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登基

趙檉一路走一路上任命地方官員,並留下一隊士兵擔任教官,幫助他們組建州軍,當然也會留下一筆資金作爲開辦費。這錢當然是來自於金軍的搶掠,最後又成了他自己的戰利品,反正都是他的,也不用請示彙報,更沒有什麼先斬後奏的問題,要是回了京左研究右請示,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辦成。

新任命的地方官員一部分是來自於自己的文官系統;一部分來自於當地有聲望,有口碑的吏員予以特晉;還有一部分是堅持抗金忠於職守的官員,皆被官升兩級留用,以示嘉獎。至於那些臨陣逃脫,待金軍退兵後又回來撿便宜的,躲在它處避難的官員,趙檉都給他們準備了‘專車’伴駕回京,聽候處理,這些人跟俘獲的金將享受一個待遇不知道有何感想!

大軍南行至大名府,趙仁和趙忠、宗澤等人奉命過河前來接駕,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謙遜’和‘低調’,不能讓那些事多多們挑出毛病。趙檉拒絕了北京留守趙野的熱情邀請沒有住進行宮,而是住到了驛館中,雖然沒有拒絕他置辦的接風宴,但是宴後卻使人送來了飯錢,並告知他國家困難時期,這頓飯太過奢侈,下不爲例!

趙野捧着‘聖上’送來的兩錠金子,冷汗直冒,這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聖上’的話雖然婉轉,但是他心中惶恐不安。也怪自己當初眼拙站錯了隊,跟着康王跑,對秦王的命令不理不睬。現在明顯拒絕了自己拋出的橄欖枝,這是要秋後算賬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聖上’召集大名府官員議事,話沒說兩句。宗澤便以趙野‘擁兵自重,怯戰畏敵,不肯救援汴京’爲名,革除了他北京留守、北道兵馬總管之職收繳了兵符印信,回京待罪。隨後任命中興軍獅將都統竇俊爲北京兵馬總管,趙廉暫行留守之職,整頓兵馬。

如今中興軍大軍雲集,又攜大勝金軍之威,趙野雖手握五萬軍馬卻也不敢造次。乖乖的交了權,上了爲他定製的‘專車’和大名府告了別。趙檉這麼快動手,一個是大名府是軍事重地,屯有重兵,且這裡糧草充足,離京師也不遠,可攻可守,趙野又和康王有聯繫,他絕不能留一個定時炸彈在身邊。

與此同時。趙檉遣趙恥攜詔書前往洛陽任西京留守,命已經南下到那裡的豹將都統孫繼爲兵馬總管;又命趙勇領虎將前往應天府商丘傳詔以其爲南京留守,虎將都統王衡爲兵馬總管接管範訥所部,命他到汴京候命;任命趙勇爲京畿路馬步軍都部署。率龍將和狼將負責汴京的城防;以趙忠提舉皇城司,領近衛師護衛皇城。至此,中興軍全面接管了四京的防務。

趙檉一行在滑縣過了黃河。此時李綱率衆親王及百官已到商丘迎候,趙檉歇兵一日。與李綱做了必要的溝通後。八月十日啓程回京,當日晚進城。仍居原秦王府,當然此時已經拆毀了其中的塑像和所添祭祀之物,恢復了舊貌。

雖然此次出征大勝金軍,俘獲金國大太子及萬戶以下敵將上百人,可謂大捷,本應行獻俘禮。但是趙檉覺得讓人家打到了家門口,還俘虜了兩個皇帝。救回來一個,可還是有一個被人家擄走,勝之不武,也沒臉搞什麼祝捷大會,通知老天爺,告訴祖宗了。

次日,趙檉進宮拜見了太上皇和太后,召見宰執議事,昭告天下定於八月二十日行登基大典。同時告知國蒙大難,萬事初開,一切從簡,意思就是不再搞鋪張浪費大操大辦之事了,皆以省錢爲要,沒想到這倒贏得了朝野的讚賞,稱之節儉。

兩日後,遼蜀國公主及秦王妃進京,獻上遼西京疆域圖並印璽,表示願取消國號併入大宋。太后鄭紅梅大喜,想着兒子真是有本事,不但拐回來個公主,還收復了雲中數州,當下將其留於宮中小住。雖有人對皇帝娶了個異國公主頗有微詞,但是太后在前攔着,也便沒了話…

