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兵逼靈州

請牢記請牢記兩人打了二三十個回合了,蕭合達已經知道眼前這人雖是女子,刀法嫺熟,控馬的技術也是極好,武藝卻不輸於男子,而他此時正如趙檉所料,成了一隻病貓,只是憑藉着多年征戰積累的豐富打鬥經驗在勉力支撐,想勝了她並不容易。

此時蕭合達聽到鐵門關失守的消息,可謂震驚不已,鐵門關一失,前方便是遼闊的平原,無險可守,以宋軍的威勢必將難以抵擋,即使能憑藉高深的城牆保住靈州,那付出的代價也是驚人的。就在他心神恍惚的功夫,折美鸞抓住機會馬往前竄,兩馬錯蹬的瞬間,雙刀齊下迎面劈了下來,蕭合達躲閃已經來不及,只能雙手合刀上舉硬拼

折美鸞本是站在王爺身後擔當護衛,卻眼睜睜地看着他中了蕭合達的暗算墜馬,這鐙弩趙檉是頭一次見,可她卻深知其個頭不大,其威力可不小。弓弦是用兩根牛筋攪在一起,箭矢和弩機也是通體鐵製,結構異常精巧,雖然射程有限,但是五十步之內能洞穿重甲,專門用於戰場上暗算對手,更有甚者會在箭頭上餵了劇毒,中者無不喪命...

看王爺中箭墜馬瞬間,折美鸞的心像是突然被人摘走了似的,這時她才明白在自己的心中,那個曾經在深巷中捨命救她、金殿放潑與折家解圍、纏着自己教授弓箭,以及後來與折家爲豐州之事對自己不理不睬的‘頑童’,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已不可替代,所以含恨出手下盡是殺招,一心要爲自己的‘心上人’復仇,現在得到了機會怎肯輕易放過。

‘噹啷’一聲脆響,三把刀碰撞在一起,折美鸞這次勢在必得,傾盡了全身的力氣,蕭合達雖然勇猛,此時已到了燈枯油盡之機。雖然擋住了這一刀,但是也耗盡了全身的力氣,被震得虎口開裂。口吐熱血,伏在馬背上抱鞍而過,要不是他將自己綁在馬上,恐怕已經墜馬。

“休走!”折美鸞得理不饒人。可兩馬交錯而過,喪失了補刀的機會,只見折美鸞兩腿用力一夾馬腹,雙刀入鞘,手一帶繮。戰馬人立而起,她這時已經摘下雕弓,搭上鵰翎箭,擰身回射,這幾個動作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忠勇軍衆人都喝了聲彩,就這幾下子。大家自愧不如。他們人中也許只有自幼習射的高寵能做到。

箭似流星趕月正中蕭合達後心,直沒箭羽,這箭居然射穿了蕭合達的兩層鎧甲,可見力道之足。折美鸞這時已經回過馬,抽刀在手,打馬追上蕭合達。一刀將其梟首,可憐一代猛將落得身首異處。命喪他國!此刻戰場上也平靜下來,折美鸞帶來的家將那也都是精銳。想想他們以武傳家,百年征戰,手下怎麼能沒有點能征慣戰之士,而趙檉的近衛營也盡是百裡挑一的勇士,戰力非凡,這點殘兵敗軍早就被收拾的乾乾靜靜。

折美鸞打馬回到陣中,只見王爺在人羣中笑吟吟地看着她,怔了一下,飛身下馬撲到了他的懷中,“王爺,我以爲你...”她的眼淚刷的流了下來,喃喃地說道。

“呵呵,你以爲我死了,所以殺他爲我復仇,可此時我沒死,蕭合達卻死了,死的是不是有些冤枉啊!”趙檉將她擁入懷中,輕輕地拍了拍她的後背說道。

“王爺,你就不要取笑我了,當時我真的認爲你中箭了呢,我是不是很傻啊?”折美鸞聽到大家的笑聲,趕緊從王爺的懷中掙脫,躲在了趙信身邊,羞紅了臉低着頭說道。

“哈哈,是夠傻的...”趙檉被折美鸞的憨樣逗得大笑着說道,不過這笑聲卻是真心高興,這個妞看來是死心塌地的愛上了自己,可看看邊上的趙信,有有些喪氣,這個妞什麼時候纔會向自己坦白呢?

