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魔高一尺

趙檉這邊心急火燎的難受,而察哥卻顯得從容了許多,從震武城撤軍後,他只帶了兩萬鐵鷂子和一千潑喜軍隨行,其餘兵將放歸駐地。 (未完待續??9免費閱《》)他這麼做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西夏建國百年,雖通過擄掠、鼓勵生育、誘降等方式增加人口,但是戰爭不斷,依然難以補充消耗,至今人口不過一百八十餘萬,而每次出兵動輒幾十萬,幾乎要抽調全國的青壯從軍,即使青壯婦女也要應徵,承擔起運輸輜重,守城的任務。另一個問題是西夏實行亦兵亦民,全面皆兵的兵制,人口密集的地區也往往是農牧業發達的地區,青壯全部從軍,現在到了春耕時節,田地無人耕種,牲畜無法轉場,這就將摧毀西夏脆弱的經濟基礎,結果也將是毀滅性的,由此察哥一直想拖過春耕後再聚兵出征。

但是自己那個對手彷彿已經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斷製造事端,使自己又不得不出兵,所以爲了減輕戰區的供應壓力,也爲了能讓士兵們回家春耕,察哥只帶了二萬餘精銳,準備過了黃河,在韋州、宥州、鹽州等沿邊州府再就地徵兵,緩解出兵帶來的經濟壓力。

宋夏沿邊山界,東起橫山,西至天都山、馬銜山一帶,這裡雖屬山區,但是生態環境比較好,宜耕宜牧,適於發展生產,人口稠密,僅駐軍就達十數萬之衆。其兵力分佈與駐防任務是:自河北至午臘蒻山七萬人,以備契丹;河南洪州、白豹、安鹽州、羅落、天都、惟精山等五萬人,以備環、慶、鎮戎、原州;左廂宥州路五萬人,以備鄜、延、麟、府。

五月初十,察哥率軍渡過黃河,進入西夏河南地區,在西壽保泰軍司,靜塞軍司、嘉寧軍司、祥佑軍司調精兵六萬,加上神勇軍司殘兵一萬人,五月二十已經陳兵明堂川,全軍共計九萬之衆,號稱二十萬,擺開了對麟府地區大舉進攻的架勢。

按說興兵救援,講究的是快攻快打,迅速解圍,免得夜長夢多。但察哥擺開架勢後,便按兵不動,雖然豐州一日三告急,朝廷催促不斷,他就是徘徊不前。

大軍相攻就如同高手過招,講究的是靜如處子,動若脫兔,高手一般不出手,出手必見血,見血必致命。 (未完待續??9免費閱《》)察哥和趙檉都是這樣的高手,而兩人一出手便一定是你死我亡,屍山血海,流血千里。

其實兩個人的戰鬥早就在大軍未動之時就已經開始。察哥早就識破了趙檉圍魏救趙之計,不願爲成爲孤島的豐州大舉用兵,放棄在西線的大好形勢。而趙檉便四處派兵騷擾,斷絕商道,搶劫兩國使者,切斷各國與西夏的商貿往來,另一方面依然搬出老套的反間計,令人四處散佈謠言,說晉王察哥擁兵自重,欲割據河西自立爲王,現在不遵夏王命令,便是跡象。

這些計策說不上高明,可偏偏就有人信,因爲趙檉算準了有人會信,當權者最怕失去權力,即便是自己的弟弟也不會放心,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精神,夏王嚴令察哥從西線撤兵救援豐州。

這第一回合,趙檉表面略佔上風,其實卻沒佔到便宜,察哥雖然出兵,可是成功延緩了一個月,不但緩解了春耕缺乏勞力的問題,而且等到了草發芽,古時運送輜重,因爲馬草沉重,一般都是就地解決,不列入供應之列的,草返青後用兵,便解決了馬吃飯的難題,而趙檉調集大軍圍城一個月,人吃馬嚼卻空耗了大量的糧餉,耽誤了農時。

“王爺,現在察哥已經到了,和州傳來急報,請求調兵增援!”永安砦中軍帳中,王瑾呈上一份急報說道。

“王參軍,你的意見如何?”趙檉完,將信放在案上問道。

“王爺,察哥乃是西夏名將,用兵如神,我們不得不防,現在既然已經完成了調動夏軍,解西線之圍的目的,就應調兵增援和州,解明堂川之圍!”王瑾想了想回答道。

“那豐州怎麼辦?”趙檉又問道。

“王爺的意思是打下豐州再增援和州?”王瑾王爺,可從他臉上不出什麼,接着說道:“如果我們攻打豐州,察哥必然猛攻和州,那時我們兩面作戰,敵衆我寡,恐怕力不從心啊!”