八月二十日,天色微明,趙檉頭戴前後各垂十二串珍珠的平天冠,身穿青衣纁裳,腰繫金龍鳳革帶,腳穿紅襪朱舄,在禮儀使楊時的引導下,登上社稷壇,其後跟隨的只有李綱、許景衡、何去非和趙仁四人。

古人一般認爲天圓地方,圓壇象徵着上天,其正北方設立一個昊天上帝的牌位,下面鋪設蒿秸。在**帝制之下,皇帝是人間的主宰,世人創造了天神,而天上的昊天上帝就是衆神的主宰。圓壇的東、西方分別設有宋太祖和宋太宗的牌位,下面鋪設蒲席。

趙檉知道這時候不能由着性子來,即便再散漫此時也得裝出敬天畏地,怕祖宗的樣子。登壇以後,他畢恭畢敬地向昊天上帝和祖宗叩頭,然而叉手恭立,楊時代表皇帝,向昊天上帝和祖宗宣讀冊文:

“嗣天子臣檉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及祖宗之靈。金人內侵,先帝北狩,天支戚屬,混於穹居,宗社罔所依憑,中外罔知攸主。臣檉以道君皇帝之子,奉宸旨以總六師,倡義旅以先諸將。驅出賊虜,冀清京邑,復兩宮,而百辟卿士、萬邦黎獻謂人思宋德,天眷趙宗,宜以神器屬於臣檉。辭之再四,懼不克負荷,貽羞於來世。九州島四海,萬口一辭,鹹曰不可稽皇天之寶命,慄慄震惕,敢不欽承。尚祈陰相,以中興於宋!”

宣讀完畢,趙檉依禮按照衆人事先的設計,伏地慟哭一番,他雖覺可笑,可還是‘痛哭’一番,想着自己穿越而來奮鬥了二十年,開始只是想保命,一不小心卻成了皇帝,不知是該悲該喜,不經意間竟真的滴了幾滴‘英雄淚’。中國人自古講究名正言順,似乎唯有履行了這一道手續。稱帝方算是得到了昊天上帝和開國祖宗的批准,寅受天命。而具有無可評議和挑剔的合法性。

隨後,趙檉由內侍進了太廟拜祭。剛剛禮畢,便有一個看廟的小黃門上前將他扶起,引領着其來到寢殿,其餘人員皆遠立於廟庭中。趙檉雖然納悶,卻還是跟着來了,想他也不敢對自己怎麼着,就是想怎麼着,自己弄死他也是分秒間的事情。

“陛下請!”小黃門又領着他拐了幾個彎,拿出鑰匙打開了一間夾室垂手道。

“誓言碑?!”趙檉擡眼看到室中央矗立着一物。以銷金黃幔遮蓋着,他一見猛然想關於趙匡胤立誓言碑的事情,後人對此碑是否存在多有存疑,如今看來是真有了。

“陛下,請恭讀默誦!”小黃門好像什麼也沒有聽到似的,揭下銷金黃幔說道,然後退於室外。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譴之。”趙檉走到近前默唸道。

傳說此碑立好之後。平時封閉於這僻靜之地,任何人不得入觀,規定只有四季祭祀和新皇即位才能開門。皇帝進去恭讀誓言,屆時只有一個不識字的小黃門跟隨。其餘人不準窺視。大宋各代皇帝皆如此相承行事,所以羣臣及近侍都不知所誓何事。誓言泄露是不久前女真人搶劫太廟中祭器後,忘了關門,人們方得一睹此碑尊顏。

趙檉瞅瞅門外未見一人,想想這碑上內容早就泄露,一人知道也就等於大家都知道了,只是都揣着明白裝糊塗。自己還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是不是有掩耳盜鈴之嫌,外邊那幫人肯定也都暗自得意,有此碑在此,你便不敢殺我們了!

“哼,拿我當猴兒耍呢!”趙檉讀罷,對着碑施禮,暗暗冷笑,世界上比死可怕的事情多了,殺不了你們也有的是辦法‘折磨’你們。

祭告完天地、太廟,趙檉回到大慶殿,太后已經撤簾表示歸政,他登上御階,李綱將放於寶座上的龍袍披於他身上。趙檉穿戴完畢,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接受羣臣拜賀,在震耳欲聾的‘萬歲’聲中,他成了大宋第十任皇帝!

在禮部官員宣讀完冗長的即位敕文以後,又由楊時宣讀李綱任尚書左丞,宗澤任樞密院知事的制詞。兩個人的升遷,讓衆人頗感意外,因爲這兩個人都是前朝舊臣,李綱曾在前朝爲相卻被罷黜。尤其是宗澤爲樞密院使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雖能幹,但是其畢竟曾經是康王帥府的副帥,是對頭的屬下啊!

