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冠禮

初五一早,黃經臣來到了王府接趙檉入宮,今日將舉行他的加冠禮。簡單地說,舉行冠禮就是要提示行冠禮者: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爲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踐孝、梯、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爲合格的兒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爲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

只有加冠後,纔可以稱得是人,也纔有資格去治理別人,才能繼承和發揚華夏禮儀文明。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換句話說,冠禮是華夏禮儀在華夏成員心中的“奠基工程”。、“基礎工程。,所以,儒家將冠禮定位於“禮儀之始”。,給了它極高的文化地位。

爲了準備參加這套儀式,趙檉昨天在家整整練了一天,儀式在宮中紫震殿舉行,當趙檉由黃經臣引導,在王府一衆屬官的陪伴下踏入殿門時,禮樂大作,皇已經升座,兩班文武百官肅立,他們都是來觀禮的,見趙檉進來齊齊參拜。

兩拜之後,左輔何執中前聽旨後,對掌冠的太常博士高聲喊道:“有制!”。衆人又再次行禮,“皇子冠,命卿等行禮。”。音樂再起,趙檉面向南跪坐,樂停。禮直官引領掌冠、贊冠淨手,奏罌洗樂,爲趙檉戴性頭,趙檉行禮,又作冠修安樂。

趙檉開始還記得加冠程序,可幾次折騰就開始犯糊塗了,音樂幾變,他就如同傀儡般,讓幹啥幹啥了,敬酒、換裝,服公服、革帶、納靴、執笤,祝福,折騰了半天又換下幟頭給他帶七樑冠,而後又來了一遍”換下七樑冠給他帶九族冕,贊冠者再進酒如前,祝曰:“旨酒既清,嘉薦令芳,三加爾服,眉壽無疆,永承天休,俾熾而昌。”。

緊接着趙檉就跟木偶似的還禮,接着被帶進了朵殿東房”再次更衣,換了朝服。少頃,禮直官等引掌冠者進來告曰:“歲日雲吉,威儀孔時,昭告厥字”君子攸宜,順爾成德,永言保之。奉敕字雨師。”。

“什麼,字雨師!”。趙檉一愣,怎麼給自己取了這麼個字,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啊?他來不及細想,懵懵噔噔的有回到大殿,好在他還記得最後自己該怎麼做,跳着“忠,字舞,三拜奏聖躬萬福。左輔何執中再次降旨曰:曰:“有敕”……趙檉如同前世打立正一般再拜”何執中宣敕戒曰:“好禮樂善,服儒講藝,蕃我王室,於兄弟,不溢不驕,惟以守之。”。宣訖,趙檉再拜,總算在他爹的見證下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

一連三天趙檉都沒出府,自從加冠後他這天天訪客不斷”朝中認識的不認識的,沾邊的不沾邊的大小官員都紛紛打着拜年的名義來祝賀”就連蔡京也派了與他相熟的蔡儲送了份禮。趙檉這人又“好交朋”不論官階高地都請進府中,喝茶吃酒,到了飯點能開二三十桌,以致一些吃飯的窮生、京中候職的官員都來打秋風”把他的王府當免費的飯票了,幾天下來把府裡的下人們忙的夠嗆,趙檉累的夠嗆。

“老師,歇歇!”。送走了最後一撥人”天已經黑透了,府中四處點起了燈籠”趙檉也輕鬆了,讓見喜送了兩杯茶,對何去非說道。

“王爺,這幾日迎來送往也辛苦了!”。何去非坐下看看懶散的王爺笑着道。

“老師,你說這是怎麼啦,咱們剛來時就沒幾個人門,這一過年每天人多的像趕集,有些人我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還得“久仰、久仰”說的我都臉紅!”。趙檉搖着頭苦笑着說道。

“哈哈,王爺真是性情中人,這不過就是官場的規矩,趨炎附勢之徒如過江之鯽,王爺回京不過三四個月,可是滿京城的人沒有不知道你的,現在又大得皇的恩寵,那些人當然要登門拜訪了。”。何去非笑着說道。

