說皇阿瑪命太子回京了。”
胤祦想了一會才說,不過說得也不清楚,連他自己也都不知道。
“太子惹怒了皇上?”
康熙疼太子可是疼得跟眼珠似的,康熙竟捨得斥責太子還將太子給攆了出來,這太子到底是做了什麼事惹怒了康熙。
“兒子也是聽說了,具體是怎麼事兒子也不敢打聽。”
“你皇阿瑪忌諱這個,你不打聽是對的,不知道便罷了。”
蘊純聽胤祦的話心了鬆了口氣,她還擔心胤祦去打聽惹怒康熙。康熙跟太子之前的事別人還是少插手纔好。
康熙如今正當壯年,太子卻已經成年,父子倆之間的矛盾只怕會越來越大,如今還只是開始。
“六阿哥慫恿兒子去問來着,兒子沒理他。”
六阿哥慫恿他,他當時是當過念頭,可是一起到皇阿瑪便不敢了。
蘊純聞言眉頭皺了起來。
胤祦和六阿哥胤詔打奶娃娃起就在一起玩,感情一直很好。雖然蘊純和瑾妃決裂,但對兩兄弟似乎影響不大。當時她見兩兄弟感情不錯,一直這麼覺得。不過現在看來了是她看錯了。
沒想到六阿哥竟然慫恿胤祦去窺探康熙和太子之間的事,這可真是居心不良,用心險惡。
“胤祦,六阿哥那以後你得防着些。額娘和瑾妃之間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只怕瑾妃已經影響了六阿哥,你以後不要和六阿哥走得太近。”
當然那個她親手接生的孩子如今已經是翩翩少年郎,記憶中小時候那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如今也有了心機城府了。
六阿哥是瑾妃的長子,胤祦是她的次子,在生胤禟之前,她和胤祾一直寵着護着胤祦,到底是養了他成了這樣的性子,有些天真重情義,蘊純擔心胤祦以後會吃虧。
“額娘放心,兒子知道,這事三哥跟兒子說過。兒子和六阿哥一起長大了,兒子總惦記着小時候的,卻忘了六哥也長大了。”
胤祦的情緒有些失落。
“不僅是六阿哥長大了,你也長大了呀,兒子。”
“是啊。兒子也長大了。額娘您放心,兒子以後不會了。”
蘊純很信任自己的兒子也很瞭解自己的兒子,她的三個兒子都是重承諾了,既然說了就一定會做到。
康熙雖已經回宮,但是征伐噶爾丹並沒有停止,胤祾和大阿哥四阿哥三兄弟也沒有隨康熙回京,依舊在前線跟着裕親王和恭親王征戰,蘊純依舊是日夜擔心。
因爲戰事未了,前線局勢緊張,康熙幾乎不進後宮。嬪妃們剛換上的新衣服也因爲聽到前線局勢嚴峻而都慌忙換下鮮豔的新衣換上素淨的衣服。後宮更是恢復之前的平靜,沒人敢惹事,甚至也沒人敢在宮裡瞎逛。
也不用康熙交代,嬪妃們自己就知道禮佛跪經爲大清祈福。
這一場戰役一直打到十月底才暫時休戰。只是休戰,這一場戰役並沒有取得勝利,因爲噶爾丹竄逃了。這消息一傳回,前朝後宮前所未有的低壓,不管是嬪妃們還是皇子阿哥們都宿着不敢動,就怕觸怒康熙招來滅頂之災。自己丟了小命是小,牽連宮外孃家人可就慘了。
十一月中旬大軍回京,蘊純也終於等到兒子平安歸來的消息,不停喜極而泣。只是胤祾出征返京是隨大軍,還得去康熙那復旨,蘊純沒辦法第一時間見到兒子。
等見到胤祾時已經是第二天了。
胤祦和胤禟也陪着胤祾一起來的,前一日胤祦三兄妹就陪蘊純等了半天。
“胤祾!”
遠遠看到兒子,蘊純就忍不住眼睛發酸。
“額娘。”
胤祾見到富靈阿扶着蘊純站在殿門口立即快走上前跪到蘊純面前。
“兒子不孝,讓額娘擔心了。”
“快,快起來了。”蘊純扶起胤祾起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平安回來額娘就放心了。”
“快讓額娘瞧瞧有沒有受傷,傷着哪裡了?”
戰場上刀槍無眼,蘊純一直擔心胤祾會在戰場上受傷。
“額娘您好好看看,兒子沒有受傷,兒子很好。”
知道蘊純不看不放心,胤祾轉了一圈讓蘊純看。
“瘦了許多,也長大了許多。”
經過戰爭洗禮的胤祾成熟了許多,氣質變了,也越來越有氣勢了,臉龐也變得堅毅了,數月不見,蘊純看着胤祾就感覺兒子像一夜之間長大了,心酸又心疼又欣慰。
“額娘,咱們還是進殿說話,咱們站在門口像什麼?”
富靈阿扶着蘊純提醒說道。
“對對對,咱們進殿說話。胤祾你跟額娘好好說說出徵的事。”
富靈阿放手讓胤祾攙扶着蘊純。胤禟突然擠到蘊純前面興奮不已炫耀似的說道:“額娘,三哥這回可是立了大功,三阿哥可是救了國舅爺呢。”
“救了國舅爺?哪個國舅爺?”
此次出征的國舅爺可不止一個。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