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

不得不說,郭嘉的擔心是很有道理的。他求的是穩紮穩打,畢竟現在的天朝己經擁有了足夠的地盤和足夠的軍隊,像是那種冒險之事,還是不做爲宜。

這些就是郭嘉心中的真實想法。只是想法終是想法,並不能如實講出的,尤其現在他與張超之前的身份早以和過去有所不同。

以前的兩人關係很好,是無話不談的。現在雖然說關係也很好,但畢竟有了君臣之分,那有些事情就算是明明如此,也要講究一個說話的方式。

現在,張超問出了問題,郭嘉猶豫了一下之後,便是慢慢擡頭,爾後用着有些遲疑的口氣說道:“皇上,您認爲我們就算是可以打敗西域的三十六國,但還有充足的兵力可以佔有這裡嗎?”

以一句疑問的方式回答,這也是郭嘉想到的最好方式了。他相信,自己這樣說了,以張超的睿智,他就應該分得清事情的輕重。

果然,張超聽後即是一聲的長嘆,爾後就是一臉的苦笑道:“是呀,奉孝說的對,是朕太過於心急了一些。且我們的實力還不夠強大呀。”

“不!皇上,我們的兵力己經夠強大了,以我們所佔的地盤來說,養活這些軍隊己經快達到了一個極限。以這些軍力滅掉西域也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是我們在華夏大地上還有事情沒有解決,所謂後方不穩,前軍就不易太過深入呀。”郭嘉生怕做爲皇上的張超沒有了鬥志,如此,對於整個天朝來說,可都不是什麼好事情。做爲臣子,他需要做的就是恢復着張超一個帝王的霸氣之心。

“呵呵。”面對着郭嘉的鼓勵,張超笑着搖了搖頭,“好了,奉孝,你不用來安慰朕,朕還是能看得清自己的。如你所言,西蜀與東吳的問題不解決,我們的確不適合解決西域的問題。在者,就算是佔領了這裡,那就要遷移這裡的人口,而現在我們的地區土地都己經歸屬,只有先佔領了新的地盤,纔有了更爲廣袤的土地才能解決問題呀。”

看着張超這麼快就想通了事情的關鍵,郭嘉是興奮不己,當即真心而言着,“皇上聖明,皇上是千古聖君。也請皇上放心,如果有合適機會,臣定不會放過,一定要西域各國付出血的代價。”

“行了,奉孝,你不用拍朕的馬屁了。朕想的開,即是如此,那就先按兵不動,同時派使臣出訪各國,讓他們將我們的軍隊送回來在說,至於大宛國的事情,就先壓後即是。”張超說話的時候,語氣之中帶着一絲的嘆息情感,顯然,對於不能一次的解決西域問題,他還是有些不甘之意。

“遵旨。”郭嘉也知道,張超能說出這些話來,就足以表明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如此天朝無危險矣。

郭嘉知道張超的心情並不是很好,這就主動的承擔下來了接下來的事情。在他的授意之下,天朝派出了幾十路使者,分別向着西域三十五國一一而去。最重要的是,他也在明白了張超心意後,也想看看是不是能找到合適的機會,分化攻擊西域各國,現在的西域太團結了,這樣的局面天朝動手並不明智。

婼羌國。

國主木奎正在着手下的調兵遣將。

之前天朝大軍滅了車師國一事,的確是給了他很大的震撼,如此強勢的天朝大軍出現在了西域之地,對這裡土生土長的人而言,並非是什麼好事情,爲此,爲了自己的尊嚴和利益,木奎做好了與天朝一戰的準備。

只是木奎怎麼樣也沒有想到,就在他調集軍隊,做出了隨時可以一戰的準備時,天朝派出的並非是鐵騎,而是使臣。

對於天朝派使者而來的事情,木奎在驚奇之餘,還是決定一見,他也想看看天朝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與婼羌國一樣,西域其它一些國家境內也是分別的出現了天朝派出的使臣,就連大宛國一樣都被派有了專門的使者。

對於天朝派出的使者,大多數國家的國王都給予了一定禮節上的接待,畢竟天朝的實力在那裡放着,除非萬一,大家也不想與這樣的人爲敵。

只是也有國家分不清輕重,非旦沒有接見天朝的使臣,反而將其殺死,並把屍體掛在城門之上,說是要曬屍三體,以儆效尤。

焉耆。

現新疆焉耆自治縣,西遊記》中稱烏雞國。

西北與烏孫國接壤,東面與車師國相接,國內有九城。

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畜牧。有文字。初屬匈奴,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六十年),屬西漢西域都護府。西漢末又屬匈奴,東漢永元六年(公元九十四年),班超擊破之,又內附。

