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迎難而上

登基大典儘管趙檉要求一切從簡,但是府中的一干人認爲必要的氣氛還是要有的,這個事情不用王爺,哦不…陛下操心,現在四大商隊已經在大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哪個都富得流油,根本不差錢。現在大掌櫃的成了皇帝,他們能不高興嗎?

想當年幾個掌櫃的不過是經營着幾支不入流的小商隊,靠着坑蒙拐騙過日子,後來跟着陛下打天下,不但錢賺足了,現在面子也有啦,個個都是有着擁龍之功,成了皇商。幾個掌櫃的當下決定,一定要好好熱鬧一番,給陛下好好慶祝一番,絕對不能弱了氣勢,讓人瞧不起。

幾個人主意已定,官府守規矩不搞慶典,咱們‘民間’弄,所有的花費不從公中出,而是幾個大掌櫃的自掏腰包,他們湊吧湊吧就弄出了百萬貫之巨。京中的伎人們被女真人擄走又被陛下救了回來,自然是感恩戴德,不用多說,更不要錢,自發的連夜排練新節目,內容不用說全是讚美之詞。

鰲山是大宋重大節日必不可少的重頭戲,他們在宣德門前立起了一個比宣和四年那個巨大的鰲山還高的彩門,汴京城中凡屬四大商隊的產業全部搭起綵棚,掛起龍旗。他們在汴京被收復後,迅速反應不但重新恢復到了從前的規模,還藉機收購了些被搜刮的破產的店鋪,重新佔領了汴京這個最大的國內市場。

有人領頭,其他人也跟着有樣學樣的跟着弄了起來。滿街的綵棚,燈籠讓剛剛經歷兵火的汴京城又顯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花街巡遊。伎人表演這些東西有些老套了,幾個人又商量着舉行一場盛大的煙火晚會。城中容易失火,他們便把地點選在了金明湖。早早的跟開封府打了招呼佈置了起來。

趙桓即位後,連遭兵亂,國家動盪,財政緊張,已經有兩年京城中沒有搞過慶祝活動了,死裡逃生的百姓們也期待着有這麼一場狂歡發泄心中的鬱悶和哀傷,提升士氣,趙檉獲知後便沒有制止任由屬下們折騰。當夜晚降臨,隨着一聲聲爆響。天空中出現‘新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串耀眼的大字印在了夜空中,城中每個角落的人都可以看到,一下將氣氛推向了**!

紅、黃、藍、綠…五顏六色的光柱沖天而起,在空中炸開一朵朵炫麗的花朵,而人們的心情也隨着空中景色的變幻而變化着,悲傷、憂鬱的心情隨着聲聲巨響也似乎跟着煙花灰飛煙滅,祈盼着以後的日子能像焰火一樣熱烈多彩…

登基大典的第二日,聖旨再下。太上皇和太后入龍德宮養老;王妃朱氏晉封皇后,母儀天下;封遼蜀國公主爲貴妃、蕭氏爲德妃;晉後父朱延年爲國公,母二品誥命夫人;同時又追封了一批在北行期間蒙難的宗室。

第三日,聖上傳旨尚書省追封在國難期間遇害的劉鞈、歐陽珣、李若水等朝臣義士。並立祠祭祀。一些有心人發現追封的名單中的人都是真正盡忠盡責,堅貞不屈、與敵死戰到底的官員義士,或拒絕參與賣國賣君。保持了最低限度的名節的大臣。連被朝廷斬於街頭的小關索李寶都被昭雪撫卹。而同爲金人所殺的戶部尚書梅執禮、開封府尹程抿、禮部侍郎安扶、工部侍郎陳知至等曾爲金人擴銀的人皆不在列,即便是城破之時逃走被殺於城門口的劉延慶都榜上無名。

