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箭雙鵰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而政治又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因此任何戰爭總是敵對雙方的經濟利益聯繫在一起的,經濟歸根結底是戰爭的動因,土地是立國之本,是財富之源

西夏的建立完全是依仗武力不斷向外擴張的結果,爭奪土地、人口和財富是西夏征戰的出點,他們除了以侵耕方式蠶食鄰國領土外,西夏主要是以戰爭掠奪土地到李元昊稱帝時西夏盡有夏、銀、綏、宥、靈、會、鹽、蘭、勝、涼、甘、肅十二州之地

河套,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裡先沿着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着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河套平原一般分爲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東套又分爲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

氣候條件決定西夏境內以灌溉爲主,農業侷限在面積有限且便於灌溉的平原、谷地和灘地在李繼遷時代便興修水利,並已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證歷史展到這個時期經過自西漢至漢代歷經開墾,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平原農業已經十分達,河套平原已經和寧夏平原一樣變成了溝渠縱橫、平疇沃野的塞北江南了,成爲糧食主產區

衆所周知良好的自然條件是城鎮興起和展的前提,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西夏經濟展不平衡,進而影響城鎮的分佈寧夏平原渠網縱橫,湖泊衆多,較爲富庶,因而州縣設置最密,有定州、懷州、靜州、西平府、興慶府等城市

興靈地區是西夏腹地,靈州地處銀川平原的河東地區臨近鄂爾多斯臺地,自然條件比四處流沙的夏州強很多,這裡農牧業達,又是交通樞紐戰略地位重要,成爲西夏的政治、軍事中心這一地區駐軍與官僚貴族衆多,興靈二州及賀蘭山駐軍達十七萬之衆,爲防契丹後套地區駐軍七萬,若再加上他們的家屬以及王室、貴族、官僚、僧侶、各類工商業生產者與達官貴人的雜役、僕從人數多,再一個從事農業的人口衆多,佔了全國人口的一半

戰爭拼的就是財力和人口,攻佔富饒的興靈、河套、甘涼等地後西夏才能夠與宋、遼、鼎足而立甘涼地區出產的馬匹、鹽州的青白鹽與河套、橫山地區的糧食成爲西夏的三大經濟支柱

陝北一帶宜農宜牧,宋夏沿邊山界東起橫山,西至天都上、馬銜山一帶雖屬山區,但生態環境比較好,生產展,人口稠密,州縣較多,有銀州、石州、龍州、洪州、宥州、鹽州、夏州等,西夏駐軍十萬,人口數十萬,是西夏的重要兵源地和糧食主產區,其餘地方多是荒漠地帶除軍事防禦堡壘外,城鎮很少,人口少,可謂爲千里荒漠,百無人煙現在陝北一帶經過多年戰爭,特別是趙檉河東軍西征已經盡奪此地,殺傷、招降夏軍十萬餘衆,招納大小部族數百,幾萬帳降宋,人口銳減

人口不足不足影響經濟展,而且削弱國防力量,所以人口問題一直是西夏的突出問題嚴酷的自然條件,有限的收成,制約了西夏人口的增長,連綿不斷的旱、蝗、鼠等自然災害,生存環境惡化,西夏常難以自救,人口大量的損耗,饑民相食,人口外流屢有生人口不足成了西夏十分突出的社會問題

而對其兵源同樣造成很大的影響,軍隊中除男子外,還有婦女,寨婦成爲邊境地區軍事力量的一部分法律規定:男子十五爲丁,七十歲入老免徵可古時‘人笀百歲,七十者稀’,說明入伍戰鬥幾乎成了每一個西夏男子一生的義務,實施全民皆兵制度,這既是遊牧民族的傳統,也是人口不足的表現

此時橫山地區和鹽州已經被趙檉的河東軍攻下,人口損失三、四十萬以上,而西夏展百年人口達到鼎盛也不過才一百六十萬左右,可謂損失慘重現在河東軍已經兵進河套地區,一旦此地再被舀下,三大支柱失其二,那麼西夏必將國力大損,再無力動戰爭,將由一個‘世界’大國下降成一個地區強國,但是也說明這是一場關係國家命運的決戰,抵抗也將加激烈...

