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

還沒等徐庶的話說完,楊奉一揮手,打斷了徐庶的話,道:“元直或許認爲我做的太殘忍了,怎麼連正在哺乳的孩子也殺掉,不錯,這樣做確實有點殘忍。但是,爲了我大漢民族的未來,楊奉也只能做一次惡人了。”

徐庶本來對楊奉之舉頗有怨言,聞言卻不覺有點奇怪,又鬧不明白怎麼回事,問道:“庶愚笨,不懂主公此言何意?”

楊奉嘆了一口氣,看着徐庶的眼睛,道:“我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對你解釋,元直,我只問你一個問題。自從你跟隨我以來,我有沒有下過這樣的命令,有沒有縱容過軍隊進行燒殺奸掠?”

徐庶呆了一呆,仔細一想,還真沒有過,於是徐庶搖了搖頭道:“這倒不曾有過。”

楊奉又道:“既然如此,元直,你應該是信得過我了,相信你的主公並非是兇殘暴戾之人。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爲這個民族實在是對我大漢民族日後最危險、威脅最大的一個不安定因素。”

徐庶不知道楊奉爲何要這樣說,沒有說話。

楊奉繼續道:“我大漢周邊的其他民族也不少,但是從來沒有一個民族能像這個大和民族一樣,有着直至戰死,決不投降的信念,而且還有一個極度想向外擴張、侵略的野心,如果今日我不讓這個民族滅亡,數百年或者一兩千年之後,被滅亡的民族就會是我大漢民族。”

徐庶聽了楊奉說的話,心中頗爲不信,道:“主公此話是否言重了,這邪馬臺國方圓不過數千公里,而且還是一個島國,人口也只有數十萬,即便是一兩千人之後,豈能是我有着上千萬人口的大漢的敵手?”

徐庶不是後世人,又怎能知道一千多年後的情況,這樣想也是無可厚非。

楊奉見徐庶不理解,心中也不急,便換了一個方式對徐庶解釋道:“元直可知這世上爲何會出現人嗎,人是怎樣產生的?”

徐庶愣了一愣,沒想到楊奉問了這樣一個稀奇古怪的問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科學的限制下,這個問題並沒有被很多人進行過討論和論證,是以楊奉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徐庶不知該怎樣去回答。

楊奉見徐庶愣在了當場,微微一笑道:“不要說元直不知道,這世上知道這個答案的也只有三個人而已。”

徐庶心下好奇,竟然有人知道這樣奇怪問題的答案,不禁脫口問道:“那三個?”

楊奉見徐庶上套了,心中好笑,道:“南華老仙、于吉道長和我師父左慈道長,這個答案是他們三人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才於數年前找到了答案,元直可想知道?”

徐庶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道:“請主公相告。”

“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楊奉在徐庶耳邊放了一顆炸彈,一下子把徐庶給炸懵了。

“猿猴,怎麼可能?”徐庶一下子不能適應,那渾身毛茸茸、用四條腿走路的東西怎麼會一下子變成人,太不可思議了。若不是說這句話的人是自己的主公,而且還說這句話出自南華老仙、于吉道長和左慈道長三人之口,徐庶肯定會忍不住說一句“放屁”。

看着徐庶目瞪口呆的樣子,楊奉心中更是狂笑不已,表面卻不露聲色,繼續道:“也難怪元直一下子不能接受,當初我第一次聽到家師對我說起此事的時候,比元直現在還要吃驚數倍,只是家師生平從無謊言,因此楊奉雖然不太明白,卻相信此事必是真的無疑。”

徐庶的思想雖然要比當時的人要開明一些,卻也不能一下子接受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簡直是太過於匪夷所思的說法,徐庶只是驚訝的張大了嘴巴,說不出一句話來,呆呆地站在了原地,一動不動。

楊奉見狀連忙又道:“家師曾說,猿猴在向人進化的過程中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赤身□□的用四肢行走到腰纏樹葉進行直立行走;第二個階段是從生吃肉食到使用火將其烤熟、煮熟再吃;第三個階段是從個別羣居生活到大規模的聚集生活;第四個階段是從毫無規章制度到建立國家、建立制度;第五個階段是從手工生產、生活到使用一系列的工具,例如現在的刀、槍、劍、矛等軍用武器和鏟、斧、鋤、鐮等民用工具,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說明一個問題,人類的文明是一步步向前邁進的。據家師推測,自從人類開始第一次使用火種的時候,距今也不過兩千年的時間,這兩千年的時間能夠使得猿猴從一個四肢爬行的動物進化成你我這樣的人,不可謂不神奇,元直可試想一下,如果再過兩千年人類會達到什麼樣的生活呢?”

反正徐庶也不懂,楊奉便在此大吹起來,將幾千萬年的進化時間竟然縮短成了短短的兩千年,還將進化的階段分成了這樣的五個階段,將徐庶聽得是雲裡霧裡,腦子裡都是懵懵懂懂的,這就好比是向一個初中一年級的學生講授微積分一樣,也不是完全聽不懂,只是由於他自身條件的限制,不能完全接受罷了。

過了好久,徐庶才反應過來,不禁問道:“即便人類的進步如主公所說,但這和主公要殺盡這邪馬臺國之人有何關聯?”

