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風中之竹

在中秋節後趙檉依然沒有回京,而國是不能久拖不決,於是宰執們對待決之事商議後,擬好條陳,提出自己的意見,送到襄邑讓皇帝決定,一時間往返京師兩地的信使不絕,清淨了多年的王府又熱鬧起來,簡直成了皇帝的第二辦公地。

趙檉卻好像絲毫沒有體諒大家的意思,每日清晨起來遛早,與楊峰等人切磋下武藝。吃罷早飯往往是領着幾個內衛獨自或是帶上老婆孩子在莊子中沒有目的的閒逛,對於難得一見皇帝尊榮的天下百姓,可能這裡是和皇帝邂逅機率最高的地方,說不定什麼時候,皇帝就會出現在你面前。

一般到了中午,趙檉會回府用膳,午休後纔是他處理公務的時間,這時候信使們也該忙乎起來,每當一批御覽後的奏章送出,他們便會快馬加鞭的送回京師。簡單的午飯後與孩子們玩兒一會,漫長的夜晚往往他都會在冬園的小書房渡過,有時燭光整夜不熄,宣示着他們的皇帝並沒有失職,而是再思考着國家的未來,規劃着大宋的走向。

對於一直夢寐復興的大宋來說,隨着軍事、經濟和政治的實力逐漸恢復,自然要努力恢復自己的戰略緩衝區。大宋除了軍事觸角慢慢伸向周邊諸國,政治和經濟觸角也逐漸向他國滲透,從干預大理的國內事務,參加銅礦的開發,到援助蒙兀部對抗女真,聯合西夏擊退西遼在高昌回鶻的勢力,扶植親宋集團,打通歐亞陸路商道。

面對女真的勢力逐漸退出。大漠地區重新陷入羣雄爭霸的局面,趙檉擔心有勢力會藉機迅速崛起。嚴重影響到宋朝北部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必須準備好承接‘天之大任’。但是這個任務是長久也是困難的。西夏、回紇、西遼都蠢蠢欲動準備介入,此外女真人統治的減弱,也不意味着其將勢力範圍撤出漠北,各方勢力在該地區的博弈將更加猛烈。而現在剛剛略顯平靜的西域又掀波瀾,挑事不是女真人,也不是西遼的契丹人和韃靼人,卻是和大宋剛剛結盟不久的高昌回鶻,還未得知金國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向高麗動武……

高昌國唐末回鶻的一支西遷後,在東部天山地區建立的政權。歷經三百年,其間唐、宋、遼、金的勢力都曾觸及到這裡,但是與別國在戰火中被洗劫不同的,雖受到周邊大國的影響甚至盤剝,高昌國一直保持着獨立。它難得的獨立,其主要原因是與中原政權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勢力均衡的外力作用有關,但其本身在面向強國時的靈活反應與適應接納也是重要因素。

從高昌在唐鹹通年間建國後,便遣使北周和宋等中原政權,同時向契丹朝貢。但與契丹人保持了密切的關係。這一方面是因爲當時河西地區的歸義軍和甘州回鶻兩個政權對高昌與宋的交通有所阻礙,另一方面回鶻在契丹人的傳統地位有利於雙方的交往。契丹后妃中多人出身回鶻,設有回鶻營,上京專爲回鶻的貿易闢有場所。

與遼的交往始於阿保機時期。契丹西征打到高昌境內,震驚了高昌人,但是契丹並沒有消滅高昌政權。而是按照自己的傳統,將高昌看成自己的屬國。讓其君主繼續統治自己的臣民,利用其在東西貿易中的重要地位繼續扮演傳統角色。與契丹進行貿易。

高昌與宋的交往起於太祖時期,那時宋消滅了中原地區最後的割據政權北漢,主動出兵契丹,試圖收復幽雲,表現出自己的鞏固和某種程度的強大,高昌對宋的態度也熱情起來,遣使朝貢。遣使之前,高昌君主還將自己突闕語稱號用漢文表達出,並加上‘外甥’兩字,強調唐時雙方的和親關係,以示親近。

