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

原本一直處於優勢的西蜀大軍,在這一刻全線潰敗,當八門金鎖陣被破之後,上祿城很快被天朝佔領,繼爾打開了益州的北大門。而在隨後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裡,天朝大軍四散四擊,連克武都、陰平、漢中、汶山、巴西五郡,殺俘西蜀六十萬人馬。最終在距離成都不遠的廣漢郡綿竹城外停了下來。

在這裡,逃亡的諸葛亮也終於穩住了陣腳,並匯合了從成都趕來救援的張任三十萬大軍,守在了綿竹城前,擋住了天朝大軍如潮水涌來一般的攻擊攻勢。

綿竹與其它城池不同,由外而入只有一條寬不過十幾丈的官路而己,四周皆是高山聳立,這樣的地方顯然並不適合於大軍進駐,憑着這個地利,西蜀軍才挽住了敗勢。

負責一路追擊至此的七軍團長張遼,在帶軍接連衝擊了兩次之後,損失了數千士兵終還是退了下來,守在了城門,雙方形成了對峙之局。

人都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是天然的地勢所致,非是人力所能改變之。張遼不得不停兵而駐,消息也極快的向着身後的張超之地進行彙報。

張超正匯合着典韋所部還有一軍團正自在打掃着漢中郡的事宜。

說到打掃,無非就是打開這裡的官倉補充自己,打擊一些盤踞於附近的西蜀敗兵,消滅不服從自己的勢力而己。

兩百萬大軍,在上祿城前停留了那麼久,所消耗的糧草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現在以迅雷之勢佔據了漢中之後,首要做的就是將這裡的繳獲集中起來,以彌補之前的損失。

因爲諸葛亮根本就沒有想過,天朝大軍會破了八門金鎖陣,漢中的糧食根本和一些錢財根本就沒有及時的轉移,這倒便宜了張超,讓他藉此很快的補充了軍隊所需。

在當他接到了張遼的戰報,知道西蜀大軍己經在綿竹站穩了腳跟之後,他就將目光放在與漢中相領的荊州地境上。

張超可不是死腦筋,即然諸葛亮己經在綿竹排兵佈陣,那裡的地形又極爲不適合大軍作戰,那他要做的不是去鑽牛角尖,而是換一個目光,換一個攻擊目標與方向。

荊州自然就成爲了張超的目標所在之地。

以前荊州牧劉表在任時,雖然沒有什麼得利的舉措,可因爲其人並沒有什麼野心,荊州之地確是未經什麼戰火,太平的很,一直的發展也就是不錯。

荊州發展一直不錯,自然是很富庶的,搶佔了這裡,對於天朝的發展是有極大利處的。

更不要說,其地理位置正處於益州與東吳的交界之地,可以說佔領了這裡,就等於切斷了這兩國間的聯繫,怎麼看這個地方都是要佔領的。

以前,荊州與益州相領,相互依託,便是想攻佔困難也是極大。可現在諸葛亮兵敗退到了綿竹,此刻倒是正好攻下荊州的好時機。

想要完成這個目標,荊州將軍關羽就成爲了張超必要面對之人。

要說此人有勇有謀,也是一個英雄人物,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好在,在此之前張超也做了一些的工作,比如說張智去說服魏延的事情,就很有成效。

以前還擔心天朝大軍在上祿城中無功而返,魏延會不會因此而不敢妄動。可是現在,即然西蜀主力大軍敗了,那接下來說服對方的事情也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倘若是東西兩面一起攻擊的話,在加下魏延的出其不意,想必勝算還是很大的。

叫來了郭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略一謀劃之後,一軍團六軍團兵鋒直出漢中,指向荊州魏興郡。

魏興郡的治所之地是西城,在這裡由關羽之子關興帶八萬大軍鎮守。

原本,關興需要防備的是北面雍州扶風郡的天朝四軍團大軍所部,可是因爲張超的到來,他需要防備的兵力呈數倍增長,這讓他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當下,是一邊派人向父親求援,一邊加緊着做城防工事。

正在荊州治所南郡的關羽,得到了兒子的求救信之後,十分重視,這就親帶大軍三十萬向北奔西城而去。那裡可是荊州北方的門戶,若是被佔據了,就等於放狼進入了自己的家中,後果是十分可怕的。

關羽帶着大軍離開了南郡,但他並不知道的是,此刻魏延將軍正帶着二十萬大軍由襄城奔葉縣向南陽郡而來。

諸葛亮大敗的消息己經傳來,被連破益州北面五郡之事也被魏延所知曉。

此事一出,魏延即知道,西蜀危矣。原本就有投誠天朝之心,現在正是立功之時。當下,魏延就帶軍離開了襄城地區,直向葉縣而去。對此,得到了消息的孫策與周瑜並沒有阻攔。

做爲盟友,諸葛亮大敗這並不是什麼好消息。現在魏延想着要去救主,他們當然更不會阻攔了。

不僅是東吳沒有阻攔,打着西蜀軍的旗號,一路之上,魏延到達了南陽城宛縣之時一樣沒有受到絲毫的阻攔。

大家都以爲這是魏延在回救,一路之上荊州各郡縣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而每到一地時,魏延也的確表明他的所爲正是爲了荊州之安危,甚至爲了強化自己的力量,但凡他所過之城池中的兵勇,也盡被其收編入營。