“那你的意思是放棄豐州,增援和州,對嗎?”趙檉問道,王瑾略微猶豫了下,還是點點頭,“如果真那麼做,我們就如了察哥的意,中了他的計!”

“啊?!王爺此話怎講?”王瑾一驚問道。

“察哥現在陳兵明堂川不前,便是告訴我,他已經識破我的計策,如你剛纔所說,他斷定咱們兵微將寡,豐州又佔地利,短時間內難以攻下豐州,爲避免兩線作戰,只能撤圍增援和州,他便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我們空忙一場!”趙檉說道。

“那王爺的意思是拿下豐州城,再增援和州,可一場大戰便不可避免了,我們的勝算又能有幾何!”王瑾猜測道。

“前日我接到情報,西夏深感連年征戰,國力衰危,難以再戰,已經決定與我國議和!”趙檉沒有正面回答王瑾的問題,而是向他透露了個內部消息。

“王爺的意思是不論攻不攻豐州,大戰都不可避免,或者是兩國就此休兵,我們再無機會收復豐州!”王瑾立刻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回答道。

“不錯,可西夏叛服無常,這次我們失去機會,將來一旦西夏國力恢復,便會重挑邊釁,那時對我大宋又是一場災難!”趙檉說道,他此時不但知道西夏準備議和,就是童貫的態度他也清楚的很,他巴不得藉此脫身呢,將大敗化作大勝。

“王爺是準備打了,不但要奪下豐州,而且要重創察哥大軍嘍!”

“王參軍你太保守了,我的計劃是不但奪佔豐州,而且要全殲察哥大軍,盡佔河南之地,讓西夏俯首稱臣,歲歲納貢,再不敢挑釁我大宋!”趙檉用筆在案上的地圖上畫了個大圈,將黃河以南全部劃拉了進去,王瑾着王爺畫的大圈,久久沒有說話,這王爺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大宋傾全國之力與西夏打了百年了,也沒佔了這麼大的地盤,他卻要憑藉一路之力單幹,真可以說是以蛇吞象

五月二十六,河東軍以澤潞路禁軍第八、九兩將圍攻濁輪砦,一戰而下,徹底截斷了豐州與外界的聯繫;嵐石路第十一、十二兩將橫掃豐州境內大小部落,除部分人逃往遼境外,盡被收服;五月二十七,忠勇軍並府州軍控制了豐州城大小道路,兵臨城下,完成對豐州的包圍。

豐州知府清羊登上城樓向下張望,只見城外旌旗招展,宋軍在距城三裡處下寨,一支兵馬在城下三百步外列陣,門旗閃過,露出一尊尊從未見過的武器,可是他身後的翁立卻是見識過的,這東西威力無比,只要被它粘着,便是粉身碎骨,因爲發射時既有巨響,又有火光,如同空中霹靂,夏軍恐懼的稱其爲‘天雷’。

“大宋燕親王,河東經略制置使告知豐州官民,如獻城投降,可保全性命財產,前事既往不咎;如若頑抗,城破之時,全部充軍爲奴,財產沒收。自此時起,給你們三個時辰考慮,到時不降,天兵降臨,片瓦無存!”這時一將從宋軍陣中衝出,對城頭高聲喊道,然後用箭將告示射上城頭,迴歸本陣。

“哼,讓我們投降,做夢!”清羊了遍告示將其擲於城下憤憤的吼道,“給我喊:黃齒小兒,也敢稱王,膽敢攻城,埋骨城下!”