這個事情沒過去兩天。開封府貼出告示,要嚴懲在金軍圍城及城破之時協助女真人劫掠百姓、殺人放火、通敵叛亂等不法行爲的人員。凡是舉報者查實之後皆有賞賜,同時貼出了通緝令,捉拿神兵首領‘郭京、楊適、劉無忌’等一衆江湖騙子。一時間曾有過劣行的人不免驚慌,他們想着新皇登基,必會大赦天下,便可就勢脫罪,沒想到沒有等到赦免,卻等來了官兵。

告示貼出的當日晚上,開封府城門全部關閉,開封府的衙役在中興軍執法隊的配合下全城大搜,抓捕已經掌握確有不法行爲的歹徒。與此同時一些在家待罪的僞楚及前朝官員的家門被皇城司的兵士敲開,這些官員及家人子弟被帶走,財物被查抄。

一夜間,京城中三千多人被捕,但這只是一部分,查奸緝盜還在繼續,範圍也擴大到了京畿與河北等曾被金軍佔領控制的地區。朝中也很成立了以御史臺、刑部、及大理寺組成的‘肅奸院’,開始審理這些賣國賊。

很快,對城破負有主要責任的何粟、孫傅、王宗濋等人被罷免一切官職和封號,抄沒家產,發配嶺南編管;對王時雍、徐秉哲、吳幵、莫儔、胡思、王紹、王及之、顏博文、餘大均等左右賣國,逼太上皇,取皇太子,污辱六宮,公取嬪御,捕系宗室,盜竅禁中財物的官員罷免職務、封號,發配沙門島,家產充公,子弟遷出京城不準參加科舉錄官。

而範瓊則已謀反之罪依軍法被處斬,陪着他的則是城中數百趁火打劫、殺傷人命的街頭混混和亂兵。其餘人等依罪行大小則被編入苦役營和那些被俘的金軍一起承擔起修路、架橋、築城,挖礦等重建大宋造福百姓的‘重任’!

………

“以五人爲伍,內推一人爲伍長;五伍二十五人爲甲,別選一人爲甲正;四甲一百人爲前、後隊,差隊將正、副二人;五隊五百人爲部,差正、副部將二人;五部二千五百人爲軍,差正、副統制官二人。伍長以承局節級或長行中有武藝爲衆所推者充,甲正以十將節級有武藝爲衆所推者充,前、後隊各差引隊一人,選十將節級壯勇能率衆入賊者充,押隊一人,選十將、指揮使能部轄者充,正、副隊將差副、校尉、小使臣充,正、副部將差大、小使臣以上有材武邊功者充,統制官朝廷選差…”

雖已夜深,但是崇政殿中依然燈火通明,趙檉伏於案牘之間批閱奏表,這是他最厭惡的工作,但是現在也不得不爲之。他輕聲讀着李綱的改造新軍方案,看完後卻是眉頭直皺這實際上是個部隊的編組初步方案,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突破原有的禁錮,但是他也認識到原來的軍事體系已經崩潰,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趙檉之所以將自己的中興軍佈置在京畿地區,正是他擔心現在軍事上的混亂狀態,一旦彈壓不住還得引起一場大亂,因此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軍隊的穩定問題。他在京中實施二次嚴打,就是先將朝中的投降派清除乾淨,淨化社會環境,顯示自己的雷霆手段,震懾那些懷有異心的人。

此時作爲大宋的軍隊主力,大致上可以說有四支,第一支便是自己的中興軍;第二支是宗澤創建的東京留守司軍;第三支是趙構帶來的帥府軍;第四支是陝西軍。除上述的三大支軍事力量外,還有很多支小部隊,有的其實是潰兵散勇爲基幹的兵匪,其頭目大抵是燒殺擄掠的罪魁禍首;有的原是民間武裝,爲了抗金,而接受宋廷的節制;也有的是一些官員臨時拼湊的軍隊,用以保守本土,如此等等,情況各有不同。

不過想想也是這幾年間,大宋全是戰火綿延,兵荒馬亂的年月,禁軍是一敗再敗,終於修成正果了,實際上很難說有較爲固定的軍制。但現在整合全**事力量,應對可能隨時爆發的戰爭和國內的混亂情況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李綱也同意自己的看法,可現在給自己弄了個這麼個東西,那不還是穿新鞋,走老路嗎?

