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臨危受命

馬擴接到聖旨後星夜趕往鴛鴦泊行駕面聖,此前他早已得到皇帝北巡到鴛鴦泊避暑的通報。按照慣例守臣都要前往行駕拜見,他也做好準備,但出人意料的是皇帝並沒有下旨召見他。馬擴也沒多想,只是命令駐軍嚴守邊界,加大巡邏力量防止敵人越界驚擾了聖駕。

而這時蒙兀部已經依旨內遷,他又忙着協調牧場,調集物資,對面聖的事情也就淡了。可就在馬擴以爲皇帝將自己忘了的時候,突然自行駕來使,命其立刻前往鴛鴦泊見駕。來使催的急,以致馬擴只來得及向各位同僚打個招呼,根本來不及交接工作只帶了幾個隨從便匆匆上路了。

馬擴路上琢磨皇帝要見自己不外乎是兩件事情:一個是災後的生產恢復情況和百姓的生計如何;第二便是蒙兀人退出安全區後的安置情況以及塔塔兒人進入後草原的形勢。這些事情都是今年的要緊事務,他不用準備也能說個**不離十,但是馬擴心中還是忐忑不安,可他又想不出還有什麼事情讓皇帝如此着急找他。

一路上馬擴也沒有琢磨出皇帝要見自己的目的,他想從使者口中套出點消息,可其也是一問三不知,只是催着趕路。途中除了在驛館中換馬時纔可得空下馬吃點飯,略微休息一下,睡覺都是在車中解決的,晝夜不停的趕路。這也就是馬擴身體底子好,否則人未到就被折騰散架啦……

“臣馬擴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馬擴剛一到鴛鴦泊。只來得及洗了把臉就被小黃門催着上朝。他進帳後看着皇帝面色如常,隨扈大臣們也無異色。心中稍安,趕緊行禮問安。站入班列。

朝會開始後,令馬擴意外的是今日朝會的議題好像與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大家說的都是有關大理國的事情。他前一陣也只是從邸報和傳言中知道大理國國主段和譽因諸子爭位而出家爲僧,因爲他曾經出使大理幫助段和譽復政,也引起了他的關注。但他沒想到現在大理的局勢惡化到如此險惡的地步,當年與自己一同見證會盟的金赫法師都被政敵暗殺。

“馬大人,你對當前大理的局勢有何看法?”正當馬擴沉思之時,右相陳遘突然發問,徵求他的意見。

“哦。陳相,下官也是剛剛知曉大理國形勢發展到如此地步,一時難以捋清頭緒,還是諸位大人先說吧!”馬擴推辭道,他自以爲還是局外人,不想多言。

“馬擴,你曾出使大理國,對那裡的風俗民情比較瞭解,說說又有何妨!”這時趙檉開口道。他剛纔見馬擴一直靜聽沉思,想其應有了初步的看法、

“陛下,臣雖出使大理,但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局勢與往昔大有不同,臣不敢妄言!”皇帝點了名,自己再推辭有些不妥。但是馬擴知道自己所言可能會影響到國家決策,而帳中還有宰執和朝臣在場。因此還是覺得少說爲妙。

“誒,大家相互參詳。哪裡有那麼多顧忌,儘管說來!”趙檉擺擺手說道,讓他暢所欲言。

“既然如此,微臣有幾點愚見,還請陛下和諸位不要恥笑!”皇帝話都說到這個地步,馬擴已經無法再推脫,出列施禮道,“陛下,臣以爲大理之事必須速速做出決斷,以免事態變得不可收拾!”

“其一,大理國雖崇尚漢禮,信奉佛教,但是其久居荒蠻之地,民風彪悍,不服王化,動輒據險爲寨與朝廷對抗。而大理國山高路險大軍進剿困難,往往無功而返,只能許以錢財、官職招撫,而使其更爲囂張,並援引爲例,脅迫朝廷!”