從中可以看出高昌對兩個強大的鄰國採用的是‘風中之竹’的戰略,誰更強大便依附與誰,利用本身的優勢以求在夾縫中求生存。隨着遼國的滅亡,金的興起,高昌大力幫助在西征途中契丹皇室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建立西遼王朝後,將高昌王國收爲附庸。西遼派少監駐在高昌監督國政,徵收貢賦。以後,高昌回鶻處於半獨立狀態。其君主的稱號以“亦都護”,意爲幸福之主……

這時高昌的疆域大致爲統別失八里之地,北至阿術河,南接酒泉,東至兀敦甲石哈,西臨西蕃,其所屬龜茲是絲綢之路的樞紐之一,扼制通往中亞,連接中東的重要商路,成爲東西方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各國都不能輕視。

如此關鍵的地區,做買賣起家的趙檉自然不會輕視,他即位後便着力打通這條通道,但是由於西遼的干預收效甚微,過往的大宋商隊都要繳納重稅,使宋在交易中蒙受巨大的損失。但宋經過幾次用兵擊敗女真,勢力不斷西移,高昌又遣使來朝,稱其本爲‘漢土’,願重修舊好。

高昌對西遼恩將仇報奪其權一直不滿,雙方時有摩擦,矛盾日深。趙檉當然不願放過這個機會,他主持正義聯合西夏借道出兵,驅逐了西遼派駐高昌的少監,恢復其國號,爲表示大宋無意其國土,完成任務後便撤回了軍隊,雙方主要以經貿往來爲主。高昌一度成爲了大宋陸路對西方諸國的貿易總代理,從中獲利甚豐。

但是靠上大宋這棵大樹的高昌也並沒有完全斷絕與西遼關係,他們每年依然向西遼繳納歲貢,以換取‘舊主’的諒解。而趙檉知道雙方明鋪暗蓋之後也沒有理會,他要得只是這條商路暢通。可趙檉的善意並沒有得到好報,高昌開始插手漠北,欲向北擴張,而處於經濟困頓的女真看到了機會,以割讓阿爾泰山以南地區爲代價換取從高昌過境開展對外貿易,打破大宋對他們的經濟封鎖。

面對高昌這種‘資敵’行爲,趙檉當然不能容忍,遣使向其發出了警告,要求其斷絕與金國的關係。但是高昌拒絕了大宋的要求,反而以‘關閉商路,重投西遼’要挾大宋,這讓趙檉不止是不舒服了,而是十分憤怒……

“二爺,還在爲高昌之事煩惱嗎?”更鼓以過二更,書房的燭火未熄,趙信披衣而起,像過去一樣到小廚房給皇帝烤了兩個炊餅送了進來說道。

“嗯,高昌小人之行讓人不齒,居然敢要挾於大宋!”趙檉拿起炊餅咬了口說道。

“二爺現在您的身份不同了,不要隨意動氣!”趙信又給皇帝斟上茶說道。

“呵呵,你話裡有話,若是能意氣用事,我也不用如此費神了!”趙檉笑笑道,他知道趙信的意思——天子之怒流血千里,自己權威益重,帝位已無人可撼,他提出的意見,朝中很少有人敢於勸諫,雖然說有利於自己的獨裁,但是反過來就是獨斷專行,無人提出反對意見不一定是好事,所以趙信勸他要謹慎、冷靜。

“高昌真得難以收服嗎?”趙信見皇帝點破,也笑笑問道,她知道皇帝支持高昌擺脫西遼是爲了打通西行商路,另外也是爲防禦西遼建立橋頭堡,再深一層的意思便是想將大宋的勢力向中亞地區延伸。

