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謀劃

第二天是臘月二十八,襄邑知縣就敲鑼打鼓給王爺送來了把萬民傘,後邊跟了一大羣老百姓,趙檉這一攬下養馬的事情,救了他,也算救了全縣的百姓,他完成了上級的任務,百姓們逃過了一劫,全都高興。接過傘,襄邑知縣當着衆人的面跟王爺簽訂了合同,在圖上劃了地,然後派出差役與府中的管事趕着劃了界,急急忙忙在年底完成了任務。

趙檉琢磨了好一會兒才明白襄邑縣爲啥這麼熱情,誰都知道養馬不是好事情,弄不好就要出事,敢情他是怕自己反悔,他又惹不起自己,只好想了這個法子逼自己就範,沒想到卻成全了他。趙檉抽了空,到自己的馬場去了一趟,那裡距王府還有三十多裡遠,是一片巨大的荒地,這裡有一片連綿的土丘,又一片稀疏的樹林,還有條蜿蜒的小河,只是沒有人煙,前些年氾濫的雎河將這裡變成了沼澤地,水退後變成了荒草遍地,野獸的家園。

“我們在這裡修建一排馬廄,那裡建圍欄,再修十幾間房子,西邊那片空地作爲倉庫,儲存草料,這裡可以種上苜蓿和燕麥,作爲飼料”趙檉縱馬上了一個高坡,迫不及待的規劃佈局,安排着每一片土地的用途,整整八百頃地,也就是八萬畝地,這裡不但可以成爲馬場,也可以作爲他練兵的操場,他太滿意啦

新的一年很快就到來了,王府的除夕照例是大擺筵席,款待府中的大小管事老少爺們,聽戲、熬夜、放焰火,大家聚在一起送走最後的一天。趙檉看着歡樂的人羣,其中雖然多了些新面孔,但還是府中的老人居多,他忽然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危機。

現在府中的大管事是鄭祿,卻要兼管府中的焰火作坊和織布作坊;鄭壽管着府中的吃喝拉撒睡,還有操心莊子中的大小事情;鄭福是工坊的掌櫃,造槍的那個小工坊他卻只是負責送送原料,其他事情根本管不着,府裡的人手緊張時,他還要回來幫忙;相對獨立只有合資的酒坊,由自己的舅舅管理,可是他現在在這裡待的時間並不多,國公已經將國公府裡的生意都交給了他打點,這裡一時也顧不上;府裡那些司房的管事們也是兼管着各個工坊的財務,後勤。採買這些雜事;京裡的酒樓和散在各處的坻店酒館,行商的商隊名義上歸府中管事調遣,卻實際上都是向自己負責…

“太亂了”趙檉想想這都是近兩年府中快擴張的結果,導致現在府中的管事們都‘不務正業’,全去搞實業,現在幾個大管事都是府裡府外忙的腳不沾地,焦頭爛額,但擁有的權力也是空前的,往往一人兼着多項職務,有點政企不分的意思。此時各項生意還大都是剛剛開始,靠着獨家和前的技術賺取的高額利潤支撐,此時小的‘跑冒滴漏’還不明顯,一些矛盾也被大好形勢掩蓋,但是長此下去,必然會出現危機,那時再整頓就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了。

自己出去訓練新兵的這兩個時間,黃經臣這個大總管掌管着府中的一切,但是他這個人勾心鬥角,玩個心眼是特長,讓他打點各項生意卻不擅長,也就是勉強盯着,靠着自己的威望維持,這種情況一時還可,卻也不能長久。自己在時還好,現問題能及時解決,但是自己以後的主要精力就要轉向建軍這方面,不可能天天守在府裡盯着他們,一旦離開時間長了,就會生混亂。可以說現在表面上看着一片歌舞昇平,底下卻已是危機重重。趙檉越想越驚,不由的嚇出了身冷汗,現在必須得加以改革了,否則自己哪天回了京,羣龍無,這裡還不出大亂子,毀了自己苦心建立起來的基業。

一個春節,趙檉除了必要的應酬外,將自己的精力放到了王府的改組上,他打算將王府的產業全部獨立出來,成立兩個公司,按照現代的公司制度,由王府派專人管理,但是這個時候絕不能叫公司只能叫商行,一個下轄府中的工坊,酒坊、織布坊、焰火作坊、飼料廠幾家產業;另一個公司負責府中的各個莊子中的土地租賃,租糧的收繳、農產品的收購販賣和大棚菜的種植。他們當然還得接受王府的監管,人事任命權也掌握在王府中,也就是掌握在趙檉手裡,這個他不想撒,也不能撒,因爲他是董事長。

過了初五,趙檉就開始進行人員調整,兩家公司分別命名爲盛義堂和盛德堂,鄭福和鄭壽在這幾年中勤勤懇懇,也算是德高望重出任兩家商行的大掌櫃,各個作坊的管事由他們提名,趙檉審查同意後任命,下邊的班頭由他們自己負責安排選任;王府由三位管事減爲一名管事,依然由鄭祿擔任,管理府中的各個司房;內府由見喜接管,負責內府的一應工作,大總管黃經臣依然負責全府的管理,但他主要精力是放在京城和宮中,協調探聽各方的消息,酒店、商隊和坻店都歸在他的名下,實際上卻由情報總管順子負責。

工坊中的軍工作坊和玻璃作坊、散在各個地方的酒樓、坻店這些還見不得光的企業都劃由內府管理,知道這個的人本來就不多,三個商隊也一直是獨立運營,劃出來順理成章;馬場因爲是初建,暫時也由府中派人管理,他們的收入和所需經費均由內府劃撥。

