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水無常形

誰都知道戰爭的殘酷,可它又吸引着無數的人義無返顧的走上戰場,除去英雄情節和保家衛國的信念,便是其有着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而這種魅力便是戰爭的千變萬化,不拘一格,永遠讓人無法琢磨透其中隱藏的奧妙。天時、地利、人和縱然是決定勝負的保證,但是細微之處的變化也往往會影響戰爭的走向,一場突然而至的暴雨、一條河流的改道、一個將領的靈機一動,甚至是一個士兵臨時改了主意,都會成爲改變戰爭的結局的因素。

面對出現的緊急情況,完顏彀英臨陣經驗不足的缺陷顯露出來,他蒙圈了,手足無措的在堂中呆坐不語。世界上沒有天生的戰神,凡是名將沒有幾個不是在血火中死過幾回,槍林箭雨中打過滾的。即便是號稱當世第一名將趙檉當年也放下身份曾親自領兵衝鋒,與敵殊死搏殺,在生死間走了數遭,才一步步登上巔峰的。

世界上也許真得有天縱奇才,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的人,但絕不是完顏彀英。他只能說有着成爲帥才的天分,但他沒有經過大規模戰爭的洗禮,也沒有親自謀劃指揮過一場動用千軍萬馬的戰役,只是空有一肚子抱負和兵書、戰策。他在制定作戰計劃之處便一切以自己爲中心,想當然的以爲敵人也會圍繞着自己的指揮棒轉。

戰事初時的得計,也讓完顏彀英相信自己纔是這場戰爭的主導,只要按照自己的設想打下去就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卻忽略了他面臨的對手也是人,且一羣自幼從軍,兵書戰策一點也沒比他少讀的職業軍人,他是初出茅廬。而他的對手已經在戰場上沉浸多年,作戰經驗豐富,都曾獨自領軍指揮過大規模會戰的將領。而正是這種差異讓結局出現了變數。

趙禮在得知前鋒軍被敵圍困。面臨被全殲的危險;而同時自己的後勤補給基地也受到不明規模的襲擊,一旦失去將使自己面臨無糧可食。無彈藥可用的地步,後方被敵擾亂引起動盪的結果。若是常人看來必將選擇立即救出前軍,然後退軍救援後方基地,擊退襲擾的敵軍,再根據情況另行計議的方案,以保萬全,當然這也是完顏彀英的想法。

可趙禮在接到兩面受敵的消息後,當然也立刻想到面臨的危險局面。輕者將使西路軍遭受損失,重則使皇帝準備多年的北伐大計半途夭折。他首先考慮的不是撤兵救援保全西路軍,而是如何繼續完成北伐,因爲他明白什麼纔是當前最首要的問題。隨後他做出了自己的決斷,堅持完成皇帝下達的任務,繼續進軍攻取宜春,牽制會寧府路的敵軍主力,使其不能南下增援,哪怕受到損失也要爲大局服務。當然趙禮如此決定也不是拍腦門決定的,而是基於他對自己的軍隊戰鬥力和國內動員力量做出的。

趙禮指揮的西路軍五將兵馬。加上配屬給自己的兩支預備隊,都是大宋戰鬥力一流主力部隊。而他們的後方是河東、河中、大同、大定和臨潢等州府,這裡皇帝起家的地方。且民風彪悍、英勇善戰,當年都曾作爲輔助力量配合皇帝征戰,所以說州軍的戰備程度高,戰鬥力強,不輸於金國的常備軍。且當地部族和朝廷關係密切,可以迅速動員起來配合作戰。

再有就是大宋有着金國所沒有的另一個優勢,那就是有錢,而且是超級有錢。爲了此次北伐大宋從上到下做了積極的準備,尤其是物資儲備上做足了功課。前年的大旱朝廷能輕鬆應對便是明證。所以退一步講,即便儲存在長春州的輜重被敵所毀。以大宋的經濟實力不出一個月,僅憑各州府倉廩的物資就可籌集到位送到前線。再說還有南路宋軍也不會看着他們餓肚子的。

Wшw. ttκΛ n. c○

正因爲趙禮對於自己手中牌的瞭解,所以他有底氣,也敢於非常行事。而豐富的作戰經驗也讓他發現了其中的戰機,像皇帝說得那樣‘可以把一件壞事變成好事’。正可以利用完顏彀英急於殲敵一部,欲迫使西路軍退兵的心態,給他下了一個套。

趙禮在派出龍將和克虜軍救出獅將後,禁止趁勢反擊,把完顏彀英給打殘了。而是讓他們繼續留駐肇州城下當做釣餌,擺出等待援軍到達後將繼續奪取肇州渡河的態勢,自己卻領一軍佯裝長春城,可半路上就在那些號稱‘路路通’的蒙兀人帶領下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迂迴輾轉繼續向北攻打宜春。