“其二,大理國蠻部衆多,大部有三十七寨,小部落數以百計,時常爲爭奪水源林地時分時合相互征伐,甚至相互勾連對抗朝廷,影響朝政和官員任免,多年來已成定例。使得朝廷和大族不得不對他們進行拉攏,引以爲援,以左右國主。”

“其三,大理國雖以段氏爲尊,但因其往往依靠部族力量穩固王權,導致權臣輩出,王權勢衰。楊氏、董氏、高氏三族都曾以權臣篡位,更改國號,而段氏往往只能憑藉另一族的力量復位,可結果不過是換了一個權臣,重走舊路。此次動亂也是因此而起,欲借扶植國主之機篡取大權!”

“嗯,分析的透徹,真是一針見血!”趙檉不禁擊掌讚道,帳中的諸位大臣也點頭稱是,馬擴的見解讓他們覺得耳目一新,寥寥數語便將大理國的形勢說的明明白白。

“陛下拗讚了,臣只是妄言,讓諸位同僚見笑了!”得到皇帝的稱讚和大家的認同,馬擴雖然心中有點小得意,可也得謙虛一些,免得讓人以爲其狂妄。

“繼續說!”趙檉擡手鼓勵道。

“是,陛下!”馬擴再次施禮道,“臣以爲自興國初年,陛下以開發大理銅礦爲契機扶植段氏親政助其平定內亂後,大理國與我大宋交往愈加密切。三郡藉機歸宋,商旅利用其‘茶馬之路’打通了與吐蕃的商道;而大理各部也從中獲得了不菲的利益,使其戰馬可輸出到我國,獲得糧食補齊不足,尤其是他們換取了奇缺的鐵器。而又因爲我大宋的介入,使大理周邊各國不敢擅起刀兵,不但維護了其和平和穩定,且騎通過與各國的商貿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現今大理諸子爭位引發內亂,如果我大宋不加干涉和制止,將很快波及到全國,各部落不可避免的捲入其中,到時戰火四起,這不僅將使商路斷絕,置我財稅受到極大損失,還將威脅到我國廣西路、梓州路、成都路的安全,不得不派重兵戒備。”

“另外,三郡雖已歸宋,但是其各部與大理仍有諸多關聯,而三郡是我大宋冶銅基地,產量佔據全國產量一半以上。如果三郡捲入其中,將使銅的供給短缺,以致影響彈藥武器的生產,進而使軍隊戰鬥力下降,將對陛下的北伐大業造成阻礙!”

“再者,如果我們放任大理動亂不理,不但其國中宵小會擁兵自立,而且引起周邊的占城、天竺、吐蕃、蒲甘等早就覬覦大理的諸國入侵,屆時我大宋西南邊患不止,再出兵討伐必將動用舉國之軍,耗費巨大。不若趁動亂初起,各國尚在觀望之時出手干涉,止於既成事實之前……”

馬擴侃侃而談,其思路清晰,對大理國的形勢分析透徹,說得入情入理,見解獨到,帳中諸人都是側耳傾聽,無一人插言,彷彿皆在聽其教誨。而令人驚詫的是大家都知西南和西北相距遙遠,消息閉塞,其僅憑公開的信息和剛剛聽到衆人爭論的隻言片語就能對大理局勢看得如此清楚,不能不讓人佩服。

“馬大人所言極是,若我朝欲干涉大理內務,可有良策?”陳遘相詢道,他不得不佩服馬擴是個人才,更佩服陛下的識人之能。當年馬擴在童貫手下爲幕出使金國看得女真人備戰便提醒其小心,可童貫不僅不聽,反而在女真人入侵後自己倉皇逃回京城讓馬擴當替死鬼,險些喪命河東。

“陛下、各位大人,下官以爲處理大理國事有三策!”馬擴這一開講,受到了大家的稱讚,高興之餘剎不住車了,將肚子裡的東西都一股腦兒的倒了出來!

“一者有限制的干涉,我們以宗主國的身份派遣使團入境,規勸各方罷兵,從段氏諸王子中選出繼承者並予以承認,從而解決諸子爭位的動亂。但此策也有弊端,我們強立大理國主不能消除其根本矛盾,只是暫時壓制各派,新國主也會遭到處處擎肘,一旦有事會紛爭再起,乃是揚湯止沸之策。”

“二者以武力干涉,利用我們在大理駐軍突襲大理都城羊苴咩城,控制皇宮從諸王子中選擇一位不受高氏和董氏控制的王子爲繼承者,同時將高、董兩家勢力從朝中驅逐,使其無法以挾天子令諸侯之計間接控制大理國主。但同樣會引起諸部不服,難免會引起反叛,乃是釜底抽薪之策!”

