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韃靼

韃靼最早是室韋諸部的統稱。八世紀初,一部分室韋人已西遷,九世紀中葉回鶻汗國崩潰後,室韋人大量西遷或南遷,進入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區。遷到大草原上或草原、森林交界地區的室韋人,由於受靺鞨等鄰族的影響,改變原來以漁獵爲主、兼營粗放農業和養豬等生活方式,成爲草原遊牧部落或半遊牧半狩獵部落。

這些室韋人在外遷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大量突厥、回鶻及其他突厥語族人作爲自己的部落成員,在語言、習俗、生活、種族成分等方面,經歷了相當程度的突厥化過程;進入漠南的室韋人除吸收突厥、回鶻人外,還吸收了不少党項、吐谷渾、沙陀、漢人等作爲自己的部落成員;在長期過程中逐漸形成爲頗不同於原室韋人的新的室韋族諸部落。

此外,一部分原室韋人在數世紀中逐漸西遷到貝加爾湖附近廣大森林地區,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新的室韋系蒙古語族森林狩獵部落。以上這些由原室韋人外遷後形成的新的室韋系蒙古語族諸部落,就是唐末五代遼宋夏金時期的韃靼諸部,包括敵烈、烏古、阻卜、梅里急、萌古、斡朗改等部。

到遼時,韃靼諸部經過遼太祖耶律億至遼聖宗耶律隆緒各朝的經略,盡爲遼廷屬部,遼廷分別命其首領爲大王(或夷離堇),置西北路招討司以統之;並建三城於鄂爾渾河上游與土拉河之間,置鎮、防、維三州,駐軍鎮戍。開闢屯田,又派官充任諸分部節度使以加強統治。

韃靼諸部照例要向遼廷歲貢馬、駝、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應徵出兵。歲貢的沉重,節度使的貪殘。使他們不堪忍受,激起多次反叛。阻卜、烏古、敵烈等部的起義此起彼伏,不斷髮生,以迄遼末,成爲對遼朝的嚴重威脅。

在遼朝勢力衰落時,尤其是遼亡金興的過程中,形成了克烈、蔑兒乞惕、斡亦剌惕、汪古、廣吉剌、塔塔兒、蒙古等若干較強大的韃靼部落聯盟,他們大部分對金朝保持某種程度的臣屬關係,向金朝納貢。其首領接受金廷的封號,但各個部落之間互相掠奪、爭戰不休,尚未形成統一的力量。

金朝重點用兵於宋,蒙古高原各部勢力乘機有了很大發展,佔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呼倫貝爾草原的塔塔兒部,以鄂爾渾河上游爲中心的克烈部,崛起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據有阿爾泰山至杭愛山地區的乃蠻部。以及靠近陰山地區居於漠南的汪古部等…

這些部族都很強盛,他們雖先後臣服於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時服時叛。襲擾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兒、蒙古二部爲甚。不過在宋人眼中,將居於陰山兩側。大漠南北的各部概成爲韃靼,又就其離漢地的遠近、文化的高地不同。區別爲黑韃靼、白韃靼、生韃靼。

這也怪不得宋朝人,只因爲過去兩國之間還隔着個大遼國。對韃靼的瞭解都是來源於使臣和江湖傳言,許多東西都是捕風捉影並不確切。而趙檉作爲後來人卻知道,正是這夥人中某個人的後代在百年後統一了韃靼諸部,滅金亡宋平西夏,橫掃歐亞大陸,掀起了維繫百年的血雨腥風,不但殺人無數,還將世界文明發展整整推遲了一個世紀。

不過現在趙檉還沒有能力做世界的救世主,他現在考慮的是如何應對韃靼人的騷擾和入侵,先將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經營好,將這些韃靼人弄服帖了,否則身邊多了這麼一支不穩定因素,終將是禍害。