可以說焉耆一直以來扮演的就是一個隨風倒的角色,誰強就跟誰混,儼然一幅千年老二的樣子。

焉耆國王都克里木,在得知天朝派使臣前來的時候,竟然下達了誅殺使臣的命令,使得成爲了現有的西域三十五國中唯一一個對天朝使臣動了殺氣的王國。

都克里木這樣做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從祖輩起,他們就習慣了依附於強者,祖訓上曾經說過,只要依附於強者,並得到了信任,就可能會藉機成長起來。事實上,焉耆國這些年發展以來,正是依靠了此秘決,非旦沒有被滅亡,反而還較以前更加壯大了一些。

這一次,得知天朝派使臣前來,都克里木認爲自己表現的機會到來了。想着現在相比較,當然是西域本三十五國更加的強大一些了,依附於他們纔是正理,而爲了表達忠心,這一次對於出現的天朝使臣,他就下達了痛殺的命令,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決心。

都克里木在做完了這些之後,還是一臉引以爲豪的樣子,尤其在得知,他是第一個對天朝使臣下殺手的國家之後,更是沾沾自喜,在他看來,這一次的頭功是搶定了。

但隨着他派出的斥候一一傳回了消息,得知其它西域各國並沒有將天朝使臣如何,而是很客氣的給予了接待,最後還禮送出城之後,他就知道這次好像是做了一件大錯事。

天朝可以以迅雷之勢就滅掉了車師國,這本就證明了他們的能力,面對如此之強的勢力,除非是逼得太緊,不然的話,沒有誰會願意與其交惡的。

事實也證明了天朝並非只是一個狂妄的戰爭機器,就像是這一次,他們在滅了車師國之後,就又派出了使臣,表達出他們的善意,如此一來,得到了西域各國的一致認可。

一切皆是因爲使者在見過其它的國王后,所提出的要求,那就是不在去找大宛國的麻煩,也請其它各國放棄圍攻以大皇子張天爲首的天朝大軍,放他們歸來。那天朝就願意與西域各國共享和平。

使者還提到了天朝要佔領車師國領土的事情,還說會在那裡建立基地,以更好的與西域其它各國進行商品交宜。

反正車師國己經被滅,國王被擒,面對一個敗國,是沒有人會出手相救的。在多數的西域各國國王看來,只要天朝不威脅到他們的利益就可以了。

如此,各國就與天朝使者商定,只要天朝真能如其所說,僅僅是在車師國發展的話,那他們就會退下包圍費山城的軍隊,大家和平分享整個西域的資料。

這一切正是郭嘉以退爲進之計。

天朝並非是怕了西域各國,而是不想以硬對硬,打上一個兩敗俱傷,如此的話,只會便宜了西蜀和東吳,甚至還有喜馬拉雅山脈那一邊的伊斯蘭和古印度而己。

在說了,這一次能夠合法的佔領車師國重地,本就是一種勝利了,只要有了一塊根據地,那憑着天朝的經濟實力,吞併整個西域不過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己。

郭嘉這是在做出退兵出西域的準備,也是做好了按照去年年底所訂的計劃,先攻東吳,在滅西蜀的戰略佈署。

只是萬沒有想到,看起來很容易實行的策略,竟然遇到了焉耆國這個奇葩,他們竟然有膽子殺了天朝的使臣,如此一來,若是不趁此機會滅了焉耆國,那還真是辜負了這一次大好機會。

郭嘉決意動手了,就這件事情向張超進行了請示。

不過就是一個人口不過二十萬,城不過九座,將士不過四萬人的小國而己,張超還真的沒有什麼興趣,這就大權一放,全權交到了郭嘉的手中,甚至從頭到尾,連叮囑一句的樣子都沒有做。

這是張超完全信任郭嘉的結果。對此,郭奉孝也想着要好好的表現一下。

爲了完成奇襲的任務,郭嘉親自由白龍堆前往車師國都交河城,他要親自見見呂布,安排軍令。在他離開軍帳的那一刻,又有一些天朝信使被派了出去,這些人二度前往西域各國,說的就是焉耆國殺了天朝使臣,他們必須要討一個說法的決定。在這份決議之中,郭嘉以着十分強硬的態度向諸國說道:“天朝的使者,就是他們的臉面,如今臉都被人給打了,那這個氣就必須要出,也就是說焉耆國必須要付出代價,而若是有人敢於阻止天朝的復仇行動,那將同樣的視爲天朝的敵人,那個時候,寧可損失在重,也要出這一口氣,這也是天朝建國到今一直的行事風格。”

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八百二十九章 分化敵人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五百九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二皇子的貪婪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三百五十六章 宋憲的下場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八百九十一章 黃敘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吳動手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九百三十五章 重騎展神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九百五十八章 關羽顯威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七百二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八百二十九章 分化敵人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五百九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城的氣勢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二皇子的貪婪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八百六十八章 關羽戰于禁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三百五十六章 宋憲的下場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孫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三百零六章 張超暈倒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八百九十一章 黃敘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吳動手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九百三十五章 重騎展神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欲奪妻第九百五十八章 關羽顯威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七百二十三章 師出有名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