接到豹將奪占城門的消息後,接替王爺指揮的趙仁立刻調兵遣將進到鐵門關下,而鐵門關兩名主將一死一逃,城中羣龍無首,軍心不穩,趙仁立刻把握住機會命令全軍發起猛烈攻擊。在忠勇軍的全力攻擊下,留城的夏軍很快不支,潰出城去,尾隨着嵬名安惠的足跡向靈州方向逃去!

趙檉這次沒有例行休整,而是命令全軍出擊,追殺潰軍,過了鐵門關,翻越了青嶺,便進入了河套平原,這裡再無險隘,距靈州城不過二百里,河東軍晝夜兼程,以急行軍的速度追擊。兵敗如山倒,鐵門關潰軍再無法組織有效防禦,在河東軍的日夜追擊下,得不到片刻安寧,被一次的迂迴、穿插切斷後路,在通往靈州的大路上遺屍百里,兵仗器械丟失殆盡。

八月初三,河東軍經過兩日追趕,終於兵至靈州城下,而前腳到的嵬名安惠這次吸取了鐵門關的教訓,對尾隨而來的西夏潰兵閉門不納,以防再被宋軍藉機襲城。數千潰兵在城下哭號,哀聲震天,苦苦哀求,終無法進城,被河東軍盡殲於城下,全城肅然...

靈州建於漢,北魏稱爲薄骨律鎮,後復改爲靈州;西魏改置靈州普樂郡;北周時改爲靈州、靈武郡;隋改爲靈武郡,駐回樂縣,復置靈州,朔方節度使駐此,天寶初改曰靈武郡,後又改爲靈州。

靈州位於夏州的西側,倚負賀蘭山,帶引黃河,地位衝要,是唐、宋時代西北邊疆的著名重鎮。在靈州的西面,是我國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靈州的西南面,則是吐蕃部落分佈地區。因而靈州成了漢、回鶻、吐蕃和党項各族勢力爭奪的焦點。

宋初李繼遷叛宋,率五萬精兵一舉攻克靈州,因繼遷被北方的遼國封爲西平王,逐改靈州爲西平府。他非常喜歡靈州的山川形勢,認爲“西平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若繕城浚濠,練兵積粟,一旦縱橫四出,關中莫知所備。”

因爲西夏原來的根據地銀、夏一帶,東南是北宋王朝領土,東北爲強大的遼國,軍事上易受威脅,也不利向外擴張。而靈州地區水草豐美,地繞五穀,而且是軍事實力相對較弱的回鶻、吐蕃等民族的活動範圍,便於向西北方開拓疆域。

再一個靈州地區據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其地理位置比銀、夏一帶優越得多。靈州是當時西北地區的交通要衝,有四通八達的道路網。晚唐以後,絲綢之路,主要通過靈州走向西域。另外靈州農牧業發達,土地肥沃,物產豐美,俗有“塞上江南”之美稱,得黃河灌溉之利,旱澇保守有建都的優越經濟環境。

所以靈州兼備了建都的自然,經濟、軍事條件,李繼遷第二年便從夏州遷居靈州,在此修城挖壕、練兵積糧、大興土木、建造宮室宗廟,直到其子李德明後來再次遷都興州前後待了十八年,西夏兩代國君在靈州苦心經營,從歷史史實上理解,實乃真正意義上的西夏這個地方政權的都城。

趙檉到達靈州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離城五里下寨,加固營寨,對靈州圍而不攻,隨後遣兵佔領周邊村鎮,徵收糧草,做出了一副打持久戰的模樣。他的這番舉動卻讓西夏君臣在夏州的攻守上產生了分歧...