人員調整完畢,趙檉又適時和各位大小京裡開會研究出一套符合實際的管理制度,年後推出一系列的崗位責任制,工薪管理制度,獎懲制度,讓從上到下每個人都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去怎麼做,遇到突事件如何去處理,而不要事事都經請示,那樣即使自己不在也不至於亂成一鍋粥。他這一折騰好多人都沒有過好年,當然也有人對調整持不同意見,找出各種不合時宜,但趙檉不爲所動,強勢推行,堅決撤換辦事不力的人員。經過整頓,王府上下面貌一新,很多人離開了王府,加入了各商行,也有些人被安排到了王府當了‘白領’。

接下來趙檉又辦了件‘好事’,他捐資建立了一所義學,專門招收自己莊子裡的貧寒子弟入學學習。其實宋朝的教育體制經過三次大的變革,已經形成中央官學,地方官學組成的完善體系,開設傳授各種專門知識和技藝的武學、律學、醫學、算學、書學和畫學各種專科學校。崇寧興學時,蔡京把三舍法擴大實施於地方官學,使之成爲遍及所有官學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地方諸路設學官,提舉學事司,國家頒置學田作爲地方學校的固定經費,並在地方設置武學和醫學。

宋代州縣學、書院雖盛,官學系統中也均置有小學或社學,對兒童進行啓蒙教育,但是好經也有念歪的時候,官立小學興廢無度,能進入州縣學、書院學習的人畢竟是少數,實際上承擔教育兒童的教育組織,則是私人設立的學塾。

趙檉想自己辦學也是出於無奈,他曾經想從自己的親信人中挑選出些可造之才送到官學中學習,那樣他們不但可以接受正規的教育,自己可以省去許多麻煩,可是他一瞭解事情卻不是那麼簡單。

官學學生入學要有一定資格和手續的,入律學者,一爲命官,一爲舉人,舉人須得命官二人保任;武學,凡使臣、門蔭子弟、庶民,有京官保任,人材弓馬合格,方能入學;算學生徒入學資格分命官與庶人兩種,畫學生徒亦分士流與雜流,分齋教育。宗學宮學那是給宗室子孫的貴胄學校,外人更沒戲。而作爲特殊學校的四門學和廣文館,是爲士子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而設立的預備學校,四門學招收八品至庶人子弟充學生。這些學校不但設置了這些高門檻,名額更是有限,趙檉最想進的武學,每期只招百人,三年才招一回,他想塞進去個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王府籌建學校,生源和教師都不是大問題,自己幾個莊子中人口近萬,其中年紀適齡的少年不在少數,而應聘爲家館、學館教師及自設學館授徒,是宋代貧窮士人取得生活經費及複習應舉的重要途徑,也是被貶或居喪守制官員經常進行的活動,他只要從中選優聘任即可,反正他也不指望學生們都去考狀元。

趙檉當務之急是建立一支以火器爲主的新型軍隊,那就不但需要有一批有知識的軍官隊伍,還需要軍需後勤,醫療衛生等各種專業人才,代培的道路走不通,只好自己想辦法了。他打算採用少年軍校的方式,在他們學習文化和各種專業知識的同時,也開始接受基礎軍事訓練,二三年之後自己就可以得到一批基層軍官和專業人才,成爲新軍的骨幹,只有時機成熟,就可以很快拉起一支隊伍,而且能迅形成一定的戰鬥力。

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199章 防人之心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55章 ‘死’後哀榮第148章 挑兵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254章 捫心自問第178章 出海第39章 選才第129章 廢堡第202章 矛盾第314章 妥協第149章 吳乞買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70章 萬事俱備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114章 屠殺第93章 兵出飛狐第182章 誅奸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387章 炮灰軍第32章 身世第83章 吃飽穿暖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85章 免費廣告第12章 搗亂第138章 轉機第83章 麻煩大了第441章 對策第207章 備戰第150章 登基第431章 尾大不掉第120章 酒樓論兵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38章 拉他一把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61章 財路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86章 其人之道第375章 威壓第317章 風波起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27章 同心第11章 和議使第140章 凱旋第86章 困難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461章 敵變我變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59章 公主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75章 集訓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48章 縛虎第282章 遭遇戰第5章 虛驚一場第39章 選才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10章 惡人第46章 漢兒第98章 齊備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165章 反應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24章 決心第98章 齊備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150章 屠虎第31章 豪氣沖天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16章 齊家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538章 天涯末路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150章 登基第194章 逃命要緊第70章 奢望和平第370章 崩潰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94章 擴張第361章 收場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74章 隱憂
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199章 防人之心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55章 ‘死’後哀榮第148章 挑兵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254章 捫心自問第178章 出海第39章 選才第129章 廢堡第202章 矛盾第314章 妥協第149章 吳乞買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70章 萬事俱備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114章 屠殺第93章 兵出飛狐第182章 誅奸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387章 炮灰軍第32章 身世第83章 吃飽穿暖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85章 免費廣告第12章 搗亂第138章 轉機第83章 麻煩大了第441章 對策第207章 備戰第150章 登基第431章 尾大不掉第120章 酒樓論兵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38章 拉他一把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61章 財路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86章 其人之道第375章 威壓第317章 風波起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27章 同心第11章 和議使第140章 凱旋第86章 困難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461章 敵變我變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59章 公主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75章 集訓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48章 縛虎第282章 遭遇戰第5章 虛驚一場第39章 選才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10章 惡人第46章 漢兒第98章 齊備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165章 反應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24章 決心第98章 齊備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150章 屠虎第31章 豪氣沖天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16章 齊家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538章 天涯末路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150章 登基第194章 逃命要緊第70章 奢望和平第370章 崩潰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94章 擴張第361章 收場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74章 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