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

平日,這裡常常是車水馬龍,一些六軍團回城省親之將都會來這裡拜見得,弄得是一派熱鬧的景像。

可是今天,由這裡的整個一條街都陷入到了安靜之中,一股壓抑的氣氛也瀰漫的空氣中都是,便是有人路過這裡都不敢大聲喧譁,似是怕驚到了什麼,而惹來災禍一般。

原本塗金的徐府兩個大字一旁,也用着白色的粗布包裹着,給人一種蒼涼和悲意。

徐榮戰死了,當這個消息一傳回到了晉陽城,傳回到了徐府之後,整個府中上上下下盡皆是陷入到了一片哭泣的海洋之中。徐夫人葉氏是當場就暈死了過去。

徐榮對於家人的感情可謂是衆位將軍中的楷模。

想當初,徐榮之所以會投效到張超門下做事,正是因爲他的家人受到其庇護所致。而爲了家人,不惜與當時如日沖天的董卓太師反目成仇,相反確去幫一個當時並沒有多少名氣的張超,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多麼在乎他的家人了。

相比於有些將軍有了名氣和地位之後就會納妾,徐榮確一直只有一個夫人,這在當時來說己經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正是夫妻多年間的相濡以沫,兩人間的感情反而是更重了。現在獲知夫君戰死沙場,葉氏便是感覺到天昏地暗,失去了人生的精神支柱,暈倒在地。

好在的是,隨後華佗神醫就趕到了徐府。他是受大將軍張超所託前來的,有他在,葉氏倒是很快就清醒了過來。

但在醒來之後,即是淚流滿面。沒有像正常人那般的哭天喊地,可是眼淚確是數天不止,視力也因此開始急劇下降。用着華佗的說法就是,倘若在不制止的話,怕是雙眼就會哭瞎的。

葉氏的事情傳到了大將軍府中,很快,幾位夫人就都出現在了徐府之中,行安慰之事。

面對着高高在上,身份崇高的大將軍夫人出現,任由葉氏在傷心難過,也是不得不打起精神來應付着,如此倒算是止住了淚水,保住了那雙眼睛。

而事情在過去了幾天之後,今天葉氏的淚水又一次止不住的流了出來,不爲其它,只是因今日就是徐榮出殯的日子。

一早上,整條街道就被張家軍和封鎖了。

辰時。以張超爲首的一衆集團中能到的文武百官皆是來到了徐府之中,按着規定,是要擡棺才能出殯的。

偌大的上好材木製成的黑棺之中,只是放了一件徐榮平時所穿的衣服,還有他的隨身兵器大砍刀。當時形勢太亂,根本不足以帶出屍體來,不得以親兵就將兵器搶了回來,也算是一種精神的寄託了。

時辰到,棺木出府。長長的隊伍即從徐府之中走出。

在隊伍的最前列,便是一位年紀十五六的年輕男子。他手捧着一個尺把來長的靈位,那上面寫着的就是軍團長徐榮之名。此人正是徐榮的長子徐昆。

在徐昆捧着父親的靈位走出府中之後。厚厚的棺木就此由府中而出,遠遠看去,有八個人分別擡着棺木的兩旁邁步而出。

棺木一出,整個街道上的張家軍全部都跪倒在地,一道整齊的聲音響起,那齊唰唰之感,讓不知情況的人或還以爲只有一人下跪呢。

隨着這一聲跪地之響,整個街道上是落針可聞。

若是仔細聽去,可聞細細的呼吸之聲。

若是用肉眼看去,就可驚訝的發現,擡棺之人中爲首之男子高大英俊,雙眼銳利有神,平靜的臉上帶着一股淡淡的威壓,此人不是張超還會是何人。

張超竟然要親自給徐榮擡棺?

當這個決定一出的時候,首席軍師郭嘉馬上就進行了反對,接着在城中的魯肅、田豐、審配等人也是同聲反對,在他們看來,這於理不合。

張超可是一方諸侯的身份,甚至按着那些諸侯的表現,他就是封王甚至是封帝也是有這樣的條件得。即是如此,這般身份之人,怎麼可能隨便的給他人擡棺呢?這誰大誰小分不清楚了嗎?

以往一旦文臣們都是集體反對的事情,張超是一定不會去做的。他清楚自己的斤兩,也知道這些文臣們的睿智。

只是這一回,他確一反常態,非旦沒能受諫,反而是下令道:“此事吾意以決,若有人在出言反對,殺!”