“老師也取笑我,我有那麼大的名聲嗎,不會是罵名?”。趙檉咧咧遊說道。

“王爺這些日子沒有出門,那日王爺展神箭之技,贏了遼國皇子,京城之中誰人不知,現在各處瓦子中到處傳唱您那日在陳留驛館所作“浪淘沙”下都贊您是文武全才!”。見喜插話道。

“狗屁文武全才!”。趙檉訕笑着說道,“老師,父皇賜我字雨師是何意思呢?”。趙檉把藏在心中幾天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問了出來。

“哦?!”。何去非被趙檉問的一愣,這種問題太幼稚了,王爺怎麼會不懂,可轉念一想,王爺好文不好武,又長期沒有老師教導,纔有此問,“唉,王爺,人名中所用的字有特定的含意,這含意並因同時出現的“字,而更爲清楚,它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離騷》裡自述:“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正則就是平,靈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就有意義的聯繫。古人名和字的關係也有意義相同的,東漢張衡字平子、稱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都是同義。名和字也有意義相輔的,東漢大家梁鴻字伯鸞,鴻、鸞都是爲人稱道的兩種飛禽: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王爺明白了嗎?”。

“即使是這樣,檉和雨師也沒有什麼聯繫啊?”。趙檉聽了教誨,還是不大明白。

“王爺啊,你以後還要多讀些,“檉,河柳也,生水旁,皮正赤如繹,葉細如絲,天將雨,檉先起氣迎之,故曰雨師。”。何去非又解釋道。

“哦,學生明白了。…”趙檉點點頭道,他知道了原來檉就是紅柳,就是後世造防沙林種的那種柳樹,耐鹼抗旱,生命力頑強,卻不知道還有預報睛雨的功能。想明白了,趙檉忽然一怔,難道宇宙間真有冥冥天意,自己屢次遇險不死,生命力之強不次於這紅柳,雨師之意是否是暗示自己未卜先知,知道大難將至,大宋將毀於戰火呢?

“王爺可知那日加冠之禮有和玄妙?…”何去非看趙檉發愣,又問道。

“學生不知!”。趙檉搖搖頭,那日自己從頭到尾都稀裡糊塗,只是照做罷了。

“王爺真的不知嗎?定親王加冠不過是宗正府大宗正主持的,而那日王爺加冠卻是聖親臨主持,行的乃是太子加冠之禮,這表明皇意屬王爺啊!”。何去非看王爺滿臉茫然,知道他真不懂,直接點明道。

“啊?!”。趙檉驚訝出聲,這些日子朝中大小官員向自己頻頻示好,原來奧妙在這裡,“完了,完了,原來只想玩一夜情,現在人家要跟自己扯結婚證了,自己這回玩兒過火啦!”。趙檉暗罵自己得意忘形,本意只是想搞好父子關係,順便藉着虎皮好扯大旗,偏偏忘了老爹骨子裡是藝術家,神經敏感,容易衝動了。

“王爺想如何做?”。何去非看王爺懊悔的樣子就知道他此時的心思了。

“見喜,命令近衛後撤十丈,沒有召喚誰也不準靠近這所房子!”。趙檉說道,見喜立刻傳令,將伺候的小黃門都轟了出去,自己守在了門口。

“老師教我,現在我真的不想做那個太子,這個身份妾貴重,但也是捆住我手腳的枷鎖!”。趙檉認真地說道。

“王爺,老夫一直不解,您一直練兵備戰,積蓄錢糧,不是爲了太子之位,又想如何呢?”。何去非知道王爺要和自己交心,也不再隱瞞自己的想法。

“老師,現在我大宋如果伐遼,您認爲如何?”。趙檉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太祖、太宗當年憑百戰精兵數次北伐,都折戟沉沙,壯志未酬,現在我大宋擁兵百萬,但都是不識兵戈,久未經戰陣,怎能敵大遼虎狼之師!…”何去非想都沒想就說道。

“老師,您看看這個!”。趙檉讓見喜從架取過一本卷宗遞給何去非道。

“王爺,您這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何去非迅速瀏覽了一遍卷中的文件,驚訝地問道。