這不禁讓羣臣多了絲遐想,一朝皇帝一朝臣,新君即位應該是犒勞跟隨自己的近臣,將重要的崗位安排親信,現在卻安排了兩個‘外人’,是他無親信可用,還是另有打算呢?

這不是他們多心,此次新君即位只任命了三省中的尚書省執政,而中書和門下兩省執政空缺一直空缺,這次也沒有任命新人。讓大家不得不懷疑官家是想留給自己的親信;或是故意爲之,是想削弱相權,增強皇權,剝奪士人共治天下的權力!

站在羣臣之中的黃潛善和汪伯彥看着得意洋洋的宗澤,聽着制詞中對他的讚美和褒獎眼中都能噴出火來。他們又偷眼瞅瞅南班中蔫頭耷腦,鬥敗的公雞一般的康王心中更爲沮喪,看來自己的官也當到頭了,誰讓自己不長眼,跟錯了人,這輩子是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臣蒙陛下天地之賜,雖粉骨靡身,何以報稱恩寵之萬一。然而臣庸德薄才,又何以當此大任,伏望陛下俯迴天命,特賜追寢,另命賢臣,以安愚分!”

“聖恩如天之廣大,而微臣雖有執鞭隨鐙之心,卻無撥亂反正之才。樞府乃本兵之地,任重責大,用人當否,系國家之安危存亡,伏望聖慈特寢成命,更擇賢才!”

制詞讀完,兩個身穿紫袍,手執象牙笏的新任執政幾乎同時走出班列,跪倒在地,連連叩頭謝恩,照例得謙虛一下。趙檉擺擺手,說了幾句勉勵之詞,李綱、宗澤兩位宰執領羣臣再次跪拜,便算是走完登基的程序,而大宋也掀開了新的一頁。

趙檉端坐於上,面色沉靜,看出悲喜,心中卻是波濤洶涌,雙拳緊握,雖不知未來等待自己的是什麼,但是也必須頑強的走下去,開始新的奮鬥…(未完待續……)

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51章 辦差第96章 佈局第355章 神傷第27章 反擊第27章 忠奸第79章 粥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1章 堂議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57章 韃靼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70章 迫近第14章 世態炎涼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50章 考慮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63章 是神是妖第71章 ‘真相’第59章 公主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22章 幽怨第206章 冷處理第239章 佈置第107章 心思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245章 城破第28章 鬥將第7章 關撲(一)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201章 思考第118章 碰撞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55章 ‘死’後哀榮第8章 關撲(二)第301章 圍捕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31章 人才第130章 勸行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84章 投機第472章 晚了第332章 迴旋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79章 以命搏命第228章 挽留第120章 酒樓論兵第37章 一擲千金第120章 暗鬥第115章 夜談第33章 變數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420章 誤導第7章 兩難第105章 巡邊(三)第262章 情殤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117章 突擊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75章 落幕第287章 飛地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36章 主事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351章 逼降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231章 發威第218章 留着有用第119章 餘波第105章 紛亂第16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2章 步步緊逼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61章 財路第75章 煙霧彈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92章 激發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16章 戰原州(一)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49章 心思各異第95章 媚骨難消第133章 宣告第27章 忠奸
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51章 辦差第96章 佈局第355章 神傷第27章 反擊第27章 忠奸第79章 粥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1章 堂議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57章 韃靼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70章 迫近第14章 世態炎涼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50章 考慮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63章 是神是妖第71章 ‘真相’第59章 公主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22章 幽怨第206章 冷處理第239章 佈置第107章 心思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245章 城破第28章 鬥將第7章 關撲(一)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201章 思考第118章 碰撞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55章 ‘死’後哀榮第8章 關撲(二)第301章 圍捕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31章 人才第130章 勸行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84章 投機第472章 晚了第332章 迴旋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79章 以命搏命第228章 挽留第120章 酒樓論兵第37章 一擲千金第120章 暗鬥第115章 夜談第33章 變數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420章 誤導第7章 兩難第105章 巡邊(三)第262章 情殤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117章 突擊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75章 落幕第287章 飛地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36章 主事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351章 逼降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231章 發威第218章 留着有用第119章 餘波第105章 紛亂第16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2章 步步緊逼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61章 財路第75章 煙霧彈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92章 激發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16章 戰原州(一)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49章 心思各異第95章 媚骨難消第133章 宣告第27章 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