“你們和韃靼人交過手,他們作戰有什麼特點?”趙檉問道。

“二爺,韃靼人雖然也是騎兵爲主,但是他們和契丹人、党項人及女真人的作戰方式都不同,他們很少出動大隊人馬,而多是以小隊出擊,打了就跑,來去如風,很難抓住他們的行蹤!”趙勇說道,其實韃靼不僅搶糧搶人,還多次襲擊他們的金礦,讓他不得不派出重兵把守。

“嗯,那你們直接交過手嗎?”趙檉點點頭又問道。

“二爺,說起來慚愧,屬下也曾和他們戰過數次,可卻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他們弓馬精熟,以小隊人馬追擊,他們利用對地勢的熟悉對我們進行伏擊,造成不小的損失。可當我們出動大隊人馬完成合圍前,他們卻已經突圍跑了,不跟我們打。現在多采用守勢,十分被動!”趙勇說道。

“他們採用的是游擊戰術,咱們現在的訓練和作戰方式都是針對女真人的大兵團作戰,他們機動靈活,神出鬼沒,專打咱們的薄弱環節,所以吃些小虧是難免的!”趙檉想了想說道,“不過不怪你,這種打法確實是很難對付,等咱們摸清了情況再想法對付他!”

“二爺,等仁哥兒他們到了,咱們集中大軍掃蕩漠南和陰山南麓將韃靼徹底趕出咱們的地盤!”趙勇說道,看樣子他被韃靼折騰的夠嗆,心中憋屈。

“不行,現在還不是時候!”趙檉擺擺手說道。

“二爺,爲什麼?難道咱們還不是他們的對手嗎?”趙信也納悶地問道。

“現在我們西京是處於四戰之地,北有金國支持的韃靼,南有還在戰爭狀態的大宋,東有女真,西有党項,再遠還有耶律大石餘部,而西京內部還在爭鬥不休,因此不具備同時多線作戰的能力!”趙檉說道。

“二爺,那我們如何下手?”趙勇問道。

“現在大宋雖然和遼處於戰爭狀態,但其自顧不暇,除了經濟封鎖外,並無多大的威脅,而我們還暗中控制着河中路,另外我們雖然暫時脫離了大宋,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大宋的子民,還是一個漢人,我們的家還在大宋!”趙檉說道,衆人也都點頭,十分認同王爺的說法。

“所以我們在戰略上不能與大宋翻臉,而且還要在必要時伸手幫助他們。那我們西京的最大的敵人就是女真金國,他不僅是契丹人,也是我們漢人的敵人,韃靼人也是畏懼他們的武力而不得不屈從;而西夏是利益至上者,誰拳頭大,誰給的利益多,他們就會倒向誰。韃靼是現實主義者,就像是大草原上的狼,哪裡有肉就朝哪裡咬,不管是党項人、女真人、契丹人和漢人,甚至是自己人也下的去嘴!”趙檉給大家分析着西京面臨的形勢,大家都深以爲是的點點頭。

“而我們西京要發展就需要更多的土地,必然要向外發展,而且需要一個戰略緩衝地帶,但這些不能全部靠軍事去取得,這還需要用政治手段讓戰果最大化,實現我們重振大漢威名的目標。如何在戰爭中佔據先機並把握住機會,在殘酷的環境中找到平衡點,運用政治、外交等綜合手段,把軍事戰果轉化爲實際的利益,纔是咱們制定戰略應該恪守的準則!”趙檉說道,其實戰爭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目的,就是對生存空間和資源的爭奪,現在西京要想發展同樣需要更大的空間和資源的支撐。

“二爺,是不是早有打算,那我們下一步將如何發展呢?”趙勇出來自己獨立了這些年,雖然比過去大有進步,可他仍覺得力不從心,尤其是對形勢的把握更是吃力,他急問道。

“大戰略我們還需討論,但是我們近期的目標是與女真人爭奪陰山南麓和漠南地區,恢復過去西京的天德州、雲內州、奉聖州、東勝州四州之地,所以我們當前的主要敵人仍然是女真人!”趙檉笑笑說道,“但是我們要完成這個目標,必然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要有言語權,因此我們還要先對我們的內部進行整頓,軍隊進行整合,以發揮出我們最大的戰力,可整頓就必然觸動某些人的利益,當然也包括你們。”