“是啊,高麗的外交政策高度靈活與時刻以本國利益爲本的現實考慮,使得外界很難把它發展成可靠的盟友,難以作爲一個戰略支點!”趙檉點點頭說道,他深知高昌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爭取其的意義自不待言,而他也付出了相對大的代價,但是依然沒有成功。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仿大理國例,換掉畢羅閣,扶植龜茲回鶻部酋長執政!”趙信言道,她是皇帝的枕邊高參,能爲其提供些意見。龜茲回鶻是高昌回鶻的一部分,所以當地人也自稱西州回鶻,其在高昌回鶻和大宋關係冷淡時,常單獨向宋朝進貢,算是親宋者。

“高昌回鶻雖然時常發生內鬥,但往往是起因於內政並終止於內政,外界從中借力的可能性不大。幾代君主都是‘風中之竹’戰略的忠實執行者,這些看似隨時可變、隨時準備變的背後,是本質和根本上要始終服務於國家自身利益的!”趙檉搖搖頭道,這個方案他考慮過,並派情報司深入其國詳細調查,成功的機率太小,代價太大。

“那便通過斷絕與其貿易逼其就範呢?這關係到其根本利益,他們不會淡然處之吧?”趙信將餐盤往皇帝跟前推了推說道。

“這看似是影響高昌傾向的最爲有效的辦法,但是其地理位置地處西域中心,是個四通八達的國家,經貿的對外渠道也就不會受制於某個方向,無論是誰通過經濟封鎖都不大可能讓其進一步靠攏。這決定了若有哪個國家對其施加經貿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組織都可以迅速採取措施進行戰略平衡!”趙檉苦笑着搖頭道……(未完待續。。)

第64章 意料之外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73章 歷史之責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322章 利益薰心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27章 可惜第164章 你裝吧第23章 冠禮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147章 真相第9章 清洗第229章 被耍了第62章 聯夏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28章 凡心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25章 把戲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2章 不由不信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91章 世風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7章 兩難第385章 破堡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170章 慧眼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88章 軍行第142章 情分第133章 原來如此第198章 破城第131章 回鍋肉第42章 五姑娘第252章 傻了吧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68章 驢脣馬觜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121章 突發事件第70章 奢望和平第52章 使壞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218章 得失第161章 攻城第226章 鬥智第208章 趙仁的‘預感’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438章 真相第91章 康王趙構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86章 困難第83章 麻煩大了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179章 騷擾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220章 段譽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7章 善惡第420章 誤導第111章 真僞第82章 整軍第38章 拉他一把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51章 怯意第71章 大事件第15章 別樣第131章 做‘大事’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60章 和親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351章 逼降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191章 破敵第37章 舞臺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35章 讓賢第474章 反常第209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再擴大第3章 誰比誰傻第421章 首惡必除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98章 好心沒好報
第64章 意料之外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73章 歷史之責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322章 利益薰心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27章 可惜第164章 你裝吧第23章 冠禮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147章 真相第9章 清洗第229章 被耍了第62章 聯夏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28章 凡心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25章 把戲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2章 不由不信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91章 世風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7章 兩難第385章 破堡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170章 慧眼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88章 軍行第142章 情分第133章 原來如此第198章 破城第131章 回鍋肉第42章 五姑娘第252章 傻了吧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68章 驢脣馬觜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121章 突發事件第70章 奢望和平第52章 使壞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218章 得失第161章 攻城第226章 鬥智第208章 趙仁的‘預感’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438章 真相第91章 康王趙構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86章 困難第83章 麻煩大了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179章 騷擾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220章 段譽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7章 善惡第420章 誤導第111章 真僞第82章 整軍第38章 拉他一把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51章 怯意第71章 大事件第15章 別樣第131章 做‘大事’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60章 和親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351章 逼降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191章 破敵第37章 舞臺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35章 讓賢第474章 反常第209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再擴大第3章 誰比誰傻第421章 首惡必除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98章 好心沒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