自然趙禮也沒有完全放棄長春州,若是皇帝知道自己毫無作爲的讓女真人把上百萬石的糧食付之一炬,即便自己打下會寧府也得讓自己賠償。他派人通知右翼的沙漠軍前往救援,爲了完成自己的計劃,他派的不是能征慣戰的大同鎮撫使章樸,而是狡猾多端的軍情司都統尚虎,對他的要求很簡單,讓完顏彀英相信長春城已經被打下來了,輜重也全部被毀,再就是在他到達宜春前不準讓其知道真相,現在從完顏彀英的表現來看其成功的做到了。

而結局就是儘管完顏彀英小心謹慎,還是沒敵得過老奸巨猾。他毫不猶豫的便將趙禮留下的這枚‘香餌’吞了下去,不斷調集重兵過江,直至將所有河防軍的機動部隊全部調集到肇州城下,想畢全功於一役,徹底消除西路宋軍對京師的威脅,但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對手比他還狠,棄自己的後路於不顧堅持進攻……

漸漸冷靜下來的完顏彀英明白自己中計了,擺在面前是一道同樣其給宋軍出的難題:是不顧京師安危完成自己殲滅宋軍一路的計劃,還是放棄既定計劃回軍。

其實這個選擇題單純從軍事角度上考慮並沒有什麼難度。圍殲肇州城下宋軍的各種條件已經成熟,先殲滅當前之敵,再迅速回軍勤王是最好的選擇,而僅憑一支偏師即便能成功渡河到了會寧城下也不會有什麼作爲。可此時選擇退兵救援明顯是下策,不僅士氣大受影響。而且面臨肇州城失陷,被敵隨後掩殺的窘境。

但完顏彀英所考慮的卻不只是軍事上的問題,還要考慮政治影響。宜春距京城不過百餘里。且建有行宮是皇帝避暑狩獵之地,宋軍到了那裡等於進了皇帝家的後花園了。這必然會驚了聖駕、引起朝野的混亂。他作爲這個方面的主帥肯定是難逃其咎,更麻煩的是皇帝喜怒無常,會如何處置他誰也說不清,弄不好就是腦袋搬家、誅滅九族之罪,所以他現在不得不考慮皇帝的態度。

還有就是若是撤兵,完顏彀英便不能不考慮城下的那撥被自己困住宋軍的態度。現在真相逐漸顯露,被圍的宋軍基本就可斷定是用來吸引自己注意力的誘餌,缺糧、無力突圍等等肯定也是演給自己看的戲。如此看來他們哪裡是一隻可憐的病貓。分明是一頭只是暫時隱藏了爪牙暗伏在他身邊的猛虎,只要自己顯露出撤退的一絲跡象,他們便會猛撲上來,將自己的大軍撕咬的遍體鱗傷。

“統軍,不若我們分兵,一部回軍去增援宜春,另一部繼續圍困宋軍,伺機發起進攻,將他們殲滅。”肇州知州赫查說道。

“此計甚好,既能救得宜春。又能將宋軍困住,也可向朝廷有個交待。”猛安郭爾羅斯連連點頭道,他心中十分明瞭。一旦大軍撤走,僅憑他們自己肇州這一畝三分地根本守不住。

“現在肇州城外有五萬餘宋軍,要留多少人才能將他們困住?”石家奴提出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留得人多了宜春那邊擋不住,留得人少了只怕是給宋軍添盤菜。

“這……這至少也得是他們的兩倍吧!”駐守肇州的另一個猛安兀速猶豫了下說道。

“你真敢說,留下十萬人,那宜春那邊宋軍也有數萬,讓統軍如何擋得住。”石家奴氣憤地吼道。爭奪青山一戰他算是領教了宋軍的厲害,若是說一點不怕那是假的,他擔心統軍會留下自己這支殘軍在肇州。那時也許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那我們就棄了肇州全部回江南,一把火將這裡燒個乾淨。”屯駐肇州三個猛安之一的結石烈也不示弱。大聲回敬道。雖然這裡是他的根基,但是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如今戰事不斷,自己田中的收成已經毀了,家底也讓這幫人吃乾淨了,還想讓自己當替死鬼,沒門!