僅僅是在宛縣呆了七天,魏延就又一次起程,過漢江,直奔西面的荊州治所南郡而去。

就在這七天的過程之中,南陽郡治下的瞎宛、冠軍、葉、新野、章陵、西鄂、雉、魯陽、犨、堵陽、博望、舞陰、比陽、復陽、平氏、棘陽、湖陽、隨、淯陽、涅陽、陰、酇、鄧、酈、山都、穰、朝陽、蔡陽、安衆、筑陽、武當、順陽、襄鄉、南鄉、丹水、析等37縣,是有糧收糧,有兵收兵。

等着魏延離開時,他手下的大軍己由原本的二十萬變成了三十萬人。而他這一離開,整個南陽郡的守軍便是連一萬之數也不到了。

所有人都以爲魏延這是要與荊州將軍關羽兵合一處,但確並不知曉,就在他離開南陽郡之後的第二天,天朝五軍團徐晃就帶大軍進駐到了這裡,根本遇不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南陽郡落入到天朝之手。

在說魏延帶着大軍快趕到了南郡時,這才接到消息,說是關羽將軍帶着三十萬大軍向北奔西城而去。

按說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魏延要做的就是馬上北援纔是,可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帶着大軍繼續入了南郡,並很快靠着強大的兵力接管了這裡的一切。

對於魏延的這個做法,有些人雖然有意見,可是考慮到大家都是西蜀之將,倒沒有什麼人正式的提出疑問。只是接下來的事情,讓還效忠於劉備之臣的人確是寒透了心。

因爲魏延在進入到南郡之後,第一件事情不是如何的鞏固這裡的防禦,而是不斷的命人將附近的軍隊向他這裡靠攏集結,對外說的是集中優勢兵力和天朝一戰。

在這樣的口號下,倒是有些將軍聽從了命令,帶軍從各自的城市趕到了南郡。可仍有一些將軍並沒有聽從這個命令,在他們眼中,現在的荊州將軍早就不是魏延,而是關羽了,他們沒有必要聽從此人的軍令。

對於那些主動帶軍而來的將軍,魏延是好言好語的接待,並且有着豐厚的賞賜。但對於那些並不聽話的將軍,他採取的措施是派兵攻打,說這根本就是有異心之人,是想要保存實力,侍價而估,根本就是留有足夠的籌碼想與天朝談判。

魏延的舉動之下,發生了西蜀軍攻打西蜀軍的事情,這一幕可是把很多人弄糊塗了。明明天朝大軍就在側榻,似是隨時都可能會打進來,可爲什麼西蜀軍還在自相殘殺?難道還其中還真有人生出了投降之心不成嗎?

魏延的所爲,被很多人所不解,事情也被以密報的形勢上報給了漢元帝劉備,很快一道聖旨由成都傳出。

傳旨的太監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到了南郡,來到了魏延的府中,同行的還有幾名在荊州很有名望的士族大家,這些人出現在這裡就是爲了做證明的。

面對着這麼多人,魏延跪倒在地,聲稱接旨,可隨後當旨意念出時,他的臉色就變得極爲難看起來。

聖旨上說,魏延先丟襄城,在亂南郡,己然是錯了大錯,着見到聖旨之後即隨來人前往成都,劉備會當面斥責。

所謂的當成斥責,魏延是不會相信的,反倒是說對方要殺自己,他倒還寧可相信一些。顯然,自己的所爲應該引起了劉備的憤怒,就算是他很賞識自己,但這一刻爲了大業,也有了殺自己之心。

魏延知道,這道聖旨之中,多半有諸葛亮的主意在其中,想着他己然得罪了丞相,現在又得罪了皇上,那西蜀之地在無他可眷戀之地,好在他早有反心,且與張智謀劃許久,倒不至少會在此時亂了方寸。

“魏延,你還不接旨嗎?”看着自己宣讀了半天,可是魏延還是跪在地上,並沒有接旨之意,那太監面色就有些不悅起來。

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田豐的難題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錦帆賊甘寧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殺去卑佔陰館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九百一十二章 趙雲截路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三百八十二章 諸侯齊聚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零五章 偷營第五十三章 打賭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三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五百五十二章 于飛龍要起事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四百五十一章 急於立功的魏將軍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
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田豐的難題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錦帆賊甘寧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殺去卑佔陰館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九百一十二章 趙雲截路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傷維克多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硬拼硬第三百八十二章 諸侯齊聚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丑的軍令狀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零五章 偷營第五十三章 打賭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三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五百五十二章 于飛龍要起事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一章 重立於世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四百五十一章 急於立功的魏將軍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