“三者是全面干涉,也就是消其國號,將大理納入我大宋版圖。我們以制止大理內亂爲名,出動大軍入境控制主要州府,以此同時召集大理三十七蠻部首領會聚京師會盟。因其各部羨慕我大宋繁華者甚衆,願效法三郡歸宋,而我們可以藉此利用些手段使他們提出歸宋、消除國號之請,順利成章將其國納入版圖,僅保留段氏爵位,高氏和董氏則視他們是否有歸宋的誠意相機處置,此乃是一勞永逸之策!”

“嗯,馬愛卿三策很有見地,朕若命你前往大理主持大局,可敢臨危受命!”趙檉等他說完,笑笑問道。

“聖上有命,臣萬死不辭,以報知遇之恩!”馬擴驟然之下不知是震驚,還是猶豫,遲疑了下施禮道……(未完待續。。)

第41章 蔣幹盜書第467章 策反第16章 齊家第14章 齋戒(一)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257章 私聊第314章 妥協第95章 感情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461章 敵變我變第71章 大事件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428章 遊刃有餘第117章 突擊第30章 編了個故事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48章 代價第115章 炮火之威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39章 算計第233章 善闡城第108章 文武第125章 摸索第229章 被耍了第24章 ‘私’縱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44章 親王第130章 離奇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166章 怎麼辦第377章 好買賣第34章 相契第64章 意外第47章 實力第124章 虛虛實實第53章 衝突第123章 隱蔽待機第521章 殲敵於野第2章 較勁第2章 忠心第419章 解讀第54章 血案第98章 親軍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220章 舊情第88章 軍行第60章 根本問題第296章 困局第40章 能力第21章 任務第235章 震動第265章 和而不同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51章 教訓第129章 近衛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136章 顛覆第190章 戰涿州(四)第193章 兩強對撞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122章 雷厲風行第27章 同心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6章 青山不改第40章 過年(一)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222章 官場鬥第103章 網中魚第25章 把戲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83章 ‘神兵’天降第347章 權衡第105章 紛亂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54章 血案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15章 好計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174章 傷心人第52章 使壞第95章 變通第93章 兵出飛狐第15章 別樣第89章 河東之地第146章 勝利後的隱憂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147章 真相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452章 尋釁第89章 應變之計第183章 開業大吉
第41章 蔣幹盜書第467章 策反第16章 齊家第14章 齋戒(一)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257章 私聊第314章 妥協第95章 感情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461章 敵變我變第71章 大事件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428章 遊刃有餘第117章 突擊第30章 編了個故事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48章 代價第115章 炮火之威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39章 算計第233章 善闡城第108章 文武第125章 摸索第229章 被耍了第24章 ‘私’縱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44章 親王第130章 離奇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166章 怎麼辦第377章 好買賣第34章 相契第64章 意外第47章 實力第124章 虛虛實實第53章 衝突第123章 隱蔽待機第521章 殲敵於野第2章 較勁第2章 忠心第419章 解讀第54章 血案第98章 親軍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220章 舊情第88章 軍行第60章 根本問題第296章 困局第40章 能力第21章 任務第235章 震動第265章 和而不同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151章 教訓第129章 近衛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136章 顛覆第190章 戰涿州(四)第193章 兩強對撞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122章 雷厲風行第27章 同心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6章 青山不改第40章 過年(一)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222章 官場鬥第103章 網中魚第25章 把戲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83章 ‘神兵’天降第347章 權衡第105章 紛亂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54章 血案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15章 好計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174章 傷心人第52章 使壞第95章 變通第93章 兵出飛狐第15章 別樣第89章 河東之地第146章 勝利後的隱憂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147章 真相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452章 尋釁第89章 應變之計第183章 開業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