“肇州乃是太祖肇基王績之地,怎能輕棄,太師早有命令肇州不可失!”蒲察站起身說道。在座的都聽懂了他潛臺詞,誰都知道大軍一動宋軍豈肯坐視,沒人斷後大家走得都不安心,既然你們是地頭蛇,那就責無旁貸了。

“好,既然太師有令,那就請將軍與我們共同守城吧!”結石烈冷笑着說道。

“我……我留在這裡又如何,難道還怕了不成。”蒲察被結石烈將了一軍,他當然不能當着衆人示弱,拍着胸脯說道,可大家都聽得出這話說得沒有底氣。

“不要吵了,大家擔心陛下的安危,勤王之心本帥十分清楚,但……”完顏彀英十分清楚這些人的心思,看來那日一戰給他們心中留下了陰影,誰也不想接下這送死的活兒,正當他想制止這種無謂的爭吵,商議出個萬全之策時,有親兵快步走進來在他耳邊輕語了幾句。

完顏彀英聽罷臉色驟變,急忙離座招呼衆將出帳,衆人意識到定是京中又有聖旨到,不過已經是兩日間的第三次了。如此密集的給肇州下旨,讓大家不免心事重重,面面相覷,再無興致爭吵,也明白了形勢的緊張,隨着統軍到外迎接使者聽旨。一通皇帝詔曰後,果然又是有關宋軍兵進宜春之事,不過此次皇帝的口氣要比前兩道嚴厲的多,顯然是急了,詔令肇州各軍盡數渡河回南岸,驅逐敵軍,固守江防,以衛京師,不得延遲。

聖旨一到,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再不用擔心誰過河,誰留守了。可衆人心中卻並沒有感到輕鬆,反而覺得隱隱不安。十數萬大軍往來奔波不說,現在一仗未打便又灰溜溜地撤回去。而這一退表明太師兀朮死守肇州的預想破產,副都統軍完顏彀英精心設計的方案徹底終結。又回到了此前制定的收縮防禦上去了。

雖然有宋軍偷渡宜春的前因,但是大家都明白京師距宜春比之肇州更近,晝夜可到,而京師還屯駐着數萬親軍,可現在皇帝偏偏連發聖旨調肇州軍回防,這就有些蹊蹺了,也讓人不得不多想。過去都是太師主管軍政大事,且此次肇州之戰也是其一力促成的。但卻是皇帝連連下旨嚴令回軍,難道是朝中又有變故,太師是病得不能理政,還是皇帝又借調整人事,大軍在外之機……往下大家都不敢再想,皇帝是什麼揍性誰都清楚,如果真的是太師出事了,朝中便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聖旨已下,棄肇州回南岸,衆將聽令!”送走使臣。完顏彀英重回大帳重新升座,沉聲說道。

“末將等聽令!”衆將齊聲答道,大家都盯着都統軍。想從其臉上看出點端倪,但是他們失望了,他不喜不悲,仍如平常,根本瞧不出什麼變化。

“爲防止撤軍的消息走漏,各軍不得聲張、不得擅離大營、旗鼓儀仗保持原狀,一切暗中行事,違令者斬。”完顏彀英掃視了衆人一眼厲聲說道。

“末將遵令!”都統軍的目光所到之處,衆人紛紛躲避只覺其目如刀不敢直視。

“赫查。你率肇州所屬即刻收集船隻、木板,徵調民夫砍伐樹木運往江岸。午時之前必須完成;博爾哈你領五千籤軍待架橋所需材料運到江岸立刻開始架設兩座浮橋,日落前必須完成;石家奴、蒲察你二人各領本部兵馬護送城中百姓離家及倉廩中積存物資。在日落前利用原有浮橋,將他們全部護送到南岸,撤軍之後將城池焚燬,免爲宋軍所用。”完顏彀英甩下三支令箭道。

“都統軍,離正午只有兩個時辰的時間,下官恐怕一時難以籌措到如此之多的物資。”肇州知州赫查面有難色地說道。

“哼,這個我不管,哪怕你拆了城主府也要在兩個時辰內將物資徵集齊全,否則別怪本帥無情。”完顏彀英煞氣外漏冷哼一聲說道。

“下官……下官必盡全力!”赫查暗歎口氣道,這真是逼死人不償命啊!其他幾人本也猶豫要在數個時辰內完成架設浮橋,轉移軍民的任務能否完成,可見其如此態度,哪裡還敢在多言,接令出帳想辦法去了。

“其他各軍也要做好撤離準備,待天黑後按照先北後北的次序依此離營,此前一切如常不得讓宋軍發現破綻,撤離後營中燈火不熄,更鼓不停,旌旗不倒。徙三單圖、完顏阿虎,你兩人各領所部在青山設防,以保大軍渡河安全。”完顏彀英又拋下兩支令箭道。