“這些都是咱們商隊帶回來的消息,遼國現在被女真打的損兵折將,失掉了整個遼東,現在朝中正在議論聯絡女真聯合攻遼,奪回燕雲十六州,復我漢唐故士!”。趙檉說道。

“這是百年難遇的機會啊,王爺是想領兵出征,立不世偉業!”。何去非興奮地說道。

“呵呵,老師看我大宋可有以其有一戰之力?”。趙檉乾笑幾聲道,現在朝中宰執爲了爭奪權力,不惜鋌而走險,連何去非這樣號稱知兵的士人也表爾贊同,開來都存在着那種撿便宜的心理,卻不知道或裝不知道會引火燒身。

“這”。何去非也含糊了,自己的兩個觀點現在矛盾了,他在基層多年,也知道現在宋軍兵備不修,軍紀廢弛,兵士厭戰,號稱精銳的禁軍也是缺乏訓練,土雞瓦狗一般。

“如果我軍兵強馬壯,一舉收復失地,本是好事,可現在只怕難遂人願,了沙場一觸即潰,即使僥倖收復故土,可驅狼進虎,惹來的將是滅國之禍,但是朝中奸臣弄權,父皇被他們矇蔽,已經定下了聯金滅遼的大計!…”趙檉看着何去非的眼睛說道。

“所以王爺想練支精兵,保家衛國,救我大宋之危難!”。何去非有點明白王爺的心意了。未完待續。

第182章 誅奸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73章 頂牛第150章 屠虎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12章 闖宮第143章 驚喜第60章 鬥智鬥勇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193章 鴻雁南歸第216章 談兵論將第25章 藉口第90章 不安第503章 出其不意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399章 兆頭第42章 揭秘第141章 擴軍之議第191章 察哥的噩夢第267章 脫離第81章 必爭之地第296章 困局第279章 耍心機第64章 護秋之戰第46章 困擾第44章 親王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198章 破城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9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目的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234章 渾脫軍第212章 事在人爲第81章 馭下無方第480章 如其所願第153章 波折第272章 入城第398章 新西京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88章 圍殺第72章 必有一戰第180章 間離第275章 反擊第33章 托出第302章 不妙第34章 猜忌第199章 突擊第70章 萬事俱備第140章 都一樣第63章 蔡九第75章 煙霧彈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294章 鬧劇第29章 陣斬敵將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501章 定議第153章 步步艱難第79章 多事之秋第十三章第156章 添亂第114章 勸降第75章 煙霧彈第326章 ‘勸說’第463章 完顏亮的野心第148章 挑兵第202章 矛盾第318章 捧殺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417章 震動第141章 擴軍之議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56章 隨行第131章 回鍋肉第364章 警惕第169章 錢緊啊第346章 北庭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364章 警惕第90章 不安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374章 觸發第500章 門戶洞開第51章 心眼第225章 夜襲第272章 入城第525章 羣星隕落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3章 官道第30章 交待
第182章 誅奸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73章 頂牛第150章 屠虎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12章 闖宮第143章 驚喜第60章 鬥智鬥勇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193章 鴻雁南歸第216章 談兵論將第25章 藉口第90章 不安第503章 出其不意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399章 兆頭第42章 揭秘第141章 擴軍之議第191章 察哥的噩夢第267章 脫離第81章 必爭之地第296章 困局第279章 耍心機第64章 護秋之戰第46章 困擾第44章 親王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198章 破城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9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目的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234章 渾脫軍第212章 事在人爲第81章 馭下無方第480章 如其所願第153章 波折第272章 入城第398章 新西京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88章 圍殺第72章 必有一戰第180章 間離第275章 反擊第33章 托出第302章 不妙第34章 猜忌第199章 突擊第70章 萬事俱備第140章 都一樣第63章 蔡九第75章 煙霧彈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294章 鬧劇第29章 陣斬敵將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501章 定議第153章 步步艱難第79章 多事之秋第十三章第156章 添亂第114章 勸降第75章 煙霧彈第326章 ‘勸說’第463章 完顏亮的野心第148章 挑兵第202章 矛盾第318章 捧殺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417章 震動第141章 擴軍之議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56章 隨行第131章 回鍋肉第364章 警惕第169章 錢緊啊第346章 北庭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364章 警惕第90章 不安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374章 觸發第500章 門戶洞開第51章 心眼第225章 夜襲第272章 入城第525章 羣星隕落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3章 官道第30章 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