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

建立聽命於自己的武裝隊伍則是第二步。

在一切成功之後,便是要行第三步,那就是尋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之所,紮下根來,最終在建立屬於自己的地盤。

在然後就是穩紮穩打,擴充勢力與軍隊,最終達到統一全國的目地。

當然,做爲過來人,張超的願望並不止於此,他還有着更多更廣的想法,那就是他不僅僅要統一現在東漢所擁有的地盤,同時還要將附近的一些疆域國家給吞掉。

要說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張超最佩服的人之一便是成吉思汗了。

他在世時,帶領着蒙古騎兵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是東歐的黑海海濱;橫跨歐亞大陸,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4400萬平方公里。

那纔是傳奇的一生,纔是波瀾壯闊的一生,即然要重生一回,他便要創造出一個奇蹟,一個無人可以打破的奇蹟來。

想起這些,張超不由心中就是一陣的激情澎湃,一陣的浮想聯翩。直到門外不知何時傳來了趙雲的聲音,直道開飯了,他這纔想起,晚飯還沒有吃。而明日還要去拜訪蔡文士的,之後還要聯繫左豐面見張讓,面見漢靈帝,當然還有要救出那個美豔不可芳物的女子,所要做之事實在太多,且都不可馬虎呀。

...... ......

洛陽城較爲繁華地帶的一佔地極大的府院。門外一個大大的蔡府兩字招牌是那樣的鏗鏘有力,一眼望去,便知是大文豪所書。

這裡正是在文化界享譽東漢的蔡家大院,蔡邕蔡文士的府邸。

張超雖人未至,可是風聲確在他有意之下傳了出來,那就是他要來拜訪蔡邕的事情先一步到達。

張超憑着一首【月下獨酌】被人所知,在加上英雄醉的大賣,現在於京都之中都是搶手之貨,許多達官貴人宴請貴賓,若是沒有擺上英雄醉,那也將會是一件十分失禮的事情。

憑此兩樣,張超便己經算是小有一些名氣了。更不要說他長社之戰立下的奇功,尤其是那首《長社戰》更是早就傳回了京都,讓無數學子和百姓所傳頌。

而據說那個公子纔不過十七歲的年紀,這還真是英雄出少年了。

當然,十七歲的年紀在那個時代是要稱爲青年了,況且現在的張超虛歲經到了十八,在那個時候,是可以娶妻生子了。

這麼一個年輕有爲之人來到了洛陽,一時間便成爲了街頭巷尾所議論的一個話題。連外面都是如此了,更不要說是蔡府內部了。

晚上吃飯前的時候,便有人送來了拜貼,落款人赫然正是張超,大概意思就是指明天他會到蔡府拜訪,還請提前的準備一下。

這也是一種常規,爲了怕打擾到主人,讓人猝不及防,往往在來到的前一天都會送上拜貼,以給主人安排的時間。

一收到了張超的拜貼之後,蔡邕這便高興的叫來了妻子和女兒。

蔡邕的妻子名爲柳氏,原亦是大家之秀,只是後來家道中落了而己。只是從小的良好教養讓她行,立,座都是極爲的有規矩。

在這一點上,蔡琰顯然也受到了影響,平時座在那裡的時候也是很安靜。當然,也只有在父母面前她會這般的表現,說起不過就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而己,還是活潑好動的。

用現在的話說,父母俱皆是高級知識份子,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她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有這樣童年的人,自然對於自己的未來也是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她在想自己未來的丈夫會是何樣的男人,是持槍能立馬的英雄,還是張嘴能巧言的文豪呢?

女孩子都有這樣的幻想,蔡琰自然也不例外。而在知道了張超的一些事情之後,不知爲何,心中似就有了一種期盼,那就是一見真人的想法。後來聽聞說是張超會到蔡府,更是有如懷中揣了一個小鹿般開始亂撞起來。

叫來了妻子與女兒之後,蔡邕這就將張超的拜貼交給兩人一看。

“哦,可是陳留張邈的弟弟張超張致遠?”在看過了拜貼之後,柳氏這便有此一問。

“不錯,正是此人,呵呵,他可是一能文能武的年輕有爲之人,他來到了京城,不去別處,先來看我,倒是讓我大感意外,也是備感榮幸呀。”蔡邕摟着下巴的鬍鬚,很是得意的說着。

“嗯,他明天就來,可是明天不是你教學的日子嗎?”柳氏聽後先是點頭,但接着又想起了明天原本訂好的事情問着丈夫。

在這裡要給各位看官提一件事情,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京城洛陽出了一件大事。在太學門口,立了一通石碑,內容是官方欽定的《六經》,作爲天下讀書人校訂文字的範本,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經》。一時之間,太學熱鬧非凡,每天來此觀覽摩寫的人很多,車有上千輛,道路爲之阻塞。石經的書寫者,是東漢大文學家、大史學家、大音樂家、大畫家、大書法家蔡邕。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前來向蔡邕請教學問的年輕學子就此排起了長隊。