城頭上的守軍聽到知府的吩咐,大聲衝城下喊道,他們也覺得宋軍在癡人說夢,當年夏王元昊領兵數十萬,幾次攻打豐州城,都是鎩羽而歸,後來還是利用宋軍將領的失誤才攻下此城,而現在城下宋軍不過兩萬,他們背靠堅城佔據地利,城中糧食也能堅持一個月,十萬援軍就在二百里之外,怎麼算也不會輸。

這些人膽氣愈壯,喊着喊着就變了味,開始夾帶些私話,將宋軍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清羊宋軍沉默不語,指着城下哈哈大笑,可他還沒笑完,便被身旁的翁立給按倒在地,耳邊響起了‘隆隆’的雷聲,而這雷就像是在自己的頭頂上炸開,緊接着便是地動山搖,彷彿整個城牆都在跟着晃動

“這是怎麼啦?”好一陣子,清羊才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擡起頭一,城樓已經坍塌,煙霧繚繞中剛纔還高聲叫罵的士兵們嘴裡都改了詞,‘娘呀、媽呀、爹呀’的哀嚎,不喊的七扭八歪,站沒站樣,坐沒坐相的,口吐鮮血老實的一動不動。

“這只是對你們不敬王爺的懲罰,如再不醒悟,便是如此下場!”宋軍中那個軍官又打馬回來,對城頭喊道,清羊扒着垛口向下張望了一番,想說幾句硬話,可城頭上的慘狀,又生生的咽回了肚子裡

(未完待續??9免費閱《》)

第180章 離間第70章 萬事俱備第452章 尋釁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123章 隱蔽待機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3章 誰比誰傻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98章 好心沒好報第379章 定計第64章 護商第183章 夏州城第130章 離奇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38章 歸京路(四)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160章 威嚇第150章 大練兵(二)第220章 舊情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92章 初試第164章 左右爲難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11章 郭藥師第75章 集訓第283章 混戰第60章 根本問題第271章 ‘坦誠以待’第332章 迴旋第118章 大營救第71章 ‘真相’第145章 教唆第95章 變通第428章 遊刃有餘第210章 和氣生‘財’第22章 幽怨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6章 青山不改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330章 漢夷相爭第197章 炮戰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116章 拯救計劃第536章 作死第146章 河北第86章 不簡單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266章 起航第55章 根據地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533章 旗鼓相當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197章 炮戰第75章 集訓第117章 突擊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61章 願打願挨第28章 凡心第320章 密謀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98章 齊備第455章 挑逗第81章 馭下無方第473章 和戰兩難第352章 頭破血流第7章 關撲(一)第79章 誰算計了誰第111章 傳國璽第391章 烽煙迭起第4章 遵詔第307章 ‘逼宮’第46章 漢兒第5章 做戲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13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8章 禍出一人第39章 選才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60章 鬥智鬥勇第250章 共識第10章 脫扣第158章 危城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2章 闖宮第45章 失手第399章 兆頭第107章 謀劃第198章 禪位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68章 散財第7章 陷阱第84章 兵敗撫夷第155章 亂象已生
第180章 離間第70章 萬事俱備第452章 尋釁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123章 隱蔽待機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3章 誰比誰傻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98章 好心沒好報第379章 定計第64章 護商第183章 夏州城第130章 離奇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38章 歸京路(四)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160章 威嚇第150章 大練兵(二)第220章 舊情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92章 初試第164章 左右爲難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11章 郭藥師第75章 集訓第283章 混戰第60章 根本問題第271章 ‘坦誠以待’第332章 迴旋第118章 大營救第71章 ‘真相’第145章 教唆第95章 變通第428章 遊刃有餘第210章 和氣生‘財’第22章 幽怨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6章 青山不改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330章 漢夷相爭第197章 炮戰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116章 拯救計劃第536章 作死第146章 河北第86章 不簡單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266章 起航第55章 根據地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533章 旗鼓相當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197章 炮戰第75章 集訓第117章 突擊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61章 願打願挨第28章 凡心第320章 密謀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98章 齊備第455章 挑逗第81章 馭下無方第473章 和戰兩難第352章 頭破血流第7章 關撲(一)第79章 誰算計了誰第111章 傳國璽第391章 烽煙迭起第4章 遵詔第307章 ‘逼宮’第46章 漢兒第5章 做戲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13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8章 禍出一人第39章 選才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60章 鬥智鬥勇第250章 共識第10章 脫扣第158章 危城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2章 闖宮第45章 失手第399章 兆頭第107章 謀劃第198章 禪位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68章 散財第7章 陷阱第84章 兵敗撫夷第155章 亂象已生