楊奉在大吹的同時,早就想好了下面該怎樣說,也知道以徐庶的脾氣必然會繼續向下問,於是道:“元直莫急,馬上就要說到。在此戰中,元直也曾看到,邪馬臺國的士兵竟然沒有一個投降之人,哪怕是身上沒有了武器,赤手空拳也要向你拼命,這樣的精神和信念在我大漢民族也有,但卻不是全部都如此。”

徐庶仔細想了想,果然如楊奉所說,在此戰中戰到最後的那一千邪馬臺國的士兵手中已經沒有了武器,卻仍然不降,拼死向外衝,最終全部死在了亂箭之下,當時自己也慨嘆邪馬臺國的軍隊竟然如此之剛烈,沒想到竟然是人人如此,倘若有這樣的信念,這樣的軍隊必然是戰無不勝。

楊奉又繼續道:“有着這樣信念的邪馬臺國日後必然會強大起來,所謂牀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邪馬臺國的強大必然會危急我大漢民族,而且邪馬臺國的人的心中都有一種想要向外擴張、侵略的野性,我大漢地大物博,文明已久,自然是首當其衝。”

徐庶對楊奉的這句話不以爲然,認爲言過其實,又勸道:“主公,庶以爲邪馬臺國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島國,人口不過數十萬,軍隊不過二十萬,同我有着數千萬人口的大漢相抗衡未免有點以軟擊石,主公似乎過慮了。”

楊奉微微一笑,繼續向下說:“非也,人類能夠從一個四肢爬行的動物演變成現在這樣的文明之人僅僅用了兩千年的時間,倘若是再過兩千年,元直以爲人類的文明會發展到那一步?”其實這個問題剛纔楊奉已經問過一遍了。

徐庶張了張嘴,覺得實在不好回答,這也不是徐庶這樣的當時的人所能回答的問題。

楊奉搖了搖手,示意徐庶不必回答,道:“根據這樣的速度,楊奉可以肯定一點,在兩千年後的戰爭中,刀槍戟矛這樣的冷兵器必然不會被使用,而是將被一些能夠僅僅動動手指便可以殺人於無形之中的超級武器或者一些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那時候的戰爭將不會再以人數論勝敗,而是以武器的先進與否和經濟的實力來決定戰爭的輸贏。以邪馬臺國人這樣的精神和意念,兩千年後必然會遠遠超過我大漢民族,與其到時候讓我們的後世子孫飽受亡國的屈辱還不如現在將邪馬臺國一舉滅掉,也算是剪除了一個勁敵,是我們大漢民族能生生不息下去。”

頓了頓,楊奉又繼續道:“這一次的殺戮過於殘忍,有傷天和,但是爲了大漢民族能夠長盛不衰,楊奉寧願揹負殺人惡魔的罪名,寧願遭受天譴,寧願折壽五十年也誓要把邪馬臺國從歷史上消除,所以,元直無論明白與否,希望都不要再行相勸,此次我意已決,萬不可更改。”

徐庶雖然不是很明白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卻明白楊奉這樣做的目的。沉默了一會,徐庶雖然覺得楊奉此舉雖然殺戮過重,並且有點慘絕人寰,但是畢竟邪馬臺國是異族,更是對楊奉的猜測頗有相信之意。

於是,徐庶身鞠一躬,對楊奉道:“庶無知,竟然不知主公慮事竟是如此之遠,主公更是寧願一人揹負千古罵名而使我大漢民族自此之後再無旁患,造福我大漢民族無數子民,庶慚愧,還請主公恕罪。”

楊奉急忙上前一步,一把扶助徐庶,道:“元直既能明白,再好不過。此次的殺戮想必已經傳到橫島,橫島上的邪馬臺民必然會對我軍下一步的進攻進行殊死抵抗,此事還需元直多爲謀略,使得我軍儘量減少傷亡纔是。”

徐庶連忙稱是。

這一場空前絕後的殺戮之後,這兩座島上僅剩下了六萬人,其中三歲之下的女嬰一萬左右人,四歲到十歲之間的女孩是兩萬左右人,十歲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女是兩萬左右人,十七到二十歲之間的女人是一萬人左右。

當這場大屠殺結束之後,所有的士兵的手和腿都軟了,再也不能舉動刀槍,更有的士兵因爲縱慾過度,精神極度萎靡。這樣的軍隊如何再戰,楊奉無奈,只得命令大軍就地進行休整,三日後再進攻橫島。

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3)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一百八十七章弄巧成拙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一百五十四章 望城興嘆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五十七章新定袞州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1)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
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3)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一百八十七章弄巧成拙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一百五十四章 望城興嘆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五十七章新定袞州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1)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