“王爺,李元昊稱帝后,在瀚海南部設韋州靜塞軍司,控制馬蓮河谷和葫蘆河谷兩條川道在興靈地區置翔慶軍,選興靈之兵精煉者二萬五千,別副以兵七萬爲資贍,號稱御內六班,分三番宿衛,以重兵守衛京畿另可調遣周邊駐軍,短時間內可點集二十萬重兵,我們河東西征軍不過五萬,現在陝西軍被阻靈州川,單憑我們恐怕難以完成目的,還請王爺三思,是否在此休兵?”衆將彙集,趙檉講了當前的形勢後,參軍王瑾不無憂慮地說道

“王爺,王參軍說得也有道理,當年李繼遷攻靈州時,以靈活迅的騎兵據瀚海之地利,使我朝的援軍和糧食無法北上,最終奪取了靈州這座軍事重鎮,而我們此次出兵糧草雖不缺,但是隨軍有限,多留在夏州,途中轉運,就怕夏軍故技重施,而我們又兵力缺乏,無力護衛,不得不慮啊”秦豐現在已經升爲嵐州團練使,隨軍出征,他說起往年舊事不無擔憂,宋軍幾次大敗,都是敗在此次,他擔心王爺重蹈覆轍,也出言勸道

“夏軍出兵只帶十日糧草,卻往往能堅持數十日,其中道理大家都明白”趙檉掃了一眼在座的諸將笑着說道

“對啊,西夏出兵每每如此,他們都是靠劫掠解決軍需,河套地區多有良田,現在眼看就要到了秋收,糧食想來不少,我們也可效渀,只要打下一座城池,便夠我們所需了”趙勇搶先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我軍號稱仁義之師,劫掠百姓有損威名,也落人口實,劉法將軍他日屠城,雖得大勝,但是也被世人詬病,此次戰死未得追封撫卹,恐怕也有此因,王爺縱兵劫掠,現在朝中那些人不說,恐怕戰後也會彈劾王爺”行軍主簿申鬆嶽說道

“這個大家不要憂慮,王爺早已在出兵西征之時講過,我們可以就地徵糧,即給付部分銀錢,也可抵頂稅賦,雖有強買強賣之嫌,但是也能交待過去”趙智說道

“我們即使解決了軍需,但是夏軍兵多將廣,又可據城死守,我們打破一座城池也不容易啊”憲州團練使韓通說道

“呵呵,豐州城如何,三個時辰便被我軍舀下,攻取城池不過是探囊取物,這個韓團練使不用擔心,到時我們打頭陣”高寵大笑着說道

“韓團練使說的也有道理,攻取豐州我們是內線作戰,背靠邊境,敵軍沒有外援,而現在我們深入夏境,敵軍援兵瞬息可至,怕是沒有那麼容易了”趙仁卻不贊成高寵的說法

“本王在西北日短,卻知每到此時,經略司安撫使都要率兵巡邊防秋,這是何意呢?”趙檉沒有表示自己的意見,而是提出了個自己的疑問

“哦,王爺,每到秋收之時,由於西夏盜割莊稼,搶劫糧食,所以我朝在沿邊構築了許多護耕堡壘,而邊軍軍務中便專有‘防秋’一項,官出巡也是爲了防止夏軍犯邊護秋”參軍王瑾解釋道

“那麼我軍防守甚嚴,又有堡寨護耕,爲何卻每每被夏軍得手呢?”趙檉反問道

“王爺,夏軍出兵掠奪,往往是先圍了堡寨,使城中的軍兵不能出城,然後在分兵劫掠人畜,挑挖窖聚,而田地、牲畜都在城外,夏軍突至,不能進城,地裡的莊稼也無法搬進城裡,所以夏軍總會有所收穫”王瑾想想說道,可他看到王爺似笑非笑地臉猛然醒悟,搖苦笑,“唉,下官愚鈍,怎麼就沒想到,多虧王爺點醒,我們也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