一方認爲宋軍對靈州圍而不攻,不是因爲後繼無力,而是要圍城打援,以逸待勞,殲滅興慶府最後的軍隊主力,不要只看到靈州危機,還要看到京師興慶府,那纔是他們終極的目標。而興慶府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只有先消耗了興慶府的有生兵力,才能順利攻克京師。因爲宋軍知道若馬上就攻下靈州,我們就會把兵力集中收縮在興慶府內,恃城拒守。興慶府有堅守之利,再有這大軍,縱是宋軍兇猛也是難以攻克的。

反之,靈州爲中興府屏障,他們若對靈州圍而不攻,則我們終究不能冒著失去靈州的風險,而必然會出兵增援靈州。彼時興慶府的援軍遠途奔波而來,宋軍則已養精蓄銳完畢,正可以逸待勞,一舉將其殲滅。而靈州城的守軍若看到援軍戰敗,心知已無援兵可以仗恃,只能開城門投降。那時宋軍將我們最後的主力殲滅,靈州又失,興慶府無力防守,只能束手待斃,豈不中了宋軍一石二鳥之計。

另一方卻認爲,宋軍圍而不攻是因爲他們長途遠征,兵疲馬乏,糧草不濟,一是等待後方調運糧草,二是兵力不足,是待陝西軍攻克靈州川合兵後再發起進攻。所以應該先以小股軍隊輪番騷擾宋軍,斷其糧道,大軍主力堅守城池,同時調集興慶府精銳出援靈州,趁宋軍河東軍兵力匱乏之機,先行殲滅或將其擊潰,那麼攻打靈州川的陝西軍見無法合兵必然退卻,靈州之圍遂解,河南之地便可收復,滅國之危可解。

就在西夏君臣對增兵的利弊爭論不休的時候,靈州又傳來宋軍河東軍突然分兵控制通往靈州的黃河渡口,同時遣兵攻擊靈州川上的耀德城...。。

第205章 意躊躇第134章 月亮惹的禍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182章 誅奸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103章 取中山第67章 冬雷行動(三)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418章 左右輿論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67章 兵阻屈野第64章 護商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61章 財路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154章 驚人第75章 集訓第233章 善闡城第161章 攻城第168章 嚴峻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274章 高手第498章 何去何從第132章 最後的瘋狂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84章 兵敗撫夷第226章 鬥智第166章 怎麼辦第316章 歸來第22章 欺負官去第23章 人去也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102章 步步緊逼第217章 震驚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108章 亂世英雄第79章 以命搏命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405章 如何應對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149章 吳乞買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59章 手術第331章 危險第79章 多事之秋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78章 變局第528章 和戰雙開第442章 暗藏殺機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57章 買房置地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108章 瘦驢拉硬屎第26章 掃興第485章 城破第113章 智取第64章 護商第37章 一擲千金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254章 捫心自問第149章 大練兵(一)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113章 智取第174章 大買賣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429章 麻煩和機會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194章 逃命要緊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84章 緊迫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509章 水無常形第274章 高手第110章 各有算計第41章 過年(二)第5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79章 耍心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74章 神仙第72章 必有一戰第47章 ‘盜’也有道
第205章 意躊躇第134章 月亮惹的禍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182章 誅奸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103章 取中山第67章 冬雷行動(三)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418章 左右輿論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67章 兵阻屈野第64章 護商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61章 財路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154章 驚人第75章 集訓第233章 善闡城第161章 攻城第168章 嚴峻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274章 高手第498章 何去何從第132章 最後的瘋狂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84章 兵敗撫夷第226章 鬥智第166章 怎麼辦第316章 歸來第22章 欺負官去第23章 人去也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102章 步步緊逼第217章 震驚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108章 亂世英雄第79章 以命搏命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405章 如何應對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149章 吳乞買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59章 手術第331章 危險第79章 多事之秋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78章 變局第528章 和戰雙開第442章 暗藏殺機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57章 買房置地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108章 瘦驢拉硬屎第26章 掃興第485章 城破第113章 智取第64章 護商第37章 一擲千金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254章 捫心自問第149章 大練兵(一)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113章 智取第174章 大買賣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429章 麻煩和機會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194章 逃命要緊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84章 緊迫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509章 水無常形第274章 高手第110章 各有算計第41章 過年(二)第5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79章 耍心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74章 神仙第72章 必有一戰第47章 ‘盜’也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