這是難得的張超會對文臣用出這般狠烈的語言來。此言一出,果然在無人敢於進言。

並不是說文臣沒有風骨,是怕死之人。而是他們看清楚了一件事實,那就是張超意以決,遠不是他們可以說動的了。

張超拒絕了所有文臣的請求,要親自給徐榮擡棺,這自然在武將之中引起了極大的好感。但凡是能夠從軍營中抽身的各軍團的師長、團長都趕回到了晉陽城。

不僅如此,便像是二軍團長黃忠、三軍團長太史慈、五軍團長徐晃、七軍團長張遼、先鋒軍團長呂布、水路軍團長甘寧以及陷陣營營長高順皆是由軍營入城,齊集在了徐府之中。

除張超之外,其它七位擡棺之人,便是這些個軍團長們。由他們組成的擡棺隊伍一出府門,也就難怪整個大街上都靜悄悄的,所有的張家軍都要行下跪之禮了。

不誇張的說,這些人也算是張超集團中的最主要力量了。正是因爲這些人的存在,幷州纔多年沒有戰亂,百姓才能安居。

由核心人員組成了這個擡棺的隊伍,他們出了徐府之後,緩緩的向着城正中央的烈士紀念堂和烈士大型浮雕羣而去。

寸土寸金之地,張超確是在這裡劃了一大片地域建靈堂而用,這在當初的時候,也引發了一些人的反對。可是隨着這些年大軍腳步不斷的向外擴張,不知道多少將士的屍骨埋進了這裡,也不知道使得多少將士爲之而感嘆,甚至更有多少將士的願望就是希望死後可以同埋於此,因爲這裡有他們的戰友,有他們的兄弟,有他們的精神與靈魂寄託。

正是因此,前線士兵每逢大戰纔會用命,那是因爲他們知道,所謂的死不過就是去見那一步離去的兄弟和朋友而己。

今天的靈堂前四周,也很早就被張家軍的士兵們所警戒。唯一不同的是,這些士兵都沒有騎馬,這皆是因爲這裡的規矩。但凡來這裡的人,武官要下馬,文官要下轎,便是連張超自己都要步行而至,以示尊重。

全部都是黑衣黑甲,連面部都是用黑麪甲罩着,只是露出了口、鼻與雙眼,遠遠看去,帶人給更是一種蕭瑟之感。哪怕現在就是烈日當頭,依然沒有消化人心中的那一股子壓抑之情。

隊伍準時的來到了靈堂之前,接着就是負責文禮的官員安排下葬之事。

注意到此刻的張超因爲擡棺行走很遠,頭上略略出了一層的細汗,護衛長之一的許褚這就拿着一條手帕想要進行擦拭,可因爲一個警告般的眼神,他停了下來。

許褚可以感覺到張超是真的生氣了,他便像是做了錯事的小孩子一旁在那裡呆呆的站立着,不敢說,不敢動。

下葬儀式進行的很快。當黑棺完全被放到早就埋好的地底之時,當張超將一把黃土率先的揚在那黑棺之上的時候,苦拗之聲終於不可扼制般的響起,除了徐府的家人之後,有一條七尺大漢更是倒地痛苦,眼淚早己打溼了他的面部、衣襟,雙袖。

“軍團長,是我對不起你呀,爲了救我,不值啊!”一邊痛哭着,一邊用着雙拳用力的拍打着地面,只是一會的工夫,雙掌之上都溢出了鮮血。

跪地之人正是六軍團副軍團長顏良。

那一天,被徐榮救下之後他就因累和傷昏迷了。等着醒來時,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聽到徐榮以一對四,還是傷了張紹,斬了張苞的座騎之後也是震驚不己。當然,對於軍團長的戰死,他更是在心理上一時接受不了,聽後就又暈死了過去。

後來還是回到了晉陽城,在華佗和張仲景兩位名醫的醫治之下身體方纔痊癒。只是人確似變了一般,不苟言笑起來。

以前的顏良,一直以爲自己是外來之人,便是得到了張超的重用,也依然還是在認爲自己被人利用着。可是直到徐榮爲救自己而死,他的心境就全變了。

且不說徐榮的本事如何,單說其資歷,可是跟着張超的老人了。若不然也不會被委以重用的,而就爲了自己這麼一個新人,竟然不顧生死。要知道,當時徐榮便是不出手相救,別人也是說不出什麼來的。畢竟將軍上戰場,本就要做好戰死的準備。

可徐榮還是出手了,而且是爲了自己的安全撤離,甘願留下來阻敵,甚至可以說他是做好了以命換命的準備。

說起來,顏良與徐榮認識的時間並不長,更沒有什麼私交,可是他確願意爲救自己而死。就憑這一點,就足夠獲得尊重了,顏良也因此而改了對於張超集團的認識,這些將軍間的友情也遠不是在冀州的時候,各自互相勾心鬥角可以相比的。

第八百三十章 分散突圍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諸侯二次來襲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九百六十五章 奇招解圍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顏良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八百一十一章 猛將威武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四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之計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二百五十四章 攻佔靈丘第七百五十七章 威脅與利誘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三百零八章 三誘關羽(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佔扶余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
第八百三十章 分散突圍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八百六十六章 瘋狂衝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諸侯二次來襲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九百六十五章 奇招解圍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顏良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八百一十一章 猛將威武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四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之計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二百五十四章 攻佔靈丘第七百五十七章 威脅與利誘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智的說服之道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三百零八章 三誘關羽(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佔扶余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