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

看着這滾落在地的腦袋,在又看到城門前,正有很多的烏桓士兵看向自己,張超就知道,蹋頓是不能殺了。殺了此人沒有什麼好處不說反而會引來烏桓人的仇恨,這是不值得的。

即不能殺,張超也不介意去做一個好人,這就看向蹋頓而道:“好吧,即然有手下替你求情,你又沒有做出什麼傷害我軍的事情來,那我便容你活下來。怎麼說你也是一方的單于,以後我會在太原郡尋一處好地方供你和後人所用,我也會每年給你一定的金銀,使你生活無憂,可否?”

聽到不用死了,還可以過一衣食無憂的生活,當即蹋頓這就跪倒在地道:“謝大將軍不殺之恩。”

蹋頓沒有被殺,從此被軟禁一生,倒也算是終享天年,直至五十五歲時病而逝。

隨着張超帶大軍進入到了柳城,蹋頓被軟禁,整個烏桓人便都成爲了張超的戰利品。

爾貼也一樣未獲罪,相反還被允其帶五千騎兵,一萬五千弓箭手被臨時的組成了個一個烏桓軍團,着實也算是被委以重任了。

就在張超進入到了柳城的第二天,正忙呼着帶這裡的百姓做遷移到中原的工作時,快馬斥候便出現在他的臨時府砥之前,送來了兩份戰報。

第一份是有關河內的。

袁紹在又派了五萬援軍之後,終於被他攻下了懷縣,殺了王匡,至此河內正式成爲了袁紹的領地。而他接下來己經開始調兵並兵分兩路,分別的向着河東和壺關進軍。顯然他這是要報復張超進攻他的幽州之舉了。

第二份信息是賈詡傳來的,說的是春雨至,整個遼河河水開始上漲。並沒有準備足夠船隻的他們現在以無法渡河進入遼東,請示請下要怎麼辦?是退軍,還是繼續的堅守,等着遼河水位落下後在行攻擊之事。

兩位戰報擺在了張超的面前,使他的眉頭也變得深鎖了起來。

袁紹進攻河內之事,他早就知曉,甚至也知道了最終的結果,在只有物資幫助,而不派兵相援的前提之下,河內失守是在情理之中的。只是王匡被殺,這倒是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由一處而見全局,可見袁紹是真的生氣了,若不然的話,王匡應是被俘,而非被殺。即然他生氣,那挾怒火之威下,不管是壺關還是河東怕都會守得十分的艱辛,那接下來他要怎麼辦呢?

是回師幷州還是繼續的攻取公孫瓚,這就成了一個必須要做的選擇題。

目光落在了第二份戰報上,看着賈詡所說的遼河水上漲,不易進攻的字樣,他的腦海中突然就生出了一計,當即臉上就露出了一絲自信的神色,然後他向着門外道:“傳快馬斥候!”

遼河之旁,賈詡看着還在下的綿綿細雨,看着還在不斷上漲的遼河水,臉上露出了苦惱之神情。

此時,己然是公元一九五年五月,此時在北方正是春暖花開,也正是降雨的時節。

原本以爲,下雨也不會對遼河的水情有多麼大的影響,可誰知道當上流之下入河後,竟然直接導致這裡的水位上漲。現看着這奔流的河水,之前準備的一些小船根本就無法使過喘急的遼河,賈詡自感沒有準備的同時,也做好了撤軍的事誼。

聽這裡的老人言,這河水一般要到七八月份纔會有所下落。那足足三個月的時間,大軍困在這裡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現在河內又被袁紹所佔,或許幷州正是用兵之時,他也就做好了隨時等候張超之命令,撤軍的準備。

等了幾天的時間,快馬斥候終於趕了回來,這就將一份張超親寫的竹籤送到了他的手中。眼看着這份戰報,賈詡先是神色嚴肅,在然後就轉憂爲喜了起來。“來呀,吩咐下去,大軍準備撤回幷州。”

此時的賈詡,手下足足掌管着十二萬大軍。其中步兵五萬,騎兵七萬。

如此之多的大軍要準備撤退之事,自然非一日之功,如此一來,這一準備便是三天的時間方纔辦妥。

三天的時間,信息也早就被傳到了河對面的遼東公孫瓚所部。

之前張超帶人去了烏桓之地,公孫瓚便以爲機會成熟了,這便帶着大軍過了河,直殺向賈詡所部。但未曾想,張超只是帶走了一萬五千騎而己,另跟着離開的五萬騎確突然返了回來。以十二萬之師,對上了公孫瓚衝來的十二萬之師,來了一個突然出擊。

