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收場

胡薩拉對於這次‘出使’報與很大的期望,因爲他們這些年的日子並不好過,由於黑汗國(西遼)不斷的擴張,他們于闐處於被其吞併的邊緣,據傳國主已經準備向黑汗國稱臣。而他知道黑汗國就是從前的遼國,他們和宋已成死敵,一旦成真那麼這條財路就斷了。所以這次他攜帶了一百多馱的貢物,準備大賺一筆。

他們一行剛到高昌便知其與大宋反目,其已經派兵征討,胡薩拉也就不敢稱自己是前往大宋的貢使,而是去漠北的商人。過了阿爾泰之後現漠北也處於戰爭當中,宋軍已經攻取了鎮州,正和漠北諸部交戰之中,具體況不明,他當然更不敢暴露自己的目的,將國書藏好避開韃靼人進入漠南。

路途艱險不說,胡薩拉心中也七上八下,一旦宋朝人知道于闐要向黑汗國稱臣,那麼他就是敵非友,出使豈不成了笑話。好在他們進入大宋的國土後一亮出國書便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被待以上賓,終於讓他放下心來。而重新崛起的大宋顯現出的欣欣向榮和富庶更讓他覺得自己賭對了,堅信此次定能賺翻啦!

在大宋各地官府的照應下於闐使團順利的進入中原,可好運氣似乎也終結於此。在被鄭州驛館收取了‘高額’費用之後,他奔向下一所驛站,這次居然被拒絕進入,不論他是亮出國書,還是找到當地官府都未能解決,而且官方態度十分冷淡,只把他當做普通商人對待,臨走時還提醒他將關稅補齊,免得自尋煩惱。

胡薩拉接連碰壁覺得事有些不妙,這哪裡還是大宋的待客之道,分明是沒將自己這個使臣當回事兒。可現在要說讓他回國肯定是心有不甘,不說自己千辛萬苦的到了大宋,就是那些貨也不能砸在自己手裡。想想也許是自己幾年未來。那些地方官早就不曉事理,進了京師也許事還有轉機,反正京城已經離着不遠,不如去試試運氣。

可這百里路走起來比萬里也不容易。驛館是不能住了,免費大餐也沒有了,陪同的官員,護衛的軍兵也不要提了,途中還總會莫名其妙的的受到盤查,這讓胡薩拉即煩惱又納悶。但大宋的官員們都清楚的很,誰讓他在不恰當的時候出現在了皇帝的面前,又被皇帝點名批評,樹爲騙取大宋回賜的典型,禮部的兩位主官爲此遭到了皇帝嚴厲的斥責。這個時候膽子再大也沒人敢頂風作案討個沒趣。都是黑着臉在照章辦事的基礎上又嚴了三分!

于闐使團好不容易進了京城,顧不上欣賞汴京的繁華,胡薩拉就急忙前往鴻臚寺報到遞交國書送上貢品。果然京官的素質就是比地方上強了不少,一個司官熱的接待了他,不過卻是告之其于闐國和大宋並無臣屬關係。也不曾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因此不承認他使臣的身份,至於貢品也請他帶回。同時建議他到相國寺,或是馬行街找個攤位將貨賣了,換點盤纏早回家。

最後一絲希望破滅,胡薩拉這下徹底傻了,他不明白爲何一向要面子的大宋怎麼拒絕了自己這麼好的羣衆演員。難道他們不再上演一年一度萬國來朝的大戲了嗎?他瞅瞅周圍,原來有着同樣遭遇的不止自己一個,暹羅、安南、蘇祿、南掌等國的‘使臣’們也茫然的蹲在門口不知所措呢!不過他們都明白大宋的風向變了……