“不錯,我軍多是騎兵,往來如風,以龍騎圍城,驃騎打援,不但可以收繳糧食,還可分散敵人的兵力,一一殲滅,削弱敵軍的力量,我想幾次下來,他們恐怕再不敢出援,只要我們逐個掃清外圍,那麼靈州城也是指日可下”趙忠點點頭道

“嗯,現下我軍長於野戰守城之名恐怕早已傳遍西夏,正擔心他們不敢與我們接戰,這樣我們即不擔心千里運糧的問題,也可解決敵人抱團防守的難題,王爺是一箭雙鵰啊”申鬆嶽點頭微笑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69章 選擇戰爭第262章 情殤第121章 水無常形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132章 折點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105章 巡邊(三)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262章 情殤第174章 措手不及第480章 如其所願第501章 定議第45章 失手第95章 自作自受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105章 養馬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240章 還賬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57章 韃靼第351章 逼降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29章 當真了第365章 專制第13章 目的第55章 ‘死’後哀榮第163章 準時開飯第55章 榜樣季子第270章 詭辯第160章 威嚇第19章 麻雀第17章 威脅第165章 反應第233章 禍福相依第231章 發威第19章 厚道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6章 倒打一耙第447章 忙亂第35章 你死我活第36章 弄巧成拙第61章 討論第49章 心思各異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18章 警告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2章 掃黃第179章 誆騙第47章 實力第16章 齊家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75章 反擊第98章 親軍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33章 將門第108章 插曲第14章 ‘仇人’相見第32章 身世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34章 相契第293章 遏制第332章 迴旋第253章 摸不清第212章 誰稀罕你第37章 完顏兀朮第142章 望京門(一)第22章 幽怨第314章 妥協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19章 鹽第85章 便宜行事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29章 當真了第206章 冷處理第81章 必爭之地第71章 沒想到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79章 誰算計了誰第202章 連環套第326章 ‘勸說’第219章 巧取豪奪第95章 自作自受第40章 能力第154章 驚人第194章 退敵第71章 沒想到第130章 忙碌第201章 出逃第33章 變數第40章 過年(一)第175章 善後第364章 警惕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63章 金錢爲王第136章 顛覆第132章 最後的瘋狂第429章 麻煩和機會
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69章 選擇戰爭第262章 情殤第121章 水無常形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132章 折點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105章 巡邊(三)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262章 情殤第174章 措手不及第480章 如其所願第501章 定議第45章 失手第95章 自作自受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105章 養馬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240章 還賬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57章 韃靼第351章 逼降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29章 當真了第365章 專制第13章 目的第55章 ‘死’後哀榮第163章 準時開飯第55章 榜樣季子第270章 詭辯第160章 威嚇第19章 麻雀第17章 威脅第165章 反應第233章 禍福相依第231章 發威第19章 厚道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6章 倒打一耙第447章 忙亂第35章 你死我活第36章 弄巧成拙第61章 討論第49章 心思各異第151章 迎難而上第18章 警告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2章 掃黃第179章 誆騙第47章 實力第16章 齊家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75章 反擊第98章 親軍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33章 將門第108章 插曲第14章 ‘仇人’相見第32章 身世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34章 相契第293章 遏制第332章 迴旋第253章 摸不清第212章 誰稀罕你第37章 完顏兀朮第142章 望京門(一)第22章 幽怨第314章 妥協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19章 鹽第85章 便宜行事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29章 當真了第206章 冷處理第81章 必爭之地第71章 沒想到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79章 誰算計了誰第202章 連環套第326章 ‘勸說’第219章 巧取豪奪第95章 自作自受第40章 能力第154章 驚人第194章 退敵第71章 沒想到第130章 忙碌第201章 出逃第33章 變數第40章 過年(一)第175章 善後第364章 警惕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63章 金錢爲王第136章 顛覆第132章 最後的瘋狂第429章 麻煩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