“監軍,你領親軍三千駐守渡口,又不遵將令爭先渡河者立斬。”完顏彀英扭臉對監軍夾谷謝奴說道。

“謹遵帥令!”各軍接令而出,各自準備,準備回軍事宜。

轉眼間大帳之中變的空蕩蕩的,完顏彀英呆坐不語,他有些不甘心。自從領受拒敵的任務,他數夜難眠耗費了無數的心血謀劃此事,大至如何行軍佈陣,小到衣食住行這些小事都考慮的面面俱到,恐怕出現紕漏,被宋軍發現破綻。可結果依然強差人意,自始至終自己都處於被動之中,好像宋軍已經洞悉了他的全部計劃,處處佔據主動,終使自己功虧一簣,慘淡收場。

《孫子兵法?虛實篇》中說:“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意思就是水因地勢的高下而制約其流向,用兵則要依據敵情而決定其取勝方針,所以用兵作戰沒有固定不變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沒有固定的形狀一樣,能依據敵情的變化而取勝的,就稱得上用兵如神了。

但完顏彀英始終無法參透這句話,以爲自己精心謀劃便能引敵入轂,卻缺乏變化,而事情一旦出現變化就無應對之策,而其卻依然堅持按照自己的劇本演下去。如果當時奇襲宋軍的意圖暴露便即可撤軍也不會造成如此大的損失,更不會有以後不得不抽調江防部隊欲強行圍殲得到增援的宋軍大隊,以致讓趙禮有機會暗度陳倉,鬧得最後不得不被強令退軍。

撤軍在完顏彀英的精心佈置下有條不紊的展開,架設浮橋、大規模的遷移肇州城中的軍民、乃至各軍悄悄移營都沒有讓宋軍察覺分毫。而厄運似乎至此仍沒有遠離完顏彀英,依然盤旋在其的頭頂上不肯放過他……(未完待續)r655

第79章 以命搏命第66章 操心命第286章 決戰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124章 買官第96章 難逃陰謀第36章 下落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34章 相契第95章 變通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106章 遭遇戰第184章 緊迫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3章 楚囚第9章 意料之外第114章 勸降第126章 擴編第108章 插曲第311章 故布迷局第83章 吃飽穿暖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7章 同心第263章 誓言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84章 一念之間第66章 好壞參半第92章 軍號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207章 撤兵第130章 忙碌第319章 愕然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85章 不能不打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3章 楚囚第186章 不宣而戰第52章 天清寺第65章 收割機第257章 金水軍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108章 文武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51章 教訓第96章 大變第442章 暗藏殺機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29章 被耍了第270章 詭辯第264章 鎩羽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328章 嘴仗第322章 利益薰心第79章 多事之秋第366章 調整第45章 欽差第52章 邪惡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438章 真相第19章 暗度陳倉第21章 應戰第2章 忠心第245章 釜底抽薪第247章 護短第78章 逗悶子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46章 困擾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56章 毒舌第79章 粥第178章 出海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113章 佔據汴京第84章 給予希望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177章 靜中有動第307章 ‘逼宮’第222章 官場鬥第85章 免費廣告第60章 鬥智鬥勇第239章 歸於無名第130章 離奇第5章 蹊蹺第363章 挑戰第14章 ‘仇人’相見第88章 圍殺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34章 御狀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
第79章 以命搏命第66章 操心命第286章 決戰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124章 買官第96章 難逃陰謀第36章 下落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34章 相契第95章 變通第33章 有錢也不給他們第106章 遭遇戰第184章 緊迫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3章 楚囚第9章 意料之外第114章 勸降第126章 擴編第108章 插曲第311章 故布迷局第83章 吃飽穿暖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7章 同心第263章 誓言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84章 一念之間第66章 好壞參半第92章 軍號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207章 撤兵第130章 忙碌第319章 愕然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85章 不能不打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3章 楚囚第186章 不宣而戰第52章 天清寺第65章 收割機第257章 金水軍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108章 文武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51章 教訓第96章 大變第442章 暗藏殺機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29章 被耍了第270章 詭辯第264章 鎩羽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328章 嘴仗第322章 利益薰心第79章 多事之秋第366章 調整第45章 欽差第52章 邪惡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438章 真相第19章 暗度陳倉第21章 應戰第2章 忠心第245章 釜底抽薪第247章 護短第78章 逗悶子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222章 首戰必勝第46章 困擾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56章 毒舌第79章 粥第178章 出海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113章 佔據汴京第84章 給予希望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177章 靜中有動第307章 ‘逼宮’第222章 官場鬥第85章 免費廣告第60章 鬥智鬥勇第239章 歸於無名第130章 離奇第5章 蹊蹺第363章 挑戰第14章 ‘仇人’相見第88章 圍殺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34章 御狀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