“二爺放心,您如何說,我就如何做,哪怕回到您身邊當個小廝!”趙勇拍着胸脯說道。

“二爺,您儘管放手去做,不要顧及我家中,一切有我承擔!”趙信也跟着說道。

“好,你們現在知道就好,我回來的事情可以讓耶律餘覩知道,但是現在範圍不宜擴大,待趙仁他們有了消息咱們再進行下一步行動!”趙檉點頭說道。

“二爺,近衛旅還沒有道,您和王妃還是暫留在德州吧,這樣安全些!”趙信說道,西京城中雖然有自己的殿前軍,但是耶律餘覩的勢力龐大,現在他態度不明,不如留在德州安全。

“不用,我去白水濼避暑,打打獵,在汴京這兩年歇得我身上都生鏽了!”趙檉早有打算,笑着拒絕了他們的好意。

“二爺,您這麼做,肯定會有人不高興的,要不也將公主一起帶去吧,我也陪您去打獵釣魚!”趙勇看了看趙信壞笑道。

“呵呵,好主意,我們一家還未團聚過呢!”趙檉攬過趙信大笑道…(未完待續。。)

第49章 心思各異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355章 神傷第257章 金水軍第224章 運輸線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04章 引蛇出洞第11章 和議使第153章 步步艱難第156章 添亂第198章 禪位第71章 ‘真相’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370章 崩潰第195章 必盡全力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91章 情深義重第41章 過年(二)第104章 巡邊(二)第144章 路難行第172章 兩手抓第73章 玻璃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49章 心思各異第85章 免費廣告第364章 警惕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80章 離間第68章 散財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99章 妄言立廢第110章 傳詔第120章 暗鬥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81章 馭下無方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331章 危險第92章 激發第1章 堂議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283章 混戰第7章 關撲(一)第89章 應變之計第49章 隱於市第417章 震動第76章 收魂大法第332章 迴旋第304章 截擊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71章 沒想到第54章 各打算盤第397章 英雄落幕第118章 碰撞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289章 待議第117章 突擊第58章 滄浪之密第95章 自作自受第63章 蔡九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39章 歸於無名第183章 爭取第11章 和議使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332章 迴旋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185章 追夢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426章 搜索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158章 隱患第320章 密謀第144章 路難行第47章 ‘盜’也有道第253章 摸不清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207章 撤兵第51章 心眼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36章 心亂第195章 必盡全力第418章 左右輿論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76章 出人意料第47章 出首第147章 新生活第69章 備戰第444章 順服
第49章 心思各異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355章 神傷第257章 金水軍第224章 運輸線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204章 引蛇出洞第11章 和議使第153章 步步艱難第156章 添亂第198章 禪位第71章 ‘真相’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370章 崩潰第195章 必盡全力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91章 情深義重第41章 過年(二)第104章 巡邊(二)第144章 路難行第172章 兩手抓第73章 玻璃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49章 心思各異第85章 免費廣告第364章 警惕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80章 離間第68章 散財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99章 妄言立廢第110章 傳詔第120章 暗鬥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81章 馭下無方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331章 危險第92章 激發第1章 堂議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283章 混戰第7章 關撲(一)第89章 應變之計第49章 隱於市第417章 震動第76章 收魂大法第332章 迴旋第304章 截擊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71章 沒想到第54章 各打算盤第397章 英雄落幕第118章 碰撞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289章 待議第117章 突擊第58章 滄浪之密第95章 自作自受第63章 蔡九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39章 歸於無名第183章 爭取第11章 和議使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332章 迴旋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185章 追夢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426章 搜索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158章 隱患第320章 密謀第144章 路難行第47章 ‘盜’也有道第253章 摸不清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207章 撤兵第51章 心眼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36章 心亂第195章 必盡全力第418章 左右輿論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76章 出人意料第47章 出首第147章 新生活第69章 備戰第444章 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