這一仗,公孫瓚大敗而去,只是因爲退得及時,只是損失了萬餘兵馬而己。但他依然還有七萬軍隊,其中兩萬騎兵,外加素利彌加的四萬鐵騎,依然還有大軍十一萬,主力尚在。

在有了上一次的敗仗之後,公孫瓚己經做好了準備,那就是依仗着遼河之天險,與張超來上一個長久對峙。

只是對峙工作還沒有完全的做完,後方的糧草也正在向遼河運行之中,前方就突然傳來了賈詡大軍要撤退的消息。

己經吃過一次虧的公孫瓚這一回並沒有在衝動,沒有馬上準備出擊的事情,而是就此派出了上百名斥候過河去打探消息。

這一探聽,來回便是足足七天的時間,待大多數斥候都返回來後,公孫瓚也同時獲得了許多的消息。

袁紹攻佔了河內,正準備向河東還有壺關進兵;張超帶軍在烏桓那裡竟然吃了虧,被打敗而撤向了幷州地區,在加上遼河水上漲,幷州之危急,這就有了賈詡帶兵後撤的事情。

“哈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呀。”看到這些消息都是如此有利於自己,在大帳之中,公孫瓚這便仰天哈哈大笑了起來。

公孫瓚的笑聲引得中軍帳中的所有人都是莫明其妙,直到他們也看到了斥候傳回的各種文書消息之後,這也就一個個神色興奮了起來。

“真是沒有想到,這個蹋頓還有些本事,竟然能打敗了張超呀。”素利彌加看着去往烏桓斥候傳來的消息,一臉高興的說着。當然,他更高興的是,即然蹋頓都如此的勇猛,這個張超也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不錯,如此看來,這個張超也不過爾爾罷了。還有袁紹要攻取他的後路了,他又豈能不急,賈詡會退兵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只是如此一來,我們應該馬上抓緊時間追擊纔是,莫不要讓他給逃掉了纔對。”應喝着素利彌加之言的正是公孫瓚手下大將韓起。

做爲武將,一向是主張戰的,往往也只有戰爭才能顯示出他們的能力來。

兩人同時這般說,公孫瓚這便也一點頭而道:“不錯,想必幷州的戰事己讓賈詡軍心大亂了,此時不攻又待何時呢?大家說是不是?”

公孫瓚這就是想要問一下其它人的意見了。而現在三位長史分別出使三地未歸,真正手下的文臣亦不多矣,只有從弟勃海太守公孫範和原漁陽太守鄒丹。

只是他們並看不出這消息有什麼不利之處,自然也就贊同於公孫瓚攻賈詡了。

眼見自己的謀士都沒有什麼意見,公孫瓚這就準備下命令了。但此時另一人確是站了起來,“將軍,即然是消息說張超兵敗於烏桓,那爲何這樣的消息並不是郭昕潛人送來呢?這其中會不會有詐呢?”

說着這句話的人便是公孫度,也是後來的遼東郡守。

不要看公孫瓚與公孫度同爲一姓,但事實上他們確並沒有什麼關係。公孫瓚是遼西郡令支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遷安縣一帶;而公孫度是遼東郡襄平縣人,也就是現在遼寧省遼陽市人,二地相隔遙遠,並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公孫度也是公孫瓚來到了遼東之後所收服的,做爲屬臣提出自己的意見也是正常之舉。

但因爲當初公孫瓚來到遼東時,公孫度並沒有做過多的反抗,這也使得很多人都瞧不起他,現見是他提出了不同的異義,當即帳中其它人都大笑了起來。

便是連公孫瓚也是如此,他也認爲是公孫度害怕了,這就道:“郭昕不傳消息回來也屬正常,畢竟之前張超進攻烏桓來着,想必是被圍之下消息不通吧。在說了,有其它的斥候傳來消息不是一樣嗎?至少袁紹攻下了河內這是事實吧,即是如此,若是我後路被攻,也是會回援的,賈詡之舉就在情理之中了。”

分析了事實之後,公孫瓚這就又道:“好了,度兄,你也不用太膽小了,事實證明,這個張超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對嗎?”

“這個...”一時間公孫度也不知道要如何的去解釋了,他只是心理感覺到哪裡不對而己,但具體是哪裡出了問題,他也弄不清楚。

看着公孫度不在說什麼了,公孫瓚這就不在去理睬而是下着命令道:“韓起,我命你爲先鋒大將,與素利單于一起,出兵五萬急追賈詡大軍,務必要將其追上,重創於他們。隨後我將帶着一萬白馬義從和五萬步兵相呼應,到時候我們非旦要打敗賈詡,還要攻入到幷州去,我可是聽說了,那裡現在富饒的很,呵呵,想必有着不少的好東西可供我們去搶吧。至少公孫度,就麻煩你帶着一萬士兵守留在遼東,看住大本營就是了。”

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堅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武聖關羽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們是有罪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一百章 曹操大笑的後果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三百零二章 兩雄相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六百二十章 炸到害怕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器院昇華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九百二十七章 武聖關羽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七十二章 貂嬋着急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三百八十一章 張超演戲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八百一十六章 意氣風發的呂布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
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五百九十章 羅斯國的煩惱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堅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幷州現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武聖關羽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們是有罪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一百章 曹操大笑的後果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三百零二章 兩雄相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六百二十章 炸到害怕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器院昇華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九百二十七章 武聖關羽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七十二章 貂嬋着急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三百八十一章 張超演戲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八百一十六章 意氣風發的呂布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