從宋建國後,這個國家迅速而果斷地開始恢復分權制衡的文官政府,並將這個國家交由文官們去管治,文官政府開始下意識地應對歷史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他們實際上要解決的,幾乎都是所有的人類文明頭一次遇到的問題:文官政府如何與職業軍隊相處。

文官們制定了歷史上第一次接近於完善的職業軍人制度,並且嚴格規定,軍隊與將領們,必須服從於文官政府的領導。但是文官們去似乎辜負了建國者的美意。帝國的文官們迅速變得傲慢起來,並且濫用他們的領導權。在之後的一百年裡,文官們幾乎沒有人設法去提高職業軍人的素質,反面把他們採取歧視的態度。

文官們歧視軍人的風氣,對這個國家的傷害,幾乎更甚於失去養馬場所造成的傷害。實際上宋朝的職業軍人,享受着當時世界上最優厚的俸祿,裝備着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精神折磨,沒有了進取心,沒有了以戰死疆場的決心和榮譽感,逐漸變成了一羣混吃等死沒有戰鬥力的廢物。

“看來要想讓這些已經習慣了文高武低的士人們改變看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要走下去!”趙檉想想道,自己的三把火剛燒了一把,就在改革兵制的事情就遇到了困難,可絕不能就此放棄…(未完待續。。)

第16章 逃吧第70章 奢望和平第237章 看個夠第275章 落幕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195章 全勝第140章 都在等第55章 捱打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229章 嫉恨第231章 師出大理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136章 羈縻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29章 弄巧第499章 抉擇第21章 應戰第19章 麻雀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413章 四處出擊第106章 遭遇戰第256章 嗣子風波第157章 推進第114章 勸降第227章 都不提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215章 自作孽第16章 逃吧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46章 神秘客第170章 慧眼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9章 清洗第24章 決心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章 不由不信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52章 協議第477章 襲擊戰第448章 故佈疑陣第106章 謀劃第16章 得失第8章 關撲(二)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296章 困局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106章 謀劃第174章 措手不及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27章 同心第22章 幽怨第70章 逼婚第19章 厚道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24章 脫身第177章 序曲第141章 混戰第119章 餘波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304章 截擊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243章 攻似雷霆(二)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2章 不由不信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150章 登基第301章 圍捕第5章 善後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65章 尊嚴第32章 臘八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239章 歸於無名第60章 榜樣第182章 誅奸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88章 軍行第70章 奢望和平第385章 破堡第187章 戰涿州(一)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420章 誤導第104章 巡邊(二)第39章 詭異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225章 夜襲第28章 震動第112章 這是命第106章 謀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
第16章 逃吧第70章 奢望和平第237章 看個夠第275章 落幕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195章 全勝第140章 都在等第55章 捱打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229章 嫉恨第231章 師出大理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136章 羈縻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29章 弄巧第499章 抉擇第21章 應戰第19章 麻雀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413章 四處出擊第106章 遭遇戰第256章 嗣子風波第157章 推進第114章 勸降第227章 都不提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215章 自作孽第16章 逃吧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46章 神秘客第170章 慧眼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9章 清洗第24章 決心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章 不由不信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52章 協議第477章 襲擊戰第448章 故佈疑陣第106章 謀劃第16章 得失第8章 關撲(二)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296章 困局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106章 謀劃第174章 措手不及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27章 同心第22章 幽怨第70章 逼婚第19章 厚道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24章 脫身第177章 序曲第141章 混戰第119章 餘波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304章 截擊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243章 攻似雷霆(二)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2章 不由不信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150章 登基第301章 圍捕第5章 善後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65章 尊嚴第32章 臘八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239章 歸於無名第60章 榜樣第182章 誅奸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88章 軍行第70章 奢望和平第385章 破堡第187章 戰涿州(一)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420章 誤導第104章 巡邊(二)第39章 詭異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225章 夜襲第28章 震動第112章 這是命第106章 謀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