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觀點,才使得很多少數民族和異邦敢於在強大之時向中原動手,因爲他們知道,打過了自然最好,打不過只需認錯就可以了,反正也不能將自己如何。

這樣的觀點一旦形成了,那就是可怕的,這也是爲何大中華歷史中會多災多難的一個主要原因了。

如果張超沒有重生的那一段經歷,或許他只是建立一個強大的王朝就了事了,或許他也會對於一些周邊的異邦會實行容忍政策。畢竟存在即是道理,即然人家能生存到如今,顯然是有些底蘊的,想要消滅談何容易呢?

可問題是張超是過來人,這樣弱肉強食的事情他看過了太多,他堅信的確是強者爲尊這句話。他依奉的是槍桿子裡出政權,依奉的是誰拳頭大,誰就是道理的說法。

你不服是吧,好說,那我就打到你服爲止就是。

還不服是吧,那就打到你消失不見,打到滅你族爲止。

雖然這樣的做法有些殘酷了,但不得不說這確是最好解決問題的方式。要知道,只要有了地盤,有了資源,人口是不用愁的,你不用擔心有一天百姓會被打光了,也不用考慮人口會減少,只要有足夠的資源,人口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

張超正是這樣想的,所以不管是面對任何的對手,他要做的就是不出手則己,出手即讓人害怕。就像是收服了三韓、高麗、扶余、挹婁,重創鮮卑與鮮卑等等,這些都充分表明了張超非是這般想的,還是這樣做了。

而事實也證明,這的確是最好解決方式的辦法。就像是現在的三韓一般,因爲佔領的最早,且又實行了中和政策,如今在那裡的漢人並不比本土人少,如今的三韓纔不過是十幾年的時間就己漸漸被天朝給同化了。可以想像,百年之後,怕是那裡己經很少有人會記起,他們非是天朝人的事情了。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張超目光平和的看向着曹操又道:“孟德兄,我之理想,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發揚光大出去。而爲了這個目標,任何擋在我面前的人,都會成爲我的敵人,我會一一將其消滅,甚至會有滅異族之舉。雖然這樣做太過殘忍了一些,可相較於原本和善之策,這確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不然的話,現在看起來大家是和平相處了,可是心思各異,終有一天,大戰會再度開啓,那個時候,死的人只會更多,社會也會因爲戰爭而倒退的。”

“這是長痛不如短痛?”曹操何等的聰明,很快就明白了張超的意思。

“不錯。正是如此!而真到了那一天,我們天朝人自然是高高在上的,那個時候無論我們的百姓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尊重,無論去向哪裡,尊嚴都得以保全。這一切,皆是因爲在他們的身後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做支持。他們不會允許自己的百姓受到委屈與冤屈,只有這樣,我們大中華才能永遠的屹立於世界之林而不倒。”

這個結果,正是張超一直所追求的。他想到是重生前的一個西方國家,他們就十分的強大,以至於從這個國家裡出來的人走到哪裡都是挺胸擡頭,都是高高在上。甚至當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威脅的時候,一些國家寧可自己損失一些,也要保全這個國家公民的安全。想一想,那將給人一種何等的自豪之感呢?而張超所想的就是要自己的子民也生出這樣的想法,甚至還要過之。

張超還曾想過,以後他國家的子民出行時,要給他們辦一個證件,那是代表和像徵着天朝的物件。只要憑此物,如果有人還要欺負你,那就是要與整個天朝爲敵,那就等於給了他再度開戰的藉口。那個時候,他不僅僅要將天朝建立的強大起來,還要讓所有的天朝人都享受這份榮耀,感受這份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無上尊嚴。

此刻的張超是有些激動的。這樣的理想他是很少與別人去講的,不是別人聽不懂,而是他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可是現在,當着曹操的面,他確是沒有顧忌的講出,那是因爲他知道,這個人懂自己,還有重要的一條就是,如果現在不講,怕是曹孟德以後就不會在有機會聽到了。

曹操想過張超是一個有着大志向的人,可還是不曾想到此人竟然雄心至此,他的想法竟然是讓在中華成爲世界的中心,成爲受萬人仰慕的存在。

自然,這時候的曹操也並不知道世界有多麼大,但在他看來,東北的羅斯外加上西域各國就己經地盤不小了吧。可憐他自己還爲占上了中原地帶而自喜,這般看來,兩人間的格局這一項就不知道差了多遠。

這樣的理想,便是聽在他的耳中,都是讓人激動不己,甚至曹操都很想看一看天朝是不是真會如張超所說一般的那麼強大了。但是這樣的激動也僅僅只是持續了一小會後,他就重新的冷靜了下來,面前這個人是自己的死仇,不管天朝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與他都沒有什麼關係了。

曹操的臉色由剛纔的漲紅漸漸平緩了下來,這一切都看在了張超的眼中。他可以肯定,有那麼一瞬間,此人的確是動心了,爲此他就道:“孟德兄...”