…………

京城中的百姓們也很快現了今年的變化,宣和門前沒有像往年搭起高高的鰲山,支起無數的綵棚,只是比往日多了幾個花壇。而祭祖歸京的皇帝也是選擇在子夜悄悄進城。據說是官家不想驚擾百姓。在接下來的數天裡,皇帝沒有按照成例乘車繞街,坊間卻傳出皇帝輕車簡從先後視察了安濟坊和居養所,賜下了衣物和吃食,並承諾年後會撥下專款整修房屋改善條件。

www⊕тt kдn⊕¢O

臘月二十三日。皇帝前往城外的榮軍所慰問,看望在歷次戰爭中傷殘軍兵,承諾將由官府奉養一生。並頒下詔令提高對陣亡將士的撫卹,改善其家人的生活,子弟在入學、科舉中予以照顧。此後數日間,皇帝馬不停蹄又接連前往工部匠作營、太學、京城各行會及京畿駐軍中視察慰問,送去了大量的年貨……

對於皇帝頻頻下基層慰問,提出改善民生措施,當然贏得了廣大百姓的擁護。可也有心人現今年皇帝沒有到任何一座道觀、寺院中燒香祈福,受其影響宮中的后妃們也沒有像往年送上香火錢。上行下效,大臣們一時摸不清皇帝的脈,也不敢妄動,使得本是各寺觀財的日子卻‘生意’冷清,收到的功德錢不及過去的三成,讓僧道們不免心慌,擔心自政和年以來優待出家人的政策有變。

果然不久就有小道消息傳出,皇帝已責成尚書省並禮部和戶部、吏部取消實施多年的道階,各級官員不得在擔任觀職,收回國家歷年賜予寺觀的土地,將地方各州縣當年建立的凌霄觀廟產收回改建爲各級學館,土地劃爲學館所有,產出用於鄉學和縣學支出。

消息一出,‘神仙’們是人心惶惶,他們這些年過得可真是神仙般的日子,領着國家俸祿不說,還用用大片的土地僱傭佃戶耕種收取租賦,而且不用向國家繳納一文賦稅,一個個都成了大地主,成了附着在大宋肌體上的寄生蟲。他們當然不甘失去昔日的特權,紛紛向太上皇教主請願,要求他維護廣大僧道的權利。但意外的是一向崇道的教主拒絕聲,此刻他早就意識到當年自己的行爲是多麼荒唐,在自己陷入絕境的時候也並沒有拉一把,如今又何必幫大仙們說話。

而今年元旦的大朝會更讓大家感到了皇帝推行的務實新風,一些華而不實又繁瑣的禮儀被取消,應邀出席觀禮的外國貢使也只有高麗、大理、西夏及歸附的蒙兀、汪古等漠北諸部,比往年大爲減少,回賜也正與他們的貢物價值相仿。宴會照常舉行,一向只能看不能吃的看盤雖沒有取消,但是卻小了很多,有的只勉強鋪滿了盤子底。與之相反的是正餐卻豐富了很多,不僅樣式多,而且美味可口,可量也剛好飽腹。

新年一向是大宋的狂歡季,可今年官方主辦的活動大爲減少,更多的是民間力量的參與,這並沒有減少大家的興致,反而少了過去的程式化的呆板僵硬使人更覺豐富有趣。上元節燈會是新年的*,可今年沒有宣和門的鰲山燈海及遍佈的綵棚也沒有讓大家失去歡樂,因爲今年皇帝雖未出現在宣和樓上,卻走到了大家中間一同欣賞,且宮中掛出的燈籠據說還是出自各宮娘娘之手,讓人更覺親近。

今年過年一切從簡,讓大宋的京官們不用在假期隨時準備着陪皇帝出席各類活動,便清閒了很多,可以利用假期好好休息一下,養神訪友,陪陪老婆孩子。但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因爲京城‘大害’又回來了,而這個人他們又誰也惹不起,不僅不敢火,還得小心的陪着笑,好好款待……