起初他總是有問必答,但畢竟年歲也越來越大了,最終在柳氏的建議之下,便是改成了幾日一開課,不巧的明日正是開正課的日子。知道這些的柳氏方纔有此一問。

“哎呀,母親!授課什麼時候不可以呀,張超千里迢迢的來了,第一個就要拜見的我的父親,怎麼好去推辭人家嘛。”聽到母親說起了明天授課的事情,似是要對張超的到來進行推諉,剛看過拜貼的蔡琰終於出聲了。

“呵呵,琰兒說的及是,授課的事情可以推到後日嗎?想必把情況說清楚也就是了,那些學子也都是通情達理之人嘛。”蔡邕繼續的呵呵笑着。然後看了一眼女兒蔡琰又道:“對了,明日張致遠來了,你也要出席做陪的,你們都是年輕人,或許會有很多的話題。在者他做的詩句我可是聽過了,很是厲害,你也要討教一二。”

“父親,我是一個女子,怎好做陪。在說,他在厲害能有您厲害嗎?”蔡琰似是撒着嬌一般的拍了一記父親的馬屁。

被馬屁拍的很舒服的蔡邕先是臉上大樂,接着就道:“不能這樣說,每一個的特點不一樣,父親年紀大了,就做不出年輕人才有的那種豪邁之詩詞來,所以你要學習。”

父親一再強調之下,蔡琰便只好裝做勉強般的樣子答應了下來。實際上她早就想過了,這一次怎麼樣也要找機會見見這個張致遠,他對此人的故事還真是聽過不少呢。

流民城中買孤兒,說明了他有愛心的一面。

詩詞做的好,說明有才德的一面。

戰場上能殺敵,說明骨子裡的男人血氣。

打敗黃巾軍而不是趕盡殺絕,證明他並非是殘暴之人。

這樣一個男子若是在不見上一面,豈不是要遺憾嗎?

只是蔡琰不知,蔡邕在看向她時,目光別有另一種意味。

或許普通人感覺不出來什麼,可是做爲有着史學家頭銜的蔡邕確是十分的清楚,如今的朝廷己經腐朽了,外戚和宦官專權,致使有才德的人無法被重用。在加上經濟上的不景氣,黃巾賊的叛亂,長此以往的話,怕是用不了多久,國家就會大亂的。

他己經五十一歲了,在當時那個年紀己經算是長者了。就算是死了也無妨,可是女兒呢?從小就生活在自己的身邊,根本不知道人心的險惡,如果不提早給予安排的話,以後還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呢?

想這張超,少年便是出衆,在加上有着一個當太守的哥哥,怎麼說也應該有能力保護自己吧,如果有可能,把女兒嫁給此人,倒也是一不錯的去處。

蔡邕竟然有了這般的想法,這事情若是讓張超提前知道了,怕是連做夢都會笑醒的吧。

說服了女兒答應了明天一定要做陪之後,蔡邕這才放心的去往臥房。倒是留下了蔡琰座在那裡,臉一陣陣發紅。

她很想馬上見到張超,但又怕見到此人之後會讓自己失望,一時之間倒也是有些心情矛盾。

...... ......

一夜而過,在第二天一早的時候,王德按着之前籌劃將一些禮品備了出來,並命人擡到了悅來居的後院之中讓張超一觀。

這些禮品中,有一些是陳留的特產,在京城不是太易買到的。還有一些則是貴重些的物品,表示着張超的孝敬之意。

按說第一次去老丈人家,那東西本就不能少拿的,所以在看到了這足足二十箱子重禮之後,張超也沒有驚訝之意,只是大概一看後道:“不錯,將他們都送到蔡府。”

有了命令,當即四十名張家軍護衛就此將二十箱重禮擡起。以張超爲首,趙雲次之,八名錦衣衛一旁左右護衛着安全,一行人出了悅來居,直奔蔡府而去。

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在救你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丑受傷(加更章節)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九百三十九章 曹昂動手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麗的真危機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四章 做善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六百零七章 陳琳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就是張超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八百六十五章 慘戰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夏侯惇陣亡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七百一十一章 梟雄末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東吳特使自取辱
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在救你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丑受傷(加更章節)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九百三十九章 曹昂動手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麗的真危機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四章 做善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六百零七章 陳琳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就是張超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八百六十五章 慘戰第四十三章 以人換命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夏侯惇陣亡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七百一十一章 梟雄末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東吳特使自取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