“好了。”曹操適時的舉起了右臂,打斷了張超要說的話。爾後目光十分平靜的說道:“孤承認,你的夢想是好的,但是我現在是魏王,我有自己的使命。當然,若是天朝願意罷兵的話,我也可以做出保證,那就是不會在犯你們的國境,並且也可以承認袞、青兩州是天朝之地。若是不然,那就只能興兵起戈了。”

曹操自然知道張超接下來要說什麼了,無非就是拉攏之言而己。奈何的是他是魏王,他骨子裡是十分驕傲的,那就是寧肯戰死也不會投降。

知道在說無益,張超就知道今天的談判是破裂了。他本想着說出自己的目標後,或許可以感動對方,可是現在看來,並沒有起什麼作用,即是這般,他也很乾脆的道:“天朝只有朋友與對手,不需要任何第三勢力的出現。”

對於曹操所說的是,以後魏國不在犯天朝,張超也不過就是聽一聽罷了。現在不動手,只是因爲實力不足而己,但凡給了曹操喘息之機,他相信,此人定然會在向天朝動手。那個時候,今天的話,將會被忘到後腦之上。想一想,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的承諾都算不得數,更不要說,兩人這隨意的談話了。

張超也表明了態度,要麼就是順從的成爲朋友,要麼就是反抗下成爲敵人,不允許第三種形勢的出現。曹操也就知道,兩人間在沒有什麼談下去的必要了。

近乎是不約而同的,兩人紛紛起身而立,相視了一眼之後,即都是回身牽馬而去。自始至終,在沒有一言相出。

對方的上百萬大軍此刻就這樣注視着兩位君主各自打馬而回,等着張超與曹操各自回營之後,戰鼓擂響,接着雙方各出一將重新的來到了剛纔喝酒之地,對峙而立。

這很好的詮釋了那一句,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就打的格言。

“吾乃典韋典子滿,天朝六軍團軍團長。”

“吾乃夏侯元讓,魏國大將軍。”

兩位一手持戟,一手拿着鑽心槍的將軍,相視之下各自報出了身份之後,即各揮手臂,出招迎敵而上。

鬥將。

這是兩軍對壘,將和將鬥,叫做鬥將。指的是兩軍對陣的時候,各出軍中一員猛將進行對戰。《兵籌類要》中稱,“兩陣既立,各以其將出鬥,謂之挑戰。”此爲戰陣鬥將的定義。

然在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勝負,主要取決於軍隊的戰鬥力和將領的指揮才能,而不在於主將的“匹夫之勇”。

可話在說回來,戰鬥力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士氣,而鬥將之結果,絕對可以影響到一軍的士兵,從而來決定一戰的最終結果來。

不管是天朝,還是魏國,都自詡強國大國,現在出手即鬥將,也正是顯示了他們的一種自信而己。他們都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凝聚自己軍隊的士氣,從而獲取戰場上的主動權。

夏侯惇因爲兄弟夏侯淵之死,自然是對天朝有着極大的仇恨,現在有了報仇之機,自然不會放過。

只是唯一遺憾的是,夏侯淵是死在了呂布的手中,此人現並不在天朝軍中。只是話又說回來,呂奉先正在此的話,他是不是能勇氣出來鬥將還要兩說了。

就天朝而言,呂布雖然不在,可猛將依然如雲,先不說張超的侍衛長許褚本就是一員猛將,還有一軍團的文丑將軍,六軍團的還有典韋與顏良,七軍團還有張遼與龐德呢。這些人皆有着萬夫不當之勇。

有這些人在此,張超當然不懼於任何的鬥將。只是在看到夏侯惇出手之後,張超還是謹慎的派出了典韋。

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六百二十章 炸到害怕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九百三十五章 重騎展神威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保張成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勇太史慈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五百五十五章 樸大方被俘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五百七十三章 亞歷山大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袁術耳根軟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二百二十章 寒冷天氣的劫營方法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攻阿提拉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
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六百二十章 炸到害怕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九百三十五章 重騎展神威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保張成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勇太史慈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五百五十五章 樸大方被俘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五百七十三章 亞歷山大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袁術耳根軟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再多兩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二百二十章 寒冷天氣的劫營方法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攻阿提拉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