初二是去相國寺燒香的日子,今年皇帝不提倡,可信徒不少大家也都想討個好彩頭,官員們大都擔心被御史彈劾不敢去,可是攔不住家屬們要去,捱不過老婆孩子的絮叨便也從了。李綱雖貴爲宰執當然也不能免俗,但爲了避人耳目也換了便裝,剛剛收拾好了準備出門,便有門子來報,有人投刺。

宋代士人已有賀年投刺風習,一般的讀書人令人牽着馬,每到豪門官宦家門就喊數聲,留一刺字表示來過,這就是宋代賀年新方式了。李綱也沒當回事,想借己謀個出身的人多了,叫門子收了便是。可門子說那人不肯走一定要進府拜見,李綱剛想叫人轟走了事,但突覺心中不安,讓門子將名刺拿來一看。

這一看不打緊,把李綱嚇得魂飛天外,臉色蒼白,兩手亂顫,嘴脣哆嗦着說不出話來。大家都十分納悶,大宋朝能把李綱嚇成這樣的人屈指可數,看名刺上只寫着‘雨師來賀’四個字,而這名字生疏的緊並無人聽說過有這麼號人物。

“呵呵,李大人一家這是要出門,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啊!”大家只見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已經闖了進來,他身後只跟着兩人,進院便笑盈盈地與大家打招呼。

“二爺,您看他們備有香燭、時鮮,這是要去大相國寺燒香啊!”中年士人身後的隨從眼尖,已然看到一邊擺放的香燭,指點着說道。

“臣參見陛下,不知陛下駕到,還請恕罪!”李綱這時緩過神來了,‘噗通’就跪地上了連聲請罪,心中卻琢磨着被抓了現行可如何收場……

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14章 世態炎涼第403章 ‘菲達伊’第65章 尊嚴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160章 威嚇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48章 代價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54章 血案第75章 煙霧彈第177章 序曲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1章 奉旨回京第165章 反應第157章 推進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31章 功虧一簣第438章 真相第38章 拉他一把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01章 破敵第113章 佔據汴京第54章 血案第138章 轉機第136章 羈縻第123章 紛爭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2章 較勁第213章 滿載而歸第35章 規劃未來第81章 必爭之地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184章 緊迫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42章 揭秘第45章 欽差第272章 入城第196章 前奏第18章 聰明愚魯第93章 翼騎兵第6章 金蟒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49章 心思各異第188章 戰涿州(二)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371章 抉擇第23章 共商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43章 風暴眼第98章 覆滅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40章 過年(一)第16章 得失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67章 患得患失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1章 鬱悶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534章 勤王之軍第230章 事變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91章 康王趙構第23章 冠禮第132章 折點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07章 撤兵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133章 種豆得瓜第111章 傳國璽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474章 反常第9章 借刀殺人第159章 溜吧第287章 飛地第224章 運輸線第43章 風暴眼第365章 專制
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14章 世態炎涼第403章 ‘菲達伊’第65章 尊嚴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160章 威嚇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48章 代價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54章 血案第75章 煙霧彈第177章 序曲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1章 奉旨回京第165章 反應第157章 推進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31章 功虧一簣第438章 真相第38章 拉他一把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01章 破敵第113章 佔據汴京第54章 血案第138章 轉機第136章 羈縻第123章 紛爭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2章 較勁第213章 滿載而歸第35章 規劃未來第81章 必爭之地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184章 緊迫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42章 揭秘第45章 欽差第272章 入城第196章 前奏第18章 聰明愚魯第93章 翼騎兵第6章 金蟒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49章 心思各異第188章 戰涿州(二)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371章 抉擇第23章 共商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43章 風暴眼第98章 覆滅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40章 過年(一)第16章 得失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67章 患得患失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1章 鬱悶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534章 勤王之軍第230章 事變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91章 康王趙構第23章 冠禮第132章 折點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07章 撤兵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133章 種豆得瓜第111章 傳國璽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474章 反常第9章 借刀殺人第159章 溜吧第287章 飛地第224章 運輸線第43章 風暴眼第365章 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